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途径探索
2015-03-19张风华
□张风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培养非常重要,需要引起高校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讲究个性化,更多地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网络是进行教育的一个较大的场所,其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某些方面的限制,使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其对实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利用网络开展个性化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一)网络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很大。根据最新的网络调查显示:学生群体在网民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比其他群体所占的比例都要高,其中,高校是我国网民数量最多的场所。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已经普遍走进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其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产生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网络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网络作为载体本身的影响。网络载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利用网络来学习、娱乐等行为也越来越常见。网络不仅快速便捷,而且具有平等性和自由性。二是网络所承载信息的影响。作为新型媒介,网络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占有很大优势,影响也更大。虽然网络资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但网络在信息来源、信息发布、信息呈现、信息检索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优势吸引和影响了众多的大学生。
(二)网络为大学生个性的展现提供了平台。网络具有虚拟性,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拟造的,但与虚拟性相比其现实性更应引起注意。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这个社会的形态,且网络行为也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如今校园生活实现了网络化,高校校园里的网络社会其实与现实社会相互关联。近些年来例如QQ、微博、博客等各种社交软件的相继推广,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走进网络,于是大学生通过网络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或直接,或间接,来展示自己的个性。比如通过私人的网络空间比如QQ 空间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观念等,属于直接展示。间接展示指的是大学生通过网络社交、网络游戏等网络行为,使自己的兴趣爱好、人格品质等得到展现。
(三)网络可以提供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网络承载着丰富的开放性资源,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搭建网络个性化思想教育平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传统思想教育平台相比,网络教育平台更灵活,互动性更强,也更贴近于大学生,更能满足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网络需求,其沟通渠道也更方便快捷。
(四)网络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强调实用性和工作效率。网络减轻了教师在课程教学上的负担,且其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信息种类多。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能够按照需要自己选择不同种类的信息并对知识快速接收。教师可以快速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特点,也可以加强和不同学生的网络交流互动,来达到提高开展个性化思想教育效率的目的。
二、高校通过网络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建设个性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高校主要利用网络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其应该结合自身技术和优势,建设一个完整的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该平台包括校园公共网络、教师的个性网络以及学生的个性网络。校园公共网络主要有校园官网、校园新闻网等,在学校也比较常见。教师个性化的空间,能够帮助教师开展主题讨论、互动交流、传播知识和共享信息。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个人空间,展示其爱好情感与个性等。高校可以尝试让家长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共同教育,多促进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喜好创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个性化的网络交流平台,比如微博、QQ等,并认真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从而吸引学生的关注,慢慢对学生产生影响。
(二)培养个性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师生而言还比较陌生。而通过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也不成熟。所以,必须有效地通过网络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一是应在教育队伍中确立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并总结和反思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比赛、主题研讨会等,使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保持教育理念的个性化,在灵活应用个性化思想教育的方法下寻求创新。二是部分教师对网络不熟悉以及掌握能力也差,网络运用意识也低,这样网络的优势也并未到发挥,不利于开展网络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网络运用意识和技能很有必要。三是要更加重视个性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加大对网络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管力度,通过考核等方式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监管和督促,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网络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网络教育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掌握个性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个性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调与教育对象的交流与互动。其注重培养和展示教师自身人格魅力,以及教师对网络知识和相关操作技能的了解。此外,个性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时间、地点以及主题的约束,拓宽了学生受教育的方式,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来学习。个性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言论自由,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通过网络途径说出自己的所想所感。对于学生的批评和不满,教师应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不能全部否认。对于一些正当积极的言论,可以在网上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反之对于学生不当消极的言论,则要对其进行教育和劝勉,但语言需要委婉。教师要用合理的办法制止学生的一些谣言、反动言论等。然后,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网络动态,详细记录其网络行为。教师需要有规律地抽取时间对学生进行观察,长期跟踪关注学生的网络动态,把学生网上的行为动态与现实中的表现结合起来,然后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根据学生的情况拟定合适的教育方式,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可以面对面直接进行。并且,要鼓励推动网络教育和网下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将课堂教育、课外教育延伸到网络上加以推进、解决,也就是现实教育网络化;另一方面,将网络教育现实化,也就是切实推行网络教育,将网络教育落实到实际教学行动中。
三、结语
网络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利用网络进行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很常见。通过开创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空间得到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也更丰富和完善,对于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和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张晓明,段惠方.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路径探索[J].江苏高教,2013,2
[2]谢啟禄.基于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对策的研究[J].教育观察,2015,2
[3]胡恒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4]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5]郑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