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化问题及对策探索

2015-03-19韩晓倩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社会化媒介院校

□韩晓倩

新媒体以传播互动为特点,并且以非常快的发展速度更新。从数字网络媒体到移动智能手机终端媒体,这些新型的媒介形式不仅对社会更对大学校园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也作为在大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平台,为教师和学生开启了一种新型的师生模式。大学生的社会化是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生社会化实质上是通过对大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将其培养成为一名独立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在人社会化过程中,大学是使其由非独立的自然人转换为适应社会各种要求的社会人质变的过程[1]。而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学生特点又与本科学生有较大的区别,比如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认识超前,敢作敢为但又有素质参差不齐,自制能力较弱,自信心不强等特点从而使高职学生社会化的问题更为显著。本文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的高职大学生为例,采取调查问卷(抽样调查)并辅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的高职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利用现状以及新媒体对高职学生社会化影响进行专题的调研,并对于在调研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整体概况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共计200 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03份,有效回收率为51.5%,其中2014 级占55.6%,2013 级占29.4%,2012 级占15%,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可信度。通过调查发现,100%的高职学生拥有手机,其中智能手机高达96.2%,而同时拥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无线网络通讯设备的学生占15.6%。高职学生利用智能手机上网比例达到100%,由此可见网络新媒体对于高职院校学生非常具有影响力。

二、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新媒体是高职学生获取政治信息的重要途径,以手机媒体为例,它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随时随地接收和发布的特点,成为高职大学生接收政治和社会重大事件的主要渠道。在调查当中“以何种渠道了解社会热点和重大事件”这一问题,有96.4%学生选择了“电脑或者手机网络”。新媒体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态度和倾向。这其中有积极的一方面,比如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大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海量的社会信息,各种不同的观点所碰撞出的火花能够极大地开阔视野,拓展思维,锻炼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网络这个开放的话语平台,学生们也有了能够抒发一己之见的渠道,每个人都可以以真实或虚拟的身份发表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在网络当中的空间、论坛、贴吧都活跃着青年学生的身影。这对于“半社会人”的高职大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融入社会有着良性积极的影响。但是也必须看到这其中的一些消极的因素,由于高职大学生自身情绪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思想丰富但却脆弱,在一些政治问题上可能会出现非理性的情绪,在新媒体的环境当中,各种信息真假难辨,如果被别有心机的分子加以利用很容易被诱导,成为“网络暴力”的一部分。另外,高职学生在大学阶段正处于政治观形成期和思想的塑造期,新媒体环境下多元的社会文化氛围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思想冲击,容易都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导致误入歧途。

(二)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在调查对象“是否在网络上匿名发表不实言论或有诋毁他人行为”这一问题当中,有92.1%的学生选择了“否”。在“是否通过手机或者网络传播淫秽色情或暴力,诈骗等不良信息”这一问题当中,有96.7%的学生选择了“否”。由此可见大多数的高职学生能够较好地遵守网络传播道德。但是由于网络具有超时空和匿名性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高职大学生都能做到严于利己,容易产生心理和现实的矛盾,在网络当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论,追求一味的刺激从而触犯了社会道德的底线。另外一个令人担忧的方面是,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学风上的道德失范现象。在问道“使用网络完成作业或者论文情况”的选择当中,高达83.6%的学生选择“完全选择网络资料”只有不到10%的学生会查阅其他研究资料和报刊杂志等。这种对于网络的依赖性使学生不但丧失了自我思考能力,利用新媒体资源获取的信息进行复制和抄袭,造成了学术上的失德,非常不利于优良和诚信学风的建设。

(三)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知识社会化的影响。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也极大地改变了高职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调查显示,高职大学生对于利用新媒体进行学习持积极的态度。89%的学生认为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54%的学生认为网络大大提高了其学习效率。现在的高职大学生都是“90 后”,敢于接受新型的学习方式,乐于交流,这样在应用各类新媒体技术进行学习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沟通协作,团结一致,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的社会化。但也应该看到在使用新媒体促进知识社会化的进程中一些不良的影响,由于高职大学生本身存在学习素质不高,自我约束力较差等特点,过分依赖速食化和碎片化的网络知识使得他们的知识系统不够全面完整,容易造成浅尝辄止,思想过于肤浅,反而降低了学习的能效。而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则会出现整日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但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还与现实世界造成严重的脱节。

三、以新媒体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化的建议

(一)优化媒介环境,加强新媒体立法。新兴媒介对于高职学生的影响力已经毫无疑问,打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于新媒体的监督和规范管理,提高媒体从业者素质,提高媒介传播内容质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化媒介的责任意识,打造优良的新媒体环境。加强完善媒介立法制度,通过立法来规范媒体的行为。此外,新媒体也应积极参加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用充满正能量的媒介信息内容促进高职学生的社会化。

(二)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加强高职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高职学生面对纷繁芜杂的网络信息变被动为主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开设媒介素养课,帮助学生认知媒体的工作流程,信息处理过程,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媒介道德观念,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社会化。而高职院校教师也应当逐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善于利用新媒体与学生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师生互动的网络空间或者组群。通过学生们常用的贴吧、论坛、空间、微博等新媒体形式正确引导学生的社会化。

四、结语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于高职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带来了一系列影响,这其中有机遇也有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正确利用新媒体来更好地完成其个人向社会化的转变,并努力减少新媒体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1]朱丽.高职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5

[2]孙宏艳.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4,2

猜你喜欢

社会化媒介院校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