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培养途径探索

2015-03-19□杨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板书青年教师技能

□杨 丹 吴 迪 么 鹏

目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以年均3 万人的规模递增,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着整体的教学质量,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既是高校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高教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1]本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调查,找到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建议。

一、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共下发教师调查问卷100 张,回收95 张,回收率95%,学生问卷180 张,回收160 张,回收率88.9%。

(一)职业道德素养较高。调查显示,有63.2%的教师和64.3%的学生认为青年教师特别热爱教学,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虚心学习,20.8%的教师和22.9%的学生认为青年教师比较热爱教学,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教师和学生对于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态度基本是肯定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青年教师缺乏热情,教学态度差的问题,表现为回避授课,不愿意承担课时多、难度大的课程的教学;备课不充分,讲课不认真;专业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知识更新缓慢;缺乏教学反思,授课后缺乏温故而知新的过程。

(二)理论素养需进一步培养。调查显示,96.8%教师和90.6%学生认为青年教师专业学科知识比较扎实,能够把握所授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但很多学生认为青年教师的教育科学方面知识相对比较薄弱,此外文化知识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宽,人文素养需进一步加深,因为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成为学生的正面榜样。

(三)教学内容不够丰富。调查结果显示,70.3%的教师和65.3%的学生认为青年教师教学目标明确,讲授过程重点突出,能够讲清难点,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重点突出,结果表明,大多数青年教师能认真准备授课内容,但也有部分教师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对重点和难点知识把握及讲解不够,理论和实际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影响了授课的质量。

(四)各项教学技能均有待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在各项教学技能中,有80.6%的教师和75.2%的学生认为青年教师导入课程比较自然,衔接紧凑,但导入时未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进一步加强;98.6%和80.3%的学生认为青年教师课程内容的讲解目标明确,观点准确,语言准确、简练,语速适中,讲解技能上主要的问题在于部分教师没有把知识系统化分析后再讲解,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的能力效果不佳;在提问技能上,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青年教师课上能把握提问时机,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认真的分析和评价,但在问题内容的设计上存在着流于形式等问题;演示技能上,教师和学生给予的评价均较高,原因在于青年教师受教育程度高,对于现代化教育技术掌握较好,他们更擅长使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使知识更直观、生动展现,但多媒体必须配合板书,一些青年教师过度地依赖多媒体,[2]板书欠缺;在板书技能的调查中发现,对于板书设计、布局和书写方面,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均较低,主要原因是过份依赖多媒体展示,导致板书技能下降,混乱的板书就会影响学生的思路,为掌握知识设置了障碍;在结束技能上,许多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时都会总结本节课内容,但总结时,未能较好地深化和升华,未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问题的成因

从内在和学校两个大方面来分析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问题的成因。

(一)内在原因。部分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对教学工作不喜欢,部分青年教师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缓慢,只是将教学看成谋生的手段,未认识到本身的思想道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致教学态度不端正和不重视教学行为,缺乏团队配合意识,工作中挑轻怕重。虽然青年教师有较好知识基础,对所授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面掌握较好,具有活跃的思维方式,较强的新事物接受能力,但由于缺乏教育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对教育对象认识不够,对教学的认识比较肤浅,因此,教学能力提升缓慢,影响教学效果。因为大多数青年教师毕业于非师范类学校,未接受过系统的教师职业训练,入职后的岗前培训时间非常短,流于形式,所以教学设计能力,课堂讲授中涉及的导课、提问、展示、板书、讲解等各种能力均有所欠缺。

(二)学校原因。由于科研水平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所以学校更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形成了“重科研”而“轻教学”的导向,学校的评价制度、评职制度都和科研项目、论文挂钩,错误的导向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成长产生了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为了职业发展,即要搞好教学,又要把很多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时间是有限的,青年教师比其他教师需要更多时间备课,所以科研占去了青年教师过多的时间,影响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同时,由于急功近利,科研工作上也不会取得突破的成果;二是很多青年教师对职业产生了如下的认识:做高校教师讲课的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科研能力,科研青年教师。因此,虽然科研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学校的导向不变,在这种大环境下,青年教师就无法真正认识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影响学生的培养,长期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此外,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在职培训比较缺失,就算有少量培训,培训的目的也不明确,培训只针对于专业知识,而针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少。

三、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青年教师不断完善自己。青年教师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根本在于自己努力。一是确立坚定的师德信念,为人师表。只有拥有了崇高的道德信念,青年教师才会根据自己的师德信念,选择合乎道德的行为,并产生一种愿望和信心,去将师德要求转化为出色的师德行为。[3]二是“活到老,学到老”是中国的一句谚语,表达出一种“生命不止,学习不止”的进取精神,普通百姓如此,做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更应该不断吸取新的专业及教育知识,只有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育知识,才能弥补教学经验的不足,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三是在课堂讲授能力的培养上,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使讲授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更好地发挥擅长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增大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请专家听课,认真听取意见;四是学会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活动进行思考,找到不足,还可以通过观摩其他教师授课,吸取经验。

(二)学校给青年教师提供适合发展的平台。一是针对“重科研”而“轻教学”这一高校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在青年教师考核、评职等制度中,加强对教学方面的考核比重,并且比重要高于科研所占比重。具体来讲,考核内容应该包括教学课时总数、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等方面,而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教学质量。为了鼓励那些努力搞好教学,教学中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在评职中,应该设立“讲课优先”制度,让课讲得好的青年教师获益,相信有了这种激励制度,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会飞速提高。二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和手段等进行具体的培训,培训后做好相应的评价。

[1]马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2,9:146~152

[2]佘远富.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考察与对策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50~155

[3]肖婷婷.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板书青年教师技能
高级技能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秣马厉兵强技能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拼技能,享丰收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画唇技能轻松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