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学报审稿专家库管理与维护探讨

2015-03-19林振梅

昌吉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专家库审稿人学报

林振梅

(莆田学院学报编辑部 福建 莆田 351100)

学报的内容质量事关学报的生存发展,而审稿专家是保证学报内容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如何提升学术期刊的审稿质量,建立并管理审稿专家库,已有不少学者作出了有益的探讨[1-6]。新建本科院校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需要处理的稿件涉及专业范围广、研究领域多,编辑人员不可能熟悉所有稿件的内容,编辑部也就难以凭借自身力量对所有来稿进行公正评审,初审之后,大多依据专家的审稿意见来取舍稿件,审稿专家的审稿质量是影响采用稿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为把好稿件学术质量关,新建本科院校学报编辑部大多数建立了审稿专家库,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不少问题,需在原有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建设,强化审稿专家库的科学构建与动态管理工作。

一、现有审稿专家库存在的问题分析

建立审稿专家库非一日之功,建完后还要注意管理与维护,定期补充完善。就目前来说,新建本科院校学报审稿人才库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审稿专家队伍老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审稿专家库原有的专家退休了,或不再从事相关研究,或由于身体等原因,不便审稿,自然就退出了审稿队伍,造成审稿专家库总体数量上的萎缩。审稿专家人数过少会带来如下问题:个人审稿任务过重,审稿速度难以保证;学科覆盖面不足,知识更新速度受限;编辑部选择的余地小,选择的准确率下降。[2]

(二)个别学科或栏目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专家

1.新兴学科的审稿专家缺乏

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有学科进一步发展分化或交叉融合,就出现了新兴学科。从事新兴学科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对于综合性的新建本科院校学报来说,收到这方面的稿件也是常事。这类稿件很难找到专业完全对口的审稿人,即使有研究方向相近的审稿人给出审稿意见,也有可能出现审稿意见不够客观公允的情况。[3]显然,原有的审稿专家库满足不了新兴学科的审稿要求,需要适时补充更新。

2.选题较敏感的稿件缺少合适的审稿人

鉴于期刊评价时政治质量是“一票否决”的因素,有些编辑部干脆不采用选题敏感的稿件,有采用的编辑部也是非常慎重的。但如果是校内稿件,不宜只以选题敏感为由一推了之,就需要寻找一个既能准确把握稿件主题与立意,又能认真细致审查稿件措辞的审稿人,而这样的学术水平高、不激进、肯花时间仔细审阅稿件的专家确实不易找到。

3.特色栏目稿件的审阅也需加强

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开设有特色栏目,不管是地方特色稿件,还是学科特色稿件,一般有常备的一批审稿专家,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稿件提出的论点或采用的方法涉及到具体的新问题或与新学科的交叉融合,原有的审稿专家专业方向可能不完全一致,还得另寻合适的审稿专家。

(三)信息不对称造成审稿质量不够高

受人力、物力限制,编辑部无法对所有专家进行全面了解,有的入选专家对送审稿件所涉及领域了解不足或研究水平不高,虽然大多专家碰到这类情况会让编辑部换个专家审稿或在审稿意见中作适当说明,但也有个别专家会给出带有个人倾向甚至错误的指导意见,对稿件进行不甚恰当的修改或者难以发现研究中的创新或失误等[1]。还有一些专家因为事务繁忙、重视不够、外出或身体等原因,不能保证及时审稿,一拖再拖,也有个别专家匆匆忙忙应付了事,审稿意见过于简单,甚至于交给学生审稿自己再签名,导致稿件审理周期变长或审稿质量不稳定。

(四)校内审稿的局限性

有的新建本科院校学报的审稿专家大多从本校教职工中遴选。从校内寻找审稿人,有其便利性,对专家的情况也比较了解,但如果只局限于校内,个别学科的稿件就会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审阅;有些校内专家,碍于情面或逞能,勉强完成任务,审稿质量不能保证。另外,从稿件审阅保密的角度上讲,校内稿也不宜在校内审,需送外审。

二、解决审稿专家库问题的对策

为解决审稿中出现的问题,加快稿件审理速度,应建立较为完善的审稿专家库。首先,要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培养并建立一个比较稳定的校内审稿专家库,其次,要扩充校外审稿专家库,在原有基础上广泛收集、选择适合的审稿专家信息以备不时之需,最终建立起一个适合自身刊物的专用审稿专家库。

(一)及时更新专家信息,不断补充审稿专家

关注审稿专家信息的变化,要注意年龄、专业等结构的优化,地址、电话、邮箱等联系方式有变化要及时更新,减少稿件往返时间。如审稿人退休,不再从事原来的研究,或有些审稿人改变研究方向,这些信息的变化也要登记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耽搁。

补充审稿专家库可考虑以下途径:1.请校内专家,尤其是编委提供一些相关领域的审稿专家,编辑部再逐步与这些专家建立长期联系。2.与兄弟院校学报共享审稿专家库,请兄弟院校的编辑同仁或原有的相关审稿专家帮忙推荐合适的审稿专家。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通过各大高校网站的教师风采、导师介绍等栏目,以及各类数据库查找合适的审稿专家:先查找相同研究方向的高职称或高学历的学者,再搜索其相关论著、课题等,了解其科研成果和刊载其论文的期刊,查看其发文的转载率和引用频率等,以便对其学术水平作出恰当的初步评价,遴选出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4.通过查看国家级或省部级相关基金课题的负责人的研究方向与发文情况来筛选审稿专家。5.优秀论文的参考文献大都引用专业领域内知名学者的经典论作,从而也提供了审稿专家的线索,可通过查阅优秀论文的作者及其参考文献的责任者的有关资料,来寻找审稿专家。6.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时,如发现合适的审稿专家,应不失时机地与他们沟通联络。通过以上途径最后确定下来的审稿专家,编辑部要及时与其取得联系并争取得到审稿专家的同意与支持,经试用后加入审稿专家库。[2-3]当然,对于不愿意承担审稿工作的专家也要登记备案,以免日久遗忘,又重复征询意见。

(二)注重积累,多方搜集特殊栏目的审稿专家信息

1.关心学术新动态,与新兴学科专家加强联系

平常要多关注新兴学科动态,主动与相关专家联系。对于单个专家审稿有难度的稿件,可采取分送不同专家审稿的方法来提高其客观性。比如,交叉学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人,就可以送给相关学科的专家分别审稿,再将意见汇总反馈给作者。

2.关注主流媒体,寻找合适的审稿专家

对于敏感选题,要注意审查其观点是否正确,可查找主流媒体推介的专家,争取与之建立联系,如果本人不便审稿,也可以请他再推荐合适的审稿人,这样稿件的政治质量才有根本保证。

3.重视特色栏目资源,挖掘同乡人才

可以根据新建本科院校地方性的特点,通过同乡关系拓展人脉,充实审稿专家库,有助于解决地方性稿件的审稿问题。还可以增补一些特色栏目的高水平作者作为审稿专家。

(三)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

审稿时效性差是新建本科院校学报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审稿专家库的规模、配置决定审稿效率,应加强区域、学科、年龄上的搭配组合。由于审稿质量难以量化,因此需要建立适当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如采用在线评价等,对不符合学报要求、审稿速度太慢或各方面批评意见比较集中的审稿专家要采取适当的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并形成制度,以提高审稿专家的责任心。评价的关键因素包括:审稿质量(审阅细致、审稿意见完整中肯、符合学报要求),审稿速度(及时、热心),熟悉相关规范和学报的学术定位等等。责任编辑收到审稿意见后,要对专家的审稿水平与态度进行备注,及时分类归档,必要时采用多人复审、小组研讨等方法来给审稿专家一个恰当的评价,方便下次选择审稿专家。另外,对审稿专家年龄(退休与否)、知名度(兼职多少)、责任心、办事效率、对期刊的熟悉程度,编辑都应有所了解,送审前先与专家沟通,加强催审,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审稿速度。[4]

审稿专家与期刊的关系是影响其工作热情的重要因素,编辑部应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以多种方式充分表达对审稿专家的尊重与爱护,激发并且维持审稿专家的工作热情,如:尽可能地为审稿专家提供学术发展的平台、适当提高审稿报酬等等。[5]

(四)搭建沟通平台,举办审稿培训班

搭建编辑、作者、审稿专家、读者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审稿专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对稿件中存在的问题也更明了,优先出版的稿件还可以参考读者的意见来完善。不过,为防止学术不端行为,避免人情稿、关系稿,作者与审稿专家宜尽量采用匿名交流,只用对应的稿件编号来识别,专家若对送审稿件有疑问,可通过沟通平台与作者探讨,也可以通过责任编辑来传达。

为提高专家审阅稿件的能力,需要对审稿专家进行培训。特别是有些新补充的审阅专家对学报规范了解不够,对刊物的定位与审稿要求不甚明了,更应当进行培训。因此,编辑部可定期举办在线培训班,邀请资深专家来讲解、交流,对一些相对固定的内容可上传讲座视频,审稿专家注册登录后就能观看。还可以举办学术研讨班,大家互动交流,帮助审稿专家树立读者意识,审稿时多考虑读者的需求,摒弃门户之见。有可能的话,可以请老的审稿专家对新进的审稿专家进行“传、帮、带”,使新的审稿专家能更快进入角色。[6]

三、结语

建立与维护审稿专家库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编辑不断地付出努力。应从新建本科院校学报的实际出发,稳定、完善骨干审稿专家队伍。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审稿专家的跟踪评估、动态管理,对审稿专家库要实时更新补充。当然,要提高审稿质量,还有其他途径,如:将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发给专家作为参考,分析判断稿件是否存在学术不端及其程度。既能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也能帮助专家了解相关研究情况;设计制作合适的审稿单,罗列一些必填项,帮助专家了解审阅的重点和应注意的地方等等。

[1]赖君荣,李利军.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何提升审稿质量[J].科技与出版,2008,(11):31-33.

[2]罗向阳,李辉.科技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的建立及管理[J].编辑学报,2011,23(3):254-255.

[3]赵茜.交叉学科稿件的特点及审稿人的选择[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3):402-404.

[4]朱乾坤,石红青.从审稿统计数据看审稿人的选择[J].编辑学报,2010,22(2):151-153.

[5]徐静,干岭,宁田海等.期刊审稿人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212-214.

[6]包雅琳,游苏宁.在线培训审稿专家 提高审稿质量[J].编辑学报,2009,21(2):139-140.

猜你喜欢

专家库审稿人学报
《军事护理》2021年度优秀编委、审稿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电源技术》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
特约审稿人遴选通知
致敬学报40年
专家库
我校王珏教授受邀为国际权威期刊特约审稿人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云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系统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