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解
2015-03-19郭兴方
郭兴方
有关对马克思危机根源的探讨是最困难的,也是激烈争议最集中的领域,至今也没有一个被认可的一致看法。本文试图忠实地遵循马克思的原著来系统地整理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有可能在这里所作的一切努力也是无用功,也可能我所作的工作也是和前辈许多人那样犯同样一个错误,即将自己认可的观点强加于马克思的理论之上。但我还是尽自己最大努力来进行这项极为艰难的工作。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的是,马克思所阐述的各种危机的相关理论距离我们并不遥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批判资本生产制度的许多弊端在我们这里有惊人相似的制度模块,有规律、有秩序地重现。要想在世界上寻找马克思所批判的生产制度类型,不仅在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中可以找到典型,而且在中国同样也可以找到活生生的制度样本。想置身事外,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危机来庆幸中国与危机无缘,即使有危机,它也是作为外生物转嫁而来,似乎是越来越困难了。总的说来,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以资本主义生产矛盾展开为基本线索。利润率下降是危机产生的作为生产制度背景而出现的基本条件,再生产比例失调、群众贫困和有限消费所造成的利润实现的困难,以及虚拟资本的过度投机与膨胀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等都是危机产生的直接条件。危机爆发于资本生产的发展超过利润率的极限的关键环节。
随着资本积累和有机构成的提高,明显造成两个并列存在的、必然伴随着资本积累而出现的趋势,一个是过剩人口的形成,一个是利润率的下降。这两种趋势彼此既独立又相互联系,正是在这两种趋势中所演绎出的各种不断激化的又难以调节的矛盾,引发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根源一利润率下降趋势
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是资本主义积累长期趋势的一个方面。“这从每一方面来说都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规律,是理解最困难的关系的最本质的规律。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是最重要的规律。这一规律虽然十分简单,可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理解,更没有被自觉地表述出来。”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 卷,第148 页,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现实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竞争和信用中来说明。”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 卷,第581,582 页,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资本主义的现实运动是个什么样子呢?“实际运动——这里说的是以发达的、从自身开始并以自身为前提的资本主义生产为基础的实际运动——是从现有资本出发的。”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 卷,第581,582 页,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资本主义生产的三个主要事实:1. 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因此不再表现为直接劳动者的财产,而是相反地转化为社会的生产能力,尽管首先表现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这些资本家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受托人,但是他们会把从这种委托中得到的全部果实装进私囊。2.劳动本身由于协作、分工以及劳动和自然科学的结合而组织成为社会的劳动。从这两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私有财产和私人劳动扬弃了,虽然是在对立的形式上把它们扬弃的。3. 世界市场的形成。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发展着的、与人口相比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以及虽然不是与此按同一比例的、比人口增加快得多的资本价值(不仅是它的物质实体)的增加,同这个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为之服务的、与财富的增长相比变得越来越狭小的基础相矛盾,同这个不断膨胀的资本的价值增殖的条件相矛盾。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①《资本论》,第3 卷,第295—296,266,278 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利润率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推动力,资本动机是狂热地追求价值增殖,而实现这种价值增殖的手段就是不懈地进行资本积累。这种积累构成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并表现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条件。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支配着每一个资本家,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本来维持自己的资本,而他扩大资本只能靠累进的积累。因此,它力图创造更多剩余价值而不停地运动,力图无限制地提高劳动生产力并且使之成为现实。在加速积累作用的同时,又扩大和加速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较高的资本有机构成,会使数量越来越小的劳动,推动数量越来越大的生产资料,它以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增加它的不变部分,从而使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同不变组成部分相比越来越小。由此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在劳动剥削程度不变甚至提高时,剩余价值率会表现为一个不断下降的一般利润率。因此,一般利润率日益下降的趋势,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实质上是积累过程。资本积累本身是提高生产力的一个物质手段。但是,生产资料的这种增加已经包含工人人口的增加,包含过剩工人人口的创造。因此,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同一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一方面表现为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表现为所占有的剩余价值或利润的绝对量的不断增加。利润率的下降,一方面是失业的工人人口,另一方面是失业的资本。
资本为了恢复利润率,就想尽一切办法,力图通过减少必要劳动的份额,并且同所使用的全部劳动相比进一步增加剩余劳动的量,来弥补活劳动同资本总量之比的降低。这样,利润率下降趋势可以通过各种能够减缓资本构成提高的因素得以缓解。作为减缓利润率下降的办法是:第一,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第二,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第三,不变资本各要素的价值减少;第四,建立在活劳动要素占优势的基础之上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企业以及生产奢侈品的部门的发展;第五,对外贸易。就是说,这些抵销利润率下降的各因素的“反作用,阻碍、延缓并且部分地抵销这种下降。这些原因不会取消这个规律,但是会减弱它的作用。……所以,这个规律只是作为一种趋势发生作用;它的作用,只有在一定情况下,并且经过一个长的时期,才会清楚地显示出来”②《资本论》,第3 卷,第295—296,266,278 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利润率下降会导致以下两个方面的矛盾。其一是伴随资本积累造成的过剩的工人人口而引发的矛盾。“生产力获得最高度的发展,同时现存财富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大,而与此相应的是,资本贬值,工人退化,工人的生命力被最大限度地消耗。”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 卷,第150 页。“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 卷,第555 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其二是在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下所展开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在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下展开的矛盾包括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等,这一系列“互相矛盾的趋势和现象”的激化,凸显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总的说来,矛盾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着绝对发展生产力的趋势,而不管价值及其中包含的剩余价值如何,也不管资本主义生产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如何;而另一方面,它的目的是保存现有资本价值和最大限度地增殖资本价值(也就是使这个价值越来越迅速地增加)。它的独特性质是把现有的资本价值用作最大可能地增殖这个价值的手段。它用来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包含着:降低利润率,使现有资本贬值,靠牺牲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力来发展劳动生产力。现有资本的周期贬值,这个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阻碍利润率下降并通过新资本的形成来加速资本价值的积累的手段,会扰乱资本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借以进行的现有关系,从而引起生产过程的突然停滞和危机。”⑤《资本论》,第3 卷,第295—296,266,278 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使利润率的下降成为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在某一点上和劳动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发生最强烈的对抗,因而必须不断地通过危机来克服。”①《资本论》,第3 卷,第287,284 页。利润率下降即“这个剥削程度下降到一定点以下,就会引起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混乱和停滞、危机、资本的破坏”②《资本论》,第3 卷,第287,284 页。。
根源二再生产比例失调
再生产的比例是生产循环正常进行的比例,它有:其一,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一系列比例,包括(1)两大部类的交换比例;(2)第Ⅱ部类划分为两个分部类并未导致第Ⅰ部类相应划分为两个分部类的再生产比例;(3)第Ⅱ部类划分两个分部类已导致第Ⅰ部类也相应划分为两个分部类后的再生产比例。其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比例。在再生产中,资本必须严格遵循这个比例来配置他的所有生产要素,才能使再生产顺利进行。一旦这个比例遭到违反,资本的再生产就难以维持,继而造成再生产过程的失常和紊乱。
在竞争的压力下,由于每一个资本家都通过更大规模地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寻求利润的增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地具有不顾市场的限制发展生产力的趋势。就是说,资本的任何生产部门发展的动力,不是由商品的需求决定的,而是由通过提高生产力从而获取剩余价值的机会决定的。结果就是,虽然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同时发展了世界市场,但生产力的发展却是不平衡的,它并不遵守正确比例的约束,因而竞争给各个生产部门强加了一种不按比例发展的趋势。“危机恰恰就是再生产过程破坏和中断的时刻。”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 卷,第571,591 页。
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迫使各个工业资本家不断改进自己的机器、不断提高机器的生产能力……对资本家来说,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的单纯的实际可能性也变成了同样的强制性法令。大工业的巨大的扩张力——气体的膨胀力同它相比简直是儿戏——现在在我们面前表现为不顾任何反作用力在质量上和数量上进行扩张的需要。这种反作用力是由大工业产品的消费、销路和市场形成的。但是,市场向广度和深度扩张的能力首先是受完全不同的、力量弱得多的规律支配的。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了”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 卷,第403—404 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在竞争中,资本的这种内在趋势表现为一种由他人的资本对它施加的强制,这种强制驱使它越过正确的比例而不断地前进,前进!”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第394,397,394—395,395 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或者说,再生产的这种平衡的必然性本身是以不平衡、不协调为前提的,“如果说资本有按照正确比例来分配自己的趋势,那么,由于资本无限度地追求超额劳动、超额生产率、超额消费等等,它同样有超越这种比例的必然趋势。”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第394,397,394—395,395 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资本既是合乎比例的生产的不断确立,又是这种生产的不断扬弃。现有比例必然会由于剩余价值的创造和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被扬弃。但是,要求生产同时一齐按同一比例扩大,这就是向资本提出了决不是由资本本身产生的外部的要求;同时,一个生产部门超出现有的比例,就会促使所有生产部门都超出这种比例,而且超出的比例又各不相同”。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第394,397,394—395,395 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在再生产的比例失调和合乎比例,或者说在再生产的平衡与失衡的这两种趋势的互相作用中,显现出再生产比例的失调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而合乎比例倒是一个偶然的事情,因为它无法逃脱和改变由资本无限度地追求价值增殖过程的本能冲动,更无法遏制由此而引发的资本之间的残酷斗争,也无法消除蕴藏在其中的尖锐的阶级对抗基础。“到目前为止,我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只是指出了各个要素互不相关的情形;它们在内部是互相制约的,在外部是互相寻求的;但是可能寻求得到也可能寻求不到,可能互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可能互相适应也可能不适应。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整体的内在必然性,和这个整体作为各种互不相关的独立要素而存在,这已经是种种矛盾的基础。”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第394,397,394—395,395 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生产过剩不仅仅归因于生产比例失调,而且也归因于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关系。”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 卷,第638 页,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可见,比例失调只不过是资本积累的矛盾形式的一种表现。比例失调的意义在于它介于生产和流通、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界限之间。由于比例失调集中表现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基础上的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之间的比例失调并非偶然现象,这就加剧了危机的必然趋势。可见,危机是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的结果,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导致比例失调。而危机恰恰又是失衡的比例的暂时的强制平衡。“这种平衡本身已经包含着:它是以平衡的对立面为前提的,因此它可能包含危机,危机本身可能是平衡的一种形式。”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 卷,第571,591 页。“危机必须看做是资产阶级经济一切矛盾的现实的综合和暴力方式的平衡。”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 卷,第578 页。“危机永远只是现有矛盾的暂时的暴力的解决,永远只是使已经破坏的平衡得到瞬间恢复的暴力的爆发。”②《资本论》,第3 卷,第277,272,285,548 页。可见,危机趋势只能来源于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发展的比例失调,或者比较准确地说,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基础上的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之间的比例失调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危机倾向。
根源三 群众贫困和有限消费所造成的利润实现的困难
一般认为危机是由消费不足所引起的,这很容易造成对马克思危机理论的误解。熊彼特就持这种看法。他说:“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事实上可归入把危机归因于消费不足理论一类。有两个条件可以援引来支持这个理论。第一,在剩余价值理论和其他问题上,马克思的教导与西斯蒙第及罗德贝尔图斯的学说的密切关系是显然可见的。这两个人的确支持消费不足的观点。我们推断马克思也可能如此不是不自然的。第二,马克思著作中的几段话,特别是《共产党宣言》里关于危机的简短陈述,无疑说明了可以作这个解释,虽然恩格斯的言论更加表明是这样,但是,由于马克思表现出卓越的判断力,明确地舍弃了它,这些就无关紧要了。”③[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第90 页,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这种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④《资本论》,第3 卷,第277,272,285,548 页。剩余价值的取得是在生产过程,它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剩余价值实现在流通过程即市场上,它受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和社会消费力的限制,而这个社会消费力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就是说,不断增大的剩余价值的实现需要扩大市场,但市场的联系和调节这种联系的条件,越来越采取一种不以生产者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的形式,越来越无法控制。利润的实现遭遇到了利润实现场所,即市场上的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的限制并与之发生激烈冲突。换言之,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保存资本价值和最大限度地增殖资本价值或者说是占有价值、货币抽象财富、剩余价值、利润。但是这种价值增殖是以广大生产者群众的被剥夺和贫困化为基础,这使得资本的现实运动受到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而限制,使之只能在一定的限制以内运动,资本的增殖和达到目的的手段发生冲突。“在立足于资本主义基础的有限的消费范围和不断地力图突破自己固有的这种限制的生产之间,必然会不断发生不一致。而且,资本是由商品构成的,因而资本的生产过剩包含商品的生产过剩。”⑤《资本论》,第3 卷,第277,272,285,548 页。“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⑥《资本论》,第3 卷,第277,272,285,548 页。“因为工人阶级构成消费者的最大部分,所以可以说,随着工人阶级收入的减少,——不是像蒲鲁东所认为的在一个国家里的减少,而是在世界市场上的减少——就会造成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失调,从而造成生产过剩。”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 卷,第637 页。就是说,日益增长的、代表着越来越多有待实现的剩余价值的商品堆积与群众的有限消费的狭隘基础之间发生冲突,进而造成危机。
可见,表面来看,危机似乎是由消费不足造成的,但这种说法过于笼统与模糊。恩格斯曾指出,消费水平低是存在了几千年的现象,而危机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才出现。因此,消费水平低是“危机的一个先决条件,而且在危机中起着一种早已被承认的作用;但是群众的消费不足既没有向我们说明过去不存在危机的原因,也没有向我们说明现时存在危机的原因”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673 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就是说,危机不是在生产的发展超过消费的极限时发生,而是在生产的发展超过利润率的极限时发生。单纯的工人阶级有限的消费不可能是危机的原因。人民群众有限的消费能力虽然很低,但它是与不断增加的剩余价值总额相对应的。剩余价值的主要实现渠道还是与之竞争的其他资本家,“然而实际情况是,投在生产上的资本的补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生产阶级的消费能力;而工人的消费能力一方面受工资规律的限制,另一方面受以下事实的限制,就是他们只有在他们能够为资本家阶级带来利润时才能被雇用”①《资本论》,第3 卷,第548,288,555 页。。既然资本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不取决于生产和社会需要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对资本生产的停顿与扩张的影响力为零。“资本家在出卖时的直接目的是把他的商品,确切些说,是把他的商品资本,再转化成为货币资本,从而实现他的利润。在这里,消费——收入——决不是这个过程的主导因素,而对于仅仅为了把商品变成生活资料才出卖商品的人来说,收入[消费]确实是主导因素。但这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收入是作为结果,而不是作为起决定作用的目的出现的。”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 卷,第571,590 页。“进行生产是不考虑消费的现有界限的,生产只受资本本身的限制。而这一点确实是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 卷,第571,590 页。可见,决定资本生产的扩大或缩小的因素是利润率,“资本主义生产不是在需要的满足要求停顿时停顿,而是在利润的生产和实现要求停顿时停顿”④《资本论》,第3 卷,第548,288,555 页。。如果把对抗性的分配关系弃之一旁,单纯地把刺激消费作为治理危机的方法,没有切中危机命脉,不能作为解救危机的根本良策。其病灶在于生产发展超过利润率的极限。商品生产从属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的属性是所有危机隐蔽的基础,危机爆发于资本生产的发展超过利润率的极限的关键环节。
根源四 虚拟资本的过度投机与膨胀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
(一)虚拟资本的发展和货币虚拟化的结合推动了经济的虚拟化过程
虚拟经济是从实体经济中孕育而生的,虚拟经济是由虚拟货币和虚拟资本推动的经济活动,通常指货币经济,是对货币运行领域的概括。简言之,是以钱生钱的经济,是金融权益资产的交易经济。实体经济中,在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形成其价格,供给和需求决定交易价格的波动,而虚拟经济则是在人们心理预期的基础上形成其价格,金融权益资产的交易遵循价格预期机制。
实体经济的运行过程是物质生产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虚拟经济颠覆了这种两个过程的统一。就是说,生产过程只是为了赚钱而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只是为了赚钱而必须干的倒霉事。而以非真实的货币资本即虚拟资本为起点和终点的流通形式G—G’,扬弃了生产过程的媒介,就使得价值增殖摆脱了生产过程环节,直接实现以钱生钱。这样,虚拟资本的运动不仅与物质的生产过程脱离,而且它作为已经消灭的资本的纸制复本,也与它所代表的资本脱离,当资本的运动越来越远离直接的生产过程,经济就虚拟化了。虚拟资本的发展和货币虚拟化的结合推动了经济的虚拟化过程。
(二)虚拟资本与现实资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和冲突
马克思通过虚拟资本或信用机构的过度膨胀;资本过剩基础上的大量中小资本向非生产领域的转移,即被迫走上冒险的道路:投机、信用欺诈投机,被竞争排挤出来的小资本进入食利者队伍;以及银行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揭示虚拟资本与现实资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和冲突。
1.虚拟资本或信用机构惊人地过度膨胀。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地患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赚到钱。“他们的灵魂渴求货币这惟一的财富,就像鹿渴求清水一样。”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 卷,第162 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对诱人的高额利润、以钱生钱的渴望和企图,在信用制度和有价证券上找到了努力的目标,于是银行巨头、金融家、食利者、经纪人、证券投机家和交易所的豺狼这一伙人突然兴起,专门经营信用的金融机构就迅速惊人地膨胀起来。恩格斯把盗窃和掠夺别人的财产、资本和进行尔虞我诈的冒险的证券投机的交易所一针见血地描绘成资本主义盈利的顶峰。货币资本由此又以另一个形式对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进程和巨大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再生产出了一整套投机和欺诈活动,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使整个国家变成一个大赌场。“在这里,一切都以颠倒的形式表现出来,因为在这个纸券的世界里,在任何地方显现出来的都不是现实价格和它的现实要素,而只是金银条块、硬币、银行券、汇票、有价证券。在全国金融中心,例如伦敦,这种颠倒表现得尤为明显。全部过程都变为不可理解;而在生产中心,情况就不这么厉害。”⑥《资本论》,第3 卷,第548,288,555 页。
马克思说,这些投机狂“不是在一个固定的方面进行投机活动,而是普遍地进行投机活动,并且把它集中起来的骗术推行到一切经济部门”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 卷,第54,35,64,37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他引用蒙塔郎贝尔伯爵讲演时说的一段话,来描述投机的狂热、追求利润的欲望、对有价证券买卖的迷恋,迅速蔓延到整个国家和民族,有价证券买卖把几乎整个法国变成了一个大赌博场:“任何政治生活都受到压抑,但代替它的是什么呢?投机之风。伟大的法兰西民族不能让自己沉眠不醒,毫无作为。代替政治生活的是投机的狂热,追求利润的欲望,对有价证券买卖的迷恋。每个地方,甚至在我们的小城市,甚至我们的乡村,人们都害了牟取暴利狂(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暴利是无需忙碌奔波、不要花费力气并且往往是用卑鄙的手段取得的。……有价证券买卖把几乎整个法国变成了一个大赌博场。当一部分受到社会主义者影响的人看到这种可怕的迷恋于有价证券买卖的景象时,他们也空前地被牟取暴利的欲望腐蚀了。”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 卷,第54,35,64,37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这些作为专营有价证券投机的经营机构的秘密之一就是:增加自己业务和减少自己风险的这样一个原则,“办法就是参与各种各样的企业和尽快地退出这些企业。……意思就是,广泛地收买股票,用它们进行大量的投机活动,在赚取贴水以后,尽快地把这些股票抛售出去”。这就是说,工业发展的基础应当是有价证券买卖,或者更确切些说,一切工业活动只应当是证券投机活动的借口。“信用使这少数人越来越具有纯粹冒险家的性质。因为财产在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运动和转移就纯粹变成了交易所赌博的结果;在这种赌博中,小鱼为鲨鱼所吞掉,羊为交易所的狼所吞掉。”③《资本论》,第3 卷,第498,553,459,557 页。
2.由于资本过剩导致大量中小资本转向信用欺诈与股票投机。产业资本利润率趋向下降,产业资本的过剩、有价证券及房地产投机巨额利润回报的刺激,导致产业资本尤其是在残酷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中小资本纷纷大规模地逃离实体经济的相关产业部门而大量转向虚拟经济领域,追求在实业部门难以得到的高额利润回报。
3.银行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表现在利息率上的借贷资本的运动,和产业资本的运动,总的说来是方向相反的。”④《资本论》,第3 卷,第498,553,459,557 页。由于银行资本的大部分是由商业汇票、国债、股票和银行券等虚拟资本构成的,因此银行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就是虚拟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现实积累必然会表现为银行资本的积累,但银行积累却可以表示各种和现实积累很不相同的要素。它既可以是没有现实积累发生的表现,又可以是现实积累直接的显著表现,或仅表现为现实积累的结果。还可以是与不是由它作为原因引起的现实积累相伴随的过程要素。最后,它还可以是现实积累停滞的表现。因此,现实积累和银行积累决不是一个等量,银行资本积累必然大于现实积累。
4.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偏离导致危机。由于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和畸形发展,围绕着诱人的肥皂泡所进行肆无忌惮的过度投机,意味着信贷规模的无限扩张和营业活动过度扩大,造成这种普遍自欺、过度投机和空头信贷泛滥,导致作为游资形式而存在的虚拟资本同工业、商业和投机企业的巨大规模不相称,或者说使游资和固定起来的资本之间应有的比例关系遭到破坏,继而导致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实体经济。“诱人的高额利润,使人们远远超出拥有的流动资金所许可的范围来进行过度的扩充活动。不过,信用可加以利用,它容易得到,而且便宜。”⑤《资本论》,第3 卷,第498,553,459,557 页。“这时就会清楚地看到,这一切国家同时出口过剩(也就是生产过剩)和进口过剩(也就是贸易过剩),物价在一切国家上涨,信用在一切国家过度膨胀。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同样的崩溃。”⑥《资本论》,第3 卷,第498,553,459,557 页。“在德国,产生恐慌的基本原因并不是缺乏流通手段,而是游资同当前工业、商业和投机企业的巨大规模不相称。恐慌赖以暂时克服的手段是,各个政府的银行、股份银行和私人银行提高了贴现率,其中有些银行把自己的贴现率提高到6%,有些甚至提高到9%。”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 卷,第54,35,64,37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几乎现代每一次商业危机都同游资和固定起来的资本之间应有的比例关系遭到破坏有关。”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 卷,第54,35,64,37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信贷规模的无限扩张和用于投机的虚拟资本的游资的过度泛滥,强化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背离趋势,一旦支付链条某一环节出现断裂,银行信贷就被迫中止,整个信用系统开始崩溃,无论股份银行和私人银行家已经都经不住这种压力,许多比较小的私人银行也宣告破产。继这家银行之后,无数在金融上进行欺诈的公司也接着倒闭了。这时市场混乱起来了,商店一家跟着一家停止付款,一家跟着一家宣告破产。即使作为商业的测量仪的金融市场没有对危机作出预报,仅仅上述的情况已经足以使危机爆发了。最后遭殃的是大批工厂,相继倒闭,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也未能幸免。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就这样发生了,社会转瞬间回复到突如其来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大饥荒、一场毁灭性的大战争,完全吞噬了社会的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商业全被毁灭了,危机强制地矫正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偏离的程度,使之大体回归到它原有的形态,就是说危机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偏离必须付出的历史代价。可见,“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货币危机——与现实危机相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表现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①《资本论》,第3 卷,第585,608,283 页。。“在危机中,信用主义会突然转变成货币主义。”②《资本论》,第3 卷,第585,608,283 页。
马克思说:“政治经济学的肤浅性也表现在,它把信用的膨胀和收缩,把工业周期各个时期更替的这种单纯的征状,看作是造成这种更替的原因。正如天体一经投入一定的运动就会不断地重复这种运动一样,社会生产一经进入交替发生膨胀和收缩的运动,也会不断地重复这种运动。而结果又会成为原因,于是不断地再生产出自身条件的整个过程的阶段变换就采取周期性的形式。”③《资本论》,第1 卷,第730 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马克思也指出,货币危机是任何普遍的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应同那种也称为货币危机的特种危机区分开来。后者可以单独产生,只是对工业和商业发生反作用。这种危机的运动中心是货币资本,因此它的直接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财政。“金融市场也会有自己的危机,工业中的直接的紊乱对这种危机只起从属的作用,甚至根本不起作用。”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699 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就是说,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约束力已经变得十分脆弱,由虚拟资本投机所推动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背离,不仅仅被观察为只是生产过剩的背面,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加速了危机的来临和加强危机的单纯的力量。它在不断发展的危机实践中,被赋予一定的能动作用,它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活跃的领域,对工业和商业等实体经济发生反作用继而引起强烈的严重危机产生。“一定的、预定的价格关系是再生产过程的条件,所以,由于价格的普遍下降,再生产过程就陷入停滞和混乱。这种混乱和停滞,会使货币的那种随着资本的发展而同时出现的并以这些预定的价格关系为基础的支付手段职能发挥不了作用,会在许许多多点上破坏按一定期限支付债务的锁链,而在随着资本而同时发展起来的信用制度由此崩溃时,会更加严重起来,由此引起强烈的严重危机,突然的强制贬值,以及再生产过程的实际的停滞和混乱,从而引起再生产的实际的缩小。”⑤《资本论》,第3 卷,第585,608,283 页。
从上述探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框架来看,危机理论的根源有四个:即利润率下降、群众贫困和有限消费所造成的利润实现的困难、再生产比例失调以及虚拟资本的过度投机与膨胀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其中,虚拟资本的过度投机与膨胀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一直被当做生产领域内更深层次矛盾的最粗糙的表现形式来看待,是生产过剩的附属品,它始终未被赋予对于危机产生的能动地位。只是近来危机历史才逐渐显露出它对危机引发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危机成因的判断主要目的在于寻找有效治理危机的政策,如果危机成因的判断失实,将直接导致治理危机政策的失误。由于危机是资产阶级经济的一切矛盾的表现,因此,探讨经济危机,读懂马克思有关经济危机的理论精髓,必须要从整体上把握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寻找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各种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
总之,危机爆发的综合机理如下:马克思说,“生产过剩的发生是同价值增殖联系在一起的,如此而已”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第408 页。,基于无限制地追求发财致富的资本的过度积累,引起劳动的大规模集中,从而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加速利润率的下降。资本的不断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改变是同一个过程,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改变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改变,同时又是再生产原有既定比例的改变,这种改变会导致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之间比例的改变,并最终使之超越了原有的再生产比例。可见,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与再生产比例的扬弃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同时还造成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它使得广大劳动群众更加陷于贫困境地,这无疑强化了人民群众的那个本来就已经狭隘的消费基础。利润率下降把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等矛盾充分展开,生产无限扩张造成包含着大量剩余价值的商品充斥在有待实现的市场上,但它遭遇到了由资本自身规定了的利润率的极限。如果待售商品不受这个利润实现的极限,它可以降价处理,或维持成本销售,那么单纯的群众狭隘的消费基础还不具备激活危机的能量。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利润率下降又造成和大量过剩人口相对应的大量过剩资本,这些过剩资本被迫大规模地逃离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领域转移,转向虚拟资本的各种冒险和投机活动,并和国家操纵的信用结合起来,推动了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的虚拟经济的发展,制造出来如同肥皂泡沫一般的社会经济幻境。因此,利润率下降、群众贫困和有限消费所造成的利润实现的困难、再生产比例失调以及虚拟资本的过度投机与膨胀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这些相互联系、各因素相互复合的作用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危机的关键环节在于资本生产的发展超过利润率的极限。
以上所述,单纯依据上述任何单一因素来治理危机的所有政策是荒唐的、幼稚的、也是无效的。如果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深层次的矛盾,无视对抗的尖锐的统治与被统治阶级的对抗矛盾,或者说比它次要的劳资之间的阶级对抗矛盾,而单纯地通过一些看来是必要的拯救危机方案,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比如,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这是凯恩斯以来风行世界治理危机的所谓一针见效的方法,但它只是治标不治本,并没有动摇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根基。针对再生产比例失调,可以采取计划经济和国家干预的措施(如果这种干预并非出自于社会公共利益目标的干预会使危机发展态势更糟),来缓冲失衡态势。但是,任何国家据此来干预经济,克服危机,其结果,或者暂时延缓了危机,或者加剧了危机,至今没有随着人们的愿望而显示出令人信服的成功的历史记录。针对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国家替代私人而垄断占据了虚拟经济的主战场等,但这只能延缓危机,不能有效根治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我们在此重温马克思的教导很有必要:“利润率的下降在促进人口过剩的同时,还促进生产过剩、投机、危机和资本过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生产力的发展中遇到一种同财富生产本身无关的限制;而这种特有的限制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和它的仅仅历史的、过渡的性质;证明了它不是财富生产的绝对的生产方式,反而在一定阶段上同财富的进一步发展发生冲突。”①《资本论》,第3 卷,第270 页。
[1][美]马丁·S.弗里德森.投机与骗局.王娟,译.北京:机械出版社,2007.
[2][英]约翰·F.乔恩.货币史.李广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瑞士]拉斯·特维德.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董裕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4][美]约瑟夫·熊彼特. 经济分析史(第1 卷). 朱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7][英]坎南.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陈福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8][美]默里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谢华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9][美]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10]汤在新.《资本论》续篇探索.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
[11]张廷伟. 经济的坏脾气(1637—2008 全球经济危机史).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
[12]刘骏民,张云. 马克思的金融理论与西方金融理论的比较. //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第3 卷).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3]杨健生. 经济危机理论的演变.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4][加]马亭·科宁斯.危机理论:克拉克与马克思.杨健生,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