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常态”下为推进“四个全面”注入强大创新动力

2015-03-19裴小革

关键词:新常态常态劳动者

·马克思经济思想与当代经济发展·

在“新常态”下为推进“四个全面”注入强大创新动力

裴 小 革

【摘要】社会各阶层人民都是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主体,或者说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要依靠全社会各阶层人民发挥创新劳动,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来实现。创新劳动和常规劳动不是截然分开和对立的,而是可以互相补充和结为一体的。动员激励最广大劳动群众发挥劳动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根据这个经验,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必须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最大限度地集中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最广大劳动群众的创新劳动,形成合力。

【关键词】新常态 四个全面创新劳动常规劳动平稳健康发展

【收稿日期】2015-07-04

【中图分类号】F091.9;F120.2

作者简介:(裴小革,北京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资本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4年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之后随着2014年经济统计数据以及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的公布,经济“新常态”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新概念。但有些人片面地认为,这种“新常态”就是为GDP下调、经济增速放缓作解释,以后发展已经不再重要了。这是不对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硬道理,仍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说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的中高速发展期,并不是要放弃经济发展,而是要通过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即“四个全面”),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强大的创新动力实现经济更加平稳健康发展。

一、“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需要创新劳动

2014年,中国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稳中有进。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城镇新增就业1 322万人,高于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经济结构有新的优化,粮食产量达到1.21万亿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46.9%提高到48.2%,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发展质量有新的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6%,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超过2%,能耗强度下降4.8%,是近年来最大降幅。

尽管我们在“新常态”下没有放弃经济发展,并且已经取得了经济发展的许多重大进展,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动力不足,地缘政治影响加重,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环境和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今后面临的困难可能比过去还要大。所以必须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为推进“四个全面”注入更加强大的创新动力。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治国理政的新思考,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使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都更加清晰,已经成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方略,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指引,开启了治国理政的新未来。用马克思《资本论》的话语体系和哲学世界观观察历史和现实可以看出,最广大劳动者的创新劳动是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强大动力根源。

从事物质生产的广大劳动者必然构成一个社会人民群众的主体,他们的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他们这种具有创新因素的劳动在直接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包括“四个全面”在内的一切发展得以进行创造了条件。人类经济社会的一切劳动产品财富,都是劳动者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改造自然创造的。从最原始的石器到近代最先进的计算机,都是劳动者在积累了无数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用创新劳动发明的。物本身有时可以为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提供一些新财富,如种子、阳光、雨露、空气和土壤有时可以自然长出一些野生的新禾苗,但无法为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长出新的科学技术。创新劳动是科学技术这类真正能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因素的唯一积极源泉。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会使社会各阶层人民不断加深对如何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认识。为了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社会各阶层人民必须用创新劳动调整或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使之趋向合理有效化。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过程,就是社会各阶层人民运用创新劳动转变发展方式、逐步形成和完善发展方式的过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通过社会各阶层人民运用创新劳动调整和改进发展方式进而使其发生质变的过程,是在发展方式存在严重的缺陷、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使发展方式转变为比较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过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有: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调整;生产要素使用的类型和方式的转换;经济结构转型和优化途径的改变;对外经济技术联系的改进;积累(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国内外收支关系、速度与结构和效益的关系、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或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展与就业的关系、发展与民生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的改善。

社会各阶层人民都是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主体,或者说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要依靠全社会各阶层人民发挥创新劳动,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没有社会各阶层人民运用多元创新劳动的推动,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就不可能实现。由于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要受到发展的条件、阶段、制度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途径主要就是:社会各阶层人民运用创新劳动想办法改变发展的不利因素,创造发展的有利条件;在根据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选择或确定发展方式的同时,尽可能创造条件加快发展阶段的转换,向更合理有效的发展方式转变。

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必然涉及科技进步模式的转变。中国目前的科技进步模式主要还是加工代工型、技术模仿型。在这种科技进步模式下,大部分科技进步属于国外创新科技对中国的扩散,创新的源头在国外。中国采用的很多科技成果,是国外已经成熟的科技产品,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不在中国,因此至多只能缩短国际差距。这种科技进步要能充分起到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作用,实际上至少需要包括构思新发明、创造新成果和用创新的办法推广新成果等多种创新劳动的共同参与。

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所要求的科技进步要包括从创新成果构思生产到实际应用的全过程。这意味着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所要求的科技进步模式需要有多种创新劳动共同发挥作用。科技进步的目标是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由于中国现阶段科学研究水平的国际差距比科技产业的国际差距小,再加上科学和知识的国际流动性比技术强,因此推动科学和技术创新互动结合,由科技理论创新向科技应用创新转化,需要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多样化创新劳动在许多不同领域分工合作,共同推动。

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涉及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涉及:包括企业、实验室、科学机构与消费者在内的不同行为者之间,在科学研究、工程实施、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的合作和反馈。服从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着眼于原始创新产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考虑,国家创新体系固然需要企业界的劳动者作为创新主体,自主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但不能限于此,必须跳出企业界的范围,需要关注科学发现和科学发现成果向产品和技术的转化过程。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所需要的创新劳动的要素新组合不仅仅是企业对已有要素的组合,而是至少要对三方面的创新劳动 (科学发现工作、对发明成果进行转化工作、采用新技术)进行新组合。这就是产学研的新组合,形成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创新,重要的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是针对全社会而言的,因此,对自主创新的需求不只是新发明在某个企业那里转化为新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创新成果及时地在全社会推广和扩散。知识和技术等创新要素不同于物质要素,其使用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因而创新劳动不排斥新知识新技术的广泛采用。只有当全社会都能采用自主创新成果时才能谈得上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强化市场竞争机制,运用多样化创新劳动可以推动创新成果的扩散。除此以外,创新成果的全社会扩散机制还涉及两个方面的创新劳动:一是通过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将新知识新技术进行数字化传播,从而形成“信息社会”;二是通过促进公众接受多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掌握学习的能力,从而形成“学习型社会”。

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已有的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能够较好地解决提高效率问题,但还需要运用多样化创新劳动有效地推动自主创新,在制度上解决创新的动力机制问题。由此,必须加强运用理论和制度创新劳动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要处理好竞争和垄断的关系。单纯的竞争机制只能解决创新外在压力,不能解决创新的内在动力,更不能解决连续创新的动力。从事创新劳动的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垄断和独占创新劳动收益,可以使创新者的创新成本得到充分的补偿。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垄断不仅可以克服对创新劳动成果免费搭车的行为,还可增强创新劳动的动力。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创新劳动面向市场可以使创新劳动成果具有商业价值,但这种创新劳动里也不能没有政府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原因是创新劳动成果具有外溢性和公共性的特征。政府管理人员创新劳动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供自主创新的引导性和公益性投资;二是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形成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互动;三是为创新劳动成果的采用提供必要的鼓励和强制措施。这说明,为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动力,已经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运用创新劳动继续完善和发展,政府管理人员创新劳动的推动和集成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总之,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之所以需要注入最广大劳动群众的创新动力,是因为现有的物质资源容量难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依靠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努力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形成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驱动力。

二、创新劳动与常规劳动的关系和作用

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所需要的创新劳动,是指一切能够创造出满足人们新需要的新型使用价值的劳动。这种劳动是一种涉及面广、影响很大,而且又十分复杂的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把国内外现有的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归结起来,可以形成以下几个要点:(l)它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创始、演进和开发;(2)它是科技成果首次商业化应用;(3)它包括发明构思、产品设计、试制生产和商业应用等所有环节;(4)它泛指自新思路形成,到向市场推出适销产品的整个过程;(5)它以新的技术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并获得最大的企业利润;(6)它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或者是对企业、产业的生产函数作出某种改变。它的基本含义是其中的第一点,其他几点作为这一定义的外延。这样看待创新劳动,才能正确理解创新劳动与常规劳动的关系,以及这两种劳动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中的作用。

一些经济学家看到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不断用机器代替人工,用脑力代替体力的现象,也由此得出结论: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已经越来越不靠劳动了。这里的关键之点是,他们只看到企业家的常规劳动中可以包含创新劳动,没有看到其他社会阶层劳动者的常规劳动中也可以包含创新劳动,没有搞清常规劳动与创新劳动的关系问题。与他们的看法不同,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可以看到,不仅企业家的常规劳动中可以包含创新劳动,而且社会其他阶层的劳动者的常规劳动中也可以包含创新劳动,只有让社会各阶层劳动者都不仅做常规劳动而且也做创新劳动,才能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

正如前边提到的,所谓创新劳动是指能够创造满足人们新型需要的新型使用价值的劳动。相对的,常规劳动则是指只能创造满足人们常规需求的常规使用价值的劳动。由于这种劳动只能生产出满足人们常规需求的常规使用价值,因此单有这样的劳动在人们消费不变的情况下,只能维持财富不致减少,很难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并使财富增长。但是,从事常规劳动的劳动者维持住了自身和社会对常规使用价值的需要,这就为有风险性的创新劳动得以进行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因此,应该公正地承认,常规劳动也是创造财富(尽管这种财富不是新型的)的劳动,从事常规劳动的劳动者也可以为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作出重要贡献。

创新劳动能力同人才一样,并不只是少数人的专利。马克思曾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19,619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在这句话之前,马克思还引了亚当·斯密的一段话:“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②。劳动者创新劳动能力的形成,虽然有先天的因素,但由于人们天赋才能差别一般是很小的,更多地还是靠了劳动者的后天努力。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87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只要具备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原本从事常规劳动的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后天努力,是有可能成为具有创新劳动能力的人才的。常规劳动和创新劳动之间、常规劳动者与创新劳动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科学泰斗爱因斯坦因创立划时代的相对论而享誉全球,在一般人看来,爱因斯坦一定是个“天才”,脑袋特别发达,与众不同。为了揭示爱因斯坦脑袋的奥秘,美国病理学家玛姆斯·哈维博士在爱因斯坦逝世后,征得他家属的同意,对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了长达20年的解剖、研究,结论是:他的大脑既不比常人大,也不比别人重,至于组织上的变化,也未超出正常范围,脑细胞的数量和结构,也与同龄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他脑细胞上的轴突比常人高一些,颜色也显得深一些。这种现象表明他生前脑细胞的运动频率相当高,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参阅陈文安:《创新工程学》,第13页,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由此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所以能发挥出创新劳动,在科学上作出巨大的创造性贡献,主要不是靠天赋,而是靠勤奋,即靠勤于思考、勤于学习、勤于工作的后天创新劳动。

如果说过去发展生产力主要靠增加人的常规劳动去操作机器,比如劳动时间的延长和劳动强度的增加,那么现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必须主要靠人类创新劳动去发展科学技术,依靠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和发展。没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国家和企业就没有竞争力,就无法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要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使越来越多的原来从事常规劳动的劳动者转而从事创新劳动。科学技术不是上帝赋予的,而是人类创新劳动创造出来的。我们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所需要的科学技术,不能完全靠进口,而是要通过广大劳动者的创新劳动积累,进而争取成为科学技术大国。买来的技术如果没有被创新劳动加工改造,只能起较低层次的作用,只有在它们被劳动者用创新劳动掌握、控制进而加工改造以后,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发展科学技术,就要动员所有的劳动者,勤奋学习,掌握知识,发明创造。如果广大劳动者的创新劳动能力很低,即劳动者只能从事一些常规劳动,那么,现代科学技术引进了也很难普遍推广和发展。

劳动者的创新劳动能力,是在劳动者的劳动中取得和发展的,是劳动者在劳动中使自己的潜能与社会文化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的社会化的结果。要想使从事创新劳动的劳动者大批涌现,就必须有一个能够促使、鼓励人人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社会机制。人在怠惰的状态下不可能去从事创新劳动,不可能增强创新劳动能力,不可能确立创新劳动意识。正像经常的体育锻炼使人身体强健、灵敏和坚韧一样,只有经常的心理锻炼、思维训练才能使人的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得到发展,“用进废退”。创新劳动能力是在反复的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劳动者的创新劳动能力只有在适合其形成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展。

创新劳动和常规劳动不是截然分开和对立的,而是可以互相补充和结为一体的。常规劳动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中不是毫无用处的。这种劳动是维持社会存在的基础,养育了人类的生命,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这种劳动使用常规技术满足人们的常规需求,在人类消费水平变化较小的条件下,依靠劳动强度的加大或劳动时间的延长,也能为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作出一定的贡献,但它主要还只是维持现状,不具备破旧立新的作用。

在人类发展史上,常规劳动通常是创新劳动的基础,又常是创新劳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转化而来的,是对人类过去创新劳动的肯定。从生产力运动发展的角度看,每一代劳动者的劳动,都是先前各代劳动者劳动的继续。每一代劳动者劳动的前提和条件,都是先前各代劳动者历史地给定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这种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对于新一代的劳动者来说,是在相当大程度上可以用常规劳动利用的。它们使新一代劳动者从一开始,运用常规劳动就可以接近上一代人所达到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不论被新一代劳动者继承的前一代劳动者的生产方式和科技水平如何,按照这种生产方式和科技水平所做的劳动都不能算做新一代劳动者的创新劳动。

人类发展的历程表明,人与其他动物不同,人不是简单地重复上一代的生活,而是在上代人留下的生产方式和科技水平的基础上,除了从事常规劳动以外,还要进行创新劳动,并且不断用创新劳动生产的自动化工具替代常规劳动,在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使人本身改造自然的能力即“人力财富”也同时得到发展。常规劳动和创新劳动之间具有互补关系:没有常规劳动,创新劳动无以立足;没有创新劳动,常规劳动就不会改造和提高,就无法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创新劳动和常规劳动的结合和不断积累,是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能动主体力量。

中国最广大劳动群众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在过去已经以劳动创新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以劳动创新创造“四个全面”的光明未来。为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中国最广大劳动群众必须在促进“四个全面”中创造自己的东西。如果只是跟在别人后面模仿,那么就永远不可能缩小差距。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中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培养了一支宏大的科技工作者队伍,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中国的最广大劳动群众有理由、有底气树立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以劳动创新不断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在长期的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中国最广大劳动群众不断加深着对经济社会的认识。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过程中,中国最广大劳动群众把常规劳动与创新劳动结合起来,可以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既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就业和收入持续增加,为调结构转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又调整结构,夯实稳增长的基础;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促进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实现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三、塑造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创新劳动合力

动员激励最广大劳动群众发挥劳动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根据这个经验,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必须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最大限度地集中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最广大劳动群众的创新劳动,形成合力。这就需要认真研究最广大劳动群众中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使最广大劳动群众自觉投身到“四个全面”的实践中来。总之,尊重最广大劳动群众,相信最广大劳动群众,紧紧依靠最广大劳动群众,积极塑造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创新劳动合力,是推进“四个全面”的基本前提和制定各项政策的根本依据。

提到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科技型创新劳动,但要达到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实际效果,还需要有科技型创新劳动与其他创新劳动的相互支撑。确实,科技型创新劳动威力无比,发明一项诸如蒸汽机、电灯、电子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新技术可以改变人类的面貌。对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来说,科技型创新劳动可以抢占科技制高点和空白点,拥有科技专利,培养核心竞争力;可以利用新科技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获得超额利润;可以运用信息网络等方面的新技术改造企业组织和流程,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等。

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科技创新总是与产品创新相伴产生的,因此讨论科技型创新劳动也就是同时讨论产品创新劳动。科技型创新劳动和产品创新劳动是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必然要求,因为消费者的趣味在变化,消费结构在升级,竞争压力在加大,唯有不断推进科技型创新劳动和产品创新劳动,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才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真正的实惠。所以,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需要把科技型创新劳动和其他创新劳动结合起来,根据国家的核心发展目标制定科技创新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核心科技,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科技创新,以形成科技创新与市场回报的良性循环;加强企业研发部门或机构的建设,建立研发部门与其他部门特别是营销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引进、培养和留住优秀研发人才,为其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专利建设,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搞好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降低信息成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硬件建设等。

服务是产品的另一种形式,与科技型创新劳动相伴随的产品创新劳动包含着服务型创新劳动。服务型创新劳动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判断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效果的重要依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型创新劳动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总体上中国服务型创新劳动发展仍然滞后,并已成为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瓶颈”制约。目前,中国服务型创新劳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和提高服务型创新劳动发展水平。

从服务型创新劳动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服务型创新劳动的发展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其他多种创新劳动发展水平的影响:

一是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各种创新劳动发展水平。只有在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各种创新劳动都比较发达,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和剩余产品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扩大公益性开支,发展各项公益事业,城乡居民家庭才能更多地去享受各种服务,而这些消费水平的提高刺激了对服务型创新劳动的市场需求,加速了服务型创新劳动的发展。

二是促进城市化的各种创新劳动水平。在各种创新劳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当大多数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产生了人口的集聚效益,为服务型创新劳动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时,服务型创新劳动所创造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才有可能大幅度地上升。

三是推进生产和消费的社会化和商品化程度的各种创新劳动水平。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下,服务型创新劳动被局限在一些经济单位内部,利用率低,很难形成产业。只有其他各种创新劳动比较发达,它们推进的生产社会化、产品商品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服务型创新劳动才会有高的发展速度,新兴行业才会不断增多。

经营型创新劳动就是一种可以推进生产和消费的社会化和商品化程度的重要创新劳动。经营型创新劳动是企业在开拓市场过程中做出的创新劳动,包括经营机制创新劳动、经营模式创新劳动、经营渠道创新劳动、经营手段创新劳动等。经营型创新劳动可以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创新出比竞争对手更好的经营机制、模式、渠道和手段等,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增加利润。经营型创新劳动的趋势是经营机制越来越灵活化、经营模式越来越多样化、经营渠道越来越直接化、经营手段越来越高级化。

由于经营型创新劳动大多需要团队合作,所以经营型创新劳动总是与管理创新劳动结合在一起。管理型创新劳动是企业最重要的创新劳动之一,运用这种创新劳动可以不断调整管理思路、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等,以适应经营型创新劳动的需要。管理型创新劳动具有很丰富的内容,其核心的是激励和约束人的管理制度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管理型创新劳动可以综合地达到激励人、约束人、协调人的目的,可以灵活及时地化解企业前进中的困难。

管理型创新劳动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管理内涵不断拓展(从成本产出管理到人本管理、客户管理、决策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模式日益丰富(如日式管理、美式管理、中国式管理等);管理制度日益合理;管理方法日渐科学(如线性规划方法、博弈论方法、运筹方法、模拟方法等);管理手段越来越自动化(如办公设备自动化、电子计算机等)和柔性化(文化管理、参与式管理等)。

适应管理型创新劳动的这种趋势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就需要有文化型创新劳动与之相配合。文化是无形的管理。文化看似无形,却具有巨大的力量。文化型创新劳动可以激发人、约束人、凝聚人、协调人。企业之间竞争到最后就是竞争文化。一些企业之所以长盛不衰,主要原因就是运用文化型创新劳动创造了独特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而许多企业之所以昙花一现,也主要是因为没有运用文化型创新劳动去改进企业文化。仅靠拼硬实力是难以长久的,因为所有硬的物质都敌不过有文化的人。企业文化就犹如“金手铐”,对留住人具有独特的作用。

每个企业都可以运用文化型创新劳动根据自己的特点,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中国的许多企业已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正在运用文化型创新劳动塑造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但也有许多企业比较忽视文化创新劳动的作用,总认为文化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靠不住,不如资金、技术、资源等来得实在。因此,运用文化型创新劳动创新企业文化仍是很多企业的当务之急。

运用文化型创新劳动创新企业文化有许多实实在在的事要做,其中之一就是要运用制度型创新劳动来使文化创新劳动成果普及稳定化。运用制度型创新劳动可以根据国家或企业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需要,不断改革过时的制度,形成适应新要求的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制度型创新劳动是可以弥补单纯文化型创新劳动的不足,调动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外部性内部化、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劳动。

制度型创新劳动绝不仅仅是某一类企业的专利,而是所有企业共同的、长期的任务,因为各类企业都存在产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技术的不断进步等,也要求企业制度不断作出适应性调整。中国目前有许多企业已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等的适应性调整远未结束,制度型创新劳动仍然大有作为。

制度型创新劳动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不断创新发展创业制度,从而使创业型创新劳动得以发挥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作用。创业型创新劳动可以在企业创办和发展中作出战略创新,它包括战略制定方式创新、战略选择方式创新、战略实施方式创新和战略督导方式创新等。战略决定企业发展的大方向和路径,方向和路径错了,即使效率再高也是徒劳,因此战略决定企业生死。比“细节决定成败”更重要的是“战略决定成败”,因为只有方向正确,细节才有意义。很多企业对战略不可谓不重视,但主要重视的是一次性制定战略,战略文本制定出来后大多放在抽屉里,想起来时用用其中的部分内容,没想起来时就忘了。其实,战略制定、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和战略督导等都有很多需要创新的内容。运用创业型创新劳动作好战略创新,不仅可以制定出好的战略来,而且可以提高战略的应用价值和实施效率。因此,创业型创新劳动对于其他创新的发挥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是十分必要的。

创业型创新劳动在进行战略创新同时还要进行组织创新。企业的组织包括组织机构、组织结构和组织流程等内容。创业型创新劳动的组织创新是指企业根据业务发展、技术进步和提升竞争力的需要,对企业的组织机构、组织结构和组织流程等进行适应性调整。运用创业型创新劳动进行组织创新可以促进专业化分工,使企业内部成员各得其所,调动其积极性;可以减少和优化流程,降低企业内部协调成本(交易成本的一种),提高企业竞争力。这种创业型创新劳动对组织工作岗位的创造和改善,为就业型创新劳动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一个人的就业型创新劳动基本是在其合适的岗位上实现的,因为岗位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分工定位,决定了其发挥个人能量的舞台有多大,决定了其是否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决定了其利用资源和整合资源的范围。创业型创新劳动为劳动者提供了合适的就业岗位,就业者又利用就业型创新劳动正确选择了这个岗位,则创业型创新劳动和就业型创新劳动就会产生相互促进的效果,对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起到比单一型创新劳动更大的作用。

这种作用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可以在创业活动和就业活动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素质具有很宽泛的含义,包括文化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经验也是一种素质。素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品位和修养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不断提高各阶层劳动人民的素质。素质高,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许多目标;另一方面,其本身就是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表现。

凡是通过自己努力做出创业型创新劳动和就业型创新劳动的人,都是素质较高的人,只是素质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有的人主要靠创业方面的素质运用创业型创新劳动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有的人主要靠就业方面的素质运用就业型创新劳动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当然更多的人是靠综合素质或靠各种素质的合理组合运用多元创新劳动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不同创新劳动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中有着相辅相成、互相支撑的关系。

所以,要在“新常态”下推进“四个全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推进“四个全面”相适应的创新和创业就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推进“四个全面”的新形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营造平等竞争、共谋发展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把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使创新创业蔚然成风,让创新创业之树枝繁叶茂。

【责任编辑:于尚艳】

猜你喜欢

新常态常态劳动者
劳动者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在云端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劳动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