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绩效评价的生态学批判
2015-03-19褚小婧程向阳
褚小婧 程向阳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2009年开始陆续实施教师绩效评价,现已推广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实施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并且引发了诸如教师间的恶性竞争以及教师与管理者二元对立之类的问题,这些现象其实可视为教育生态危机的显现。随着自然、社会与教育生态危机的凸显,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实践所引发的生态问题。当生态学发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已经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和资格,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具有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1]。“生态学”这一概念最先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他认为生态学是一门关于活着的有机物与其外部世界、它们的栖息地、习性、能量和寄生者的关系的学科,其思考的重点是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思考教师绩效评价,通过对其现代主义取向导致的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批判,从而对我国教师绩效评价引发的教育生态危机进行深刻地反思。
1 生态学视角下教师绩效评价若干问题批判
绩效评价源于工业生产中的 “投入—产出”理论,在世界范围内,教师绩效评价的实施都不算顺利,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状况低迷之后,各国出于发展经济,或者说对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的思考,加之绩效评价的理论日趋成熟,重新燃起实施绩效评价的热情。回顾这几年我国各界对教师绩效评价实施的反应,有赞同,有反对,有质疑。一项教育改革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声音也属正常,其中的原因也很多且复杂。若从生态学的角度思考教师绩效评价,就会发现绩效评价背后的现代化的文化预设所导致的评价实践中二元分离与对立,对效率的过度追求以及经济人假设是造成其实践中出现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1.1 绩效评价中的二元分离现象及批判
我国教师绩效评价实践中出现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二元分离和对立。被评价者被定义为教师,关注多角度的教师评价,即综合专家评价,同行评议,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评等多重方式的评价,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这被理解成为“增加评价主体”,评价的形式主要还是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为主,当然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是绩效评价的重要方式,即专家,教育管理者和学生这些“评价主体”对教师的单向评价,相对教师自评则不受重视。忽视教师自评,教师就无法对自己的发展进行反思,也就无法做到自我发展。这种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之间的二元对立还表现在绩效评价指标的制定上教师被排斥在外,评价指标是由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确定的,教师没有机会发表意见[2]。在绩效评价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排斥教师,尤其是普通教师的参与,甚至强制通过教代会预设的方案。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二元分离与对立是教师的看法和情感无法有效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二元分离与对立是绩效评价秉承的机械论的世界观把自然物化,强调心与物二元,或人与自然、主与客分离和对立在绩效评价实践中的反映。极端的机械主义论者甚至将人也看作是机器的和物质的。这种价值观认为客体对主体来讲仅具有工具性的价值,即仅具有外在价值。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主体认为只要借助科学技术,就可以控制、支配和利用客体。我国的教师评价从20世纪60年代正式开始,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政治运动对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学校日趋行政化,官僚化。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兴起量化评价普遍应用于教师职称认定等问题,由于量化评价相对客观,具有独特的合理性和及时性,可见我国教师评价已经受机械论的影响很多年了。到当下教师绩效评价,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二元分离和对立更加突出。反映在教师绩效评价中,教师被作为绩效评价的客体,作为教学管理者和学生这些评价主体的对立面,被物化和工具化,教师的价值被异化为只有外在价值,即工具价值,因此绩效评价关注的是教师价值的最大化,追求效率的最大化。
生态论的世界观是有机的,即强调在教师评价中,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专家和学生家长等都是教师评价这一教育活动的主体,都指向教师评价,尤其要指出的是,教师不是出于被评价的位置,突出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这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教师的价值除了工具价值,还有内在价值,教师在自评的过程中,要经历一个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以及反思的过程,即追求自我发展的过程。因此生态学意义的教师评价的目的不是“绩效”,而是追求教师的内在价值,即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
1.2 绩效评价对效率的过度追求及批判
尽管我国教师绩效评价的目的很丰富,如激励优秀的教师,提升教师的发展等,但是目前的绩效评价实践并不掩饰其对于效率的追求。这种取向在一些研究中表现的非常明显,如认为教师绩效评价理念是“建立以效益和质量为本的评价模式和理念”[3],评价的目的是实现生产的最大化,即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说明我国教师绩效评价并不是为了教师的发展而全面评价教师,而是根据学校和国家的需要,为了在某些方向上给教师一个明确的指导,引导教师把个人的自觉期望纳入到学校或国家的大目标中来,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证明学校的实力。
绩效评价这种效率至上的取向实际上源自工业化的思想,视效率为生命。教师评价中的效率就是用最小的投入(教育设施,项目经费等)获得最大的收获(各种项目和科研以及教学效果),不可避免地把教师物化,把价值事实化,把道德知识化,把人的思维理性化。我国教师评价中将量化评价方式进入教师职称评定范畴也反应了这种价值取向,当下的绩效评价则将效率至上的价值取向更进一步。效率至上的思想对教育学的影响认为理性知识是唯一合法的知识,推崇科技理性,而传统文化、本土价值和精神遗产等都不受重视。体现在教师绩效评价中,表现为忽视人类知识背后的情境,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可以被看成工业生产中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如把教师理解为 “成本”,将学生看成教育的 “产品”,任何知识可以由不同的教师以“科学”的方式传授给不同的学生。
生态学认为知识是情境性的,所谓的“情境性”指人类知识不能脱离其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等背景。对于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知识,不同的教师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而学生对其的理解可能又与教师不同,这个过程除了体现知识是情境性的,还涉及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等对其的影响。因此具体到教师评价上,不应该用工业生产中的“效率”来衡量教师的成就,应该以差异论的视角看待教师,包括学科的差异性,教师成长阶段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同影响等。
1.3 绩效评价的经济人假设及批判
对人性的信念无疑是评价的基础。怎样理解人、看待人将导致不同的评价理念和不同的评价实践[4]。绩效评价对于人的看法就是技术理性对人的看法,即工具化,物化,这也是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在教师评价中的体现:把教师视为基本的社会单位以及教育评价过程的中心;而智力、创造性和道德判断都被认为是个人化的东西,个体和任何东西都毫无联系,除了他们自己的被商品化世界所塑造的要求和欲望[5]。也就是说,在绩效评价中,教师被异化“经济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最早提出“经济人”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典型的“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损失的最小化而不去分辨是非。他们假定人是不能超越狭隘的自我逐利的,不能控制自己的贪念,不能为了公共利益而有所行动,不知道充足、饱足和适量的界限[5]。
将评价对象视为“经济人”的教师绩效评价秉承效率至上观念,忽视了对教师评价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将教师与其专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割裂。国外已经有研究表明:金钱激励与教师年龄有关,金钱对于年轻教师更重要,而富有经验的教师则更看重工作条件和一个适宜的教学环境[6]。除了教师发展阶段这个因素,教师的付出还与教师的文化归属有关,如果金钱是激励的唯一标准,老少边贫地区那些呵护着中国最基层教育文明的教师们,其安身立命之本不是绩效评价,甚至不是借鉴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而是继承着职业道德良心和超功利的师道尊严[7]。
相对于现代主义关注人的“社会性”,生态学更关注人的“生态性”。反映在教师评价中,评价应该关注教师的真实生活情景和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应关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教师专业的影响,而不能仅仅把教师当作教育教学的一种工具。例如,强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中国教育的特色。我国自古以来有把“经师”与“人师”相区别的传统。林崇德等人也在长期的教师研究中,基于教师素质结构理论,编制了“教师绩效评定量表”,认为最被看重的维度是“职业道德”,即是教师表现出来的对职业准则与规范的遵从,对学校目标和自己的工作目标的认同、维护与支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等行为[8],但是很少有学校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现我国教师的这一特点。
2 教师绩效评价引发的教育生态危机及其原因
1976年美国教育学家劳伦斯·克雷明首先提出教育生态学概念,标志着运用生态学的系统观、平衡观、联系观、动态观来考察教育问题的开始。教师绩效评价是由评价理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以及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子系统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我国教师绩效评价忽视了教师评价理论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强化了教师之间的激烈竞争,忽视了系统的动态平衡,因此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如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和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冲突之类的教育生态危机。
2.1 绩效评价忽视系统的联系性
如前所述,教师评价的生态系统包括评价理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以及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子系统,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评价理论与评价实践的关系。评价理论是为解决现实教师评价中的问题而出现的,但是其也受到相关教育思潮的影响,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反馈,形成高层次的理论。在实施的过程中,理想的评价理念和评价实践中涉及的人的理解有多大程度的一致性非常重要。一致性取决于参与评价的人对其认同的程度。我国教师绩效评价不管是在指定还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被评价者”常常被排斥在外,无法对评价理念产生认同感,这种情况又会导致绩效评价不能顺利实施。
文化传统与绩效评价的关系。社会文化传统对我国教育现实以及我国知识份子的影响非常深入。儒家文化传统中“官本位”思想对于教育界影响的一个方面就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对立与分离。很多关于绩效评价的研究都关注其公平性问题,包括对教育管理者的官本位的担心,如教师认为和领导搞好关系就能获得更高的分数,这是标榜“价值无涉”的绩效评价无法回避的问题。这种担心又将加剧我国文化传统中二元对立的思想。
经济条件与评价实施的关系。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评价的实施还要依靠经济的条件,这个问题在中外绩效评价的实施中都出现过。如我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所需经费采取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按照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的政策,在贫困偏远地区,教师正常工资的发放已让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很难再拿钱支持绩效工资改革[9]。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偏少,就出现了两个后果:教师绩效考核条件苛刻,降低了绝大部分教师对获得更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期望值;或者奖励金额过低,降低了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激励效果[10]。无法保证绩效评价实施的资金,绩效评价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有的教师认为是“越改革,工资差距越大”,这与绩效工资倡导的“缩小城乡差距,适当拉开收入差距”的目标是不相符的。
用生态学的联系观反思我国当下的教师绩效评价,可以发现,它忽略了我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传统对教师评价可能的影响,可称为“去生态”的系统。因此,在实施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并出现了一些地区教师因为绩效工资的实施而引发的“罢课”的例子。
2.2 绩效评价忽视系统的平衡性
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的,即运动和平衡的统一,反映在教师评价中,就是关于竞争与发展的关系。竞争又分为良性竞争与恶性竞争。现行绩效评价所引发的就是恶性竞争,即强调竞争,忽视发展。这种竞争最后导致的结果是限制教师的发展。因此,教师绩效评价及其相关因素可称之为“共贫共生”的系统,具体表现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竞争同一种资源,必然引起相残,最后的结果是达到一个停止发展的平衡状态。台湾学者李聪明对于这样的教育系统有个隐喻:用一个封闭的试管培养一种细菌,它们会很快的繁殖,到试管内充满细菌时,它们的排泄物无法消散,而生毒性,最后细菌全部死亡[11]。
生态学强调在教师评价中,良性竞争是在目标、利益一致基础上,通过彼此合作交流和个人的积极进取而获得优势,并把竞争看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竞争的结果是促进个体的发展。在教师评价中,如何在避免恶性竞争的同时创设积极的竞争环境,促进教师评价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个重要课题。教师之间的竞争结果并不必然是优胜劣汰,也可以是协同进化。自然界就有一个“共荣共生”的系统——牛的胃。牛的胃中充满了原生动物与细菌,牛吃进去的草足够这些原生动物与细菌的生存,而它们的反刍也增进了牛的消化工作。无论牛胃里的微生物如何繁殖,也不会受到限制,因为微生物越多,则牛的消化力也越强,牛的胃里也不会发生污染或破坏[11]。教师评价的资源不应该受到限制,这与绩效评价要求少投入,高产出相矛盾;教师的评价要能够使得教师发挥不同的特长,关注教师的差异性,不受压制地发挥活力,即强调教师发展的共生共长。
从生态学的角度思考当下的教师绩效评价,可以促进我们更深层次反思绩效评价所带来的教育生态危机,即用生态学的可持续性思路解决绩效评价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当下采用的认为量化评价之类的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即技术的可持续性。生态取向的教师评价回归生命本位,以教师的发展为目标,认为教师评价不是单向度的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而是多种评价方式的整合,采取动态联系的方式思考教师评价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1]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1.
[2]王光彦,李元元,邱学青,等.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2):46.
[3]吴文清,郎永杰,马瑞敏,等.地方本科院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以我国中部某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92.
[4]张晓峰.对现行教师评价三个基本问题的批判——后现代主义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9):33.
[5]徐湘荷.生态教育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50.
[6]孟卫青.美、英、澳国家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实施:经验与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11,(2):28.
[7]杨启亮.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基础性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8,(12):2.
[8]邢红军,张九铎,朱南.中美教师绩效评价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9,(6):45.
[9]杨蕾,王世忠.关于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148.
[10]刘凯.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的偏失与匡正——基于河南省N市的调查[J].教学与管理,2012,(21):7.
[11]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M].台北:学生书局,198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