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2015-03-19陕西省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5期
关键词:副组长成员交流

陕西省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姜 凤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组织基础和基本形式的。因此,老师必需首先对学习小组的组建进行认真研究和设计,才能为合作小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进而确保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和预期效果的取得。

一、老师应注重遵循合作学习小组划分的基本原则,解决好合作学习小组建立的指导问题

一是男女均衡原则。实践证明,遵循这一原则,既可使每个组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实现男女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互补、体力劳动的合理分工,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深入交流;也便于各小组在同等条件下展开竞赛,还可以在小组评比的基础上再开展男女生比赛,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性格互补原则。老师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时,应注意学生性格的意志、情绪、理智等特征差异,最大可能地在小组内实现活泼型学生与内敛型学生结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相互带动、制约和配合好,共同提升、共同进步,也有利于增强小组的活力。

三是优弱结合原则。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等学科,结合学生的一科或多科优势进行小组划分,事实证明,遵循这一原则,非常有利于小组互助式教学,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也更便于帮扶与交流。

四是适时调整原则。教学实践中,笔者针对本班8个合作学习小组的情况,根据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实力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新学科的开设等,从初一到初二上学期,先后对2名小组长、12名小组成员、1个组名、3个组规(组训)和2个小组发展目标进行了及时的调整,通过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流动,组内分工的互换、轮换等,有效地解决了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一些情况,既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也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二、老师应科学组织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分工,解决好合作学习小组结构的组成问题

一是合理确定小组成员。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根据本班的总人数,一般以6~8人为宜。因为,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帮助。以我班为例,全班48人,分8个组,每组6人,在考虑男女基本均衡的基础上,组员从A、B、C三层中两两选出;班主任先从A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且每个小组的两个A层学生的优势学科不冲突,再从B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且每个小组的两个B层学生的优势学科不冲突,同时也与组内A层学生的优势学科不冲突,最后从C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并力争做到不与A、B两层学生的优势学科冲突。实践证明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实现A与A、B与B、C与C的分类合作交流,另一方面也可实现A帮B、B帮C的目的,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二是合理明确成员分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每个组设正、副组长各1名,正组长由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担任,主抓全面工作,带动全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副组长由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担任,侧重抓组内日常管理,主要负责学习纪律、劳动卫生、抄袭作弊的督促整改等;记录员1名,主要记录本组的互助学习开展、学习成绩进步、违纪违规等情况。同时,人人组内科代表,根据组员各科成绩的不同,设置组内科代表,每人负责1~2科的作业收交和任课老师的意见建议反馈。

三是合理布设成员位置。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常采取的小组布设是特优生居中、优秀生和待优生在两边,对面就是“学习对子”,临近就是“帮扶对子”,6个人就组成了一个紧密的合作小组,这样既可以使优生与优生之间能够随时交流,也可以使优生与待优生之间进行随时探讨,从开展情况看,这种小组布设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和合作求索。

三、老师应同步抓好合作学习小组的培养工作,解决好合作学习小组有效运作的主要问题

一是抓好组长和副组长培养。首先,老师要向组长和副组长明确他们的责任和作用,使他们认识到作为组长、副组长不仅学习成绩要优秀、自我要求的标准要高,而且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对小组起到带动作用、帮扶作用,才能够胜任对小组的检查、评比、跟踪反馈等工作。其次,定期召开组长和副组长会议,这种会议在小组建立之初,通常一周召开一次,以便老师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和帮助,让组长、副组长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温暖,指导他们尽快推动合作小组的工作正常运行;往后,一般可半月开一次或者在学校、班级有重大活动时召开。再次,适时对组长和副组长的工作给予肯定、表扬和激励,使他们不时体会到归属感、尊重感和荣耀感等,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功感,不断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源泉,这是保持合作小组学习不断取得新成绩的重要举措。

二是抓好成员的凝聚力培养。一方面,在班级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不断强化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和互助意识;另一方面,在学生学习和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小组纪律、学习成绩等,不凸显个人成绩,使学生明白,只有小组的成绩优秀才是自己的成绩,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帮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

三是抓好小组的目标意识培养。一方面,帮助学生完善个人目标,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小组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督促学生实现小组目标,通过小组成员自身能力的不断突破、提升,逐步会聚集成,进而实现整个小组的学习目标。

猜你喜欢

副组长成员交流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热心党史 老有所为——记攸县中共党史联络组副组长刘南云
人社部就业扶贫专项组专职副组长、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尹建堃: 全面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戒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