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经济视角下英语学科服务人文旅游发展的路径

2015-03-19陈开富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乐山市乐山英译

陈开富

(1.乐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4;2.武汉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武汉 430072)

体验经济视角下英语学科服务人文旅游发展的路径

陈开富1,2*

(1.乐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4;2.武汉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武汉 430072)

“体验旅游”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以体验为核心,大力发展人文旅游”是提升乐山旅游层次、促进旅游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以体验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乐山人文旅游发展的现实问题,重点探讨英语学科如何顺应体验旅游经济,以推动乐山人文旅游更好更快的发展。

体验经济;人文旅游;英语;路径

四川省乐山市境内遗存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市共有A级景区26处,其中5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7处。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208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个。可见,乐山市不仅文化遗产数量多、门类广,而且规格高,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物价值。然而,尽管乐山市旅游经济在四川省排名前列,但其人文旅游在旅游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低。因此,在乐山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推进人文旅游发展战略转型的背景下,在人文旅游体验盛行的发展潮流中,英语学科应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服务乐山人文旅游发展。

一、体验经济的理论内涵

体验经济(experience economy)一词由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Joseph Pine)和詹姆斯·吉尔摩(James Gilmoe)提出。体验经济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让顾客融入其中的社会演进阶段,是服务经济的延伸[1]37-38。由于普通的服务经济正逐步商业化,人们的个性化消费欲望难以得到满足,故而将注意力和金钱的支出方向转移到能为其提供独特价值的经济形态,即体验经济。体验经济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体验经济是一个具有时代超越性特征的经济范畴,是市场经济完备化的标志,也是服务经济的延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

旅游与体验有着天然的联系,旅游的本质是一种体验活动[3]。国内最早研究旅游体验的谢彦君指出“旅游体验是旅游世界的硬核”[4]。人文旅游是体验经济的典型形式,将体验经济理论引入人文旅游发展研究的全过程,对推动人文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有重要意义。

陈兴中[5]探讨了乐山旅游业总体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指出规划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业各行业发展和旅游市场开发的深度、资源保护的力度和利用广度。蒲晓琴等[6]以乐山大佛为例,基于实证性分析对人文旅游景区新市场开发策略进行了研究。一些专家学者也对乐山人文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措施。然而,相关研究大多数局限在旅游学领域,且没有从英语学科的维度探讨乐山人文旅游的体验型发展。

跨学科研究是大势所趋,英语学科主动融入乐山人文旅游研究,在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策略、旅游翻译等方面发挥学科优势,与人文旅游研究互相推动,协同发展,能够拓展乐山人文旅游研究的内涵及外延,对英语学科科研也有极大的帮助。

二、乐山市人文旅游发展的问题及成因

“加快发展文旅经济,建设国内外一流文旅目的地”是《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重要目标。顺应体验旅游浪潮,推进文旅经济快速发展,是乐山市“创新旅游业态、实施旅游转型”的重要举措。然而,乐山人文旅游发展仍面临着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效益的严峻问题。

(一)文旅规划水平不高,缺乏世界战略眼光

乐山市多数人文景观只是一种“点状”开发,提供给游客的只是简单陈列,鲜有将景观点与城市及地区人文生态做整体开发和有机融合,也极少从体验旅游的维度为游客创设体验机会,导致人文景观的魅力未能得到有效展示,无法引起游客的兴趣和关注,其结果是“门庭冷落,举步维艰”。季富政[7]23指出:“乐山市旅游市场如果仅局限于围绕以大佛为中心的格局,其发展是有限的,但离开了大佛这个中心,抽空了这个产业支柱、灵魂来谈乐山旅游规划也是一番空谈。挖掘以乐山大佛为中心的周边旅游资源,有力地实施多层次的资源开发,当为新世纪乐山旅游规划的根本要着。”如何让乐山人文旅游规划既凸显乐山元素和特色,又具备国际视野和水平,是乐山人文旅游规划面临的现实性问题。

规划理念落后、高水平规划人才紧缺是规划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相对而言,我国的旅游开发理念滞后于欧美国家,西部地区的旅游开发理念滞后于东部地区,四川省的旅游开发理念滞后于云南省和陕西省。在四川省各旅游城市中,乐山市的旅游开发理念居于倒数行列,缺乏开拓性的战略目标[8]。同时,难以留住高水平规划人才是乐山市文旅规划水平低的又一个现实性窘境。由于地处西部,薪水待遇有限,很难吸引到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世界战略眼光的高水平规划人才。另外,经费上的捉襟见肘与有限的继续教育机会使得文旅行业现有规划人员难以得到专业发展机会,导致其规划理念和规划水平难以提高。

(二)宣传营销亟需完善,传播理念有待加强

乐山市文旅发展的对外宣传促销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是旅游营销手段过分行政化。2009 年至今,推出了一系列文化之旅套餐:2013年举办了乐山大佛1 3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2014年9月举办了四川省首届旅游博览会,每年还有各种各样的“推展会”“协作会”等。这些活动表现出来的特点是行政色彩浓、市场规律淡,没有真正达到“政府搭台,旅游唱戏”的效果,往往“热热闹闹一阵子,旅游客源没影子”。二是景区、旅游企业分散促销,真正统一的整体宣传营销机制尚未形成, 导致乐山旅游整体形象不突出。三是对客源目标市场定位不明确,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市场促销较少,市场收效不明显。

传播理念的落后直接影响了乐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宣传营销效果。一方面,缺少以乐山人文旅游体验为主题的文化营销理念。在对外宣传中,未能有效展示“乐山佛文化、乐山遗存文化、乐山民俗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未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数字媒体的优势对乐山人文旅游资源做专业包装和系统推介。这导致乐山人文旅游景观的知名度较低,有的珍贵人文景观甚至不为乐山本地人所熟知。乐山文旅发展经常陷入“开发投资大,鲜见游客来”的尴尬境地。

(三)英译外宣资料缺乏,人才队伍英语水平较低

乐山市人文旅游资源的英译外宣资料短缺严重,未形成系统性、规范性文本。当下学界对外宣资料的关注主要是从宏观层面给予整体性的关照:如肖群[9]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问题与对策”,刘梅[10]的“论经贸外宣资料的英译原则”,张基佩[11]“外宣英译的原文要适当删减”,夏康明[12-13]的“基于旅游公示语英译国际化原则的回译和借用策略”、“公共标牌和标识英译指瑕”等。上述研究探索了外宣资料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对改善外宣资料的翻译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未涉及乐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外宣翻译。乐山英译外宣资料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乐山人文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接受度,乐山的精品文化和特色文化也因跨文化传播的不足而未能让更多的海外游客领略到其魅力。

乐山人文旅游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不高是英译外宣资料缺乏的根本原因。在规划层面,几乎难以见到外语类专家的参与;在服务性窗口,难以见到英语专业人员的身影;在导游队伍中,合格的英语导游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全市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学历仅占 7.38%,专科及以下占 92.5%。导游中通过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很少,中高级和外语导游更是寥寥无几[14]。英语人才在旅游队伍中的“失语”现象直接制约着乐山人文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没有一支具备较高英语水平、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队伍,很难让乐山文旅经济再上一个台阶,将乐山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

三、英语学科服务人文旅游体验的路径

英语学科对乐山人文旅游的跨越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具有国际水准的乐山人文旅游规划、高效的跨文化宣传营销方案、高质量的英译外宣资料,还是具有较高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文旅游队伍,都与英语学科有直接关联。如何发挥英语学科优势,有效服务乐山人文旅游体验性发展,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关键所在。

(一)顶层入手,诚邀英语专家加盟智囊团

乐山文旅规划水准不高、缺乏世界战略眼光,除了规划人员本身的专业素质外,与英语专家的缺位也有直接的关联。精通英语、熟谙中外文化的英语专家能够为文旅发展提供最大的智力支持,帮助我们在规划和开发过程中“既凸显地域特色,又便于受众接受”。在规划中将文化冲突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是英语专家大有可为的领域。比如颇具特色的“峨眉灵猴”,如果仅仅局限于与游客嬉闹的单一视觉点,恐怕很难吸引更多旅游者,甚至可能遭到部分外国游客的抵触。在当代西方社会中,动物不再是低人一等、任人摆布的对象,而是应该得到人类尊重和保护的生物体。因此,倘若我们能够更多地强化峨眉灵猴与峨眉山生态环境的天然交融特色,强化峨眉山作为峨眉灵猴安全栖息家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展现峨眉景区及乐山为保护峨眉灵猴及其栖息地所付出的努力,就能够让峨眉灵猴赢得更多的社会关注,自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二)成立旅游翻译中心,形成跨文化传播常态机制

乐山市人文旅游整体风貌的外宣资料、人文旅游的特色展示、精品文旅线路中英文双语图示及介绍、单景点中英文材料以及报刊、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的广告语和专题片的中英文内容,都离不开英语专业人员的全程参与。可成立乐山旅游翻译中心,组建由旅游、英语等多学科人才所构成的复合型队伍,负责相关资料的搜集、编辑、翻译和监管,使乐山人文旅游资源的翻译工作专门化、系统化和常态化,克服“临抱佛脚”的急促性翻译和监管缺位的翻译乱象,有效推进乐山文旅资源的跨文化传播。

同时,乐山旅游翻译中心应与高校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成为高校的实习基地,这样既能为英语专业学生搭建起实训平台,也能有效解决特殊时期翻译中心人员紧缺的问题。比如,在刚刚结束的四川首届旅游博览会中,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派出了200名英语专业学生志愿者和多名英语教师,为旅博会做了大量的口笔译工作和外宾接待工作。以“国际定位、全球视野、世界眼光”为目标的旅博会的成功召开与英语专业人员的参与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成为了英语学科与乐山人文旅游携手发展的成功范例。

(三)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英语+旅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改变传统的学科界限和人才培养模式,开设“英语+旅游”复合型专业。针对乐山人文旅游跨越发展的时代背景和乐山建立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愿景,乐山地方高校需把握契机,培养适应乐山人文旅游发展需要的人才。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做出合理调整,实现院校人才培养与乐山人文旅游发展的无缝对接,为乐山人文旅游发展培养可用好用的“英语+旅游”复合型人才。将乐山人文旅游资源引入英语专业教学中,将地方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景点的相关介绍翻译成英文, 模拟涉外导游带团旅游的工作流程, 借助景点 PPT或录像用英文进行讲解和展示, 提高学生对当地文化旅游景点的英语解说能力,增强学生对乐山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英语学科需要承担起乐山文旅从业人员的职后继续教育工作。通过短期培训、专题讲座、定期调研、在线交流等方式,着力提高其英语水平,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乐山文旅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确保乐山文旅队伍在视野范围、思维方式、知识储备等方面能够满足乐山人文旅游发展的需要。

(四)院地合作,注重“产研”融合

突破学科界限、行业界限,强化“产研”融合。一是要注重学科研究的融合。对英语研究者而言,其研究无法深入到乐山市人文旅游的内核;对旅游研究者而言,必然面临外文文献的梳理和精确把握问题、跨文化理解力问题和国际视野的拓展等问题,缺少了英语学科的支持,其研究的客观性、深度和广度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英语研究与旅游研究的携手合作是创新乐山人文旅游研究的当然之举,二者的有效融合能为乐山人文旅游发展提供最大的智力支持。二是要注重研究和开发的融合。无论是英语视角下的乐山人文旅游研究,还是乐山人文旅游学中的英语研究,都需要与乐山人文旅游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相衔接。乐山人文旅游研究成果要能够对乐山人文体验旅游的跨越发展起到直接性作用。与此同时,乐山人文旅游相关企业和部门要主动反馈意见,提出问题,积极寻求研究机构的帮助,妥善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以便乐山人文旅游能够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四、结语

乐山市人文旅游发展需要走“体验之路”。体验模态下的乐山人文旅游发展需要英语学科的智力支持。英语学科突破学科界限,顺应体验经济潮流,服务乐山人文旅游发展,既是英语学科改变自身窘况的现实之路,也是乐山人文旅游发展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1] 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7-38.

[2] 赵放.体验经济思想及其实践方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6.

[3] 邹统钎.旅游目的地管理新思维:持续的人文关怀[N].中国旅游报, 2004-11-08.

[4] 谢彦君.旅游交往问题初探[J].旅游学刊,1999(7):58-60.

[5] 陈兴中.关于乐山旅游业总体规划原则的探讨[J].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57-59.

[6] 蒲晓琴,杜超,黄瑞.人文旅游景区新市场开发策略探析:以乐山大佛为例[J].商业营销,2009(3):88-89.

[7] 季富政.重建乐山大旅游规划构想[J].规划师,2003(5):23-25,39.

[8] 刘国春,王晓霞,秦利民,等.文旅结合:建设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关于对乐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5):5-12,16.

[9] 肖群.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10] 刘梅.论经贸外宣资料的英译原则[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9-53.

[11] 张基佩.外宣英译的原文要适当删减[J].上海科技翻译,2001(3):21-24.

[12] 夏康明.基于旅游公示语英译国际化原则的回译和借用策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4):57-62.

[13] 夏康明.公共标牌和标识英译指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8):73-77.

[14] 汪舟,杨春丽,张同健.乐山市旅游业发展的 SWOT 分析[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27-28.

How English Discipline Serv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Economy

CHENKaifu1,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Leshan 614004,China;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China)

“Experience tourism” is a new economic type. Taking experience as the core and striving to develop cultural tourism,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upgrade the level of Leshan tourism and to promote its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experience economy theory and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eshan cultural tourism, the paper especially highlights on how English discipline adapts to experience tourism economy so as to boost a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of Leshan cultural tourism.

experience economy; cultural tourism; English; approach

2014-09-18

2012年度乐山市科技局项目“体验经济视角下乐山人文旅游价值实现问题研究”(12JRK155)

陈开富(1978— ),男(汉族),四川安岳人,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文化研究,通信作者邮箱:29524914@qq.com。

F592.7

A

2095-5383(2015)01-0031-03

10.13542/j.cnki.51-1747/tn.2015.01.008

猜你喜欢

乐山市乐山英译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乐山市在职男护士健康素养水平调查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乐山市五通桥区“双创”五通桥在行动
乐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