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哲学意蕴
2015-03-19刘松涛
刘松涛
(西南民族大学 政治学院,成都 610041)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哲学意蕴
刘松涛*
(西南民族大学 政治学院,成都 610041)
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决定文明兴衰、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生态环境建设是政治问题等新观点,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深化了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习近平;生态文明;三大规律
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39”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论断,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极大地深化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一、“生命共同体”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习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生命共同体”的观点,揭示了生态自然观的实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并遵循自身演化发展的规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其整体性和稳定性的基础。破坏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就很可能破坏其整体性和稳定性,甚至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人是生态系统中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也是最有可能“僭越”自己生态位的物种,因而也是最有可能破坏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的因素。“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可以说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与超越。习近平的“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从生态文明的深度上,强调从哲学世界观层面上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说明只有对生态问题不断地进行学习、追问、认识,才能最终达到揭示生态问题本质的目的,才能彻底改变人与自然界的对立、主客二分的哲学世界观,才能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才能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实现人与自然界的真正融合统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这表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人与自然界在本质上的融合,这种融合是“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经过这种融合统一,就消除了中心(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人既是自己利益的代表,也是自然界利益的代表;自然既是其自身,同时也是人本身。人与自然无所谓中心,人是中心即是自然中心,自然中心也即是人是中心。这是“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核心所在。这一思想为人类能动性的发挥设置了生态系统整体和谐的前提。对共同体的存在而言,各个要素的存在形成一种互生关系,结成命运共同体,一荣未必俱荣,但一损一定会俱损。山水林田湖人,没有任何一个要素比其他要素更优越。人不是生态系统的中心,也不是其唯一目的,每个要素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它自身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系统的贡献。人的特殊性,并不比其他要素“高贵”和“优越”,而在于人能意识到并自觉维护这种共生关系。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4]。自然界具有相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破坏自然界,就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脱胎于自然界,但又从未脱离自然界,仍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5]。”
习近平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生态变化与文明兴衰的内在关系,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历史相互制约”的思想。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形成了两种历史,即自然史与人类史。这两种历史本质上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彼此相互制约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通俗地说明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制约与影响。沧海桑田,自然界的变化必然引起人类社会面貌的巨变。“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四大文明都发源于森林茂密、水草肥美、生态良好的地方,也都因为青山变成秃岭、沃野变成荒漠、生态遭到破坏而衰落或者中心转移。”[6]引起自然界变化的,既有自然系统内部复杂的相互作用,也有人为的因素。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体中,人是积极活跃的主动因素。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性活动。自然界并不特别优待人类,人必须以自己的劳动对自然界施加变革,从而获取自己所需的物质资料。随着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人类不断把天然自然变为人工自然,人类的这种变革作用越来越大,对自然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自然界中打上的各种印记越来越明显。文明是人类的进步与开化状态,是人对自然界的“开拓”与“耕耘”的成果。人类的历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我们所讲的生态文明也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意义上来说的,即通过人的活动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同时,这种活动又不至于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或者说,人的影响在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之内。这是“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本质要求。当人对自然界的作用越来越大,以至接近或者突破自然的承载极限时,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前提性作用就越凸显,对人类社会的反制作用就越突出。
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我们今天尤其要注意人类自身活动对自然界的消极影响。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其巨大的能力“破坏”着自然界,“损毁”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根基。我们应该牢记恩格斯的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7]998人以自然界为基础的物质性生产活动,或者说人对自然界的对象性活动,总是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能动性与受动性、价值性与真理性的辩证统一。自然界承载着多种价值,但生态系统的价值是最高价值,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都客观地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的价值是一种创造性价值,生态系统不是价值的所有者,而是价值的生产者。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核心是关爱自然界和人之为人的生命,自然被人化的同时,人也被自然化,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的统一。从终极意义上讲,自然界不以人为目的,而人必须依存于自然界。就人类自身的存在而言,人类需要关爱自然界,这种关爱实际上是顺应自然,节制自身。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从而改善人的生存状况。否则,就只能破坏文明的根基,导致文明的衰落。在人类力量日益强大的今天,既要防灾减灾,更要规避因人类自身“盲动”破坏自然而带来的人为风险。
二、“环境生产力”思想对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环境生产力”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地揭示了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深化了生产力理论,有利于在实践中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解决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个复杂的系统,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7]988一切自然物都是潜在的劳动对象,其中引入实际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劳动对象不同,往往会影响劳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现实条件下,习近平“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点,进一步凸显了劳动对象的生产力要素地位和前提作用。要实现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保证最基本的物质资源,又要保证可持续的环境载力。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生产过程就是把一种物质形态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形态,用于生产的原料或者被生产出来的产品,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自然,又复归于自然。没有自然界提供的物质资料,根本就不可能有生产。环境载力对于人的生产生活而言,就像空气之于鸟的飞翔、水之于鱼的畅游,有之不觉其重要,无之则尽显其珍贵。环境容量与环境载力可以说为生产力发展水平规定了“上限”。因此,习近平“生态环境生产力”的观点赋予生产力以新的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现实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常态”,为我们在实践中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这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出发,我们就能正确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水平。从“环境生产力”观点来看,坚持唯物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就必须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取向和实际行为。
习近平指出,在发展中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说到底绿水青山是最好的金山银山。这一论断凸显了生态环境的生产力性质和前提作用,为我们全面理解生产力内涵、促进生产力健康发展开拓了新的理论维度,要求我们自觉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联系起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由此观之,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发达的生产力;牺牲环境以求发展,更是舍本逐末,不仅不是发展生产力,本身就是破坏生产力。
三、“环境竞争力”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美好社会状态的一种描绘,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重要基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突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表明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认识。
习近平指出,人类历史先后走过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在原始文明阶段,人的能动性水平低下,人的本质力量尚未充分展现,人是受制和依附于自然界的,人的生存依靠自然的“恩赐”,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原始的和谐,表现为人尚无能力对自然界造成“破坏”。在农业文明阶段,人对自然的“开拓耕耘”有了新的发展,但“靠天吃饭”仍然是其基本特征。当人类进入以科技为支撑的工业社会后,人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强,对自然的变革作用越来越大,原始的和谐被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式开发所代替,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而当西方工业化道路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以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被一再重复,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局部性紧张变为全球性的紧张与恶化。这种全球性的人与自然间的紧张关系,实际上表明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生态环境利益上的关系失调与权利觉醒,也宣告了殖民主义、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全面危机。殖民主义以掠夺资源和转嫁污染为特征,掠夺资源必然导致资源枯竭,转嫁污染必然破坏环境,二者最终会引起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冲突;功利主义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取向,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利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往往把人的合理的本质异化为欲望的奴隶,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性的危机;消费主义以物质消费为价值取向,合理消费演变为畸形消费,把作为生存基础的消费作为最终目的,以消费为乐,以浪费为荣。这些危机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分裂,人将自然物化和工具化,人对自然界的疯狂掠夺是这三大主义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他们虽然没有对未来共产主义的特征做具体的规定,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定是克服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危机的更高级、更合理的进步社会,因此它应该也克服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个方面。生产发展,即生产力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正如邓小平所说,“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该体现在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更好”。从生产力标准看,社会主义应该比资本主义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社会的历史进步性的评价,“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8]如前所述,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情况下,绝不能再走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道路来发展生产力、获取物质财富的。否则,就只能重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覆辙,走向不可持续的不归之路。人民生活富裕,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过上比较富足体面的生活。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以掠夺他国的方式发展自己,只能在统筹国内国际发展中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生态良好,既指为人民的富裕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指为生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资源保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了判断一个政党历史地位的标准。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9]195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对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进行了曲折的探索,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生产力性质认识不足,曾经坚持“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采取“大干快上”的方式发展生产,大炼钢铁、围湖造田、滥砍乱伐、破坏植被,引起较大范围的生态失衡,导致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的破坏。同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不容否认的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是粗放式发展方式也使生态环境问题集中凸显,乃至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至今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对此,习近平强调:“我们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就是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2]104
习近平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后劲和核心竞争力。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步入发达国家之列。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共产主义事业的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既是对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又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示范作用。作为一个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环境问题合作,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比如,“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虽然说按国际标准控制PM2.5对整个中国来说提得早了,超越了我们的发展阶段,但要看到这个问题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高度关注,国际社会也关注,所以我们必须处置”[2]101-111。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理论自觉与责任担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是基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而做出的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抉择。
四、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党的宗旨的体现,又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很大的政治问题。指出:“在现有的基础上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总量增加一倍,产能继续过剩,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态环境?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所以,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2]103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脱离经济问题的政治问题,而政治问题恰恰是最重要的经济问题。在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的阶段,生态环境既影响经济发展,又关乎社会稳定,所以,生态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就是要心系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真心实意地解决好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为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福利。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却必须与时俱进。从温饱到小康、从中等收入到比较发达,随着人民群众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对生态环境质量等良好生产生活条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应该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然而,环境问题恰恰又是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面临的严峻问题,已引起了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对于生态环境问题能否做出及时回应,实质上反映了执政党是否真正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否坚持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而奋斗的政治立场问题。能否妥善处理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单纯的经济问题范畴,它既涉及经济结构、消费方式等发展问题,又涉及不同人群的利益平衡与协调问题。可以说,生态环境问题是表象,追根溯源,就是要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要协调好不同群体和区域的环境利益问题。由此可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关系到执政党的作风建设,也关系到执政党处理复杂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执政能力问题。对人民群众高度关心的问题及时做出回应并妥善处理,才能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否则,就会“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辜负人民的期望、就会使党失去群众基础,使政府失去公信力。
习近平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107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人必须的生存条件,为最广大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消费上的共享性,决定了其普惠性与公平性。保证全体人民在基本生存条件分配上的公正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的“公正”在民生层面的体现。生态环境既是当代人的,也是子孙后代的;既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关注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意味着关注当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以及不同地域人群之间的公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人类未来的关怀和承担共同的道德责任。同时,将生态环境作为民生福祉,也超越了单纯的“物质主义价值观”,深化了民生的内涵,是对民生理论的创新。[10]进而言之,注重像生态环境这类普惠性民生产品,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与历史潮流,以宽广视野审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变化的必然结果,也体现了党对不同历史条件下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习近平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是对工业化以来人类文明发展方式批判性反思的最新成果,生态文明理念是迄今为止人类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它要求我们在生态文明价值观上正确理解自然与自我的辩证关系。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共产党倡导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乃至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文化的价值核心,生态文化要在全社会扎根,必须加强生态制度建设,培育社会风尚,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关爱自然,自觉审视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主动承担对自然的道德责任。
习近平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建立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领导干部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把先进理念和政策主张制度化、法治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依法执政的体现。奢靡的社会风尚和高能耗、高污染的奢华消费方式,是一种异化的消费,不仅超出了人的正常生理需求,也超越了自然界的环境载力,是对人和自然的双重伤害。面对资源环境的约束,坚守生态红线,倡导健康合理适度的消费文明,就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底线思维。
五、结语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理论反思,超越思维定势与既有成见,以理论创新成为实践创新的先导。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是人类文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产物,提出了新观点,做出了新论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深化了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疑是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重要思想武器。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9.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09,104,110-111,103,107.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3.[4]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7.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6] 赵树丛.为实现中国梦创造更好生态条件[C]//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奋力谱写共筑中国梦的新篇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选.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220.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8,988.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9] 毛泽东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
[10] 陶良虎.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C]//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部,等.开启新征程的科学指南.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150.
Th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IUSongtao*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Philosophy,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u 610041,China)
Comrade Xi Jinping puts forward many new idea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uch a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fluences the rise and fall of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productivit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well-being shared by the peop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s a political issue, etc. These new ideas enrich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ory of Marxist,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hree-major-law of the Party.
Xi Jinp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ree-major-law
2015-01-20
刘松涛(1969— ),男(汉族),重庆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通信作者邮箱:lstaa@163.com。
B0
A
2095-5383(2015)01-0001-05
10.13542/j.cnki.51-1747/tn.2015.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