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动漫卡通造型设计教学质量的策略
2015-03-19祁凤霞祁海霞
□祁凤霞 祁海霞
中国的动画艺术起源于20 世纪20年代,经过无数的动画学者和动画艺术家们的钻研和创作,曾于20 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两度展现出我国动画艺术创作的高潮。动画艺术本身作为一门独特的影像艺术形式存在,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数量庞大的受众人群。如今它已经成为各国大力重视和发展的创意文化产业之一。
高品质的动漫卡通形象既能生动地传达出剧本的主题思想和角色所承载的情感,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和感染力,动漫造型是决定一部动画片能否被观赏人群接受的成败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动漫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动漫卡通造型的教学现状
中国动画艺术发展将近百年历史,但是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历史相对时间较短,与其它传统的艺术门类如: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美术教育相比较来说,动漫教育还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学科。我国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自二十世纪末开始迅速发展,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还没有健全和完善的动漫教育体系和规范科学的教学大纲。国内个别高校更是为了追求院校利益、发展院校规模、丰富教育学科,在本校动画艺术课程体系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开设动漫教育专业,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每年培养出大量的“动画工匠”,却很少能培养出动画人才,创作出有影响力的作品更是屈指可数。
二十一世纪数字网络时代的到来,受国外先进技术和绚丽的视觉效果的影响,导致中国学生盲目跟风,忽略了对动画艺术本质和内涵的研究,也忽略了动画造型在一部动画片中的重要性,只是注重技术技巧的学习。简单认为只要有绚丽的技术和强大特效就是一部所谓的“动画大片”,最终导致学生作品没有鲜活的造型形象,缺乏深度和内涵。如今市面上有很多的动漫卡通造型教材和资料,但由于市场的不规范和出书者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导致教材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动画初学者很难分辨出这些书籍的优劣。动画卡通造型方面的书籍多数还是遵循陈旧的卡通变形、拟人、夸张等传统的创作手法。动画作为一门富有创新力的艺术学科,动画卡通造型课的重点不仅仅限于锻炼学生绘画的造型能力,更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提升动漫专业卡通造型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思路,培养学习热情。卡通造型是动漫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系统学习接触最早的一门课程,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充满激情,用心去设计并创作出有创意而不落俗套、另类而有个性的动漫卡通造型呢?目前,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试图打破以往墨守成规的临摹、针对性练习、有效创意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路,大胆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充分调动自身的所有感官功能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去感知角色、理解角色、设计角色。
1.人体触觉感知功能启迪动漫卡通造型设计思路。动漫卡通造型设计需要发挥无限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人类的想象力又不是凭空而来,一定是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在大脑中产生想象图形,这种刺激是多样性的。到底哪些刺激可以激发人类对图形的想象呢?触觉的含义:“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感觉。多数动物的触觉器是遍布全身的,像人的皮肤位于人的体表,依靠表皮的游离神经末梢能感受温度。狭义的触觉,指刺激轻轻接触皮肤触觉感受器所引起的肤觉。”那么触觉又和动画卡通造型有什么关系呢?以往的动漫创作者在进行卡通形象设计时,主要根据动画故事脚本、设定人物的生活背景、脾气性格,而后寻找大量的资料图片进行创作。主要依靠观察和思考,并未真正进行创新和拓展想象力。
大家都熟悉“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故事中的盲人就是通过触摸事物的局部,靠触觉感知在大脑中加以想象,并描绘出自己联想的事物。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触觉进行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双手去触摸、感知物体,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脑海中的物体描绘出来。虽然是同一个物体但触觉让每一个学生感觉都不一样,所以绘画出来的物体也不会重复,这样就有效避免了画面的类似性发生。通过感知物体的质感、冷暖等,再结合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而设计出脑中所想所感之物,这样将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出体验者的想象力。
2.人体听觉感知功能助于动漫卡通造型设计表现。自然界中有千千万万种不同的声音,“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不同的物体由于属性不同和振动频率不同,所以人类听到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听觉的含义:“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人类的听觉极其敏感,尤其在蒙上眼睛的时候。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少让学生利用听觉神经所引起的大脑感知进行想象,无疑是浪费了听觉系统。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人类在很安静的环境中听到外界的任何声响,大脑都会不自觉地进行想象判断,声音从何而来,何人何物制造了此声响,从而通过声音带来情感和心理上的不同反应,或惊喜、或恐慌、或坦然、或讶异等,如果将这种反应加以想象和创造,那么绘制出来的卡通造型本身就会具有一种声音感。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孩子晚上睡觉前都喜欢听妈妈讲童话故事,孩子会依据所听到的故事情节,幻想着故事里的人物画面,同一个故事,一百个孩子听完,会幻想出一百个王子和公主的形象,而且每个形象都各不相同。而以往在进行绘制卡通造型时,惯常的手法只局限于反复研读剧本,然后再去绘制动画造型。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优势,通过音乐、声音进行场景和角色性格的塑造。亦可以使学生分饰不同角色,并带有情感地朗读剧本,由于声音不同,听到后的感受也会不一样的,通过听觉去理解剧本和设计角色,由此设计出的造型是具有张力且极具有动感的。
3.人体嗅觉感知功能激发动漫卡通造型设计灵感。人类在面对不同食物,可以分辨出其酸、甜、苦、辣、咸等不同的感觉,这些感觉又直接作用于人类的心理。在教学中,可以将这种感觉运用到动漫卡通造型设计中去。嗅觉的含义:“嗅觉是一种感觉。它由两感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嗅觉和味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是外激素通讯实现的前提,是一种远感,即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相比之下,味觉是一种近感。”此处所提到的“嗅觉”包含味觉。在教学中,嗅觉的功能也是为了激发创作者的灵感和想象力,进行设计创作一个卡通造型时,不同的人通过嗅和品尝未知的事物,所带来的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试想要想创作一个身处艰苦环境中的动画角色时,创作者配合着嗅觉的苦涩时,更能感受到苦涩的味道,所创作的动画形象也是带有“味道”感的。如今4D 电影的普及,使观众置身体验到电影里的真实感受。动画创作时也应该发挥这种效果,通过不同的真实“嗅觉”去体会、感受动画角色性格和人物命运,由此激发创作者的想象力,从而创作出具有“酸甜苦辣”的动画人物角色。
(二)加强教学践行,提高设计创新能力。动画卡通造型是动画专业前期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的授课效果,直接影响到后期动画作品创作的水准和最终的欣赏效果。在教学中,如何使枯燥无味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学会充分调动自身的感官功能融入设计来激发学习兴趣,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通过参加动漫卡通角色设计的作品征集、赛事,及参与实体项目的设计制作强化实践,提高能力,体验成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在动画卡通造型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充分利用人体的感知体验对动画卡通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予以帮助,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思维方式。在以往的动画造型创作中会受到设计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阅历所扰,抑或是参照人类本有的客观事物进行创作发挥,以致于很多时候创作者的创作思维是受到限制的,创作的形象亦多数是平时眼睛所看到的,怎样才能脱离限制发挥无限的想象力。需要的是非常规的方法和模式才能吸取灵感创新思维。
学院动画专业在卡通造型设计的教学中为了实现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培养动漫专业的实用型人才,在课程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讲授、演示、指导、创作练习等方法去调动引导学生,同时结合项目实训来优化外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其主动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的不断升级,课堂实例最大化地将卡通造型所涉猎的领域与当前市场需求相结合,使教学内容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评方面,尝试采用结课作业结合赛事或作品投稿发表形式来提交的方法,鼓励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近年来申报的相关教学改革课题成果为理论基础,经过课程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本课程现在的教学体系及运行模式。针对数字传播环境的变化,通过调研分析和实验性教学的开展,动画卡通造型设计课程所做出的反思与践行,主要在授课的内容、讲授方法和创作实践等环节中进行创新整合,在创作环节中引入相关主题赛事和实体项目,最终提交创作成果的实战模式,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使学生们的创作能力得到较快提升,逐步探索出了符合学校动画专业发展的特色教学思路。
三、结语
动漫卡通造型的设计是一部动画片中的灵魂要素,动画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重视前期的动画卡通造型设计。一个有美感、有创意、有个性的动漫卡通造型能够在众多动画同类造型设计中脱颖而出。一个好的动漫造型设计也是后期是否有潜力推广动画衍生品的关键所在。如何才能设计出有创意而不落俗套、另类而有个性的动漫卡通造型并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经验和研究,对动画卡通造型的教学再次进行了梳理和思考,要想创新,就要打破常规,破除思维定势,要想学生作品创新,先要课程创新。现将自己的基础教学实践的体会和思考提出来,供大家分析、研究和指正,希望对动画专业的基础造型的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动画专业卡通造型课程的教学水平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