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索

2015-03-19田志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4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西藏活动

□ 田志国 赵 坤

团结教育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西藏的民族团结事关西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乃至事关国家的安全和统一。西藏高校作为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西藏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对西藏乃至全国的稳定、发展和安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搞清楚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于提高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十分必要。为此,本文对西藏各高校进行了深入调研,对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成功经验

西藏各高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和重点内容,各高校基本建立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民族团结教育领导体制。

(一)以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月活动为抓手。西藏很多高校把每年的3月份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在全校师生中集中开展一系列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在每年3月份集中开展,延续到整个春节学期,辐射和延展到全年,坚持“年年抓三月,三月促全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分层次推进”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西藏农牧学院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党员干部结对认亲为抓手通过专题理论学习,观看影视作品,思想政治专项政治教育,营造宣传舆论氛围等形式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党员先锋行”活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与反分裂斗争集中教育月活动相结合,制定活动方案,集中开展一系列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暨反分裂教育活动。

(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西藏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特色精品课程建设,组织编写了《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等基础教材,认真组织马克思主义“四观”这一地方必修课程的教学,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西藏民俗文化等公共选修课程,为西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教材支持和课程保障。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制度和措施,通过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研讨会、选派教师校外培训、集体备课、改革考核方式、创新教学方法等多种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西藏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读书活动、“手拉手、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子等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校园门口、校内道路、重要教学场所,悬挂和设置大量的有关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的宣传横幅、橱窗、展板,营造民族团结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邀请校外政治辅导员、“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到学校宣讲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组织师生参观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校展室,提升大家对祖国大家庭的归属感;观看民族团结题材影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广泛开展“三联三进一交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系部、联系学生、联系家长,进班级、进学生宿舍、进学生食堂,和学生交朋友)活动,党员干部“进班入舍结对交朋友”,与学生“同学习、同活动、同进步”,不同民族学生之间也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进一步强化了“三个离不开”思想,对于加强班级建设,形成良好学风,提高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基本建立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领导体制。但从总体上看,现有领导体制的实现状况并不理想,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还存在不足。

(一)民族团结教育尚未实现常态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须要建立保障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的制度保障,这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必然要求。西藏高校都很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很多高校把每年的3月份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建立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保障了民族团结集中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民族团结集中教育活动结束后,各部门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后续的民族团结教育失去了贯彻执行机制的保障,这就导致民族团结教育无法实现常态化。

(二)民族团结教育尚未形成有效合力。西藏高校已经形成了党委领导下各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但是各部门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在开展活动时各自为政;高校同时设置了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然而,班主任和辅导员之间存在职责不分,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教学工作队伍归口院系领导,团学工作队伍归口团委、学工处领导,由于条块分割,造成教学和学生工作两个领域各自为战,相互间交流和学习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工作理论化、学生工作经验化的倾向;专业课教师缺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意识和相应的理论知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及后勤服务人员也缺乏民族团结教育的意识和相关知识,导致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不能形成有效合力。

(三)民族团结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目前,西藏高校中还缺乏民族团结教育的评估机制,无法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准确、全面的反馈信息,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出现“一阵风”现象。一些活动表面上风风火火、热热闹闹,但是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甚至出现了为搞活动而搞活动的形式主义现象,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由于民族团结教育评估机制的缺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实际需要及思想的最新动态,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影响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构建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构建民族团结教育协调机制。高校校党委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建立由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及教学单位分工负责的统一领导、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民族团结教育组织协调机制。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各部门、各单位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协调下,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加强沟通,共同参与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合作、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教育格局。高校党委要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放到学校全局工作中统一谋划布局,统一制定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统筹协调民族团结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协调解决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做好民族团结教育组织和工作协调,建立协调机制,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形成合力。

(二)构建严格的民族团结教育监管机制。提高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建立健全保障民族团结教育顺利开展的监督、检查、管理及反馈机制,用以及时掌握了解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施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西藏高校应设置民族团结教育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明确职责分工,专门负责和具体落实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学校党委应加强对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领导、监督、指导工作,制订相应管理办法和措施,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协调解决各教育单位解决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加强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考核及评价工作,切实保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构建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监管机制,应体现西藏高校特点,加强对相关监管机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根据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及办法,从根本上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保证民族团结教育有序开展。

(三)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评估机制。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加强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必须及时掌握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其效果。建立符合西藏高校实际情况的民族团结教育评估机制,运用科学手段对民族团结教育开展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估,能够及时了解与掌握民族团结教育开展过程中取得的实际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办法和措施,这对于提高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西藏民族团结教育评估机制必须从西藏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大学生政治思想发展规律,民族团结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要具有准确的含义,指标的选取、指标层次划分时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注意各项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使评价指标既科学又便于操作,从而更好地指导评估工作。评估工作人员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各单位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情况及实际效果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杜绝任何徇私舞弊现象发生。在评估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评估结果公示制度,坚持评估过程透明化,主动接受公众和舆论的监督。高校领导不得干涉评估工作,应给予评估工作人员充分的自主权,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四)构建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需要一定的工作条件。要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和进步创建活动的各项保障工作,努力提供相关的工作条件,以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同时要为民族团结教育体制机制的正常运行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在制度的设计上,高校要充分调研,听取各方面特别是广大学生对本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一些对策建议,作为制度设计的依据,同时参照兄弟院校在这方面的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注意民族团结教育的制度与学校其它制度的衔接,制定出与本校情况相符合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制度,并根据教育实践的发展变化和制度运行的反馈情况,对制度运行进行改进和完善,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制度做到与时俱进。在制度运行上,确保制度按照设计有条不紊地运行,保证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因时间的推移、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高校领导班子的更替,使得制度运行大起大落。在经费保障方面,高校要设立民族团结教育专项经费,坚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保证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为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2

[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7

[3]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民厅[2008]9号)[Z].2008-11-26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西藏活动
都是西藏的“错”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民族团结之歌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