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粮油加工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5-03-19竹溪县农机局郑世禄
竹溪县农机局 郑世禄
竹溪县粮油加工情况的调研报告
竹溪县农机局 郑世禄
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交汇的秦巴山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竹溪的真实写照,山大人稀,许多村民往返集镇都要花半天时间。针对部分政协委员所反映的偏远乡村农民粮油加工难的问题,县农机局组织专班人员对农村粮油加工状况进行了调查,掌握了全县农村粮油加工现状。
1 竹溪县粮油加工现状
1.1总体概况
竹溪县有乡村户8.4万户,31万人,乡村劳力17万个,外出打工人员8万个。2014年粮食产量2.4亿kg,油料2 550万kg,农业产值43亿元。全县农机总动力28.4 万kW,加工动力机械1.7万台,粮食加工机械1.17万台,油料加工机械1 671台。近几年在购机补贴政策的引导下,农村家用碾米机、磨粉(浆)机、榨油机等数量增长较快,机械逐步更新,许多农户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粮食加工机械化。但偏远贫困农户粮油加工难问题仍然存在,油料加工尤为突出。
1.2调查情况
我们在天宝、桃源、向坝乡选取了9个村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入户座谈、见机见人的方式掌握了真实情况。如天宝乡杨家坪村,132户,571人,耕地1 425亩(1hm2=15亩),该村383户有米面加工机械497台,农户主要加工玉米面、黄豆等,不对外加工,完全是自用,农民口粮60%以上是买的。该村压油需要到20 km外的集镇才行。天宝乡小桂村有208户,864人,耕地1 245亩,有117户购买了粮油加工机械176台,农户加工的粮食多半是饲料用,自己吃的粮油主要是买。桃源乡两河口村有306户、1 024人,耕地2 124亩,167户有加工机械233台,主要加工玉米面、豆浆等。榨油的加工点有3个,有机械5台,主要服务周围3个村近千户农民,服务最远的农户40 km左右。再如水坪镇张家河村有376户,1 191人,耕地1 872亩,有粮油加工机械162台,油料加工点1个。
1.3全县粮油加工的现状
总体来看,城镇带沿线9个乡镇区位优势明显,粮油生产占全县70%以上,有规模化粮油加工厂159个,设备先进,布局合理,保障了加工质量和安全。有的农户由于在家人员少,田地改种其他作物,口粮都买商品化的,因此不需要购置加工机械;多数农户口粮和饲料都实现了机械化加工;还有部分农户嫌简单加工的粮食质量水平差,如碾米破碎、沙石混杂、效率低等,因此,农民往往习惯到规模化加工厂加工,这也是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由于交通方便、加工点多,城镇带沿线农民粮油加工不成问题。但是南山6个乡镇粮油加工仍然有5%左右的农户用原始方法,60%的农户自家用上了机械加工,还有30%左右的农户以购买商品粮为主。规模化、标准化粮食加工厂仅有13个,油料加工则更是点少、距离远。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农村粮油加工机械化普及程度不高
随着迁移扶贫、城镇化等政策的推动,多数农户粮油加工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但全县还有10%的村、15%左右的农户存在加工难的问题,这些人有的不愿意离“老窝”实行搬迁,又无力购买机械来加工粮食,因此,他们仍然用传统方式加工粮食。油料加工是以个体工商户从事菜籽兑换、芝麻加工的形式存在的,加工点都是建在交通方便、住户集中且收购、兑换量大的地方。偏远村组粮油加工困难更大。因此,提高粮油加工机械化水平极其重要。
2.2粮油加工点分布不均
交通方便的、居住集中的乡村加工点多,偏远村组加工点少;油料加工点多,粮食加工点少。过去那种对外加工的米面加工厂数量骤减,90%的村都没有加工厂了。主要原因是:一是原始加工机械设备在更新换代中遭淘汰;二是新建加工厂投入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加工成套机械设备季节性加工量不足等原因,生意难以维持,因此个体工商户都不愿意从事粮食加工行业;三是小型加工机械进入百姓家,加工不出门的时代已经成熟;四是农村粮油加工都需要三相电,商业用电比居民用电价格高的多,已建的加工点也面临市场压力难以维持,不得不关门改行;五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加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市场机制迫使一些作坊遭兼并。
2.3生活方式的转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受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引导,农户在种植时就考虑农作物的商品性,而食用粮油基本实现了商品化。这就意味着粮油加工点的服务对象也趋于减少,加工业萎缩。
2.4补贴政策的不稳定性
以往的购机补贴目录都是一年一调整,有些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本来补贴额就低,而且随时都可能取消。特别是农村粮油加工机械取消了不少,农民的积极性受挫,粮油加工业发展受到抑制。
3 建议
3.1把粮油加工机械纳入购机补贴目录
提高补贴标准,让农民买得起,解决粮食加工不出门的问题;加快引进推广那些节能环保、性能可靠、先进适用、价廉物美的家用粮油机械,确保农民吃上自己种的放心粮油;加大机械安全使用、维修保养技术培训力度,解决农民用得好的问题。
3.2把部分村组农民粮油加工难的问题纳入精准扶贫规划
县政府发改、财政、供电、扶贫、粮食、商务、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发挥部门优势,把解决粮油加工难的问题当做“民生工程”来抓,以方便、安全为前提,合理发展加工网点,鼓励村级以互助的方式发展加工合作社。切实解决加工用电难的问题,实现农村粮油加工与居民用电同价。精准扶贫帮扶单位及队员要掌握粮油加工实情,落实帮扶措施。
3.3政府出台扶持政策
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村级新建粮油加工厂,更新加工机械,以市场机制发展粮油加工规模化、标准化,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激发更多的人投资粮油加工事业,提高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质量和水平。
3.4补贴政策要向山区倾斜
将粮油加工机械补贴标准提高到30%上,对加工成套设备补贴要达到40%。支持加工、维修网点建设,将更多的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价格适中的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纳入补贴范围。
201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