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探索——结合日本养老服务产业经验
2015-03-19王宜梅
□ 王宜梅 刘 莹
一、商丘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商丘是人口大市,人口总量位居河南全省第四。2000年、2004年、2005年人口资料表明,商丘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显著,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7%,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完全进入老年型,现根据人口调查资料,对商丘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作简要分析。
(一)劳动年龄人口大增,人口总量持续稳定、低速增长。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市总人口为816.90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797.05万人相比,总人口增加了19.85万人,增长2.49%,2005年全市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8.86%,比2000年的61.79%提高了7.07个百分点,表明目前全市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年龄人口大量增加。全市人口增长处于国际标准规定的低速增长态势。
(二)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稳居老年型行列。从2000年、2004年人口调查年龄构成对比来看,2004年全市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29.77%降到2004年的23.41%。2004年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2000年(7.43%)相比,上升0.39个百分点;2004年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比重为18.33%,比2000年上升了2.35个百分点。在人口年龄结构上表现出由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相应上升而形成的明显的人口老龄化趋势,2004年全市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稳居老年型。
(三)家庭规模进一步缩小,两代户是家庭户的主体。2004年全市家庭户平均户规模为3.37人,比2000年的家庭户规模的3.73人减少0.36人。分城乡看,城市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34人,镇为3.41人,乡村为3.37人,分别比2000年的3.40、3.76、3.75 减少了0.06、0.35、0.38。可见 2 ~4 人的小型家庭是商丘目前家庭户的主体。家庭户规模缩小伴随着家庭户世代关系的变化,两代户是主体。家庭代数减少,世代结构简化,是人们观念转变、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改善以及生育水平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人口密度继续增大,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市人口密度为760人/平方公里,比“五普”的744人/平方公里,增加16人/平方公里,增长2.15%,增长速度是较快的。商丘是一个人口大市,也是一个农业大市,城镇化水平一直不高,2004年商丘市城镇化水平为23.70%,比2000年“五普”时的13.19%提高了10.5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同期全省28.91%的平均水平。
二、商丘市的城市定位分析
一是经济战略方面:商丘市位于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四省结合部,是河南省的东大门,连接着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被定位成河南省实施“东引西进”战略的“桥头堡”,经济战略地位很高。二是交通战略方面:以商丘市为中心的交通圈四通八达,商丘是交通部确定的交通枢纽城市。作为交通要道上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商丘市成为河南省政府确定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三是资源战略方面:商丘既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副产品资源富产之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建设中原经济区,提高中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战略规划,有利于促进商丘农业现代化发展,这也将是商丘义不容辞的重大历史使命。
三、日本老年服务产业发展的特点分析
(一)日本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1974年厚生省公布了“收费养老院设置运营指导方针”。20世纪80年代日本“老龄商务发展协会”制定了”老龄商务伦理纲领“并建立了“银色标志制度”。2000年4月正式实施《看护保险制度》。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了《老人福利法》、《老人保健法》、《护理保险法》及《福利人才确保法》等规定养老服务政策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日本相对完善的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打好了日本老年服务产业顺利发展的稳固基础,在保障老人合法权益,规范从业养老服务业工作人员素质的同时,也维护了从业人员的应有权益,让日本的老年服务产业得以顺利开展并不断优化。
(二)日本养老服务机构组织模式。日本逐步形成了多元化格局的养老模式,由国家、各级政府、家庭、社区、从事工作的单位、民间组织机构等共同参与,服务主体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机构组织模式。有民政人员组成的政府机构;有如社会福利协会、社会福利法人等的民间组织机构:有企业式的养老服务机构;有家庭主妇、大学生和部分健康老人参与的服务志愿者。
(三)日本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模式:以居家养老服务和设施养老服务为主的发展模式。日本养老服务产业主要有两种模式,即居家养老服务和设施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也称在家养老服务,指老人不用去专门的养老机构,居住在自己家里就能接受外界各种服务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有“日间护理服务”、“访问护理服务”、“短期托付服务”的服务形式,到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公营、民营、非盈利团体在内的一个数量众多、种类多样的规模。设施养老服务也称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种类繁多,主要分为日托养老服务中心;短期入住养老设施;护理服务老人之家;低费用服务老人之家;老年人护理服务援助中心;老年人福利中心等。
(四)日本养老服务产业的专业性与职业性。日本政府在1963年颁布的《老人福利法》中提到了“介护”和“介护士”这两个词语。“介护”是护理的意思,“介护士”是护理照顾老年人的专业人才。“介护士”只有修完指定的相关课程,并通过介护士统考后才能拿到从业资格证,最后按照养老服务产业法规政策统一规定持证上岗。还有“介护福祉士”从业人员也必须进行基础科目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并通过国家资格认定考试才能持证上岗。医院每年对护士进行老年护理专科培训和护理人员大爱的精神培养,有效转变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脏累”观念,避免人才流失。
日本通过发展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老年服务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并且通过实施以政府为主导的多种服务养老、产业指导等方式扶持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为老人提供周到的服务,构成完善的养老服务产业集群,推进日本养老服务产业的不断优化。
四、商丘市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对策
根据国内外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经验,结合商丘市经济发展及城市定位的具体情况,未来商丘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目标是要走社会化、产业化、专业化的道路。养老服务主体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建立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供给;完善与商丘市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养老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法律法规体系,形成养老服务产业链;提高养老服务组织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资质,走职业专业化道路,促进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健康发展。而要推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专业化,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商丘市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准则。一是服务项目上物质照料与精神照料相结合。老年人的生活照料、身体康复等物质照料是养老服务产业最基本的服务项目,在此基础上的思想沟通、精神慰藉等精神交流也很重要,必须加以重视。物质生活照料和精神照料相结合,能让老年人在养老服务中感受到亲人般的呵护、获得亲情照料和精神支撑,保证了老年人的精神合法权益。二是养老发展水平上要与各地经济水平相适应,商丘市则要结合中原经济区域发展规划,商丘市地理区划、资源优势等优点制定合理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商丘市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力量。推行政府主导与引导,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格局的养老模式。即由国家、各级政府、家庭、社区、从事工作的单位、民间组织机构等共同参与,形成服务主体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机构组织模式。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是每个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因此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应发挥主要作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包含非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它是指由国家、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有支持意义的各种形式、规章制度、福利政策、有效机制等方面所构成的系统。政府也要在非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做好扶持和引导的工作,发展力量上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联动,同时大力扶持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机构与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产业,融合全社会的积极力量促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商丘市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样式。一是迎合服务对象的需求,开展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方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服务为本、社区养老服务为枝干、机构养老服务为骨干的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相互融合、协调互补、结构有序的一体化网络格局。二是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主导的居家养老模式。由于社区居民收入存在差异,需要建立适合不同社区居民选择的养老服务模式。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以差异化模式为依托开展多样化的护理康复体系,及以各级社会福利中心为依靠的全面养老网络体系。三是扩展服务内容,实现养老服务对象的公众化。根据老年人的收入情况、家庭情况、对需要有帮助的老年人提供各种不同层次的服务。
(四)商丘市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创新。一是养老服务理念要创新。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老年人对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不仅内容要求更细,而且标准也愈来愈高,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从人性化、个性化、亲情化等角度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二是养老服务手段和工作方法要创新。要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加强服务手段的专业化,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养老护理行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力度,同时为调动从业人员积极性,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福利。这样才能走上养老服务产业的职业化与专业化道路,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安康老年、快乐老年”。
[1]张维宁,张廷建,顾永东.河南省“十二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2]陈叔红.养老服务与产业发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1
[3]王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武汉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