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认知的语言与心智表征*
2015-03-19齐振海
齐振海 闫 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北京 100024)
○整合性研究
空间认知的语言与心智表征*
齐振海 闫 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北京 100024)
空间认知始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形背景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特定的知觉范围内,某些知觉对象轮廓分明,凸显为图形;而某些知觉对象轮廓则不那么明显,呈现为背景。Talmy率先将图形背景理论运用于认知语言学;Langacker使用“射体”与“界标”术语来表达与Talmy相同的意义;Levinson把空间表征参照系分为内在、相对和绝对3种以推动空间认知研究的进程。本文尝试运用Talmy图形背景理论、Levinson空间参照三分说及心智哲学中的意向性理论阐释空间认知的语言与心智表征,旨在拓展空间认知研究的范畴及视域。
空间认知;图形背景理论;空间参照系;心智哲学;意向性
1 引言
空间认知研究始于心理学的知觉认知研究。人们对外界事物空间关系的认知包括形状知觉、方位知觉和空间定向等方面。20世纪20年代,格式塔心理学提出图形背景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特定的知觉范围内,知觉对象并不是同等重要。有些对象轮廓分明,凸显出明显被感知的图形;而另一些对象则退居次要地位,成为图形的背景。
Talmy率先将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引入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他认为,知觉场被分为图形和背景两个部分,图形有高度的结构,能引起知觉者的注意;而背景与图形相对,不易引起知觉者的注意(Talmy 1978:627-649)。Langa-cker使用“射体”和“界标”术语来表达与Talmy同样的意义(Langacker 1987:120)。此外,对空间参照系进行二分法的学者还有Fillmore(1975:124),Miller和Johnson-Laird(1976:395)等。Levinson把空间认知参照系分为内在、相对和绝对参照3种(Levinson 1996:109-169, 2003:38-55)。内在参照系是通过参照物自身方位特征表达空间位置;相对参照系使用源自观察者身体坐标的方位角度表达空间位置;绝对参照系使用东、西、南、北表达空间位置(Levinson 1996:109-169, 2003)。
本文运用Talmy图形背景理论和Levinson空间参照三分说,结合心智哲学中的意向性理论,阐释空间认知研究的语言与心智表征,旨在拓展空间认知研究的范畴及视域。
2 空间认知
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恰好符合荀子在《正名》篇里所提出的“天官意物”和“心有征知”的观念。“天官”是指人的感知觉器官(眼、耳、口、鼻、身和心等),“天官意物”是指感知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心有征知”是指通过大脑对外界事物进行认识、理解、归纳并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
空间认知涉及人主观能动性的参与,是人类在观察、认识和感知外界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范畴化及概念化的结果。人对空间的观察、认识和感知有3个特征。第一,人的空间思维在本质上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当谈论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时,人们总是指该物体与其他物体的相对位置;当谈论一个物体在某一空间移动时,人们总是指该物体与其他物体的相对位置发生位移变化。可见,在谈论物体的位置、存在及移动时,人们必然都会以另一物体作为参照。第二,从根本上说,人的空间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第三,人的空间思维带有明显的人类学属性(anthropomorphic):空间坐标系的建立以人自身作为参照,因而形成“前后”、“上下”和“左右”等空间概念及逻辑思维。
Lakoff和Johnson指出,空间认知是人类概念系统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Lakoff, Johnson 1999:497)。空间认知建立在人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基础上,是人对外界事物在空间中的方位、存现及运动状态的能动反应。对外界事物的空间认知以及对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是通过观察者的识解能力来实现。但是,由于人们对空间的认知具有主观性,所以对其相互关系的识解也会带有主观性。例如:
① a.The church is near the house.
b.The house is near the church.
c.The house is on the right of the church.
d.The church is on the left of the house.
上述4个例句表明,观察者对房子和教堂之间的空间认知及相互关系的识解带有明显的个人视角或主观性。
2.1 图形背景理论中的空间认知
从认知角度出发,Talmy深入分析和研究格式塔心理学图形背景理论,认为图形和背景具有不同的本质特征和联想特征。图形具有未知的、需要确定的时空特征,而背景则具有可以标明图形未知性的已知特征;图形有可动、较小、较简单和较晚进入场景或意识、受到较多关注、凸显性强和依赖性强等联想特征,而背景则具有较固定、较大、较复杂、较熟悉、受到较少关注、背景性强、独立性强等联想特征。(Talmy 1978:627-649) 他还指出,图形是一个定位概念,背景则是一个实施定位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可以解释某一移动或方位事件中两个相关物体的空间关系(Talmy 2000:312)。自然语言可以表达所有空间认知及相互关系,Talmy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自然语言如何表达空间认知及相互关系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在空间认知中,我们把目的物视为图形,把参照物视为背景。例如:
② a.Lucy is in the room.
b.Tom is between Jack and Lisa.
在例②a中,the room为背景,Lucy为图形,后者的空间位置以前者作为参照而确定。由于介词in所具有的空间性质,此例句说明后者处于in和the room构成的有界空间域内。在例②b中,Jack和Lisa一起构成背景,Tom为图形,Tom的空间位置以Jack和Lisa作为参照而确定。根据介词between的空间性质,此例句说明Tom在Jack和Lisa之间。
空间位移是一种动态性的空间认知,在这个空间认知中,空间参照系为“起点-路径-终点”(Lakoff, Johnson 1999:32-34),说明某一目的物从起点开始,沿着或经过某一路径移动到终点的动态性过程。例如:
③ The apple fell from the tree into the grass.
The apple作为图形,从在树上的位置到草丛作为空间参照框架,此例句描写图形经过树冠到地面,然后落入草丛,经历一个从起点到路径再到终点的位移过程。
2.2 参照系理论中的空间认知
与其他学者不同,Levinson认为空间参照系可以分为内在、相对和绝对3种。第一,内在参照系是从地标物体的“前后”、“上下”和“左右”等固有特征的方位出发来观察图景。例如:
④ He’s in front of the house.
背景是房子,房子有门的一侧为前面,由此可以推导出房子的两侧和后面。通过这种内在空间关系的认知,可以确定句中“他”的位置。
内在参照系的基本特征是:对内在空间的认知是二元的, 带有自变量图形和背景;起始点与参照物是同一物体。如果找到该物体的前面,左右旋转90度就可以找到物体的两个侧面,旋转180度就可以找到物体的后面。
第二,相对参照系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如“左右”、“前后”、“上下”等,来观察图景。例如:
⑤ He’s to the left of the house.
5.面板方差分解技术。面板方差分解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每一个标准差新息冲击对土地综合承载力、人均GDP、地均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变量变化的方差贡献度。[17]首先进行皮尔森(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1%显著性水平下,京津冀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984,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地均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相关系数为0.972,人均GDP与地均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相关系数为0.967,系统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根据系统PVAR模型,对LCCC,PGDP和LIIV内生变量进行滞后10期的方差分解(见表5)。
观察者的位置决定房子左面的位置,以观察者为中心的协调系统是以观察者身体平面为基准来确定前、后、左、右的位置。此外,观察者平面上的坐标可以投射到背景平面上,这种投射涉及到180度空间旋转和背景方位的确定。例如:
⑥ The ball is in front of the tree.
图形(ball)存在于观察者与背景(tree)之间,通过把观察者平面上的坐标投射到背景平面上,背景就有了前面,然后可以确定图形的位置。
相对参照系涉及观察者、图形和背景3个要素,构成一个三元空间关系。图形和背景可以是不同的物体,观察者一定是以自身为中心,起协调系统的主导作用。
第三,绝对参照系是以太阳的位置和地球磁场提供的固定方向作为背景来观察图景,如“东”、“西”、“南”和“北”等方位。例如:
⑦ He’s north of the house.
可见,绝对参照系表达的是一种二元空间认知与关系,它要求人们始终保持固定的方位。图形和背景是自变量,协调体系基于固定方向,起始点总是以背景为基准。
3 空间认知的语言表征
当人们谈论空间认知及其相互关系时,就必须使用空间标记词语,这类空间标记词语是一个封闭性词类,属于语法范畴。
空间标记词语可以分为单语素形式,如英语介词in,on,at,over和above等,现代汉语的东、南、西、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等;也可以分为多语素形式,如英语中的in front of和in back of等,在现代汉语中单语素形式的空间标记前面加上“以”或“之”,或后面加上“边”、“面”、“头”,就构成多语素形式的空间标记。空间标记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这种复杂性反映空间标记编码的复杂性。简单的拓扑关系,如附着关系和包容关系,采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式;投射关系,即依靠一个物体来确定另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采用复杂的语言表达式。
由于认知是语言与外界事物的中间层次,所以语言成分要依靠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才有意义。经验主义语义观认为,空间标记的语义结构不仅受认知机制和文化信仰等因素的支配,而且还具有普遍性。例如,英语的in front of/in back of, above/below,汉语的“前后”、“上下”和“左右”等,都具有经验基础和认知机制。“前”和“后”的对立是由于人的不对称性,而“上”和“下”的对立可归因于万有引力的不对称性。在人类所见所闻、所描写的世界里,人是宇宙的中心,是丈量万物的尺度。人类中心说的观点也体现在语言结构中:语言结构反映人的生物结构、自然环境、运动方式,甚至身体的形状与特征。人类通常以一种直立的姿势在地球表面生存与运动,这使其获得识别垂直维度的方式。垂直维度的方向,即“上下”的不同,是由我们对万有引力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是由人体在垂直维度上不对称性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垂直维度呈现出最显著的特征,是基本的维度。然而,横向的“前后”维度并不是由万有引力引起的,而是由人身体“前后”不对称性所导致的。人有“前后”之分,通常向面朝的方向运动,不对称的“前后”维度不像垂直维度那么明显,因而处于从属地位。
如果我们把空间概念视为一个固定的三维容器、一个理想化的认知模型,那么,一个几何图形会有“上、下、前、后、里、外、左、右、附着”空间方位。在这个空间方位里,“里外”和“附着”方位属于拓扑性的空间方位,即不管立方体发生什么变化,这些空间方位都恒定不变,不随观察者视角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他空间方位,如“上、下、前、后、左、右”,属于投射性的空间方位,要随着观察者视角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在表达拓扑性的空间方位时,英语一般按维度把界标分为3类,并使用不同的空间标记来表达空间方位关系(Leech 1969)。维度0(点):at,to;维度1/2(线/面):on;维度2/3(域/体):in,into.“面”和“域”都是二维的,但是“域”有周围的边界,而“面”没有。界标的维度并非恒定不变,它具有主观性,其维度往往由观察者的主观性决定。同一界标会因人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过程的不同而呈现维度表达式的不同,这种现象在同一语言中也大量存在。例如:
⑧ Our plane refueled at Paris on its way to Rio.
⑨ This building is one of the tallest in Paris.
在上述例句中,同是一个巴黎,例⑧把它视为一个“点”,而例⑨则视为一个“域”,这是由不同的感知结果所致。
因为不同的民族往往有不同的心理,其认知方式和过程也不尽相同,所以这种现象在不同的语言中出现不足为奇。正如霍克斯所说:“空间和时间事实上是一个连续统,没有固定的、不变的界限或划分,每种语言都根据其自身的特殊结构去划分时间和空间”(Hawkes 1977:31)。英语和汉语存在明显区别:
⑩ I left it at home.
在这里,英语把“家”视为一个“点”,而汉语却视为一个“域”或“体”。
4 空间认知的心智表征
意向性(intentionality)来源于拉丁词tendere,本意为指向或致力于某个对象。布伦塔诺把意向性引入现代哲学,认为每一种心智现象都具有提及内容、指向客体或者内在客观性的特点(Brentano 1973:88)。塞尔从语言哲学和心智哲学的交叉点来探讨意向性(Searle 1983:4),认为意向性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对语言与意向性之间结合的探索。塞尔给意向性以明确的定义和结构,并认为意向性是心智关指世界的能力。
人的心智是以意向性的关指能力为出发点,通过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同外界事物相联系。这样,意向性不再是一种超验的现象,而是人类大脑浮现出的一种意识。意向性是心智的一种特性,正是通过这种特性,心智首先可以指向一个对象,同时针对这个对象表示对它的意想、信念、喜好、愿望、要求、希冀、憎恶、赞扬、谴责和恐慌等不同的心理状态,心智与外界事物的关联通过这些不同的意向性状态实现。心智具有一定性质和水平的意向性,是人们得以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定势,人们借此可以将自己的活动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意向性研究与语言的认知研究存在诸多重合之处。语言的认知研究不仅涉及人的认知能力在语言中的对应关系,而且也涉及认知对象。它以现实世界作为参照,以人的思维模式作为中心,分析思维模式如何在语言中得以体现。(Evans, Green 2006:5)
语言的认知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为基础。该研究认为,心智的本质源自身体的经验。因此,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成为其哲学观点。心智的体验性是指人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人对外界事物客观的、真实的反映,而是由人的身体经验获得和形成的,是由人的感觉运动系统形成的(Piaget 1972)。人类大部分推理的最基本形式依赖于空间的拓扑概念,身体、大脑和环境的互动为人的日常推理提供认知基础。Lakoff和Johnson指出:“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且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Lakoff, Johnson 1999:497)。因此,空间位置和身体部位是我们形成抽象概念的基础。认知的无意识性是指人们对心智中的所思所想没有直接的知觉:即使理解一个简单的话语也需要涉及许多认知运作程序和神经的加工过程。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感觉神经的加工过程无法被意识到,大部分推理也不能被感知。人的范畴根据原型进行概念化,一个原型就是一个神经结构,可使我们进行与此范畴相关的推理和想象。思维的隐喻性指隐喻基于身体经验,日常经验中的相关性引导人们获得基本隐喻,它是身体、经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通过体验获得意义。隐喻使大部分抽象思维成为可能,其基本作用是从始源域将推理投射到目标域,大部分推理是隐喻性的。隐喻是人类思维的特征,存在于人的文化和语言中。(王寅 2002, 2005:39-43)
人们对认知的理解可以分为狭义、广义和高级3个层次。狭义理解:认知等同于信息加工的过程,是对符号进行心理上的处理,认知被分解为知觉、记忆、想象、言语及问题解决或思维等系列阶段,各个阶段可以假定为一个单元,这些单元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特定的操作;广义理解:认知与认识相同,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是解释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高级理解:认知是一个在旧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接纳新知识的系统,是新知识被旧知识结构所接纳和吸收后,旧知识结构相应发生变化与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吐故纳新,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心理能力。
那么,人类大脑又如何关指外界事件呢?心智哲学研究显示,因为智能体的感觉总是倾向于关注那些对自身可能获得意义的事物,这就需要在行为和认知中选择与定向对自身有意义的事物;如果没有这样的关指,认知活动就是盲目的,甚至是无从开始的。
意向性与语言认知研究的关系可以归结为:意向性研究更多地关注人的认知能力与外界事物间的因果性,而语言的认知研究则更多地关注语言结构和思维意识间的共通性(孙静怡 2012:96-99)。尽管各学科研究的关注点有所不同,但其研究范围和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语言、心智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5 结束语
人类空间认知研究始于格式塔心理学,语言学家Talmy最先将图形背景理论运用于认知语言学研究中,Langacker使用“射体”与“界标”术语来表达与Talmy相同的意义,Levinson则把空间表征的参照系分为内在、相对和绝对3种。可见,空间认知研究从心理学进入语言学后其研究步伐并未停止,而是朝着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拓展,目前已经从心理学和语言学步入到心智哲学。我们相信,不久它也必将步入到认知神经科学等其他研究领域。
本文从语言学及心智哲学两个层次对人类空间认知及空间关系进行诠释与识解,其目的是要探讨空间认知与空间关系背后所隐含的认知机制,从而揭示语言与心智相互关系的奥秘,并且在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中尝试走出一条空间认知与空间关系实证研究的道路,为今后跨学科及多学科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孙静怡.意向性:语言研究的交汇点[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4).
王 寅.认知语言学与两代认知科学[J].外语学刊, 2002(1).
王 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1).
Brentano, F.PsychologyfromanEmpiricalStandpoint[M].London:Routledge, 1973.
Evans, V., Green, M.CognitiveLinguistics:AnIntroduction[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Fillmore, C.J.SantaCruzLecturesonDeixis[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Linguistic Club, 1975.
Hawkes, T.StructuralismandSemiotics[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Lakoff, G., Johnson, M.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 1999.
Langacker, R.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Leech, G.N.TowardsaSemanticDescriptionofEnglish[M].London:Longman, 1969.
Levinson, S.C.Frame of Reference and Molyneux’s Questions:Cross-linguistic Evidence[A].In:Bloom, P., Peterson, M.A., Nadel, L., Garrett, M.F.(Eds.),LanguageandSpace[C].Cambridge:The MIT Press, 1996.
Levinson, S.C.SpaceinLanguageandCognition:ExplorationsinCognitiveDivers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Miller, G.A., Johnson-Laired, P.N.LanguageandPerceptio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iaget, J.ThePrinciplesofGeneticEpistemology[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2.
Searle, J.R.Intentionality[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Talmy, L.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A].In:Joseph, H., Greenberg, C., Ferguson, A., Moravcsik, E.A.(Eds.),UniversalsofHumanLanguage:Syntax[C].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Talmy, L.TowardsaCognitiveSemantics[M].Cambridge:The MIT Press, 2000.
SpatialCognitiveRepresentationsofLanguageandMind
Qi Zhen-hai Yan Rong
(Centre for Language and Cognition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4, China)
Spatial cogni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figure-ground theory of Gestalt psychology.The theory assumes that in a specific field of view, some objects viewed indicate distinct outlines serving as figures, while some objects viewed show less distinct outlines serving as ground.Talmy is the first figure to apply the theory into Cognitive Linguistics.Langacker uses the terms “projector” and “landmark” to describe the same meaning as Talmy does.Levinson divides spatial frames of reference into 3 categories:intrinsic frame of reference, relative frame of reference and absolute frame of reference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procedure in spatial cognition.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se Talmy’s figure-ground theory, Levinson’s frames of reference and intentionality derived from philosophy of mind to elucidate the spatial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language and mind.Its main purpose is to extend the discipline or field in research of spatial cognition.
spatial cognition; figure-ground theory; spatial frames of reference; philosophy of mind; intentionality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英汉语言空间的认知神经阐释”(09YJA740009)的阶段性成果,得到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新形势下英语学科发展及理论创新促进平台”(PXM2013_014221_000033)项目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理论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基地项目(210026)的资助。
H0-05
A
1000-0100(2015)04-0031-5
10.16263/j.cnki.23-1071/h.2015.04.007
定稿日期:2014-03-05
【责任编辑王松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