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通山县蓝莓示范基地建设的思考

2015-03-19付秋生文红波李章武阮红恩田思思李万德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项目区蓝莓基地

付秋生,文红波,李章武,阮红恩,田思思,李万德

(1.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 430200;2.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武汉 430079)

1 概 述

蓝莓(Semen Trigonellae)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或长绿灌木或小灌木,果实呈蓝色,果肉细腻,甜酸适度,风味醇美,香气特殊,可鲜食,亦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酒等。蓝莓果实中除含有一般水果中的有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丰富的花青素、不饱和脂肪酸、鞣花酸及微量元素钾、钙、锌、铁等,VE和B族维生素的含量也比较突出,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抗癌、预防血栓及动脉硬化、抵抗泌尿系统感染、预防心脏疾病和延缓衰老的功效,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誉为“黄金浆果”。蓝莓鲜果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价格较高,市场前景良好,经济效益可观。由于蓝莓适应性广,近两年来,蓝莓种植在湖北省逐渐兴起,宜昌、咸宁、随州等地均已开始引种栽培,把蓝莓种植作为当地名优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

湖北通山县围绕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针,对通山发展蓝莓特色经济林产业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决定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开展蓝莓种植和示范推广工作,为县域丘陵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拓展新的渠道。

2 建设的必要性

2.1 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振兴地方经济的需要

通山为省级贫困县之一,是全省7个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之一。广大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有的地方脱贫后甚至又出现返贫,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引进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和营养保健价值较高的蓝莓种植,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特色产业,可优化山区种植模式,调整山区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改变山区落后面貌。

2.2 是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的需要

通山县地处鄂东南,与江西交界,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通山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解决区域发展失衡、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需要寻求合适的发展产业。作为丘陵山区综合开发的重要内容,发展蓝莓产业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符合通山发展需要,通过该项目示范带动,可推动通山县蓝莓基地和相关产业的建设,建成富民强县的新兴产业,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2.3 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助农民增收的需要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重大调整,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林收入是丘陵山区农民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发展特色水果蓝莓种植,可以为农民提供最适合、最直接、最可靠的就业机会,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潜力,增加农民收入,对于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重要作用。

2.4 是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需要

由于蓝莓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被誉为“黄金浆果”。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蓝莓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市场前景良好,发展蓝莓产业顺应市场需求,前景可观。

3 建设条件

3.1 地理位置

通山县位于鄂东南,地处幕阜山脉中段北麓,东与阳新县毗邻,西与崇阳县接壤,南与江西省修水、武宁两县交界,北与咸宁市咸安区相连。基地建设地黄沙铺镇位于通山县北部,居通山、阳新、咸宁三县(区)交界地带,距县城36公里,国土面积276平方公里。

3.2 自然资源状况

3.2.1 气候

通山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区,具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等特点。通山县年平均气温16.3℃;7月最高,月平均气温29.5℃;1月最低,月平均气温3.4℃;≥10℃的活动积温5 137.2℃,持续期236.2天;全年无霜期226~248天,初霜从秋季11月10~15日开始至次年春季4月1日左右断霜。年均日照时数1 857.5小时,月平155小时,日平5.1小时。年均日照率41%,8月最高,达62%;3月最低,仅25%。通山县年均降雨量1 577.1毫米,多集中于4~8月份。年平均降雨154.1天。年均蒸发量1 363.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0%。

3.2.2 水文

通山县地表水年径流量为30.3亿立方米,全年日平均降水量为3.61毫米,年平均输沙量为26.5万吨,地下水储量为87 000万立方米。境内河流以富水河为主干,共有一、二、三级支流196条,该河属长江干流水系一级支流,发源于厦铺宋家村陈秀屋场,流经厦铺、通羊、大畈、慈口四个乡镇,流程122公里,流域面积2 057.7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型水库(富水水库)1座,库容16.65亿 m3;中型水库4座,库容均在1 000万m3以上,库容在1 000万m3以下的水库有89座,此外还有2 144口大小塘堰。

3.2.3 土壤

通山县成土母质复杂,种类繁多。土壤有7个土类,15个亚类,49个土属,126个土种,14个变种。各土类面积:红壤291.5万亩,占80.2%;石灰岩土30.1万亩,占8.3%;黄棕壤23.5万亩,占6.5%;水稻土6.6万亩,占4.6%;其它17万亩,占0.4%。林地土壤主要有红壤、石灰土、黄红壤。根据土壤养分测定资料分析,该基地土壤肥力中等偏下,普遍缺氮,严重缺磷,部分缺钾,有机质含量2.47%,全氮含量0.138%,速 效 磷 含 量 929PPm,速 效 钾 含 量112PPm,土壤pH 值:丘陵5.3~6.0、平原7.2~8.0。

3.3 社会经济状况

3.3.1 行政区划与人口

据2012年统计资料,全县总人口47.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98万人,农村劳动力21.27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4人。201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69.6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1.97亿元。农业总产值中,林业产值2.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2%。全县粮食总产量8.25万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 049元。基地所在的黄沙铺镇下辖黄沙铺、上坳、大地、高槎坪、西庄、孟垅、中通、下陈、泉塘等17个村,总人口4.1万人。

3.3.2 交通运输

通山县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通车里程1 700公里,“杭瑞”、“大广”高速和106国道贯通全县,316国道从境内通过,乡、村、林场公路均已硬化,公里网密度0.7公里/平方公里,形成了以通羊镇为中心的交通运输网络。全县公路南入江西省直达南昌,西至本省崇阳县可达湖南长沙,北出咸宁市接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五条主干河流全长243公里,富水水库可长年通航。

4 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4.1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现代林业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科技支撑,强化政策扶持,着力建设高标准蓝莓示范基地。通过辐射带动效应,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把蓝莓种植打造成全县名优特色经济林产业,使之成为促进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农民持续增收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

4.2 建设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示范推广,适度规模发展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各方效益兼顾原则。坚持以科技为依托,强化管理,集约经营,努力实现优质高效原则。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

4.3 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完成总面积270亩蓝莓示范基地造林,项目建成达到盛产期(第5年)后,实现年产蓝莓鲜果10.8万公斤。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全面提高项目区林地生产力,增加项目区森林植被,为社会提供高品质蓝莓产品。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示范带动当地企业和农户参与蓝莓产业发展,使蓝莓产业成为富民富县的重要产业。

5 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进行现金流量分析,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27.7%,投资回收期5.9年,财务净现值1 865.8万元;计算期内,项目利润合计5 946.22万元,平均投资利润率为56.6%,经济效益显著。

5.2 社会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将对项目区周边乡镇发展蓝莓产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蓝莓示范基地建设,可辐射带动全镇及周边乡镇农户100户,发展蓝莓基地面积约800亩,将有效促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蓝莓产业发展,推动林农增收致富。

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和社会稳定。蓝莓基地的建设及经营可带动兴旺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增收,每年还可为项目地区提供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经测算,270亩草莓示范基地建设当年可为项目区提供约9 600个工日的就业机会,创造劳务收入96万元;经营期平均每年为兴旺苗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人均增收27 000元,为项目区提供约8 100个工日的就业机会,创造劳务收入81万元。

随着项目的建设,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科学技术将大面积推广应用,项目区农民可以通过基地建设学到先进的林业技术,从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项目建设带动地方运输、商品零售、生产资料销售等多个行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5.3 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将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和林分质量,减少水土流失,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使当地生态环境实现良好循环。

[1]杨夫臣.涂俊凡.秦仲麒,等.湖北省蓝莓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1,40(1):75-78.

[2]李 炜.浅析中国蓝莓产业发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3,32(5):48-51.

猜你喜欢

项目区蓝莓基地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蓝莓建园技术
蓝莓姑娘
我的基地我的连
西海岸的蓝莓名片
甜甜的蓝莓果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土地整理项目区景观格局粒度效应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