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环境中群体传播的理论阐释
2015-03-19孙本
孙 本
微博环境中群体传播的理论阐释
孙本
作为新型社交媒体的微博,其大众性、草根性打破了大众传播的垄断和霸权,让群众可以在相对自由和平等的平台中发表言论和获取信息。在微博环境中,同样包含着多种传播模式,其中群体传播不仅对抗大众传播的独断,又不断制造各种群体性事件等不同的问题。所以在微博环境中,群体传播有着很独特的地位和表现,本文是在传播学理论框架中分析微博中的群体传播活动,用原理性的阐释解读群体传播活动。
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微博
[作者]孙本,渤海大学。
一、“乌合之众”的群体
人这种动物是极其复杂的,有着复杂的生理结构和思维活动,也有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有一种现象的出现,让人这种复杂的动物变得简单多了,这指的是头脑和思维的简单化,这一现象是个体的人聚合成不同的群体。“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体无论是谁,不论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是不是相像,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的事实,使他们拥有了一种集体心理,让他们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与他们在独处状态下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产生了相当大的差异。”[1]可见,不同的人聚集在群体之中,会由于群体的束缚,个人都表现出比平时更加不理智、更容易被说服,所以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中,很多时候会被称为“乌合之众”。
二、群体的聚合与分解
在群体传播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是群体规模的形成,根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群体作为传播者(Who)是最主要的环节和要素。群体的结构、规模和意识形态是对群体传播活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的。群体成员在某些刺激事件的作用下“不知不觉”地形成群体,进行群体传播活动。而因为群体的组成具有松散性,群体又会很容易地因为其他刺激或引力重新组织成新的群体,这样循环往复,群体传播活动就在这样不断的聚合和分散中进行着。
(一)群体的聚合
人是最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也是群居性最强的动物,人类世世代代过着群居的生活,从来没有单独分散着生活过,所以人类的传播方式不仅有人内传播,更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现实社会人们交际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人们不再只能通过人际交往才能获取信息了,而是面对网络媒体,足不出户就可以知天下。相对来讲,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类在现实社会的群体性,让人们的独立性更强。但是人类是极具群体性的,虽然网络打破了人们非面对面交际不可的社交模式,隔断了现实中人们的群体行为和活动,但是人们却不知不觉在新的领域发展了群体性,我们在新的网络社会中形成的新型的群体生活,在网络中进行着群体传播。这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补充和弥补。微博中的群体与现实的群体有明显区别,现实群体成员受到社会规范、社会道德、社会法律的严格制约,行为相对保守,在现实中的群体成员偏向理性,因为现实社会的责任归属性比较强,出于对自身的保护、家庭的保护等,群体活动偏向温和和理性。但是在网络社会中,以微博环境为例,微博作为新型社交媒体,移动性强,时效性强,隐匿性也很强,相比在现实社会中的光天化日之下,微博中的群体认为自身多了一层“隐形衣”的保护。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法不责众”意识的“庇佑”下,微博群体的传播活动更加放肆一些。由此,微博群体成员的行为相对就比较缺乏理性,更大胆、更偏激。网络交际中,缺少人际传播的面对面的交流,匿名的保护让群体“肆无忌惮”,所以对于信息的传播,更容易造成谣言的扩散和集群事件的发生。
(二)群体的分解
微博中的群体因为事件刺激而聚集在一起,因为共性的需求与爱好而维持在一起,并共同遵守群体规范。我们之所以是说共性需求和爱好,而不是同性的需求与爱好,是因为微博中的群体虽然遵守着群体规范,有着群体归属感,但是群体是由众多个体的聚合而成,他们的需求和思想、情感只是有交叉和重叠,并不是完全重复,也就是说群体成员的追求大体一致,但绝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在微博这样的新型社交媒体中,信息流量大、意见多元化的环境中,群体组织的组成结构比较松散和自由。举个例子,群体的聚合就像是用沙子堆砌的沙雕,如果砂质的湿度和外力作用合理,这个沙雕会很坚固,但是它毕竟是由无数沙粒组成,如果有强制外力的破坏或是内部结构有裂痕,这个固体很可能会崩塌或是解体,解体的沙粒还会以个体呈现,或是将剩余沙粒重新组成其他图案的沙雕。这就是群体聚集的必然结果,它一定不会像是牛奶和咖啡相融合之后那样无法分离和解脱。没有什么群体是会一直存在的,在微博中,刺激事件会让群体情绪高涨,群体活动会非常频繁,但是一旦刺激事件的影响力随时间淡去,群体成员的情绪也会随之淡去,虽然事件仍然存在,但是群体成员的参与度却明显下降,这就是随意性的表现。当刺激事件或是热门话题渐渐冷却,原有的群体会自动解散和分解,并且会自觉地随着新的刺激事件的出现重新组合,这就是微博中的群体的分解效应。
三、社会传播效果下的群体活动
“沉默螺旋”理论、拟态环境理论和知沟假说理论都是在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领域内的理论,研究的是大众传播的盛行和高度集中对社会的影响和效果,但是本文在群体传播的视阈下,用上述三个理论来分析群体传播的传播效果,因为群体传播在某些程度上是与这些理论所契合的,会造成同样的影响和效果,可以用理论性阐释分析群体传播活动。
(一)“沉默螺旋”中的群体活动
德国传播学家、政治学家诺埃尔·诺伊曼最早提出“沉默螺旋”概念,他认为大众群体面对“周围意见环境的认知”所带来的压力,从而改变原本持有的观点和倾向,当个人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意见时,为了避免受到孤立,而转为沉默或是倾向于对于大多数意见的附和。其实这种现象很好理解,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具有社会性,人类是群居动物,个人总是想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求安全与支持。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人的需求分为五级,分别是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需求层次由低到高,个人寻求与周围环境意见一致而不受到排挤和孤立,正是人的一种安全需求以及情感和归属需求,甚至还牵涉到尊重的需求,所以“沉默螺旋”的存在并不是空穴来风,这是社会传播复杂性的必然存在。
(二)拟态环境中的群体活动
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在《自由与新闻》《舆论》等著作中提及的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的问题。他指出,由于社会越来越复杂,人们的精力有限,不能所有事情都亲身感知,所以要通过“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这是新闻供给机构给人们提供的间接经验,不能完全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社会,所以我们认识的社会是传播媒介对信息加工后的环境,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拟态环境”之中,导致群体行为和思维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社会,所以,研究微博的群体传播活动时,一定不能忽视“拟态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微博中存在着议程设置,议程设置本身就会造成媒介环境的拟态化,群体在这些议程设置中的事件和话题中徘徊。越是在激烈夸张的环境中越容易得到群体激烈、夸张的回应。而微博中的这些过激言论或传播行为甚至会蔓延到现实社会中,影响现实社会群体的行为活动,如此往复,真实的社会环境更加不会存在,拟态环境占据主导中心,群体在拟态环境中迷失,变得易暴、激愤,总之,群体总是朝着更极端化的方向在传播着。
(三)“知沟”假说中的群体活动
“知沟”假说的提出是为了解释大众传播环境下的社会结构与大众传播的功能。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蒂奇诺、多诺休和奥利恩提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得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2]“知沟”假说的提出是在大众传播盛行的时代,在人们的意识中,大众传播无所不能,但是“知沟”假说出现后,大家才意识到,不同群体在接收大众传播发布的信息时数量和质量是不平均的。所以开始了陆续对大众传播负面功能的探讨。当然,我们研究微博群体传播时,同样面临着“知沟”问题,这不仅是大众传播带来的影响,数字时代的群体传播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影响同样导致这一现象。
微博中的群体传播以其特殊的性质发挥着巨大的传播力量,群体传播现象体现在许多网络突发事件或是集群事件中,对社会和网络环境有着很大影响,所以分析研究微博中的群体传播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价值。
[1]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波洛,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5.
[2]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