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全科医生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差异的调查报告

2015-03-19郁晓燕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全科服务中心

郁晓燕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医学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已经取代了以疾病为中心的观念。人们逐步意识到了医学不仅仅是治疗疑难病症的科学,还应该是一门推进人类健康的科学。

在医疗体系中,全科医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针对全科医生,我国有六位一体的统一定位,分别是医疗、保健、康复、预防、健康教育以及计划生育6方面[1]。201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卫生部、教育部等6部委制定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的要求,目前在数量上仍有很大缺口,今后仍需要大力发展全科医生队伍。因此,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具备相应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当前全科医生培养现状以及社会需求,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给出一些建议。

1 全科医生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在全科医生培养方面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到2013年底,全国已有近8.5万人参加了医生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其中有10%左右的人通过全科医生执业资格考试。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有130人,卫生服务站平均有16人。对13个省市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82%的人员、卫生服务站有69%的人员参加了全国全科医生岗位技能培训;有6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53%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参加护士岗位技能培训。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平均分别有14人和4人参加全科医生岗位技能培训。

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提供的数据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学历仍以本科和大专为主,比例分别为42%和51%。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生,具有高级职称的占13%,中级职称的占41%,初级职称的占44%,无职称人员占2%;西医占69%,中医占13%,公共卫生类占9%,口腔医学类占6%,中西医结合类占3%。

2 全科医生培养和需求调查

2.1 调查材料

本课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某市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0名全科医生发放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全科医生当前工作现状以及对于培养的看法和要求。所有调查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

2.2 调查结果分析

2.2.1 总体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是来自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0名全科医生,绝大多数在50岁以上,具有30年以上行医经历。只有32%的人具有本科学历,本科以下学历者占63%,具有硕士学历者仅占5%。仅5%的人毕业之后就取得全科医生资格,50%的人之前为内科医生,20%的人之前为外科医生,10%的人之前为妇产科医生。有45%的人已通过考试获得全科医生初级资格,35%的人获得全科医生中级资格,其余均未取得全科医生资格。

2.2.2 调查结果 在调查对象中,有25%的全科医生是因国内医疗模式转变而成为全科医生,有18%的人是基于节约卫生资源,还有21%的人是出于处理百姓看病难、费用高的问题,17%的人是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了良好平台,19%的人则是因为医疗观念的转变而成为全科医生。

在所有调查者中,有55%的人是通过全科医生岗位培训成为全科医生,30%的人已经接受过全科医生培训,仍有15%的人从未接受过任何培训。

在调查的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中,有31%的人长期工作在服务站,42%的人长期工作在服务中心,27%的人定期在服务中心与服务站之间调换。

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人无行政职务,目前无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相关课题进行研究。有51%的人认同当前我国全科医生六位一体的作用,仅12%的人认为起到了一定的家庭医生的作用。全科医生给老百姓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除了常见疾病的诊疗外,还可以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养老保健咨询、就诊引导等。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全科医生的综合管理和临床治疗能力仍比较欠缺,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仍有待提高。

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基础设施只能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仅有少数能完全满足需求。调查发现,患者和全科医生的接触程度也各不相同,51%的患者会经常与医生沟通咨询,医生对其身体比较了解;24%的患者只会在生病时与医生接触;18%的患者会主动与医生联系咨询;仅有7%的患者与医生建立了紧密联系,长期保持着沟通和深入交流。

关于普通医生与全科医生的差异,绝大多数人认为表现在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关系、诊断治疗的范围、重视各种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掌握的医学知识更全面方面。而对于全科医生个性化治疗、人性化治疗、改变诊断思路、减少医疗纠纷的认可度很低。

对全科医生自身而言,有29%的人认为其优势在于疾病预防,促进人们身体健康方面;51%的人认为可以和患者良好沟通,密切接触患者,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13%的人与患者长期联系随访,治疗诊断比较熟悉;7%的人认为在服务范围内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绝大多数医生比较满意,不赞同职业被贬低,有一半人认为全科医生这个职业为自己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针对当前的行医环境,被调查者的选择不完全一致,且极不乐观。31%的人认为基本符合自己的想法,37%的人认为与自己的理想还差一点,21%的人认为非常一般,其余11%的人则认为相差甚远。32%的人认为工资较低。

2.2.3 全科医生需求分析 在全科医生培训方面,有42%的人认为课时远远不够,且操作实践较少;有27%的人认为在学习课程后仍需要自己继续学习;12%的人认为课程时间设置太长;其余19%的人对全科医生课程设置比较满意,认为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

针对一些小专科的专业技能学习,比如皮肤科、神经科等,43%的人认为讲课的最佳时长为1~2周,29%的人则认为应安排多科门诊轮流两周讲课,22%的人认为在遇到问题时自己通过看书解决为好,其余6%的人则认为培训对工作起不到任何作用,多此一举。

继续教育是最适合全科医生的教育方式,有63%的人选择常年报名参加学习班,21%的人则更倾向于选择方便的网络教育,其余的人则对自己的自学能力非常自信,选择通过上网或读书的形式去学习。

在培训内容上,全科医生最为关注的是全面的医学科学知识、熟练的临床治疗技能和预防、康复知识,而社会管理学知识和沟通表达方面则未得到足够重视。

最后,几乎所有调查者都认为正面宣传全科医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百姓的认识,稳定全科医生队伍。

3 全科医生培养策略

3.1 加大宣传力度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通过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对之前仅会在国外出现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等已经有所了解。但调查发现,因为缺少科学客观的宣传,人们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存在误区和缺陷。为达到普及全科医生的目的,要对全科医生的概念大力宣传,从而引导人们对全科医生有正确客观的认识,使全科医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广泛支持,有利于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2]。

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市民还没有真正接触或者体验到全科服务,实践最具有宣传作用,亲身体会方能更好宣传。因此,要通过电视、网络、报刊、讲座等形式向社会传达政府的目的,提高社会关注度,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努力改变人们生病就去大医院就医的习惯,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亲身体验全科医生的服务。通过一次次的体验,发现全科医生的服务优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达到全科医生成为人们就医首选的目的。

3.2 多举措引导

通过对医学生的调查,发现医学生相对于老百姓来说对全科医生的认识更为清楚,也间接反映出在医学教育中融入全科医学知识的必要性。但理解全科医生概念的医学生仅占67%,这一结果显然非常不令人满意。在医学教育中引入全科医学知识,同时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全科理念,从而提高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

被调查的医学生中有近60%的人在毕业之后成为全科医生,因此在全科医生的待遇、社会地位和全科知识教育方面要有所改变。医学生不愿成为全科医生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全科医生体系还不完善,社会地位低,待遇不够理想以及毕业后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

需要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从思想上认同全科医生。在毕业后愿意做全科医生的医学生中,真正出于为人民健康考虑目的的仅占25%,其余都是出于工作难找或者自身今后职业发展、增加自身医学知识等目的。只有帮助医学生摆正心态和位置,才能使全科医生成为医学生就业的首选。

在全科知识学习上,有41%的医学生认为最理想的教育方式是3~4年的规范培训,有32%的人希望毕业之后直接进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边工作边接受全科医生的指导,从而快速提升职业技能;19%的人认为医学院应该设置全科医学专业;14%的人认为在毕业之前进行简短的实习和岗前培训即可,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目前在上海实行的全科医学科学化培训,比较符合学生的要求。若要加快全科医学的发展,可以继续推进全科医学成为独立学科。另外,在全科医学教育学制方面,医学生希望能设置得更加合理,在保证不浪费教学资源的同时,有效利用时间。

3.3 规范全科医生培训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全科医生最为缺乏的是实际操作经验和临床操作技能。在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上,培养时间短和操作经验缺乏等问题需要尽快解决,这也是很多医生关注的焦点。另外,有些课程仍需要自学,有的课程教学时间过长,且存在内容重复现象。

根据调查结果,只有少数患者主动与医生联系、建立良好关系,而保持长期联系的少之又少。在另一项调查中,全科医生最薄弱的是综合管理能力和临床治疗技能,同时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也非常欠缺。全科医生应该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多打交道,必要的沟通、管理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不可或缺的[4]。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实践课程,结合实际情况提供更多的实操机会,并提高实践考核比重。

对于某些小专科的专业知识培训,如神经科、五官科等,多数人更加喜欢1~2周的授课方式,同时配合其他门诊科室进行周期轮转。另外有很多医生更加偏向于自己看书,自学解决问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为医生提供远程网络教育。继续教育已成为全科医生踏入工作岗位后进行继续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

全科医生培养需要特别重视规范化操作,形成一个统一的资质证明和考核标准。另外,全科医生的个人文化素养也有待提高,应具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4 结语

今后的医疗工作中,全科医生将会逐步成为主力军,队伍也会逐渐扩大。在追求量增加的同时,要严格把控全科医生的质。通过科学、合理、完善的培训方式,逐步培养出让人们信任、满意和放心的全科医生。

[1]马维红,李琦.新医改背景下全科医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探讨[J].广西医学,2011(9):1219-1221.

[2]高力军,吴群红,郝艳华,等.发达国家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继续教育,2014(1):58-59.

[3]杨政雄.全科医生培养面临的问题分析[J].当代医学,2013(5):25-26.

[4]于晓莉.我国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4(1):57-59.■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全科服务中心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