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体验式教学在劳动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3-19何旻蒂卢永辉余争平
何旻蒂,卢永辉,钟 敏,李 敏,张 蕾,周 舟,余争平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重庆 400038)
探索体验式教学在劳动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何旻蒂,卢永辉,钟 敏,李 敏,张 蕾,周 舟,余争平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重庆 400038)
学生对存在有害因素的工厂等作业环境陌生是制约其学习劳动卫生学课程的重要因素。利用各种条件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有机会亲身感受各种作业环境,体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促进职业有害因素防控能力形成,是劳动卫生学教学改革的目标。
体验式教学;劳动卫生学;有害因素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境、机会,呈现、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形式[1]。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经历其未曾经历过的场景或感受,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该情景下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2]。因此,体验式教学特别适合劳动卫生学这样讲求实际应用的课程,是改革灌输式教学模式、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1 体验式教学在劳动卫生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劳动卫生学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状况可能产生的影响,阐明劳动条件中生产性有害因素与劳动者健康水平关系的学科,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分支[3]。预防医学专业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劳动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其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具备开展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能力。劳动卫生学关注的焦点是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害因素,开展工作的场所是车间、厂房、矿山,服务对象是从事一线生产的劳动者。这决定了学生在学习劳动卫生学时,无法像学习环境卫生学和营养卫生学等课程那样,能同自己的生活经历及切身体会相结合。毕竟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工厂是非常陌生的。引入体验式教学可以消除这种陌生感:一方面使学生亲身感受各种作业环境有害因素造成的身体不适,体验从业工人所遭受的健康威胁;另一方面让学生模拟疾控医师,体验在工厂开展职业危害防控工作的情景。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不但能激发学生对从业工人的人文关怀,坚定对劳动卫生学重要性的认识;还能使学生直观了解生产过程有害因素的情况,产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开展职业危害防控工作的能力。可见,开展体验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最终形成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2.1 理论课体验式教学
劳动卫生学理论课中有较多内容涉及各种典型职业有害因素(如噪声、振动、粉尘、重金属等)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及其防护。由于学生对工厂环境十分陌生,故对这些因素缺乏基本认识,而将学生带到作业现场去体验各种不同有害因素并不现实。所以,在课堂上模拟一些有害因素暴露情景,开展体验式教学是一种经济方便的做法。例如,将一些手持的切割、打磨电动工具带到教室,让学生体验手传振动的感觉;并让他们尝试加工不同质地的材料,或者佩戴/不戴手套去加工材料,体会手传振动的危害;在“噪声及其卫生学问题”课堂上,可以调整教室里多媒体设备的音量,让学生体验不同频率、不同声压级的声音,形成直观感受,帮助他们理解声压级、响度级、计权声压级等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4]。
2.2 实验课体验式教学
劳动卫生学实验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基本方法,如常见物理性、化学性有害因素的检测技术、作业能力(脑力和体力)评价等。若仅仅是将这些方法进行讲解,然后学生按教师提供的步骤简单操作一下,很难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更不用说形成实际工作能力。将体验式教学理念应用到实验课教学中,将上课这一场景转换为职业防护医师在开展工作,使学生体验劳动卫生学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设想场景,并运用相关技术、方法开展测评工作。这样的训练,对于学生形成实际工作能力,胜任未来卫生监督与防护工作是非常有效的。同时,学生还获得了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体验,有利于形成自己的职业规划。
2.3 作业现场体验式教学
最能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体验莫过于去真实作业现场,作为一线工人或职业防护医师在作业现场开展工作。在雷达通讯站、高压变电站这样单一有害因素(电磁辐射)突出的现场,学生可以了解作业环境有害因素水平评估和作业者暴露水平评估的区别与联系。在家具厂这样存在众多职业有害因素的作业现场进行体验式教学,是锻炼学生甄别各种有害因素能力的良好时机。甲醛是整个家具制造业的突出问题,下料车间的突出问题是噪声和粉尘,油漆车间的突出问题则是有机溶剂。更为关键的是,只有在工厂、车间实验,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劳动卫生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各种刺耳的噪声、刺鼻的气味、灼眼的强光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明白工人的身体健康时刻受到威胁。与此同时,学生还亲眼看到许多工人在粉尘漫天的场所将口罩戴在下巴上,徒手握持剧烈振动的工具作业,用苯清洗手上的油污等劳保意识淡漠、劳保制度得不到落实的现状。现场体验加教师引导启发,使得许多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3 开展体验式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体验式教学在劳动卫生学课程教学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提升教学效果,是需要建立在良好的教学设计和过程实施基础之上的。因此,要真正发挥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能力形成为导向。开展体验式教学是将职业有害因素带入课堂,或把学生带到工厂,使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然而,如果这些形式上的改变仅仅是吸引眼球的噱头,为体验而体验,并不是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重要知识点,不能引起学生思考和共鸣,那么学生也不会留下深刻印象,达不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其次,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启发引导作用。虽然学生是体验式教学的主体,但教师的作用仍然不容忽视。学生作为劳动卫生学课程的初学者,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都是片面的、感性的,需要教师启发引导,以形成全面认识,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认识和能力。所以,教师不能在学生体验时扮演沉默的旁观者,否则将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5]。此外,引入体验式教学应环环相扣,逐步提高要求。学生体验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由单一职业有害因素评估到多种有害因素综合防控,使体验式教学不是形式上的简单重复,而呈螺旋式上升,让学生持续深入地认识劳动卫生学,逐渐熟悉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最后,开展劳动卫生学体验式教学应该争取全社会支持。学生在作业现场开展涉及职业有害因素的评价,势必会让在场工人产生疑虑,给企业管理者带来压力。因此,能够支持教学、为学生提供体验机会的企业非常有限。对此,应该大力宣传,争取多方支持,向企业领导说明利害关系,毕竟拥有高素质职业卫生防护队伍,对于企业也是十分有益的。
我国于2012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工业产值最高的国家。庞大的工业规模背后是数量惊人的工人队伍,工人的身体健康时刻受到作业现场各种有害因素的威胁。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职业病防治体系和高素质职业卫生防护队伍,才能适应工业规模扩大的需求,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这就对医学院校劳动卫生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以体验式教学为代表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质量的提升增强职业卫生防护专业人员素质,在当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11):49-51.
[2]张蓉.体验式教学模式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6):63-64.
[3]金泰廙.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余争平.军事劳动卫生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
[5]陈秀春.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2003(5):18-19.
G424.1
B
1671-1246(2015)03-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