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的因素及对策

2015-03-19南漳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邹召军方红

湖北农机化 2015年6期
关键词:南漳县农机化农业机械

南漳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 邹召军 方红

影响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的因素及对策

南漳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 邹召军方红

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作为“三农”综合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各级领导开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愈来愈受到各地的重视。本文以南漳县为例,从影响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的计算方式、政策措施、环境建设、投资融资、运行机制、综合利用等方面,探讨提升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的人文及技术措施。

农机化程度;三农考评;测算口径;融资租赁;运行机制

1 情况与问题

1.1南漳县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

南漳县总人口59万人,拥有耕整面积4.53万hm2,其中水田面积2.67万hm2。根据2014年农机化统计年报,南漳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1.3万 kW,其中拖拉机40 739台,联合收割机1 554台,插秧机1 267台。2014年该县水稻、小麦、油菜、玉米及其它农作物,共完成机械耕整面积113.71万亩(1hm2=15亩),机械收割面积98.95万亩,机械播种面积44.1万亩。利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76.1%,比2010年65.4%,提高10.7%,年均增长2.675%。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的提高,大大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劳动强度,促进了劳动力转移,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小城镇及新农村建设。据人社部门统计,南漳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0万人左右,80%以上为农民。每人每年按1万元收入计算,年增收8亿元。综合农机化程度的提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可见一斑。

1.2存在主要问题

从统计情况看,目前,南漳县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程度高,但多种经营作物及特种作物综合机械化程度低。2014年,南漳县水稻、小麦耕种收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已经达到了80%。尤其是机械耕整实现了100%,机械收割除自然因素导致严重倒伏,不利于机械收割的外,实现了可机械收割面积的100%。机械播种技术目前正在普及推广中,有望通过3~5年的努力,将水稻、小麦播种机械化程度提高到80%以上。

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土豆的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目前相对偏低,仅50%左右。主要弱在机械播种和收割上,有待进一步提升。

油菜、棉花、大豆等经济类作物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目前普遍偏低,均在40%以下。除耕整和少量的机械化收割外,其余作业项目和生产环节缺乏机械,亟待研制开发。

近几年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以及推广力度的加大,茶叶、烟叶、食用菌、干鲜果类以及水产、畜禽饲养的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得到迅速提升。但机械化作业程度不一,大多比较单一。比如茶叶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基本实现了采摘、揉茶、烘干、包装以及运输等方面的机械化;但食用菌及干鲜果类综合机械化程度偏低。

2 影响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的原因分析

2.1测算因素

2.1.1测算方式不统一

从现行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的计算方式来看,目前主要有3种。即简单算术平均法:就是主要作业环节耕种收机械化程度的总和除以项目数即3所得的商;加权算术平均法:就是把原始数据按照合理的比例,比如机械耕整40%,机械收割30%,机械播种30%计算出三者之和,再除以项目数即3所得的商;普查预估测算法:就是根据一个村或者一个镇的单项或综合机械化水平普查,推算全县单项或综合机械化水平。3种方式各有侧重,计算结果不一。

2.1.2测算口径不统一

当前我们所指一个地区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主要是指主要粮食作物的耕种收机械化作业水平,作物特指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业环节主要指耕种收,而不包括植保、排灌、脱粒、加工、烘干等环节。作物品种更不包括多种经营类、特色产业类。测算口径不一致,据此计算的综合农机化作业水平也很难一致。现实中各地为了提高本地在“三农”综合考评中的优势,人为变更计算方式,压减薄弱环节,突出本地强项,抬高综合机械化水平。应引起重视,予以纠正。

2.2政策因素

2.2.1补贴政策带动

实践证明,补贴政策是促进农机化作业程度提高的最有效方式。南漳县自2005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15年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通过补贴带动,南漳县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由2005年35%,提高到2014年的76.1%,提升41.1%,带动作用相当明显。

2.2.2实施项目联动

项目是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的助推器。2004年至今,南漳县先后实施了2批次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2年度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以及10余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5年,又组织实施了全程机械化示范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有针对性地引进、推广、使用各类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提高单一作物、区域范围或者单项作业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以此联动提升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

2.2.3作业补贴拉动

这种方式对于推广新型作业或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如机械育插秧、机械深翻、大棚育秧、合作社规模种植等,通过补贴可加快这些新技术、新措施的推广普及使用,进而拉动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提升综合农机化作业水平。

2.3.4焚烧禁令推动

2015年湖北省、襄阳市以及南漳县政府均出台了禁烧令,严禁未加装粉碎脱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投入作业。当年,南漳县在禁烧令和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新增联合收割机达280多台,创下年度新增收割机械之最。

2.3环境因素

2.3.1机耕作业道

机耕作业道是否齐全、通达,直接影响农业机械能不能下田作业,直接影响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目前,南漳县机耕作业道拥有率仅在40%左右。许多机械尤其是大型机械作业转移,只能从别人的田间通过,既影响作业质量,又影响作业进度,还影响邻里关系。

2.3.2田地平整度

南漳县境内平原、丘陵、山区并存,大多田小坡大。而田地平整度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农机化作业程度。近些年,通过土地平整、农水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工程等项目,南漳县土地得到一定治理,但平原容易,丘陵及山区难,田块过小,田地不连片,导致农业机械路途转移时间长,影响作业效率及效益。

2.3.3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对农机化发展的影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愈来愈明显。实践证明,环保意识越强,对先进机械的需求越大,综合机械化程度越高。如2015年为防止大气污染而实施的禁烧令,就有力地促进了带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打捆机等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同时,也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再如为防止人工植保喷雾,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问题。2015年,南漳县首次引进推广使用了无人植保飞机以及自走式喷雾机进行植保作业。为减少粮食因连阴雨造成霉烂损失,2015年,南漳县农民投资购买了台均价格达20~30万元的烘干机械设备3台套,使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

2.4投资融资因素

2.4.1金融部门支持力度

许多大型农业机械价格动辄7~8万元,甚至10多万元。而从2014年始,湖北省实施全价购机政策,群众购机时,与经销商议好价格后,全额资金购买,待办理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手续后,由财政部门将补贴款打到其个人帐户。这样,导致购机群众资金压力增大。金融部门能不能灵活予以支持至关重要。当然,在现实办理中,有的经销商为了争取客户,采取了先行为客户垫资(或货款)的办法,一定程度地缓解了群众资金压力。但容易造成经销商操控补贴或者变相加价,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2.4.2非农资金“入社”力度

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大量非农资金进入各类投资公司或规模农机企业兴建农业(机)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作业。这对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产业升级,进而实现全面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应合理、适度地引进各类非农企业资金投资兴办农业(机)合作社,提高综合农机化作业水平。

2.5运作因素

2.5.1单家独户

由农户投资购买机械,完成自家农田作业。有时间、有条件的可以参与跨区作业。作业范围相对较小,综合机械化程度偏低。

2.5.2联户经营

由几户联合购买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在完成自家作业外,重点对外经营作业。作业范围较大,可实现创收增值。

2.5.3农机合作社

汇聚农业机械优势资源,形成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实行统一调度、统一标准、统一作业、统一价格、统一质量、统一管理、统一维修,提高作业范围及效率。

2.5.4综合社或联合体

以2家或2家以上的农机或农业合作社为基础,组建综合合作社或合作社联合体,在更大的范围内协调开展农机作业、服务,提高大范围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

2.6服务因素

2.6.1技术培训力度

面对一台农业机械能不能用,会不会用,熟练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农业机械的作业质量及效率,而这些都取决于技术培训力度的大小。

2.6.2技术推广力度

技术推广是解决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应用普及的最佳途径,尤其是本地部分作物、部分生产环节尚没有引进使用机械的。而只有实现所有作物、所有作物的生产环节的全面机械化,才能有效提升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

2.7其它因素

2.7.1相匹配的机械研制

随着农机工业体系的健全发展,为全面全程机械化的实现提供了坚强的技术和产品支撑。但部分作物、部分生产环节无机械的问题仍存在。如南漳县烟叶生产中无上烟秆机械、土豆生产中无小型适用的收获机械等,亟待相关企业研制开发。

2.7.2机械损坏后的快速维修保养

机械维修既是确保农业机械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确保农业机械作业质量与效率的重要一环,不容忽视。

2.7.3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决策

领导重视与否,可以说决定着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的走向。因为只有领导重视,相关服务机构、推广经费、优惠政策、项目实施等才能有保障。反之,只能自行自然发展。

2.7.4宣传及社会氛围的营造

提升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扯到农业、水利、土地、财政、安监、金融等众多部门,只有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扩大农机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争取各部门支持,争取社会认同,才能实现农机化事业大发展。

3 对策建议

3.1统一测算方式

测算方式以及测算口径不一致,就不能客观公正地对一个地区的“三农”综合农机化作业程度指标进行考评。根据大多数地方的习惯测算方式以及主要种植作物,可以按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和高寒山区3个层面分头确定测算方式。

平原地区田地开阔,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可以按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管(植保)4个主要作业环节的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

丘陵地区有平原、有岗地,田块较小,相对分散,田地坡度较大。主要作物除粮食外,还有茶叶、烟叶、食用菌以及干鲜果类等经济类作物。可以先按简单算术平均法分别测算主要粮食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耕种收的机械化水平,再按主要粮食作物60%,主要经济作物40%的比例,按加权算术平均法测算当地的综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当然,具体加权比例可以根据实际,进行科学研判确定。

山区山高林大,土地面积相对较小、较少。以林果特药茶烟等多种经营类作物种植为主。可以按主要多种经营类作物的简单算术平均法测算当地的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具体类别可以因地制宜确定。

3.2加强政策宣传

农机化的发展离不开各项惠农政策的支撑。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以及短信、QQ、微信、易信、微博等传统与现代传媒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以及《农机化促进法》等现有政策、法律法规宣传,使各项惠农政策及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惠民利民。不仅如此,各地应继续加大农机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3优化作业环境

一方面要继续优化政策环境。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因地制宜出台支持农机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如机械插秧补贴、大棚育秧补贴、粮食烘干补贴等,以促进薄弱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另一方面,应继续通过实施单一的或综合的作物全面全程机械化示范,以点带面,形成规范,促进区域综合农机化作业水平提升;其次,各级政府在实施农业或土地等相关重点建设项目时,要强化农田平整、机耕道建设、坡改梯等影响农机化作业的项目建设,为农机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尤其是机耕道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纳入农村道路建设范畴,在项目资金上予以统筹安排;也可由地方政府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分期分批统筹解决。在机耕道建设中需要占用农户的耕地,各级政府要根据相关政策妥善处理,切忌造成不稳定因素。

3.4争取金融扶持

各级政府应采取财政贴息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组织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或生产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的生产厂家提供贷款支持。同时,对群众购买大型、新型农业机械进行地方财政叠加补贴的方式,鼓励或奖励,以减轻群众购机资金压力。各地也可探讨利用非农资金缓解农机购买压力,以促进新型、特种农业机械装备与技术推广。现阶段尤其需要引进资金投资兴建粮食烘干设备、工厂化育秧设备以及信息导航设备等先进的农业机械及技术,逐步实现农业机械的转型升级。2015年9月7~8日,国务院连发2个文件助推融资租赁与金融租赁发展。鼓励融资租赁公司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开展面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租赁业务,解决农业大型机械、生产设备、加工设备购置更新资金不足的问题。并明确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获得农机的实际使用者可享受农机购置补贴。这项利好政策的出台,无疑为解决大型机械购置资金难问题找到了一条捷径。但关键是如何落实好这项政策,使政策落地生根,造福于民。希望各地政府迅速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

3.5完善经营机制

南漳县自2010年兴建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截止2014年12月,全县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43家,网络农机经营户2 380户,装备各类农机具5 523台(套),农业机械原值8 750万元,合作社自有土地面积1.2万亩,流转土地1.8万亩,托管土地2.2万亩,年度总收入7 700万元。作为一种新型农机服务组织,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喜爱。

实践证明,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未来农机经营的主要形式。各地政府应加大政策以及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以农机大户和家庭农场为补充,逐步减少或取消单家独户机械作业的新型农机经营体制。

3.6强化技术服务

新型适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普及应用离不开强有力的技术服务。各地要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培训工作。要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充分利用科普宣传日、科技周以及农村热集(市)、各类形式的会议等方式,举办科技咨询服务活动,发放宣传技术资料、现场解答疑难问题、现场演示操作各类机械。同时,要因地制宜举办不同类型的现场会,扩大受众,促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普及。不仅如此,各地还应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的售后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的检测、维修服务体系,确保检修不出户,小修不出村,大修不出镇,确保农业机械优质高效安全服务。

2015-10-23)

猜你喜欢

南漳县农机化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彩色笔动起来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南漳县城区幼儿园健康体检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