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成本核算与绩效管理模式研究

2015-03-19郝夏青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分摊成本核算绩效考核

摘要:随着国家逐步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公益性较强的服务部门之一,医院将以特殊的企业形式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同时壮大医院自身。作为医院日常管理运作的关键,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两者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医院必须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与绩效管理,促进医院健康快速地发展,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医院成本核算与绩效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为完善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提出了建议,提高了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水平。

一、引言

新的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的同时,还大幅度增加了医疗卫生费用,为医疗卫生费用增加的功效率达到了36%。医疗费用的增加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已经不适应医院的需求,不能带动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的卫生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地分配,造成医院面临着资源流失、效率低下、资金短缺和竞争能力弱等问题,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医疗体制改革,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模式,为医院的日常运行管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医院成本核算

医院成本核算是对医院在药品销售、制剂生产和医疗服务等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成本核算,为医院日常管理运行提供相关成本信息,是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医院成本核算是严格按照国家《医院财务制度》有关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规定执行的,真实反映了医院在医疗过程中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为医院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利于医院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一)医院成本构成

医院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医疗质量成本、技术与设备成本。医院是一种人力密集的机构,绝大多数的医护人员待遇都远远高于社会人均收入,人力成本是医院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成本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占医院总支出的20%—30%。医院质量成本是指医院为了保障和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所支出的费用,还包括由于医院没有达到相应的质量水平和产生医疗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

技术与设备成本主要包括合格医生的培养和医疗设备更新,技术与设备成本在医院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一位合格的医生需要掌握丰富的医疗理论知识,经过多年的严格临床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培训费用、薪酬费用和继续教育等技术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对医疗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医疗设备由于高度可靠性和精密性等特点有着高昂的价格,尤其是近年来电子技术发展迅速,医院设备成本进一步加大。

(二)规范医院成本核算流程

部分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流程中存在漏洞,医院需要规范医院成本核算流程,首先对每一个科室的成本进行整理,将各科室的直接成本计入该科室,公摊费用、管理成本、医疗成本和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进行分摊,之后再计入每个科室。公摊费用主要包括水电费、绿化费、保安费额清洁排污费等,按照实际业务属性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依照人员数量、工程量或者使用数目等分摊到各科室中。

管理成本分摊是指对整个医院的管理类科室成本进行分摊,包括了管理科室公摊费用分摊部分和直接计入管理科室成本,分摊方法采取按人员比例分摊。医疗辅助成本分摊是将挂号室、供应室、洗衣房和挂号室等辅助科室的成本进行分摊,按照内部受益原则和工作数量进行分摊。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分摊是按照收入支出配比平衡原则,对医疗技术类科室产生的成本进行分摊。

(三)采取科学合理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

为了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医院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对医院成本进行较为全面地核算,避免在核算中出现问题。医院按照核算对象的不同将核算方法分为了三种,以医院内部科室和部门为成本核算对象的全成本法,以医疗卫生服务项目为成本核算对象的项目法,以不同病种为成本核算对象的病种法,这三种成本核算方法是医院成本核算常用的方法。

全成本法是其中较为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于医院各个科室的成本都进行了核算,成本核算的信息比较全面,在医院成本核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全成本法又被称为科室成本核算法,将医院每个科室按照其工作性质分为了直接成本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设立了劳务费、业务费、公务费、卫生材料费、低值易耗品损耗费和固定资产折旧费六类科室成本核算项目。全成本核算法首先计算科室直接成本值和间接成本值,之后将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分摊到直接成本科室,最后将分摊的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科室成本作为直接科室的实际成本。

三、医院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可以对医院工作人员起到激励和训导作用,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持续提高个人、科室和医院的绩效。医院绩效管理在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医院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评估和绩效反馈。绩效计划是绩效评估人员和医院工作人员对工作绩效制定共同的目标,制定实现绩效目标的行动计划,绩效计划应该充分考虑医院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制定的绩效计划具有可行性。绩效实施与管理是对医院工作人员的观察、记录和总结,考察工作人员实现绩效计划的具体行动,对工作人员的行动进行适当地指导建议,帮助工作人员实现绩效计划。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人员对医院工作人员的绩效结果进行评估,检验工作人员的绩效计划完成度;绩效反馈是指绩效管理人员和医院工作人员对绩效结果进行探讨,对绩效结果进行分析。

(二)构建绩效管理体系的原则

医院绩效考核对于医院日常管理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医院应该把握好构建绩效管理的原则,树立科学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所有工作人员一视同仁,公正地进行绩效考核与管理,公开绩效考核的标准和量化指标。医院也应该坚持注重绩效结果的原则,在设置绩效考核指标中以绩效结果为导向,引导工作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上,努力实现医院制定的绩效目标,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绩效考核还应该坚持分层次和分类别考核的原则,对于不

同职称类别和职称等级的工作人员制定不同的绩效管理办法,采取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和量化指标,保证绩效考核体系的合理化。

(三)设置全面的绩效管理指标

绩效考核指标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综合评定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是确定工作人员工作业绩和未来潜力的管理指标。医院应当设置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现不同性质工作人员的绩效成果,为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医院应该对医院现状进行深入地分析,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医疗服务为中心,设置多项具体考核指标,覆盖医院绩效考核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体现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医院可以设立定量指标,将绩效考核和管理更加具体化,结合定量指标的评价值和指标权重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

四、结束语

为了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医院应该加强成本核算与绩效管理,改善落后的成本核算方法和绩效管理模式,采取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和绩效管理模式。为了提高成本核算与绩效管理水平,医院应当确定绩效管理工作的的管理主体,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中绩效管理体系,科学开展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中的绩效管理意识,设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分摊成本核算绩效考核
考虑公平性的两阶段系统固定成本分摊DEA模型
房产测绘的共有建筑面积分摊方法和实践分析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日媒称联合国维和出钱 中国超过日本
绩效考核“指挥”医院未来发展
共同配送下成本分摊影响因素的计算实验研究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