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下的农信社应对策略

2015-03-19中国人民银行张家界市中心支行高媛媛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全景式农信社金融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张家界市中心支行 高媛媛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和更新,一批互联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以脸谱(Facebook)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正飞速蚕食着农信社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领域,并逐步影响到它们的未来生存和发展。

互联网金融机构包括第三方支付机构、移动支付机构、网络借贷机构、众筹融资机构,等等,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金融机构将会以持续创新的形式呈几何级数速度增加。

自1998年北京首信、网银在线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出现以来,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随着央行对第三方支付行业颁发准入许可证,这些机构开始步入持牌经营阶段。自2008年至今,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总金额由2356亿元飞速跃进到2014年的10万亿元。与此同时,移动支付也在迅速增长,2014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3850亿元,用户规模达到3.87亿户。网络借贷自2007年登陆上海以来,在短短几年内已经发展为数十亿的借贷规模。众筹融资机构已成为许多公司获取资金的一种方式,成功掀起了一场大众融资革命。

这些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兴起正在不断瓜分着农信社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成为农信社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二、互联网金融对农信社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在成本、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对农信社等传统金融机构产生了严重影响和冲击,侵蚀了农信社的传统核心业务,给农信社的生存带来了危机。因此,值得我们对此高度关注。具体来说,互联网金融对农信社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削弱了农信社作为金融中介的作用

农信社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支付等金融业务并承担信用中介的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媒介资金的融通。然而,它的这一作用已经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而被逐渐替代和削弱,因此,影响和威胁到了农信社盈利能力。

互联网金融对农信社金融中介作用的削弱和威胁是通过两方面产生的。

(1)互联网平台降低了融资中介服务需求者获取信息的成本,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和“经济人”假设,资金需求方会选择成本更低、更便捷的融资中介服务。因此,互联网金融必然会抢夺农信社的市场份额,影响它的盈利能力。

(2)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支付渠道,严重冲击了农信社的支付中介地位。农信社作为支付服务中介,主要依赖于债权债务清偿活动中,债权人和债务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分离,通过为他们提供支付服务来获利。而互联网支付平台实现了债权人和债务人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同步,因此,削弱了农信社在支付中介领域的获利能力。

(二)抢夺了农信社的收入来源

互联网金融机构因无实体网点和巨额的人力成本支出而在经营成本上占据绝对优势,它们可以提供最低的贷款利率,可以为获取更多的存款存量而提供最高的存款利率。而农信社等传统金融机构由于金融监管和自身条件所限,无法与之抗衡。此外,互联网金融由于借助于网络平台,因此,可以在服务时间上做到24小时实时服务,这些竞争优势必然会影响农信社的传统收入来源。

三、农信社的应对策略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逆的趋势,因此,农信社应当积极接受和顺应这一趋势,并投身参与其中,化被动参与为积极把握机遇,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获得持久发展动力。具体说来,农信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

(一)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灵活的金融服务

“顾客是上帝”这一企业经营哲学同样适用于金融机构。对农信社来说,留住每一个老客户,是它长久经营之本。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突破了传统金融服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制约,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因此,它吸引了越来越多客户去选择它的服务。农信社要想与之抗衡,就应当加快转型传统经营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和自身经营管理经验,重新设计业务流程,高效配置金融服务资源,敏锐把握现有和潜在客户需求,不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实时、便利、灵活的金融服务,高效满足金融消费者多样化需要。

(二)开拓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客户群跟踪大数据库

随着电子商务对实体商务替代率越来越高,以及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出现,农信社等传统金融机构正在支付结算链中越来越被边缘化和末端化,尤其是快捷支付方式的出现,更加使农信社等传统金融机构远离交易支付核心。因此,农信社应当从现在开始积极开拓、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并以该平台为工具收集目标客户群的消费偏好及可能的金融服务需求信息,从而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数据库,实时了解目标客户群的金融消费需求动向,便于及时满足客户群动态的、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牢牢吸引住老客户,同时,积极开发新客户。

(三)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构建全景式金融服务平台

农信社不能靠单打独斗来谋求长远发展,而应当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构建全景式金融服务平台。具体应做到以下两点:

(1)推进与战略伙伴的深度合作和业务联盟,聚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支付服务提供商和电子商务企业等多方资源,打造全景式金融服务平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2)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全流程的业务链条,为客户提供资金流、信息流服务和全景式金融服务方案,建立合作共赢、取长补短的共生协作关系。

四、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农信社的发展既带来了挑战和威胁,同时,也创造了变革的机会。农信社作为我国农村基层金融服务主力军,应当积极面对挑战,将威胁视为金融改革的动力,转变传统经营模式,重新设计业务流程,构建商务平台和全景式金融服务平台,提升客户体验,留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唯有采用这样的策略,农信社才能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下仍然屹立不倒,并获得持续发展动力。

[1]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04)

[2]俞罡.商业银行需高度关注并融入互联网金融发展[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3(06)

[3]于宏凯.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与监管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09)

[4]黄海龙.基于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研究[J].上海金融.2013(08)

猜你喜欢

全景式农信社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峨眉武术全景式教学模型及智能实施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On the Application of Full Spectrum Teaching Method in Office Oral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PP 项目的“全景式”政府治理分析
农信社金融风险控制管理研究
大竹农信社:以花为媒宣传金融知识
河南省濮阳县联社:着力打遣“指尖上”的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