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2015-03-19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张盛洁 (江苏省张家港市晨阳学校 215637)
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艺术家及其作品有全面的认识;要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交流、外化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欣赏技能,并能应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欣赏美术作品;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探讨了如何以审美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美术欣赏课的功能和价值,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
小学美术 欣赏 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课是以审美为中心、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欣赏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品质。然而,实际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往往重绘画、轻欣赏,导致学生美术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难以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教师讲解得多,学生自主探究少,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美术欣赏课,并根据小学生的美术欣赏心理及习惯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对作品理解得更深刻,重视学生的体验、感受,使学生科学地、富有创造性地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一、充分认识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美术欣赏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首先,欣赏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不会欣赏美,那么更难创造美。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而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这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的前提。所以,小学美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在于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美术教学的核心任务,而美术欣赏中包括对美的创造,离开了欣赏,就无法实现创造。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审美欣赏的过程,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感受,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让学生在学会欣赏美的同时学会创造美。
二、培养学生美术欣赏的兴趣
1.利用挂图、多媒体等激发学生美术欣赏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将美术与音乐相结合,并把一些资料通过挂图、幻灯片、录像带等展示给学生,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这样,学生自始至终处在听、看、说、动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在此过程中,教师是一位引导者,帮助学生解决美术欣赏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使学生进入作品意境,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要增加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欣赏水平的欣赏内容,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与理解作品,激发学生欣赏作品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为此,教师首先要在课前收集、挑选、分类整理作品,可以让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其次,教师还可以挑选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这样,学生就会对欣赏的作品产生亲切感,从而产生欣赏的兴趣。
3.在美术欣赏课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知识、阐述理论,学生被动地接受,他们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可搜集相关的欣赏资料,巧妙运用资料分析中预测到的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产生疑问,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判断失误时,学生心中会产生疑问,并非常想解决心中的疑问,自然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参与美术欣赏的过程。如果教师一味地讲,就忽略了学生的体验和鉴赏。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转变观念,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组织课堂教学。课前教师要让学生充分预习,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在欣赏作品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时间,并让学生自由表达对作品的感觉,然后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作品,从色调、思想等方面理解作品。必要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欣赏、评价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好的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美术佳作的艺术美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乐于去理解和鉴赏这些佳作。因此,教师要准备好欣赏作品,在欣赏课上充分展现其艺术美,并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审美情境中。其次,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说、大胆评,自由表达。我们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审美实践活动,让学生看、听、读、议、说、写,在活动中动手、动口、动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再次,重过程、轻结果,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在欣赏课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就要重视学生体验、感受、欣赏的过程,而不是欣赏的结果。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人生阅历等有限,如果我们过于重视学生欣赏的结果,就会限制学生进行美术欣赏的自由,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在每一位学生发表见解时认真倾听,并鼓励他们,用肯定的语言加以总结,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创设情境,使学生排除外界、内心因素的干扰而进入审美心境。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语言描述、设置情景等手段,营造一种艺术氛围,使学生自觉地摆脱外界干扰,进入审美状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力,欣赏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等,最终提高美术欣赏水平。
(责编 张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