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本材料在作文中落地生花
2015-03-19
让课本材料在作文中落地生花
闫长青 (山东省嘉祥县第一中学萌山校区 272400 )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教材内容潜移默化地提升写作能力。具体做法:以教材为立足点,积累课内相关的素材;以现实生活和人生体验为依托,将课内素材与实际相联系;以现实生活和人生体验为依托,将课内素材与实际相联系。
课本材料 作文 实际
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成绩的高低。但写作文对学生来说却是很头疼的事情,他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时常感到“无下炊之米”,所写作文内容空洞、单薄。当前针对高考中的写作出现了许多的应考技巧,这容易造成写作的模式化,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另外,一部分教师想通过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这又涉及到了阅读的时间问题、内容的选择问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问题等。其实,大家都忽略了我们身边最好的一本素材——课本教材。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教材内容潜移默化地提升写作能力呢?
纵观历年来我们所见到的那些优秀作文特别是高考满分作文,考生所选用的素材很多都是我们教材中、课堂上所学习过的,可大部分学生却不会用,甚至想不到用,即使想到也都是人云亦云,或者是简单的人物事件的堆积,自己不会组织材料,更谈不上出新意了。因此,我们在抓学生基础的时候,可以尝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握现有的教材内容知识,让教材中、课堂上的材料走进学生的作文,让这些知识在学生的作文中“落地生花”。
一、以教材为立足点,积累课内相关的素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跳板,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简捷、最直观的途径。教师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和数量,但可以让学生以最有效的方式学好教材,保证对教材的阅读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教材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领会课文的内涵,积累每一课涉及到的关于作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经历、遭遇以及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某些优秀品质、崇高精神、价值导向等,特别是在诗词和名句名篇中表现出这些内容的要熟读成诵。这样,学生就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掌握了应有的知识,又于无形中提升了文化素养,具有了一定的文学积淀,这就为运用课内素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教材内的每一篇文章都要做到深入把握、拓展延伸。如学习屈原的《离骚》,在深入理解并掌握屈原为国为民的理想和抱负以及高洁的品行的前提下,熟练背诵与之相关的语句,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同时将屈原的遭遇和写作背景延伸拓展,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品味屈原这一人物形象,这就使得学生从知识面、素养和能力等方面有了更大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些相关的片段,如“坚守”“追求”“执著”等,以此加深学生的认识和体会。
还有对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史记》中其它作品的学习,要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写作背景及作者的遭遇,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要对课内人物进行全面的、纵向的把握,即从不同的角度和时期把握不同的性格特点。如对李白的认识就要根据不同的诗篇理解作者不同的性情、风格,既要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还要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豁达;既要有明知“行路难”却仍然“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坚持,又要有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的洒脱。还有孔子、苏轼甚至陶渊明,都有前后的不同表现。
学生只有在理解文意、把握内涵、识记课内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积累课内素材,更广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够做到胸有成竹,才可以让课内知识成为自己写作的基本素材。这是学生能够写作的保障。
二、以现实生活和人生体验为依托,将课内素材与实际相联系
有了课内知识作为基础后,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深层内涵联系现实、人生等各个方面,将学生的个体体验与书本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带着对现实、人生的认识和体验陈述课内素材的指导意义,并根据一些实际问题和现象运用课内素材分析、论证,从而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将书本和生活结合起来。
当学生能够做到这一步,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初显成果,至少学生不会再为了写作材料而生拉硬套,不会再为了字数东拼西凑,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课内素材这个源头。
三、以写作为出发点,做好课内素材的迁移运用
在学生既掌握了丰富的课内知识素材,又能够运用这些素材论述一定的观点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把积累的课内素材运用到写作中去。因为每一个素材表达的意思都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所以在运用中要根据作文的内容倾向选择材料的不同角度。如与屈原相关的知识能够运用到“理想”“追求”“坚持”“生命的绝唱”“人生的坐标”等作文立意中,与苏轼相关的知识可以运用到“成熟与淡泊”“苦难人生”“乐观”等作文立意中,这要求学生结合作文的具体立意学会灵活使用。
同样的素材,怎么写才能与众不同,才能够标新立异打动阅卷老师,这需要学生换一种思路和角度来迁移运用这些课内素材。做到这些,学生的作文就能够在考场上绽放异彩。何况在我们的教材中,每一篇文章,不管是文言文、诗词,还是现代文,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有素材可以积累,只要教师大力挖掘,广泛拓展,就一定能使学生积累大量写作素材,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教材活水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将书本知识与写作相联系,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这样学生就能写出内容丰富、说服力强的文章来。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再加上词汇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多管齐下,学生作文就不会作难了。
(责编 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