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单色釉瓷器赏析

2015-03-19余桥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8期
关键词:釉面青釉釉色

余桥

清代单色釉瓷器继承了明代单色釉瓷器的制作工艺,并在其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仅从瓷器制作工艺层面来看,无疑是中国单色釉陶瓷制作史上的高峰。

单色釉瓷器由于施加在釉料中的成分不同,最终烧制出的颜色会有很大差异,如:有些釉里面含有特定比例的铁元素,这种釉烧制后一般变为青色,被称为青釉瓷器;有些釉里面含有特定比例的铜元素,这种釉烧制后一般呈现出红色,被称为红釉瓷器。釉大致可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两大类,但无论是高温釉还是低温釉,它们所呈现的色彩都是取决于釉中所含的金属矿物质,如铁、铜、钴、锰、金、锑、锡等着色剂。而釉中其他的成分,如石英、石灰、长石、硼砂、土、植物灰、溶剂等不同配料中所含的氧化矽、三氧化二铝以及坯土的成分,决定釉的亮度、透明度、浓度、耐高温度、膨胀收缩度等特性。理想的釉色除了制作和配方外,还取决于火的烧制过程,在烧制瓷器过程中,常常一个配方成分相同的釉,因为受到烧制温度、氧化气氛、燃料、气候以及放置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使器物表面产生不同的颜色。下面选择几件精美清代单色釉瓷器以供大家欣赏。

清康熙郎窑红蒜头瓶(见图1),341.5厘米,形似蒜头,颈部细长,亦被称作虎爪瓶。该瓶的釉色鲜红浓艳,又不失莹透,具有明显的玻璃质感,光彩极为夺目。由于郎窑红釉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导致瓶身上方的颜色较为浅淡,而越往瓶身下部,越是色沉釉厚,红色也就越为浓重,如初凝的牛血一般,可谓“牛血红”。尽管釉垂流现象明显,但整体釉面十分匀称,色泽变化十分均匀,依然属于单色釉。不仅如此,垂釉恰好终止在底足周围,如刀削般整齐。瓶口由于垂釉而显露出粉白淡青的胎骨,与鲜红的器身相互依衬,具有郎窑红的独特风格,俗称“灯草口”。清早时期的红瓷釉分为好几种,如郎窑红、霁红、豇豆红等,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郎窑红,该釉由康熙时督陶官郎廷极烧制而成,因此此类瓷器的名字便取自这位督陶官的姓氏。郎窑红釉的釉色极为鲜红,犹如红宝石一般,所以又被人唤作“红宝石”。

清康熙豇豆红釉暗刻夔龙太白尊(见图2),高8.5厘米,底径12.5厘米,口径3.3厘米。太白尊唇口微撇,短颈,溜肩广腹,浅圈足。器内器底施白釉,浆白硬朗,底部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为文房珍品。豇豆红釉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颜色釉,用还原焰烧成,为清康熙时期铜红釉中的名贵品种。

清乾隆天蓝釉暗花花觚(见图3),高21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6厘米。花觚口外撇,形如喇叭状,细颈,桶形腰,胫部外撇,凸圈足,腰部及底足暗刻回形纹。花觚内外施天蓝釉,釉色淡雅,釉面洁净光润,足边无釉。“天蓝釉”是在铁青的釉料中掺钴土矿经高温烧制而成,釉色浅而发蓝,似天蓝色,淡雅悦目,呈色匀净。

湖北省博物馆藏康熙款黄釉大碗(见图4),通高16.4厘米,口径37.7厘米,底径16.2厘米,此碗大气磅礴,釉色艳丽纯正,胎土细腻白净坚实,拉胚精细。早清时期的黄釉瓷沿袭了明代工艺,并仿制宣德和弘治时期的风格,融合了暗刻、划、印、雕等高超的装饰工艺,具有鲜明的创新和突破性,成功甩掉了以往“素面朝天”的形象标签,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也由于其色彩所具有的特殊含义而被皇室所垄断。

湖北省博物馆藏乾隆时期茄皮紫釉爵(见图5),通柱高10.9厘米,口径12.4厘米,底径4.9厘米。茄皮紫釉,低温釉之一,颜色似茄皮,故名。瓷爵敞口深腹,杯口左右两侧中心处立两柱,下承三个高撇足。釉质紫中泛蓝,莹润光滑。器形仿青铜器式样,主要用于祭祀或陈设。茄皮紫釉瓷器出现的时间较早,在明万历年间已经可见,其釉色为浓郁的黑紫色。而清代早期烧制的茄皮紫釉则有所不同,这一时期所烧制的瓷器釉色如同鲜嫩的茄皮一般,釉面澄亮灼烁。这种独特的釉色得益于其釉料中掺杂的锰元素,正是由于锰的存在,才能使器物表面呈现如此美丽的紫色,该颜色釉的产生,应该说是中国陶瓷制作工艺上一次成功的发明。茄皮紫釉釉色工艺比较苛刻,若是普通的氧化锰,只能烧制出褐色,而茄皮紫釉的釉料中额外加入了一些碱分,因此能够呈现出奇异的紫色,并且所用碱分的比例要求十分高,太少或太多都不能达到这种效果,特别是碱分过多会降低釉对潮湿的抵抗能力,导致釉极易剥落。

湖北省博物馆藏哥釉葵瓣碗(见图6),高5.6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4.5厘米,碗呈葵瓣花形。深弧腹,圈足。内、外及足内均施仿哥釉,釉层较厚,釉面开片大小相错。

清康熙苹果青釉瓶(见图7),高21.2厘米,口径8.4厘米,足径8.9厘米。瓶撇口,束颈,溜肩,椭圆形腹,圈足。通体施苹果青釉,色调柔和,釉面光润有开片。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瓶造型为清康熙时期所独有,胎质细腻,釉面匀净,釉色青绿,恰似青苹果的色泽。秀丽的瓶体在含蓄的青釉映衬下,尤感素雅庄重。青釉是我国传统的色釉,系以微量的氧化铁作呈色剂,经高温还原焰烧造而成,釉色清淡含蓄,类冰似玉,深受人们的喜爱。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釉瓷器进一步发展,在釉色控制技术方面更加娴熟,烧造出大量粉青、冬青、翠青釉等名贵青釉瓷器。

湖北省博物馆藏道光冬青釉盘(见图8),高7.1厘米,口径23.7厘米,底径15厘米。盘釉冬青色,色泽深浅适宜,青中泛绿,釉层均匀,色泽温润。

单色釉瓷器既有独特的釉色美,又有独特的器形美。为了适应各种需求,清代单色釉瓷器不仅有碗、盘、盂、碟、茶壶、渣斗等生活用瓷器,还有各种造型的瓶、尊、罐、花盆、盆托、香炉等陈设瓷器以及笔架,笔筒、笔洗、印泥盒等文房用具等。清代单色釉瓷器,是清代瓷器制作工艺的华丽侧影,目前馆藏和传世的清代单色釉瓷器,正是对该时期瓷器制作工艺最完美的诠释,也是我们赏析清代单色釉瓷器的最好历史载体。

猜你喜欢

釉面青釉釉色
简述明末清初过渡期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工艺特点及其成因
浅谈宋瓷
提高全抛釉瓷砖釉面硬度的研究
浅谈日用陶瓷小膜花纸装饰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措施
探索铜官陶釉色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
龙泉窑三问
一种陶瓷釉配方的调试方法
浅谈毡包青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