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教学
2015-03-19荣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小学
李 荣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小学
小学语文课堂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教学
李 荣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小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我超越,实施开放性教学,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我超越,实施开放性教学,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鼓励学生超越自我
现代教育观倡导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为出发点。这样,学生才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课堂上才会有各抒己见的场面,才有学生的独特见解、独特体验的“萌发”。在教师满堂灌的课堂上,怎会萌发学生独特的体验呢?因此,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学生独特体验产生的最基本的前提。
1.在自学中超越自我。
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是具有创造力的表现。“壶盖为什么会跳动?”“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瓦特、牛顿在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中发现了人们没有在意的问题,诱发了研究兴趣和创造欲望,完成了推动人类进步的重大发明。可见,注重在学习中的提问与思考是何等的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克服困难,才是真正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良好习惯,激活学生的内驱力,把“要我学”、被动地学变为“我要学”、主动地学。
2.在实践中超越自我。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归根到底,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是谁也无法代替的。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多鼓励他们动脑、动手,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改变一直以来“牵着鼻子走”的教学旧思想,让学生能以轻松自主的心理来学习知识,获取知识。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坐井观天》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问题,让学生们动手做个一实验。先要求他们拿出一张纸,把纸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筒孔看天花板,说说平时看到的天花板与从卷纸筒看到的天花板有什么不同,学生便能回答从纸筒看到的天花板比原来的天花板要小。这样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小实验,不但为每个孩子创造了参与的空间,弄清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难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培养了思维能力。
3.在自悟中超越自我。
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讲台,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因此应当“以学论教”。语文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自动、自学、自得地寻求知识,获得知识。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自己学会”的基础上做到“自己会学”。
二、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
1.凸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
创新思维,它除具有一般思维的共同本质和属性外,又具有区别于其他思维类型的独特性质,思维的新颖性便是其区别于其他思维类型的一个显著特性。具体表现为:思维目标新颖、思维方法新颖、思维过程新颖。而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统一的东西太多了,“新”、“异”的东西太少了,所谓的“标准答案”压抑了学生心目中创新种子的萌发。因此,作为考题,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应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教师应创造条件,提供机会,适时点拨,让学生把隐藏的认知过程充分显示出来。一句话,要鼓励学生求“新”,求“异”。这样,学生的个性品质及创新思维才会得到培养。
2.促进创新思维的变通性。
变通性就是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能提出不同凡响的新答案。在语文教学中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应该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1)重视角度变换。造句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如二年级学生用“爱”字口头造句,如我爱国旗,我爱踢足球,我爱看书画画,老师爱学生等等。这时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学习生活上,于是老师启发:“我们还可以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国籍方面进行造句”。学生造出:“爷爷爱下象棋,我爱看故事书”。“中国人爱喝茶,外国人爱喝酒”的句子。此时教师肯定了同学们爱动脑筋的习惯,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又造出:“小狗很爱它的主人”“小猫爱吃鱼,小羊爱吃青草”“小鸟爱春天”等句子。由于教师启发得当,引导学生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不仅加深学生对“爱”的含义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
(2)重视逆向思维。课文中提纲契领、承上启下的词,我们习惯地称为重点词。如《草船借箭》一文中的“神机妙算”,集中地表现出诸葛亮杰出的才干。如果只停留在书面的解释上,很难引起学生思维变通。有位教师从逆向角度问学生:如果诸葛亮那次借箭没有成功,可能是些什么原因?然后从诸葛亮通天文,善用人、懂心理,晓兵法,精计算五个不同的角度对借箭没有成功的假设一一进行否定,学生就理解了“神机妙算”的含义。
(3)重视求异思维。教师在让学生理解课文时,启发他们“求异思维”,能使学生的思维变通。如在《月光曲》的教学中,一位老师抓住“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回答了七种可能的原因,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中达到了变通,从变通中开拓了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