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寄宿学生学业健康远低于走读生

2015-03-18

江西教育A 2015年1期
关键词:寄宿制学业因素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日前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与发展论坛上表示,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001年至2012年,国家在撤点并校过程当中,在西部地区推进一个专项工程,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杨东平称,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连续做了三年监测,结果显示,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学业成就远远低于走读生。

“这个结果跟我们的政策初衷是完全违背的,我们想把小规模学校学生集中起来,给他们比较好的办学条件、比较完备的教育设施,促进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但是结果并不是如此。”杨东平说。

他进一步分析称,影响小学生学业成就的有两个因素,一是教育因素,包括教师、教材、硬件设施等;二是学生个体因素,如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如果一个年幼的儿童非常想家,生活不能自理,怎么可能有教育质量?

2001年,我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对邻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小学数由原来的70余万所下降到了2011年的20多万所。由于部分地区操作不当,曾引发孩子安全、辍学等问题。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叫停持续十年的撤点并校的政策。◆(吕春妍 人民网  2014年11月19日)

猜你喜欢

寄宿制学业因素
艰苦的学业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解石三大因素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5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