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花鸟画写生教学再思考
2015-03-18张玉霞
张玉霞
(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
工笔花鸟画写生教学再思考
张玉霞
(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
现阶段在我国多数高等院校的工笔花鸟画教学中,写生仅仅发挥了提高造型能力与收集创作素材的功能。在写生过程中,由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缺乏,导致了写生与创作两个环节的相互脱节。针对这一现状,基于教学第一线与绘画创作的经验,提出工笔花鸟画“以观代写”式的新式写生。通过发掘新图像语言、追寻个性化造型、设计画面新构成,以此来锻炼提升创作者绘画创作的水平。
工笔花鸟画;以观代写;写生教学
工笔花鸟画自唐代独立成科,经五代、两宋的发展达到高峰,相关的画理、画论、画法逐步完善,并形成固定的“格法”,成为后世画家所遵循的艺术规范。在今天的工笔花鸟画教学中,继承传统并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成为教学的难点与突破点。
现阶段我国多数高等院校美术院系的工笔花鸟画教学主要围绕临摹、写生、创作展开,一般遵循从临摹到写生再到创作的教学次序,认为临摹是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传承中国人文精神的主要方式,写生是提高国画造型能力和获取创作素材的重要途径,通过写生收集的素材经后期的整合加工才能进行创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又将临摹教学凌驾于写生与创作教学之上。这种教学安排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独立于创作的写生教学,搜集到的素材比较零散,没有对物象整体全面的认识与表现。离开客观物象,通过整合这些零散的素材进行的绘画创作缺乏新颖的构思与别致的构图,画面没有整体的气势,对物象的表现也是概念有余而生动不足。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写生教学与创作教学的相互脱节,写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基于教学第一线的工作经验、写生与创作的实践体会,笔者提出了工笔花鸟画“以观代写”式写生。“以观代写”式写生并不是不写生,而是要在写生过程中加大观察与思考的成分,创作者在写生初始就融入许多创作的要素诸如图像语言的选择、画面的构图、物象的造型、具体的表现技法等,以及对画面整体氛围的营造、作者情感的传达都进行深入的思索,最终表现在写生稿中。在这种新式写生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增强使得写生与创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写生时就进入到创作的状态之中,对于工笔花鸟画的总体教学而言,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相较于传统写生教学,“以观代写”式写生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掘新图像语言
在工笔花鸟画写生中,图像语言的选择与表现是创作者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传达创作主旨的主要载体。中国传统花鸟画表现题材多样,涵盖花卉、禽鸟、蔬果、鱼虫、走兽及生活用品等,古代文人根据这些物象的谐音及特点赋予物象人的品格与一定的文化寓意,画家从自己的情感出发选择相应题材的物象进行艺术表现,从而更贴切地传达出创作者的情感与寄托,如《宣和画谱》中提出:“花之于牡丹、芍药,禽鸟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间。至于鹤之轩昂,鹰隼之挚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思,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1]1042除了绘画题材的拟人化品质与不同的文化寓意,随着历史的演进,创作者创作的主旨与对自然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相应地对于工笔花鸟画图像语言的选择与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在农耕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及生存能力薄弱,人类对自然充满敬畏的情感,从而体现为对自然的依赖,表现在艺术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最终的艺术追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征服、改造自然成为人类能力的集中体现。在人类大力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无尽的欲望使得改造自然变为破坏、摧残自然,雾霾天气的加剧……目前,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生存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艺术作品中,则由对自然敬畏、依恋的情感转变为对自然中枯竭、死亡现状的直视与展现[2]。现当代工笔花鸟画家通过对新图像语言的发掘与表现(包括对旧题材的新表现与发掘新题材),将艺术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索、对生命本质的关注凸现出来,用艺术作品唤起人类对过度改造自然而引发的自然危机的警示,传递艺术家对当前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批判。工笔花鸟画的这一现实使命反映在具体的写生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学生在其生活经验、思想认识及文艺修养等方面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选择适当的图像语言,并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对所选择的自然物象进行主观表现,或对自然物象与其周围的生态关系进行主观重组,藉此来表达创作者对物质生存、精神生存、生命本质等理性问题的思考与阐释。
在“以观代写”式工笔花鸟写生中,创作者思考的空间远远大于行动的空间,创作者对客观自然的深入观察及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很大程度决定了绘画图像语言的选择。“写生之作,皆在随处留心,一经入眼,当蕴胸中,下笔神来,其形酷肖。”[3]1224可见,创作者对客观物象的第一感受极为重要,因而,要求创作者拥有一双敏锐的发掘艺术新素材的眼睛,同时需要创作者情感的真诚投入以及对社会现状与人类生存等问题的关注,以此发掘的新图像语言,更能体味大自然的生命节奏,更贴切地表现创作者对大自然与人类生存关系的理解。
二、追寻个性化造型
目前在多数高校中工笔花鸟写生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实施的过程中追求客观的表现自然物象,具体为对照自然物象运用线描的方式对其摹形。“以观代写”式写生则强调创作者以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视角为主去观察、表现客观物象。由于创作者主观意识的渗透,通过这种写生方式所表现的物象属于“意象形态”。[4]“意象形态”由于带有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与个性特征,其造型方法又可称为个性化造型。值得注意的是,个性化造型不是对客观物象的简单概括或抽象表现,而是创作者创作能力的根本体现,与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认识及审美意识息息相关。
对学生个性化造型能力的培养是形成其绘画风格的前提,在工笔花鸟写生教学中,除了常规的造型练习外,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而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运用主观的视角观察客观物象,抓住客观物象感动自己的主要特征,进而运用取舍、综合、夸张、变形等造型手段来强化这些主要特征。由于个人主观意识在画面中的渗透,学生表现物象的个性特征更加突出、鲜明。在这样日积月累的有针对性的写生训练中,学生造型方面的个性特征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强化,为其绘画风格的形成奠定必要的造型基础,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现当代工笔花鸟画家。
三、纳入平面构成设计
平面构成是二维空间中的一种主要构成形式,属于西方现代设计的范畴,作品通过抽象性与直接性的表达凸显出强烈的形式美感,具体表现为运用点、线、面元素及其构成形式,将客观物象概括与归纳为趋向几何形的块面,从而构成作品大的格局与整体气势,在此基础上遵循统一中寻求变化的原则再进行分解与细化,在局部的平衡与秩序中寻求突破,达到视知觉方面的和谐与平衡[5]。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画的现代化进程中,一些工笔花鸟画家吸收平面构成中这种对形的自觉关注与对形式美的追求,在传统绘画构图样式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构图理念,积极探索与拓展国画的构图样式,力求突破传统绘画的构图形式,作品展现出浓郁的现代气息与时代特点。
“以观代写”式写生在构图方面吸取平面构成元素——点、线、面调整画面,运用平面构成形式构成画面,改变了传统中国绘画中“起承转合”式的构图法则,出现了满构图、方构图等构图形式,更为直白地对自然物象进行特写或表现瞬间的生活场景,追求直观简洁的表达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平面构成造型元素与基本构成形式的导入至关重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对纷繁复杂的、错综无序的自然物象进行秩序化的排列、组织来构成画面的基本框架,融合平面构成中点、线、面元素,运用统一秩序原理对客观物象进行具体的单纯化与简洁化处理,不仅包括对物象形的大小、数量、位置、方向等变化做综合构成,还包括对物象整体的疏密、虚实、聚散、呼应等的组织安排,抓住主要矛盾,化具象为抽象,并在画面中凸现点线面本身的视觉意趣,同时赋予一定的情感,使之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从而凸现画面的形式美感。在对客观物象单纯化、条理化、秩序化的处理过程中,要充分强化画面的势与力,同时注重画面的视觉平衡,从而表现出创作者对客观物象的综合与概括能力[6]。构图是否得势,决定着作品的成败,花鸟画为平面布势,通常以近景出现,为产生距离感一般通过分清层次与处理块面关系来实现。经过归纳与概括及视觉重组后的画面,构图或新颖别致或形式感强,表现的物象主题明确,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四、小 结
本文剖析了“以观代写”式写生相较于传统写生教学的优点。研究发现,“以观代写”式写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将写生作为收集创作素材与提升造型能力的初衷,在绘画创作的造型、构图、新图像语言的发掘与表现等三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观代写”式写生不是对照客观物象摹写外形,而是创作者以其主观的视角观察客观物象,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的、极具主观特点的艺术形象。具体的创作过程为创作者面对自然物象萌发创作灵感,由此产生创作激情,在创作激情的诱导下对景写生,并将创作的诸多因素如构图、技法表现、画面氛围的营造等纳入到写生时需考虑的问题。在写生中,创作者对客观物象的第一感受及由此产生的激情应贯穿于写生的始终,并运用艺术手法将其表现出来。此外,创作者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心观照客观世界,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于普通物象中发掘前人未表现过的题材,发现其可入画的意趣;或于前人表现过的题材中,融入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审美意趣,进而进行写生与创作,将是个性独特、新颖的力作。
[1]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聂劲权.图像对生存境遇的表征——以花鸟题材创作为例[J].文艺研究,2013(7):155-156.
[3]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4]何专连.写生新探——关于工笔花鸟画写生教学的思考[J].美术研究,2006(2):96-98.
[5]魏超玉.当代中国画构成语言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5):107-109.
[6]方楚雄.以万物为师 以生机为运——谈花鸟画写生[J].美术学报,2008(2):60-62.
(责任编辑:张新玲)
Teaching of Sketching Cour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Realistic Paintings of Flowers and Birds Revisited
ZHANG Yuxia
(School of Fine Arts,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Anhui 234000)
At present, in most universiti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Realistic Paintings of Flowers and Birds, sketching only played the role of enhancing ability of modeling and collecting composition material. And students’ lack of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the composition and sketching were not integrated. To improve this situation and based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a new way of sketching by the name of“sketching by thinking”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By exploring new graphic language, seeking personalized modeling, and designing new pictures, students can enhance composition level.
Traditional Chinese Realistic Paintings of Flowers and Birds; sketching by thinking; teaching of sketching.
J201
A
1009-8135(2015)02-0125-03
2014-12-25
张玉霞(1980-),女,宁夏隆德人,宿州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中国画理论与技法。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小学美术教师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术写生教学改革的视角”(JGI3366);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一般项目“传承与突破——地方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4jyxm384);宿州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szxyjyxm20126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