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在中国土地上的明珠
——赛珍珠抗战演说与文章之管见
2015-03-18冉晓莉
冉晓莉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江苏镇江 212003)
遗失在中国土地上的明珠
——赛珍珠抗战演说与文章之管见
冉晓莉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江苏镇江 212003)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身处美国的赛珍珠参与和组织了大量的社会活动:创作小说、发表演讲、成立东西方协会、编纂《亚洲》杂志等。赛珍珠以支持抗战为主题的演说和文章都充分体现出她对中国的关注和热爱,对于“中国必胜”的信念,以及对中日民族精神和中美关系的独到见解,为中国赢得美国甚至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为中国抗战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
赛珍珠;抗日战争;演说;《亚洲》杂志
在美国文学史上,赛珍珠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这位身上流淌着美国血液却对中国文化有精深理解的作家,以其文学作品和人格魅力,构建起了一座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赛珍珠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时,她积极开展援华活动,为中国赢得美国甚至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为中国抗战做出了特殊的、不可忽略的贡献。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对于赛珍珠在抗战时期的演说和作品研究一直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本文以赛珍珠抗战主题演说和在《亚洲》杂志发表的抗战文章为切入点,揭示她对中国的深厚感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了悟,以及对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心。
一、对战时中国命运的热切关注
赛珍珠从襁褓中就跟随父母来到中国,她80多年的生命历程中,有近一半是在中国度过的,她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取材于中国或与中国有关,一直视中国为“第二故乡”。然而,赛珍珠在中国所处的又是一个极为动荡和不平凡的时代,她与中国人民一起经历过丰收和饥荒,经历过混乱的革命以及血腥的战争。她交往于社会各个阶层,尤其对处在生活底层、广大淳朴勤劳的中国农民十分了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铁蹄开始践踏中国的土地,随着战事的蔓延,赛珍珠回到了美国,但对中国的牵挂已融化在她的血液中,虽然身处异国,她仍时刻关注中国的命运,一直积极呼吁支持中国的抗战。
当从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看到关于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对南京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进行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的报道和“杀人比赛”的照片,赛珍珠无比震惊和愤怒,她对日军的暴行进行了强烈谴责:“所有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报道,每个字、每一句话都被中国人的鲜血沾住,字里行间发出了血淋淋的冤喊:还我头颅!我不能袖手旁观,视而不见!”[1]
赛珍珠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她以抗战为背景创作了《龙子》、《爱国者》、《今天和永远》、《中国的天空》、《滇缅公路的故事》等大量作品;创建东西方协会,促进东西方的沟通和理解,以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支持中国抗战的工作中;成立紧急援华委员会,积极为中国募集巨额资金……尤其是1934至1946年间,赛珍珠在美国的《亚洲》杂志(1941年起任编辑)上致力于发表介绍东方文化、具有进步思想的文学作品,埃德加•斯诺访问延安后写出的轰动世界的报告文学《西行漫记》便是首先在《亚洲》杂志上连载,然后才出版的单行本[2]。我国左翼作家鲁迅、茅盾、郭沫若、柔石、丁玲、萧乾、萧红等作家作品的译文,都经赛珍珠之手一一呈现在西方读者面前。她还亲自撰写并陆续发表了30余篇与中国有关的文章、剧本和连载故事,其中大部分是以声援中国抗战为主题的,如 China Against Japan(《中国反抗日本》1936.2),Friends and Enemies of China(《中国的朋友和敌人》1936.4),Free China Gets to Work(《自由的中国行动起来》1939.4)等。与此同时,赛珍珠为声援中国抗战四处演讲,即使在她著名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演说中,也不忘为中国的抗战呐喊助威。赛珍珠这一时期的小说、政论文章、剧本、演说、社会活动,无不体现出她对中国命运的关注和对抗日战争的支持,在增进西方社会对中国人民的了解、同情、支持,以及用实际行动支援中国抗战方面,赛珍珠是不遗余力的。
二、对故国家园的深情描述
对于中国——这个自己生活、成长,并视为第二故乡的国度,赛珍珠不仅十分熟悉,还始终怀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她赞美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变化多样,地貌纷繁各异”;“拥有世界上最美的自然风光”。在1938年题为《中国必胜》的演说中,赛珍珠深情地说道:“(中国的南方)青山秀水,翠竹摇曳,棕榈婆娑,橙色的小树林规模之大、当地农业的精耕细作程度,以及田间的布局有致都足以让我们以农作业闻名于世的加利福尼亚人伫足流连。”[3]在赛珍珠笔下,中国人拥有非凡的刻苦耐劳的精神,无论多大的苦难都能坦然面对。
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赛珍珠不止一次地由衷赞叹。在1941年5月纽约中华联合救援会前发表的名为《中国之团结一致》的演讲中,她强调:“四千年来,中国人民繁衍发展,生生不息,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神话。他们是一个里程碑,一个大得令我们都看不到其边际的里程碑。有谁能想象世间曾存在过这样的雕像或寺庙或宫殿,它能历经几千年岁月的洗礼却依旧坚固如初、功能不衰?又有谁能想象这样的奇迹,它能精致到我们人人都能看见,都能理会它的客观存在,同时又能庞大到让所有的人都叹为观止?”[4]
然而,故乡平静、自在的生活被战火无情地摧毁,昔日辉煌的文明惨遭蹂躏,赛珍珠对此心痛不已,她认为这场中日战争是“惨无人道之战争”,中国是被侵略的受害者。因为赛珍珠深知中国历来是一个“性格平和、爱好和平”的国家,“她从来就对侵略不感兴趣,更不用说发动过任何形式的侵略战争了”。[3]
同时,赛珍珠坚信中国绝不是一个能被轻易征服的国家,五千年来,它虽历尽沧桑,但却是“一个任凭外部世界的行进步伐而恪守自身发展节律前进的国家,一个屡遭科技化程度到极致的现代化武装力量的袭击却至今生息依旧、屹立不变的国家,一个除了辽阔的版图之外无任何物质上优越性,但却能在开战后的今天实实在在地变得更为坚强的国家。”[4]她清楚地看到,中国人民一贯是团结一致的,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团结精神使中国的古老文明延续至今,并终将征服依仗强大武力入侵的外来势力。
正因为对中国的热爱,赛珍珠把自己看成离开故乡的女儿,虽然身处大洋彼岸,却对中国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忧心如焚;也正是出于对中国的热爱,赛珍珠积极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奋笔疾书、奔走呐喊。从她的笔下和口中,西方人民看到了一个坚强、团结、不畏强暴的民族,是赛珍珠重塑了中国人在西方世界的形象,也为抗日战争赢得了西方社会越来越多的同情和支持,这对身处困境的中国而言不能不说是弥足珍贵的。
三、对中、日民族精神的透彻理解
跨文化的背景使赛珍珠可以从东西方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对比中观察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也使她能用宏观的世界性眼光审视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1927年3月至1928年冬,赛珍珠因北伐战争局势动荡而避居日本长崎,使她有机会对日本的社会情况有所接触和了解。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初,赛珍珠就在《中国必胜》的演说中提到她对于中、日战争根源的思索。她认为中日交战源于血统差异,是意识形态的交锋,因为中国和日本是完全不同的民族,他们之间的差异之大到了无法相互理解和沟通的程度。中国人和日本人不但相貌上有明显区别,而且在个性上也迥然不同,中国人是“随和自在、无拘无束的民族”,而日本人则是“世界上最刻板教条的民族”;中国人天性轻松快乐,而日本人天生严肃死板,“本性中又有一种缺乏幽默、固执的、令人可怖的冷酷无情”,同时,由于缺乏中国人的幽默感,日本人成为“优雅伴着粗鲁,诗意的思绪伴着残酷的心灵”的矛盾综合体。虽然同属东方国家,但种种差异导致他们无法相互理解,甚至是厌恶对方。
赛珍珠认为,中、日的差别如同美国与英国的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是地理因素。中国是居住在一个泱泱大国里的民族,疆土辽阔、经济自给自足,其“国土之大、民众之多、思想之开放活跃,都给中国的民族脾性抹上了轻盈灵活的特质”。[3]在如此辽阔的疆域下,中国人繁衍生息,自得其乐,他们从不会因为资源匮乏而觊觎他人,处处显示出“博大”的精神,因而中国历来就不是一个具有侵略性的国家,因为她从来就不需要这样做。相反,日本则是一个被海洋围困的小岛国,对日本人来说,生活的含义历来是完全不同于中国人的。在他们居住的少数几个多山的小岛上,物质资源极为匮乏,每一粒稻谷、每一片菜叶都被珍惜地享用,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拥有的东西随时都有可能被火山吞没或被海浪冲走。狭小的国土和艰难的生活使日本人拥有了两样东西:“超越一切民族的坚韧性和胜于一切的爱美之心。”[3]他们通过勤劳节俭和自我约束,经受住了苦难和艰辛的考验,使他们的国家日益强大,使自己的弹丸之地变得美轮美奂。然而,岛国民族与生俱来的忧郁、严肃、固执和“狭隘”的特质,使他们自以为“日本人在道德精神上是优越于任何民族的”,极度膨胀的自信导致他们看不清自己,也理解不了别人,试图通过强制手段迫使其他国家的人民认同他们的所作所为。
其实,早在1936年《亚洲》杂志发表的《中国反抗日本》一文中,赛珍珠也曾对中日民族精神和生存哲学做过精辟论述,她认为中国的生存哲学是“平静、幽默、乐观”的,而日本则“孤注一掷、狭隘、缺乏幽默感”。千百年来,中国人始终以平和的心态接受生活的考验,用微笑面对失败,哪怕一丁点开心事都能让他们乐在其中,他们把生命看得比荣誉、抱负和爱国主义更重要。而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的生存哲学是一种动力、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一种不顾一切的决心和对理想的坚韧追求,一旦目标不能实现,一切都将毫无意义,他们宁愿结束自己的生命,并视之为光荣。赛珍珠指出,中国正是由于秉承了与日本迥异的民族精神,而从来都不曾有过侵略别国的野心,这种民族精神使中国延续至今,而且必将在日本消亡后一直生生不息。不得不说,赛珍珠对中、日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思索是十分透彻的,对战争根源的挖掘是深入和独到的。
四、对中日战争走向的明确判断
自小受中国文化熏陶的赛珍珠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十分了解,这对她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影响[5]。事实上,赛珍珠常常是站在中国人民的立场上看待国际关系的,对于日本侵华战争的结局,赛珍珠始终抱着“中国必胜”的信心。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一年,赛珍珠就在《中国反抗日本》一文中大胆预言:“我仍然相信,中国能胜利……日本对中国大规模的、恐怖的威胁,有可能唤醒深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团结精神,年轻的男男女女将联合起来进行一次新的殊死斗争,以此来捍卫家园,拯救祖国。”[6]
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2月,在战争走向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赛珍珠获得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她以《中国小说》为题发表了获奖演说,从极其专业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小说的成就,她的演说看似出人意料,但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她早已将中国看作自己的“第二祖国”,把中国人民的生活当成了自己的生活。在演说中,赛珍珠不忘为奋起反抗的中国代言,她从跨文化的高度指出,中美两国人民的心灵在许多方面有相通之处,“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们都酷爱自由”。当下,中国举国上下正在为自由、独立而战,这是一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争”,理应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她充满信心地说:“当我看到中国空前地团结起来反对威胁其自由的敌人时,我感到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钦佩中国。就凭着这种争取自由的决心——在深刻意义上是天性的基本美德,我知道中国是不可征服的!”[7]955
同样,在中日战争陷入焦灼状态的1939年,赛珍珠在《亚洲》杂志发表了《存在即胜利》一文,批驳了西方欧美国家的“中国失败论”,她以中国哲学的视角阐释:“中国正在赢得这场战争——不是通过战斗,而是通过‘不战’……因为中国人相信,存在即胜利。”[8]赛珍珠深知,虽然炮火可以摧毁许多东西,但中国人民的精神是无法被征服的,只要中国人活着就有希望,最终的胜利一定是中国的。正如她在《中国必胜》的演说中也曾提到,那些好战的国家虽然能凭武力和经济的强大获得一时的胜利,但“最终能在地球上生生不息、代代繁衍的是那些爱好和平的国家”。[3]
赛珍珠不仅对中日战争的走向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极富价值的前瞻性预言。1942年3月,赛珍珠应美国之音、英国BBC电台的邀请用汉语发表了广播演说,讲述了美国从观望、怀疑到团结中国抵抗日本的转变历程,高度赞扬了中国人民在强敌面前表现出的勇敢、顽强、团结精神,她强调自己始终坚信“中国绝对不会屈服于日本”,“中国人是不会投降的”。当时,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已对日宣战,中国和美国成为联盟国家,美国人民也从中国的抗日斗争中渐渐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深谙中美两国文化的赛珍珠欢欣鼓舞,她指出中美两国人民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信仰自由、独立,理应并肩作战。“将来战事完结,我们必是最后的胜利者。那时我们两国,一东一西,要成为世界上民主主义的两大领袖,战后与战时一样,我们要站在完全平等的地位,我们今天因战事的需要彼此互相合作,将来太平时,我们必然照旧合作下去,因为只有中美合作,才能形成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9]赛珍珠的这番话语如今读来仍然让人倍受鼓舞,尽显政治智慧,令人叹服。
五、结 论
回首70年前的中日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赛珍珠以她特殊的背景和影响力,为支援中国抗战奋笔疾书、奔走呐喊。她的笔下、口中无不流露出对中国的深深热爱和支持,呈现了她对于“中国必胜”的信念,以及对中日民族精神和中美关系的独到见解。在当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赛珍珠的抗战演说和文章,如同拾起掩埋在尘埃里的明珠,任凭历史的磨砺也不能掩盖它的光芒。就像周恩来评价说:“赛珍珠是著名小说家,是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在抗日战争方面,她同情中国,是中国人民的朋友。”[10]
[1]于继增.赛珍珠与她的中国情结[J].文史精华,2007(9):51-58.
[2]姚君伟.论社会活动家赛珍珠的对话意识与实践活动.[J].江苏大学学报,2013(5):1-4.
[3][美]赛珍珠.中国必胜[C].周卫京,译.赛珍珠研究文集第二辑.镇江:赛珍珠研究会,2009:109-111
[4][美]赛珍珠.中国之团结一致[C].周卫京,译.赛珍珠研究文集第二辑.镇江:赛珍珠研究会,2009:112-123.
[5]张子清.赛珍珠与中国——纪念赛珍珠诞辰一百周年[J].外国文学研究,1992(1):71-75.
[6]Pearl S. Buck.China Against Japan[J].Asia,1936(2):79-80.
[7][美]赛珍珠.大地三部曲[M].王逢振,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8]Pearl S. Buck.Who Lives,Wins[J].Asia,1939(11):635-636.
[9]刘宏伟.大于作家的作家——写在赛珍珠诞辰120周年之际[N].文艺报,2012-07-20.
[10]美荣.为中国抗战呐喊的美国女作家[N].人民政协报,2013-08-29.
(责任编辑:张新玲)
The Pearl Lost on the Land of China: an Analysis of Peal S. Buck’s Lectures and Articles in Anti-Japanese War
RAN Xiaoli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Zhenjiang College, Zhenjiang, Jiangsu 212003, China)
Peal S. Buck, though living in America, participated in and organized many social activities to support China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Anti-Japan War, including writing novels, making speeches, establishing the East and West Association, helping the editing of the magazine Asia and so 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studies of her lectures and articles on the War so that we can appreciate her deep love for China, her firm belief in the victory of China, her insightful view on the national spirit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nd her prospective prediction of Sino-US relations. Her contributions to helping China get sympathy and support from America and other countries should never be ignored.
Peal S. Buck; The Anti-Japanese War; lecture; the magazine Asia
I106.4
A
1009-8135(2015)02-0099-04
2015-01-06
冉晓莉(1973-),女,江苏镇江人,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