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当代青年价值观重塑的指针

2015-03-18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重塑中国梦价值观

项 鑫 刘 健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 233030)

“中国梦”:当代青年价值观重塑的指针

项 鑫 刘 健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 233030)

“中国梦”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实现我国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思想。通过对“中国梦”的追求,依靠党的自身建设和“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强大的“中国精神”和青年人热衷的新媒体平台等手段和方式,重塑当代青年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可以使他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梦”,并自觉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梦”;青年;价值观;迷失与扭曲;重塑

一、“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对当代青年的重要性

(一)“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内涵

“中国梦”是习近平同志在2011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来的重要思想,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在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他将“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它是关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因此,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详细深入的阐释和解读。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认为,“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民族复兴之梦,它寄托着三种情怀:“家国情怀”、“大国情怀”和“天下情怀”[3]。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研究员认为,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教授认为,“中国梦”,贯穿着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历史主轴,连接着国家、民族与个人的前途命运,蕴含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丰富内涵。它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面向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5]。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陈俊宏认为,“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基本外延是和平发展之梦、合作共赢之梦、奉献人类之梦,已成为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得到各国政要和舆论的广泛认同[6]。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教授从五个维度对“中国梦”进行了解读,他认为从命题的维度看,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从历史的维度看,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从本质的维度看,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从实践的维度看,实现中国梦要坚持和遵循“三个必须”;从世界的维度看,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7]。

(二)“中国梦”对当代青年价值观塑造和提升的重要作用

1.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是主流价值观的实践者

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与社会的生力军,更是中坚力量,他们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成为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价值观来决定的。如果大学生的价值观不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共鸣,则会将大学生带入与社会主义道路相悖的危险方向;如果大学生的价值观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调一致,则必然形成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指引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流价值观。

因此,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亟需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作为时代中坚的主流价值观的实践者的接力棒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肩上。虽然时代不同了,大学生们很难复制上一辈青年在改革开放之初以“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振臂一呼赢得广大民众的响应,无法以“人生之路”、“伤痕文学”这样的大讨论带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再不能以“天之骄子”的荣耀来做民生民智的启蒙者,更不容易从残酷激烈竞争中登上精英领袖的地位。但是,当代青年拥有一个前辈们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时代为之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舞台,以及一个能承载国家、民族和个人希望的“中国梦”。

2.“中国梦”对当代青年价值观塑造和提升的重要作用

自“中国梦”提出以后,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并对各行各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于主流价值观践行者的青年一代而言,“中国梦”对其价值观塑造和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从主体上来说,新时期青年的价值观是健康向上的,他们主体意识强、思维活跃、敢于创新,但是由于思想意识还不成熟,极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表现出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中国梦”的提出,为新时期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带来新的、正能量的血液,有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价值观。

首先,“中国梦”激励了当代青年的梦想。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充满抱负,时刻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他们的这一追求,必须建立在我国“两个百年”的目标基础上,因为这是党、国家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梦”的提出,既体现了对这一目标的追求,也肯定和激励了青年大学生在这一目标下,对自己个人理想的追求和实现,从而在广大青年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中国梦”坚定了当代青年的信念。当前,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思潮更加多样化,价值多元化影响着青年人的理想信念,部分青年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腐蚀。而“中国梦”的提出,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迎合了当代青年的实际需要,为他们在当下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等指明了方向。

再次,“中国梦”激发了当代青年的创新精神。青年,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理应走在时代创新的前列。当代青年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要求他们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培育创新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8]130“中国梦”的提出,为当代青年开启了创造未来、实现抱负的大门,在“中国梦”对当代青年的作用和历史地位的肯定基础上,青年人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挖掘和提升,再配以各大中院校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他们一定会充满激情和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当代青年价值观的现状:迷失与扭曲

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促使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一些新的思想、新的流派不断产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迷失、道德责任遗失等问题,这在青年一代中的表现更为明显。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空想主义、个人主义等观念在当代青年大学生中有不断蔓延的趋势,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崇高思想被质疑、被否定的现象已不是个案,这对在青年人中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当代青年价值观的迷失

青年人所处的人生阶段,正是人格、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形成时期,可塑性极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当前,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而产生的利益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等现象,使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出现了思维上的混乱和定位上的偏差,使他们对自己、对世界、对未来,以及对社会主义等缺乏正确的认知和理解。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当前的青年大学生中只有43%的人有明确的人生志向和人生规划,超过半数的人没有建立明确的人生观。并且,对人生抱有崇高理想的青年大学生所占比例仅有13%。于是,不难理解为什么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2.35%的青年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半数(48.61%)的人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只是难以达到”,更有32.26%的人认为共产主义“纯粹是空想,永远不能实现”。[9]由此可见,当前的青年大学生大部分是处于迷茫、模糊和世俗的状态,他们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更缺乏像先辈那样的崇高理想,以至于他们多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背离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的价值指向。

(二)当代青年价值观的扭曲

价值观是社会矛盾关系中主体所持的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价值倾向,它指明了一个人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为人们的人生追求目标、追求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标准。受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冲突的影响,当代青年对生命的真正意义缺少正确的理解。特别是受物质主义的影响,大学生的求学目的带有较多的功利色彩。根据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份调查显示,59%的被调查者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谋求理想职业和社会地位。另根据一份针对四川成都六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展开的调查问卷显示,64.64%的被调查者将人生的首要价值目标定位为“金钱”,而选择“知识”与“能力”的仅占“34.15%”与“49.46%”,选择“德性”的则为28.77%[10]。根据一份调查显示,对“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种观点,49.3%的人持的是赞同的观点,而对“钱越多,人生价值越大”这样的观点也有20.2%的人持赞同的观点[11]。有的大学生为物欲所蒙蔽,将大学的目标定位为经商赚钱,甚至不惜通过违法手段来谋利。此外,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少大学生都持一种消费主义的价值观,生活品味呈现出庸俗化、非理性化。根据四川成都六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显示,有24.21%的被调查者认为在“食品”上花大价钱是值得的,另有21.32%选择了“衣服和饰物”,而选择“书籍”的只占46.42%[10]。在市场经济实用主义与物质主义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遭遇着诸多的苦恼和困惑,以至于在一部分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价值取向扭曲的现象。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矫正自身的价值取向、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实现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我国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所在。

(三)当代青年社会责任的遗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逐渐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道德失范问题逐步凸显。而大学生是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旧有的价值体系逐步被打破新的价值体系逐渐形成的过程之中,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在这一群体中尤为明显[12]。根据2012年一份淮安市五所高校的调查问卷显示,对社会责任的认可度(从“对自己的家乡”、“对有困难的人”、“对自己居住的社区”、“对社会中所有的人”四个方面分析)均没有达到50%,而对大学生奉献精神的分析则显示,对于“不计报酬的奉献太难做到”这种观点持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观点的人占44.3%,对“见义勇为到牺牲自己不值得”这种观点47.8%的人持不赞成或不太赞成的态度。但根据2011年一份吉林省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主要针对吉林省十几所院校在校本科生和高职学生展开)显示,在问及“看到小偷在偷钱包,我会主动去制止”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时,仅有5.5%的学生选择了“完全符合”,而58.8%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不确定”;对“我愿意放弃个人利益而为环保尽一份力”这一观点,41.9%的学生选择了“不确定”,21.4%的学生则选择了“不太符合”或“很不符合”。从这两份调查问卷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不是很强,对于社会奉献精神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敬意,但真正落实到社会实践中特别是涉及到自我切身利益时,绝大多数学生反而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心态[13]。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乏,一方面是由于转型时期社会伦理原则和道德价值被扰乱,无法有效调节人们的道德观念,造成社会道德目标与人们行为背离;另一方面则与我国高校责任教育的模式、理念相关。

三、用“中国梦”思想重塑当代青年的价值观

从以上分析可见,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严重的迷失和扭曲现象,他们普遍将个人利益置于最高位置,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为人生的追求。而“中国梦”的提出,为当代青年开启了塑造正确价值观的大门,将一度被青年人忽视的有关人的生命、人生幸福、人的责任等思想体现在人生价值、理想信念、社会责任之中,这也正是“中国梦”融入青年价值观重塑的现实依据和主要路径。

(一)加强党的建设,重塑当代青年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担起领头羊的角色。第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促进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第二,中国共产党必须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党员必须在实现“中国梦”的各项任务中发挥应有的示范作用,引领各行各业的发展进步。第三,中国共产党还应该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实实在在地解决人民的困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建社会主义。

(二)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重塑当代青年价值观

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梦”的战略思想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这些思想对大学生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它能帮助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迎合时代需求的高尚且远大的理想信念,它是指引和衡量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最佳标尺。不仅要通过理论教学让大学生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还要通过实践教育让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深刻的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特别要针对当下的“中国梦”进行学习和探讨,结合中国国情和生活实际,理解、分析“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以及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塑当代青年价值观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它是数以亿计的个人梦想的汇聚,只有充分尊重个人理想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现实存在为出发点,尊重人的差异性、个别性、主体性,加强个体的自我教育,发展人的个性,培养人格力量,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塑造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着眼于青年的发展,注重青年的差异性、主体性,关注他们的心理特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在“中国梦”的背景下,青年的价值观应该建立在个人兴趣爱好、专业技能、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能要求全部青年都是一个思路,都以同样的标准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促进和实现青年的全面发展,让青年能够找准自己的出发点,既注重自身主体性的发挥,又必须强调自身社会化的发展,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中国梦”相结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用“中国精神”,重塑当代青年价值观

当代青年价值观之所以出现迷失和扭曲,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重物质轻精神造成的,青年人对精神追求的弱化严重地阻碍了自身的长远发展,也阻碍了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当代青年价值观的重塑更应该将“中国精神”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着重培养他们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它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重塑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就是要将其培养成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的创新精神和尚荣去辱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五)利用新媒体阵地,重塑当代青年价值观

当代青年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得益于新媒体的发展,但同时当代青年价值观的迷失与扭曲也因新媒体的发展,可以说,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各种变化都“成亦萧何败也萧何”。为此,在重塑当代青年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地利用好新媒体。第一,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权威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多关注热点话题,及时更新信息;第二,加强与大型知名网站(如腾讯、人人等)合作,利用网络影响力和关注率,在其网站的醒目位置设专栏或平台,进行“中国梦”和价值观的教育;第三,开辟“微”平台,占领“微博”、“微信”等信息交流场所的制高点,密切关注当代青年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焦点、难点和疑点,第一时间给予答复、澄清,加强对青年价值观的重塑;第四,利用“IM”平台(如QQ、飞信、短信等),近距离地接近青年大学生,因势利导,纠正其认知偏差,重塑正确的价值观。

[1]习近平.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1.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3]张维为.中国梦与中国情怀[N].人民日报,2013-03-03.

[4]冷溶.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3-04-26.

[5]王伟光.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中国梦[J].求是,2014(7):13-15.

[6]陈俊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正确指引——深刻理解习近平同志关于战略问题的思考和部署[N].人民日报,2014-04-24.

[7]曲青山.从五个维度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N].北京日报,2014-07-14.

[8]爱因斯坦.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J].文苑:经典美文,2011(6):96.

[9]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课题组.大学生理想信念及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2):15-18.

[10]李堂.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家园建设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11]李一国.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6):65-66.

[12]熊晓燕,何润霞,申捷.推进“中国梦”教育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68-71.

[13]傅鸿颖.依托红色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5):142-144.

(责任编辑:于开红)

China Dream: the Pointer of Value Re-establishment of Contemporary Youth

XIANG Xin LIU Jian
(Anhu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Bengbu, Anhui 233030)

China Dream is an important thought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by Xi Jinping. Through the pursuit of China Dream, relying on the self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and people-oriented guiding principle, strong “China Spirit” and the new media platform and other means and ways favored by young people, the correct, positive upward values can be reshaped among the contemporary youth, and the latter can better understand “China Dream” and positively work hard for it.

China Dream; youth; values; lost and distorted; remodeling

G633.25

A

1009-8135(2015)01-0020-05

2014-12-29

项 鑫(1984-),女,安徽宁国人,硕士,安徽财经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刘 健(1982-),男,江苏扬中人,博士,安徽财经大学讲师,主要研究理论经济学。

2014年安徽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编号:2014FDYMSGZS008)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重塑中国梦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重塑未来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李沧:再造与重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重塑灵魂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