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体能的系统结构透视体能训练的科学性

2015-03-18张新孔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0期
关键词:系统结构体能训练专项

□张新孔(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从体能的系统结构透视体能训练的科学性

□张新孔(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体能训练是提升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关键一环,更是实现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在进行体能训练之前,应先了解体能系统结构与体能训练科学化的相关内容,才能让广大教练员更加充分地了解体能的系统结构内涵,了解体能训练的实质,从而帮助他们进行更加科学的体能训练,以提升体能训练的合理性。

体能训练系统结构科学性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体能训练科学化越来越重视。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只有尊重科学,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才能够获得最好的训练效果。毋庸置疑,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能够从整体上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不过,在了解体能训练科学化理论之前,我们不妨先介绍一下体能的系统结构原理,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体能训练。

1、体能的系统结构探析

1.1、分类的概念及体能的分类

分类,指根据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特征进行有规律地划分,以让各个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更加显著的一种方法。通常,分类需要遵守三项原则:第一,每一次分类都只能遵循一个标准;第二,分类之后所得到的各个对象之间均是不相容的;第三,分类之后所得到的各个对象的外延相加之和必须与被划分对象的外延相等。对于体能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通常,体能的分类标准有两个,一是根据训练阶段性进行划分为基础性体能和专项体能等,二是根据功能性进行划分为体能划分为技能性体能与健康性体能。其中,技能性体能包括身体的爆发力、力量、灵敏性、平衡性、协调性等内容,而健康性体能则是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的体能。

1.2、体能系统框架的透视

贝塔朗菲(现代系统论创始人)认为,现实中的所有事物群体之间都是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的,世界上并不存在没有内在关联性的事物,而系统则是这一切事物存在的方式。结构分析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划分子系统,以此来研究和探知各个分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方式,并对这种关联方式加以明确地阐述。通常情况下,系统结构按照标准的不同可以简单划分为两大类,一是框架结构,一是运行结构。所谓框架结构,指的是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的一种内在的联系方式。运行结构则与之恰恰相反。由于与其他的事物相比,体能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中,所以在研究时我们不妨先对其进行框架结构分析。

研究证明,体能系统结构涵盖四个子系统,它们分别是身体素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心理智能,且这四个子系统之间不仅互相依附,而且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2、体能训练的科学性探究

2.1、体能训练的内涵

体能训练的本质内涵应该是对系统的整体性训练,提高人体在走、跑、跳、投等各方面的能力。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应将运动项目与人体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针对性地对人体运动系统的肌肉、骨骼、心理素质等进行科学地提升与优化。正所谓“无骨而不立,无节而不活,无肌肉而无力”,一句话说明了骨、关节、肌肉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对人体来说,骨犹如杠杆一般支撑着整个身体;关节对人体的力量、柔韧性与运动幅度的大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肌肉的牵拉功能让运动得到顺利完成。因此,我们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应该充分重视骨、关节、肌肉这三大点,分析它们的生物学特点及工作特征,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研究体能训练。

简单地说,体能训练过程就是对人体体能系统优化的过程。运动是在大脑与神经系统的作用下,让骨、关节、肌肉在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同配合下完成的一项人体活动。体能训练是一个优化人体系统结构、提升人体系统功能的过程,优化的对象则是运动过程中直接参与系统(即骨、关节、肌肉)、运动神经支配系统等,优化的目的是让身体的各个系统之间协调工作,达到整个人体的最优程度。

2.2、体能训练过程的科学化

(1)体能训练是一个整体。

体能训练是一个整体的训练过程,从训练之前的准备工作到最后的放松恢复活动,每一个环节都要给予高度重视,这就要求训练人员充分了解训练内容、训练顺序及训练注意事项等。因为体能训练的每一个环节对于人体而言都有不同的意义与作用,放松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整体的训练效果产生影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体能训练的完美体现。所以必须注重训练质量,保证训练过程的完整性。

(2)体能训练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①体能训练方向要有一定的顺序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般体能训练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与前提,只有在一般体能训练上达到一定的水准,之后再进行是专项训练时,才会有良好的效果;第二,在发展体能训练之前需要对身体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测与评定,不同功能水平的运动员所进行体能训练的内容与强度皆不相同,否则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②体能训练内容亦要有序进行。体能训练内容的顺序性主要以人体生理变化的特征为依据,合理地进行安排。对训练内容合理地进行安排,是实现训练效果,确保训练质量的关键之所在。在具体安排体能训练的过程中,需根据身体的能量代谢条件与神经系统的特征,将要求灵敏、快速的训练内容放在整个训练过程的前面进行,例如灵敏度训练、爆发力训练、速度训练等。其他的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训练内容要放在后面进行。根据大、小肌肉群在不同负荷刺激下的分工特点,建议在进行力量训练之前要先安排大肌肉群的训练,而后才是小肌肉群的训练,如此才能对负荷产生良好的激活作用。此外,还有特别注意各项素质内容的训练顺序,例如,在进行高强度的爆发力训练之后的短时间之内最好不要进行耐力训练,力量训练之后的3小时左右才可进行耐力训练。

(3)正确认识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之间的关系。

一些人经常混淆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部分概念,甚至在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区分上产生误会。不过,在经过思考过后,我们认为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既要区分又要融合,二者之间是一个相对独立又统一整体。在最初进行一般体能训练时,其方法与手段主要是以人体基础能力训练为核心施行的,此时还不适合与专项训练相结合。这是因为,一般体能训练具有独立的训练体系与训练方向,此种训练模式所达到的效果是专项训练所不能比及的,如若不然则会事倍功半。比如,一些预防病痛的训练方法、手段等并不适用于专项体能训练,但却对于接受一般体能训练的运动员具有很好的治疗功效,甚至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所以,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有时无需为了求得更早得与专项训练相结合而一味地模拟专项体能训练内容、方法及动作,而是应该在体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再考虑与专项结合,实现基础向专项的平稳过渡,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与竞技能力。

所以,在处理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深刻认识到以下两点:首先,一般体能训练是前提,要看清与了解一般体能训练的独立性;其次,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二者相辅相成,它们的结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稳中求好,以保证运动员体能水平的不断提高。

(4)体能训练时要有系统性。

体能训练不是短期的、单环节的训练任务,它是长期的、系统性的融贯于人体的整个系统中的任务。只有进行系统性的体能训练,才能够保证体能水平的正常提升。体能的提升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扩大的过程,据相关研究发现,体能训练需要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发展,这是因为9-12岁是人体体能素质的各项指标快速发展的时期,12-16岁人体各项指标因为身体的成长、发育的原因发展会相对缓慢,16-20岁体质素质的增长速度又恢复正常。所以,为了帮助运动员打下良好的体能基础,让他们拥有更长时间的运动寿命,一定要从小练起。

[1]李兆鹏.现代竞技体育体能训练的几点思考[J].冰雪运动, 2012(2).

[2]袁守龙.现代体能训练发展趋势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1).

[3]孔祥星.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探析[J].改革与开放,2009(7).

[4]陈月亮,赵玉华.体能系统结构要素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7).

[5]张政.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11(4).

[6]吕新颖.运动专项体能训练的“功能因素”[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

[7]谢纳.体能训练运动损伤原因现况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2(15).

猜你喜欢

系统结构体能训练专项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结构及日常维护技术研究
考虑助力器动力学的舵系统结构非线性颤振特性分析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
基于PLC控制的局部通风机变频调速系统结构分析
炭素煅烧回转窑三次风系统结构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