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散打教学现状分析

2015-03-18陈其玉长春建筑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0期
关键词:运动教学模式专业

□陈其玉(长春建筑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高校散打教学现状分析

□陈其玉(长春建筑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散打,也称作散手,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具有体育性、对抗性、民族性的特点。在高校中广泛开展散打课程,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思想品格,还可以弘扬武术精神,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散打运动因其特有的优点被各地高校所接受,各高校纷纷开设散打课程,以此来适应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

散打武术精神师资力量教学模式

由于散打运动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健身与运动价值,且对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锻炼起到积极作用,深受大学生喜爱。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高校的散打教学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当前高校散打教学存在的问题,同时,再根据相应的理论和文献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今后高校散打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1、当前高校散打教学现状

散打课程是一项运动性较强、健身价值比较大的运动,各地高校纷纷开展该课程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发展。散打运动具有健身的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从散打课程发展至今,当前高校散打教学呈现以下情况:

1.1、高校散打教学发展比较迅速

由于散打本身固有的特点,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提高学生的意志力,所以各地各高校纷纷开展散打课程。促进了散打课程的迅速发展。同时,由于当前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整体偏低,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主张学习散打,这也促进了高校散打教学的发展。

1.2、高校散打课程的教学地位尴尬

虽然说散打有诸多好处,但是由于散打具有一定的伤害性和危险性,所以,高校在设置散打课程的时候也只是作为一种特殊的选修课,并不是在所有的同学中开展,为此,高校散打教学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既想发展散打,但是又受与规定的限制。

2、高校散打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散打教学在高校中虽然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也使高校散打教学的问题日益突出。

2.1、高校散打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存在与高校散打教学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教学的手段也比较落后。教师示范,学生学习是当前高校散打教学的主要模式。由于此种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而缺少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学习的状况自然也就一般。如何改变当前单一的教学模式是高校散打教学今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2.2、高校专业散打教师少,缺少专业师资力量

要想充分发挥散打运动的特殊作用,就需要专业的老师进行专业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当前高校散打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散打教师的学历低,技术差,甚至年龄过大,性别差异过大。教师是学生引导者,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改变高校散打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是今后高校散打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2.3、对散打文化传播力度小

从当前的整体来看,在高校的散打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缺少对散打的文化教育,作为散打教师,并没有将散打的真正运动精神进行传播和弘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动作上的指导,并没有将散打的精神很好的向学生传播。散打是中国武术的一种,中国的传统武术讲究的是武德。很显然,教师对于学生的武德培养并不尽人意。所以散打运动要想在高校真正开展,就必须加强散打的文化教育,培养学生人文修养。

2.4、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学生普遍反映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课程中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散打的教学课堂应该是富于朝气的、积极的、丰富多彩的,但是很多学生感觉课堂上很枯燥,在学习前是十分有兴趣的,但是在学习后就失去了原有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改进教法,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水平,还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只有将课上得有声有色,学生才能被吸引到其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兴趣,也能够提高个人技术水平,进而教师才能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2.5、缺少教学设施

场地设施是保证体育运动的基础,尽管有些学校能够保证散打教学课程的开展,但通常设施条件简陋,多是地板之上,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受伤,并且诸多的技术动作仍欠规范性,致使危险性出现的频率升高。另外,散打所学的教学器械的缺失,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散打作为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实战是提升运动技术的必要途径,但是相应的护具与器材的缺乏,让很多这类的课程内容,教师不敢于安排,这让教学效果大打了折扣。

3、解决高校散打教学问题的策略

从整体来看,散打运动对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意志力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所以高校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散打运动的缺点就不发展、不开设散打运动,如果上述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那么散打运动就可以真正的成为高校的专业课程。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3.1、对高校散打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解决单一教学模式

要想使散打运动成为各地高校的专业特色课程,就必须解决单一的教学模式。首先可以改变和完善散打教材的内容和编写,使教材内容既要包括专业的指导,也要包括散打文化。同时还要请专业人员对教材进行审评。只要有了专业的完善的教材指导,单一的教学模式才能得到解决,才能使学生的散打动作和散打文化得到双向的培养。

3.2、加强高校的散打师资力量的建设

高校在开设散打课程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引进专业的散打教师,对现有的散打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在提高教师水平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要是教师将现代的教学方式引用到散打教学中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加强学生武德的培养。

3.3、高校要加强对散打运动的宣传力度

高校在开设散打课程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散打运动的宣传力度,采用多种渠道如媒体、期刊、报纸等扩大宣传的范围。加强散打的文化传播,使散打运动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强学生的武德培养。要让学生明白散打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武术精神,使中国武术得到传承和发展。

3.4、提高各部门的重视程度,强化体育设施建设

学校发展之中,领导重视是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项目开展的好坏与领导重视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项目的支持程度包括场地设施投放支持力度,都对于项目本身有着重要的影响。散打运动本身所需器材简单,样式较少,但是在高校中开设的专门室内场地仅有4所,散打运动所学的器材,比如拳靶、脚靶、护具、手套、头盔等则是严重缺乏,这也成为了限制该运动进一步开展的重要因素。要想更好的推到高校散打运动的开展,改变当下的现状,需要我们首先认识到该运动的价值意义,并投入适当的经费,或者可以考虑与市场经济合作共建场馆设施,并形成社会企业共同管理的模式,对在校师生可以适度实行价格合理的有偿化服务,这样也可以带动周围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为其带来更大的便利,同时也能够解决了经费问题,以及场馆设施的维护与完善,对全民健身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同时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散打,关注这方面的运动。

4、结束语

武术散打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瑰宝和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符合大学生的身体发展需要,散打运动之所以会深得大学生的喜爱,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散打的独特优势。未来散打运动必将随着国家对体育运动的高度重视和高校散打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而得到深入发展,这对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促进散打运动的普及及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相信在未来的高校散打教学中,将会把体育与教育体系进行有效结合,构建面向未来、符合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散打教育体制,使散打教育在高校得到更加健康、蓬勃的发展。

[1]邱斌,张庆建.高校散打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2.

[2]康武军,易丽萍.普通高校散打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2,05.

[3]郝艳龙.普通高校散打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0.

[4]赵杰.高校散打运动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 2013,16.

猜你喜欢

运动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不正经运动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