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践状况及发展机制建构——基于山东部分高校的调查研究

2015-03-18李建萍菏泽学院体育系山东菏泽27401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0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运动阳光

□李建萍(菏泽学院体育系山东菏泽274015)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践状况及发展机制建构——基于山东部分高校的调查研究

□李建萍(菏泽学院体育系山东菏泽27401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目前高校师生受传统体育观念影响较重,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缺失、考核监管不到位、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机制的设计应着重从激励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开展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新路径。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践发展机制

我国自2007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体质都有了明显改善,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我国学生体质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根据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状况调研报告显示,近几年我国学生的体质还是一直处于缓慢的下降趋势。“如果普通大学生的体质没有明显提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无从谈起。”高校是为国家储备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教育部门,应该清醒认识学生体质下降的普遍状况,努力探索适合高校实际情况的阳光体育长效发展模式,开展好高校体育工作,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每个学生都掌握一项终身体育技能。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从山东省内选取28所高校,作为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调查研究对象。

1.2、主要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针对辅导员、体育教师及学生代表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8份。

(2)访谈法。

对高校体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进行电话访谈,从整体上了解各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组织情况、经费投入情况等。

(3)数理统计法。

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认真梳理和筛选,分析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相关因素。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校师生深受传统体育观念束缚,对阳光体育重视不够

调查结果显示,72.5%的高校师生认为现有阳光体育运动项目多是传统竞技类运动项目,这些项目的参加者多为身体素质强的学生,普通学生参与程度低,忽视了阳光体育是为了提高广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根本目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高校阳光体育活动策划和管理者的思想狭隘,开展阳光体育仍旧以竞技体育思想为主导,缺乏对高校体育运动项目的创新和普及性改造。另外,根据对高校体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的访谈,80%以上的负责人认为高校培养人才需要培养他们强健的体魄,但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往往是注重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忽视体育教育的开展。在被访谈的28所高校中,只有3所高校把阳光体育的绩效纳入到相关学生工作的考评中,可见高校对阳光体育运动明显重视不够。

2.2、阳光体育运动独立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缺失

根据高校现有体制,阳光体育运动的管理主要是以学校体育委员会为主管部门,而没有设立专门独立的管理机构。在学校体育委员会的管理下,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又被公共体育部、团委、学生处以及各院系分散开展,而在大多数学校这些横向部门还存在沟通不畅和配合不协调的问题。另外,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86%的学校缺少专业的学生活动指导教师,阳光体育活动大多数指导任务都由辅导员或学生干部顶替,他们大都缺乏专业体育知识和体育指导技能的培养和培训。

2.3、阳光体育政策贯彻不到位,监督不力

阳光体育运动贯彻和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调查结果来看,被调查学校都存有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相关方案和实施结果,但大多数学校缺乏对阳光体育实施过程的监管制度,缺少对实施结果的应用和评价制度。大多数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多局限于一年举办几次大型活动和赛事上,而活动过程中的督导、活动后的评价以及活动结果的长效运用都严重缺失。分析其原因,一是贯彻制度不健全使阳光体育运动演化为了大型活动的简单集合;二是从顶层设计上就缺乏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工作综合考核评价一体化和系列化思考。

3、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长效机制设计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长效机制的建立应着重从激励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并实施开展高校阳光体育运动。

3.1、完善阳光体育运动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成立专门的学校阳光体育运动考核小组。在阳光体育运动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公共体育部、学生处、团委和各院系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考核评价领导小组,每年一次定期对学校各院系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把对阳光体育运动考核结果作为学校对各部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来规范学校各部门的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提高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学校也可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对阳光体育运动所开展活动设立多种奖项,如设立“阳光体育先进单位”、“阳光体育模范班”、“阳光体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奖励形式采取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以精神奖励为主,培养全校师生终身体育理念,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精神。

3.2、以校园体育文化引领阳光体育运动,建立特色运行机制

校园体育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等学校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发展传承的重要载体。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尽量结合校本特点和学校地域特征,广泛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和传统体育项目。

3.3、对学校阳光体育实行监测制度

规范监督机制要保证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发展,必须建立合理完善的校园体育监督制度。一是要长期规划,根据学校实际,把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规划纳入到学校长远规划中,对本校阳光体育发展的特色、路径及发展趋势和年度目标要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和具体的量化指标。二是政府要参与对学校阳光体育的评价与监测,并把对学生体质的监测结果作为政府衡量学校体育教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指标。三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委员会要对学校内部负责阳光体育各院系进行考核和监测。在实际操作中,各环节要落实到人。如学校每年对学生进行健康体质测试,为体现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可实行网上公示体测成绩的方式,以便广大师生进行监督与评价。

3.4、完善阳光体育运动的配套体系,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阳光体育的保障工作是政府、学校、家庭互相配合,通力合作,进行体育资源整合和共享,以解决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保证阳光体育长效和谐发展的配套体系。它包括医疗保险、体育经费、家校合作等。把高校学生纳入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范畴,从一个层面上保证了学生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安全性。体育经费是支持阳光体育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更是吸引从事阳光体育专门人才的主要经费来源。学校应该增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经费预算,保障阳光体育运动更深更好的开展。在申请政府专项拨款的基础上,学校还需要尽可能的吸引社会力量办体育。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在寒暑假可为学生制定假期体育作业,并鼓励家长与子女一起运动,在进行榜样带头的同时,也能营造全民体育健身的运动氛围。

4、结语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应该是以提高广大学生体质健康为主要目标,在阳光体育文化宣传与舆论导向下,由专门独立的学校阳光体育委员会统一领导,公共体育部、学生处、团委、各院系相互协调,互相合作,通过专门的人才培养与调配、活动设计与实施、督导与检查、评价与表彰等一系列程序,广泛有序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积极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锻炼任务的一项复杂系统工程。要解决目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困境和瓶颈,需要成立专门的学校阳光体育运动考核小组,定期对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和监督监测,并对考核和监测结果进行实效应用。体育教育还需注重体育文化精神的传承,多种渠道加强阳光体育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发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合力,共同营造全民健身氛围,确保阳光体育长期有效的开展。

[1]石云龙.高校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初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03.

[2]章罗庚.校园体育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49.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运动阳光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浅析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策略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模式构建
走在阳光路上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