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加强经济管理的探讨与思考

2015-03-18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李琳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医疗医院经济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琳

医院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严峻,同时对医院的经济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医院的经济管理质量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医院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医院应当在树立新的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思路,达到实现医院经济的低耗、优质、高效运行的目标,以适应医疗市场竞争的需要。

一、医院经济管理的内涵

医院经济管理是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指导与监督,开展经济分析和经济核算,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提供医疗服务和取得尽可能好经济效果,更好地完成以医疗为中心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各项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

二、医院经济管理存在特点

(一)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在国务院五部委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提出“坚持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由此可见,维护人民健康权益也就是医院公益性的体现。医院经济管理首先应明确医疗机构的经济活动并不等同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医疗机构是提供医疗服务的经济主体,服务对象是具有其相对特殊性的客体,即病患者;医疗服务是医院提供的主要产品。我们在这里探讨的经济主体是指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这也就决定了其所具备的公益性,非营利医疗机构是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和营运的医疗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实际运营中的收支结余用于自身发展。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所提供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执行政府规定的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医院财务管理执行财政部、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等有关法规、政策。

(二)医院组织管理体制实行院长负责制

我国公立医院领导管理体制多数实行院长负责制,即院长作为医院法人全面负责医院行政管理的组织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和医院管理者的责任和权力,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医院管理模式。

(三)医院文化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内生源动力,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经济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近年来,许多医院已充分意识到医院文化建设是对医院发展带来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医院文化有利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进而提升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必须在社会认同和患者选择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三、医院经济管理现状

医院收入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补助、按服务项目收费和按药品及材料加成率收费,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政府职责的渐渐撤退,公立医院原有的国家计划和政府指令性机制已经逐渐淡化,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以及投入政策的不及时落实,目前执行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政策制定已不能体现现有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医院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自身的医疗服务经营收入,采取增收节支的措施势在必行。医院要努力依靠自身发展来维护医院各方面的运营,医疗服务不仅要考虑社会福利,还必须实行经济核算和医疗成本管理的客观要求。以最小的财务成本,向社会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院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

医院经济管理是合理组织、协调医院经济的一种方法,是全员参与全过程的管理,经济活动始终贯穿于医院的每一角落,医院的产品是为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而经济效益则源于各科室为病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部分医务人员认为经济管理只是医院领导和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作为医务人员的职责只是治病救人,这样错误的思想认识,将会制约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全民医保广覆盖,患者出院后,实行由医院垫付报销制度,医院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改变,由直接收入变为预算收入,增加了资金的风险,从很大程度加重了院方的资金压力,所以调整医院原有的经营理念、经营策略及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来完善经济补偿机制是已是迫在眉睫了。

四、强化医院经济管理的几点思考

医院应该利用多渠道积极主动地争取政府支持,无论是资金上的投入还是政策上的支持,使得医院能在更高的平台发展。医院按照规划总体目标,开辟新的医疗领域,不断将医疗技术水平进行提高,引进高端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大批专业人才,以吸引广大患者群众,提高医院的市场占有率,使医院能有长足发展的动力。

转变观念,树立全院全员重视经济管理的认识,为患者提供“优质、低耗、高效”的医疗服务,合理增加医院业务收入。通过行业质量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使医院经济管理有章可循。根据出入院标准、医疗护理质量标准、诊疗技术规范,用药管理规范、临床路径标准、把这些标准纳入常态化管理的内容,并作为医院经济管理的依据,从而实现“医院合理投入、医疗低成本、病人低消费、医院合理收益”的新思路。

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增强医院发展能力。医院财务管理应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并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通过预算指标考核制度,应用综合指标的考核对各科室部门进行考核,将结果与过程有机结合,及时控制调整方案,立足医院的长远发展。通过预算管理提高各部门的成本管理意识.将成本管理的意识深入到医院每一经济事项。预算收入和支出要做到数据准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规范的流程控制下,医院通过精细化的预算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医院的运行效益。

推进医院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医院经济管理的关键。医院从财务核算迈向精细化管理,经济管理是医院运营管理的核心,通过医院自身的运营管理系统,即“医院资源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财务、物资和人员信息自动生成和各系统控制单元的互通,落实成本控制,建立相对应的绩效评价体系,实现医院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系统化医院资源管理平台,让管理者能掌握医院运营状况,快速决策;降低医院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要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契机,加强对药耗的内部流转管理,尤其要加强医院固定资产、行政用物资、药品及耗材的管理。

医院要想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和提高人员活力,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实现精简机构。其次,要加快转变观念,借鉴企业的先进理念,提高流程服务水准,充分调动和激发职工服务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改革措施,建立起适应新型医疗市场发展的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

随着国家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医院要高度重视医疗保险参保人群,目前医院就诊患者近90%属参保人群,也就是说医院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医保基金的拨付,作为医院,应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各项医保政策培训,重视各项医保政策的宣传执行,使各类医保政策在全院深入人心,为医保患者提供高效快捷的就医流程,准确为患者进行医疗费用结算服务,积极配合政府医保部门做好对参保患者的服务工作,使医院垫付款项能及时回款,保证资金的安全使用、合理流动,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1]郭航远,任秋风,王莉娟.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机制建设[J].医院管理论坛,2013,(3)

[2]饶克群.公立医院重在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5)

[3]史芳.医院经济管理的探讨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9)

猜你喜欢

医疗医院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萌萌兔医院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