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5-03-18陕西省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龙背镇初级中学
陕西省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龙背镇初级中学 陈 伟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说过:“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到完美之域;一面又与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还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们在阅读教中要有机地渗透美育,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辨证统一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尝试。
一、咀嚼词句,品味语言美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绝对离不开对语言的分析和品味。事实上,语文教材所编写的课文,文质兼美,都出自名家之手,课文中的不少词句看似平常,实际上往往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就展现了一种优美的意境。高尔基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物和思维过程。”教材中的作品语言,是经过作者(有的还经过编者)反复锤炼、推敲的语言。文学作品中一切的美,都是用语言来表达的。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注重发掘意境优美、发人深思的语言,以发现作者抒发的情思,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
二、加强诵读,感受节奏美
叶老说:“所谓的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要让学生体会作品的自然美,诵读是一个关键。语文教师在范读或指导学生读书时,除了在停顿、语速、节奏上加以规范外,还要注意语调和语气等。这样就会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感,师生共同进入佳境,获得初步的审美感受。“感人信者莫先乎情”。好的朗读可以使学生动心动情。教师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所饱含的真挚感情,叩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使他们胸中或浮起涟漪,或掀起波澜,激发起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这种情当是高尚的、健康的、向上的、火热的,能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三、展开想象,感受生活美
文章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是绚丽多彩的。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重现这种生活美。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诗、画、乐融为一体的歌。它就像一股活泼的清泉,读来令人欢快、幸福、振奋。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结合歌曲,展开想象,并描述出我们如何在祖国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向往未来的。通过想象,学生脑海中就能浮现出“家乡美景图”“辛勤劳动图”“欢庆图”,由此强烈地感受农村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
四、分析人物,领悟人格美
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心灵是离不开阅读教学的。教材中众多的人物如《一面》中“心系国事,关心青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是一种伟大的人格美。《木兰诗》中的花木兰不但勤劳善良,更表现出一种爱家爱国的大爱之美。同学们从他们身上受到美育教育。《孔乙己》安排了一个酒店伙计的“我”来作孔乙己故事的“目击者”,让他来叙述孔乙己的悲剧。孔乙己的自欺欺人、麻木不仁,最终成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这也是一种美,一种悲壮美。小说就是通过这悲剧的人物的描写,来深刻揭露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和摧残的。
五、把握结构,感悟建构美
文章是讲究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的。条理清晰,读起来思维有序,学习起来记忆有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才有说服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议论文一般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层次来组织文章的,层层相扣,彼此和谐,结构浑然一体,给人一种整体而完整的美感。有的文章则有前后呼应的结构美。如朱自清《背影》第一自然段中说:“我与我父亲不相见已二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中间具体回忆父亲的背影,最后又写到读着父亲的信,“在晶莹的泪光里,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文章前后呼应,既使结构条理分明,又深化了主题。表现了父子之间真挚感情。
六、启迪心智,动笔创造美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不仅让学生思想上受到净化,还要引导学生拿起笔来创造美,写出文质兼美的美文来,这是美育过程的归宿。王勃模仿庾信的诗翻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鲁迅从果戈里的同名小说获得启示而作《狂人日记》。对初中学生来说,应从观察生活、取材剪裁、构思文章、谋篇部局、锤炼词语等方面加以借鉴,逐步创作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西方美学家比沙罗说过:“谁能在一个地方发现人家没有发现的平凡角落的美,谁就是幸福的人。”为了把学生带入一个悦神励志的审美境界,我们在授课中,经常要用这句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文《我的老师》通过与蔡云芝先生之间发生的七件琐事,表现了老师关心学生,而又爱憎分明的人格美。 雷锋在日记中写到:战士那退了色的补丁的黄军装是美的,工人那一身油迹斑斑的蓝工作装是最美的。农民那一双粗壮的满是厚茧的手是美的……。由此可见,衡量人的美丑,应侧重于内容,侧重于人的内在精神品质的特点。我们不否认现代歌星是美的,但我们也并不能说他们是当今社会最美的,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同时也反对过分追求外在美而忽略内在美。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追求服饰打扮也无可非议,但我们应该让学生懂得外表的欠缺可以由内在美来补充,美的气质,美的风度,美的修饰,同样使你充满魅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让学生掌握课文,又让学生掌握了运用美学理论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了如何鉴赏人的美丑,从而促使学生追求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真善美是人创造出来的。要让人类社会变的更美好,就必须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如果说我们的学生能热爱祖国,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美好的情操,有报效祖国的本领,那么,他们就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如果我们的学生不但如此,并能维护祖国利益,进而创造美,将成为社会的栋梁。虽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经过美育过程达到后一种境界,但作为教师,应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达到后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