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语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好习惯的培养

2015-03-18吉林省珲春市春化镇学校王鸿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8期
关键词:每节课句型单词

吉林省珲春市春化镇学校 王鸿波

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教多年深有感触,一个有好习惯的学生是很容易取得好的成绩的。在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要求我们的学生更可自觉的投入到每节课的学习教程中,最大程度的做课堂的主人。那么学生的自学习惯,互学习惯,质疑习惯,反思习惯,还有课堂纪律等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习惯涉及的内容非常广,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就从几个小方面谈自己的看法,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学习的习惯的培养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有的孩子进入初中了,还不会书写字母,还不会记忆单词。你可能很恼火,孩子在小学干什么了?小学从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学了三年居然一点兴趣没有,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他已经形成心里定势,我是学不会英语的。

遇到这样的你怎么办?连基本的学习都进行不下去,何谈高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是这样做的:降低标准,降低难度,降低要求,让他们每天学一点,别人十个词汇,两个句型,他可以学会四个、三个词汇,一个句型,让他每天都有收获。这样一段时间之后,他会对自己的要求提高,会有进步。最主要的通过这样的训练让他有学习的习惯,有成功的体验,他可以继续学习下去。

二、朗读习惯的培养

大家都知道,英语课堂前几年培养了很多高分的哑吧选手,也就是学生不张口。在高效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少,因为小组学习,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如果就不说话,就会被同学们所批评,甚至唾弃,为什么呢?从评比标准上来看,每个同学们必须发言,才能让本组的成为佼佼者,不能因为你一个人就拖了本组的后腿。这样开口说英语的人渐渐的多了,我现在所教的班级不论成绩如何,上课一定是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试想一下,一天说一句,一周四天,一个学期十八周,那也是不小的收获。我班的王某,说话有些口吃,平时连说汉语都有些困难,就别说英语了。但是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培养,现在每节课表达的内容已不再是一句、两句了。基本能达到中等学生的水平。他自己也较前有信心,以前是同学们一说他,他就不再张口了,而现在已经没有说他了,他的语速还是很慢,可同学们已经懂得了尊重,会等他把话说完,也不再嘲笑他,这让他更自信了。

其实朗读的习惯还在于日积月累,每天十分钟,可以读课文,读单词、读故事、读听力原文等,甚至可以每天读一句名言,只要坚持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也需要老师的坚持。每天十分钟,那么必须风雨不误。长此以往,自然能成为终生受益的习惯。

三、记忆习惯的培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培养习惯也是一样。至于说培养习惯重在一个月,这是指度过前几天,真正的是一个习惯的养成,这过程差不多要一个月左右。因为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成为21天,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形成你的信念。

一说学习英语记单词着实让很多同学头痛。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就是他没有记忆的习惯。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时,课标要求认读,也就是同学们会认,不需要拼写。这样,让一部分同学们养成了坏习惯,不记忆单词,随着学习深度和难度的提高,就让一部分人从学习的队伍中掉队了。其实小学三年级时一个单元的词汇量非常少,只要教育得法,那么每个人都是可以学好的。试想一天记一个单词,那么一学期下来可以记住多少呢?如果养成了记忆的习惯,看一些新的东西,他就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去记住,自然而然的就不会被后来难度加大而望而却步了。

四、书写的习惯养成

中国有句古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学习语文时要写读书笔记,要积累好词好句,学习英语也是同样的。要让同学们养成笔不离手的习惯这是很重要的。远的不说,如果在每节课上,让同学们能做到笔不离手。比如说新词,新的词组,新的句型,新的语法,还有不懂的内容,都随时随地的记下来,加上有机的复习,我想那是没有什么可以难倒我们的同学的。

当然也不能贪多,在习惯养成的开始,你不能什么都记,那就影响的合作学习的效果。抓住关键的,这样才会超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之初,可以引导他们这样的记下来。时间久了,同学们自然就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记的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工整书写。其实从上学之初就应该开始了。现在也不晚,书写的工整规范,自己复习时也爱看,如草书、虫爬,自己也是不爱看的。以往毕业的学生都是这样,从初一开始一直到毕业,积累的语法,情景对话,作文,还是一名名言警句,都是好几本。这是多么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呀!同时这个好习惯也是终生的学习习惯,多么弥足珍贵。

五、合作习惯的养成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都是说团队重要性。如今都是独生子女,都以自我为中心,“我就是太阳,我就是月亮”。其实在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非常需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我是这样安排的:小组建立之初,是每个小组自己选要组长,组员要绝对服从给长指挥。当然可以发表意见,但是必须以大局为重。第二就是组要分工明确,谁负责批改,谁和谁是互助小组,谁负责纪律,谁负责卫生等。要清清楚楚,明令规定任何一个人的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团结互助。一段时间后形成规律后,就开始轮岗,就是轮着当组长,当纪律委员等,让每个人都体会不同的工作的乐趣与苦楚。这样大家会更加的团结,不会斤斤计较。每个人都有团队意识,各项工作执行起来就更高效。让每节课的预习、学习、复习,能迅速的完成,而能够当堂达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因为好习惯每天缠上一股,要不了多久就会牢不可破。每一天,做为老师,我都告诉我的同学做一个有心人,为自己去有计划地塑造好习惯。一个习惯一旦养成了,一定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每节课句型单词
我会跳绳
单词连一连
典型句型大聚会
看图填单词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What To Do With Minutes To Go In Class(2)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北京 小学初中将打破每节课45分钟惯例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翻译误区逐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