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浅谈

2015-03-18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小学李育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期
关键词:美的基础想象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小学 李育华

所谓创新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新点子的学习活动。这里的“新”,不仅指新发现,也指新发展。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揭示新的原理,发现新的方法,只要把他人已揭示的原理和发现舶方法应用于不同的问题上,就是一种创新学习。这种创新必将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所以要让儿童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恒于创新。

一、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激活创新潜能,让充满生命活力

让情感点燃智慧的火花无论是创新精神,还是创新能力,都是以活跃的思维为前提,而活跃的思维是不可能脱离美的情感体验的,对于儿童来说尤其如此。当智慧与美好的情感体验相融,便很可能会产生奇迹。因为情感影响着儿童的内心世界,可爆发出驱动力,因此,师生关系的和谐正是以情感为纽带的。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境界。

总之,孩子的创新活动是在宽松的无拘无束中进行的。老师的期待、激励,师生间真情的交融,小伙伴的合作互动,都是为了让孩子自己手执金钥匙去开启智慧的大门。在这样亲和、互助的环境中,培养起创新的勇气,乐于创新的热情,“我能创新”的自信,最终使创新潜能得以激活。

二、在审美愉悦中,培养创新的土壤,让思维进入最佳的创新心理状态

审美感受的愉悦,影响着儿童的想象、联想、情感及行为动作,因此一切教学活动中,美无处不显示出一种积极的驱动,无处不产生对儿童智慧的启迪,对儿童心灵的润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通过美,才有可能去熏陶、感染学生的幼小心灵,进而在学生获得美感的过程中,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怎么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呢?那就要选择美的教学手段,运用美的语言,以再现教学内容之美,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中。

三、在想象中,拓宽创新的空间,让思维插上翅膀

人的所言所行,所感所悟,其核心就是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可言。思维迸发出的最灿烂、最具价值的火花就是创新,说到底,思维的核心就是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象是拓宽儿童思维空间最好的途径。孩子是富于想象的。凭借想象,孩子可以上天,也可以入海;凭借想象,孩子可以到达小鸟到达不了的地方。想象显示了孩子的智慧,想象带给孩子快乐和幸福。没有想象,童年该是多么苍白,想象力是儿童拥有的巨大财富。如今,“想象”一词出现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这是建国以来历次颁发的课程标准,大纲上从未出现过的。看来,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已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要付诸实施了。

其实,激起孩子的想象并不是什么玄妙之事。关键是老师要为激发孩子想象提供契机。其间有两个必备的条件:一是让学生获得直接印象;二是形成需要的推动。想象往往是与儿童的感知、感受紧密相连的,在优化的情境中,因为图画、音乐、表演艺术的直观性,让学生获得鲜明直接的印象,这种“直接的印象”笼罩着艺术的美,进入儿童的意识,为儿童展开想象做了十分有效的心理上、情感上的准备,甚至使之处于一种呼之欲出的状态中。

四、在学习训练中,培养扎实的实践能力,为创新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提倡创新教育、强调把学生教“活”的同时,务必要讲究“实”。“活”与“实”看来是相互矛盾的,然而又是可能而且必须融合、互补的,“训练”是培养创新必由之路。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是“10%的灵感+99%的勤奋”,这99%的勤奋当然少不了训练。最近美国心理学家阿里克森提出更加明确的观点,他认为任何领域里天才的产生都是本人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任何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经过10年时间的训练,都可以有天才般的表现,其中包含记忆的训练”。

提到训练,绝不能和那些单项的习题式的练习混为一谈。训练是能力的训练,说得更明确一些是实践能力的训练。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实践产生的最有价值的成果。而实践能力的形成,必须靠训练,如同任何人掌握工具,掌握一门技能技巧一样,没有训练必然永远是水中月、镜中花。

在这里实践训练之重要,目的是十分鲜明的,是要为学生的创新打下必要的基础,既然是这样,学科训练应该与儿童的思维发展,与儿童生活,与儿童活动和学科内容结合才是恰当的。

儿童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生创造的,所以从训练的形式讲,应与儿童活动结合,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谈到活动,马上让人想到课外,其实在课堂上,同样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进行训练,又通过训练让儿童充分地活动起来。我和实验班教师常常凭借已经优化的情境,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观察的活动、探究的活动、审美的活动、评判的活动、语文的活动,以使学生产生动机,充分感受、模拟操作、判断正误、比较鉴别,包括逻辑推理、展开想象、联想等在内的思维的活动,并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趣中学,在乐中学,在做中学。这样将训练与思维、生活、儿童活动结合,必然会吸引儿童的主动投入,训练必然是有效的。这就为儿童的创新所需的思维品质与实践能力,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总之,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于教育,优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建立在普遍人的创造性基础之上,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要面向全体青少年和儿童,因材施教,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还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峰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科教兴国做出应有的贡献。正是在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目标的牵引下,学生的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合作精神以及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是对儿童整个心滋养与人格的提升。

猜你喜欢

美的基础想象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