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国外文化渗透

2015-03-18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上官维琴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8期
关键词:意识国家语言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 上官维琴

一、背景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因此离不开文化教学。初中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应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这是他们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英美文化不仅限于圣诞节、英语俚语谚语和英美流行歌曲,它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以及文化等方面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课程目标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要素组成。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首次作为教学目标被列入其中,新《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作了如下说明: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二、初中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

新《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二级、五级和八级的文化意识分级目标上。初中学生要求达到五级目标,描述如下:一是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二是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三是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四是了解英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五是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六是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及就餐礼仪。七是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做出恰当的反应。八是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意义。九是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十是了解常见动植物在英语国家中的文化涵义。十一是了解自然现象在英语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十二是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娱和体育活动。十三是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十四是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三、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国外文化

(一)由单词渗透文化

在G o F o r I t!九年级课本Unit1.Reading中,出现一生词“psychologist”(心理学家),虽然不是重点词汇,但是刚上初三的学生们面临繁重的课业、升学及交友等普遍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由于年幼又缺乏自我调控的合适办法,但是中国人一般是谈心理抑郁色变的,往往觉得是脑子有问题,学生更是避之不及。正好对于如何处理你遇到的问题困难这个问题时,我说我认为看心理医生是一个处理你问题的好办法。在英语国家看心理医生是很普通的,这并不意味着你是神经病。心理学家会用科学的方法来和你谈话。然后你会更勇敢地面对你的问题。并通过举例的几句话,让学生记住了“psychologist”的发音涵义,更让他们了解了英语国家的人从容面对心理问题的观点。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单词,学生理解了它背后的文化。

(二)话题对文化的渗透

只要有心,可以发现文化在初中教材中无处不在。如Unit 3.What would you do? 当我问学生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a million dollars?大多学生回答的是:I’ll buy a big house/a nice car/ a lot of clothes. 然后我就说: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parents will ask children at a very young age to give away part of their pocket money to the charity. So when they have a million dollars, some of them will give away to charities. Like the richest man in the world,Bill Gates, he gave away all of his money to charities, including helping the Chinese poor people.He wants his children can make money by themselves instead of their rich father. That’s also different from many rich people in China. And I think Bill Gates is great. ( 在英语国家,父母亲会叫他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捐出一部分钱给慈膳机构。所以当他们长大后,拥有100万美元,很多人就会捐给慈善机构。例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捐出了所有的钱给慈善事业。他要他的孩子们靠自己赚钱而不是遗产。这和有些中国富人不同。我认为他很伟大。)

(三)开展课外活动,系统培养文化意识

掌握一门外语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还远远不够。教师要利用课堂外的时间,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组织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又有西方文化色彩的活动来促使学生系统了解西方文化,使学生在“乐”中培养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四、渗透文化意识时应注意的问题

1.客观性

中学生正是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时候,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很强,但缺乏冷静的分析思维能力,并且人生阅历与社会经验不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文化。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既要宽容客观地对待异国文化,又不能盲从异国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热爱并坚持自己祖国的优秀文化,使自己在跨文化环境中得体地进行交际。

2.实用性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不能光搞形式,不讲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应对具体实际问题,如拜访朋友,送礼,合理地接受和拒绝他人的邀请等。

3.阶段性

在培养文化意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学生在起始阶段时,词汇量不够,表达力不强,教师就应教给学生一些简单常见的文化背景知识。随着学生水平的增长,在教学中就应输入一些更深层次的文化知识。

4.反复性

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背景、知识能力都各有区别,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也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要反复多练,要多给学生提供操练语境。在不断练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也会不自觉地在交际中融入英语的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一个过程。文化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基础之一,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作为英语教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文化意识在外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让每堂课都有文化的韵味,都有文化的提升,成为一堂课的亮点。一个单词,一个句子或话题,让它背后的文化自然而然的呈现,并渗透到他们脑海中,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对学生今后高中的学习和终身发展都是影响深远的。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为此孜孜不倦,乐在其中,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学生。

猜你喜欢

意识国家语言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语言是刀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意识不会死
把国家“租”出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