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传授与审美能力培养
2015-03-18湖北省武汉市蔡甸职业教育中心胡德昌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职业教育中心 胡德昌
一、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是以言语为载体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的有机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博大精深决定了其课程的开放性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也就是说,语文应该是提升学生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而素养的提升又必须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并要求教师尽可能做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基础学科中,不管是对应试教育还是对素质教育来说,语文学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工具性和实用性的地位是别的学科不可替代的。
同时,语文教学活动中,课程借助的文本材料,要多关注的是人类悠久、灿烂的文化,正是通过语文活动达到对学生的人文情感熏陶。事实也如此,我们的各种语文教材的语言中布满了人类丰富、美好的情感,不仅在选作课文的童话、诗歌、散文、小说里,在编者精心设计的训练里,在与学生的任何语言交流中,甚至在大多数实用文体中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人类应有的美好情感。所以说,我们的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
二、高中语文教学承载任务的特殊性
知识传授与审美能力培养貌似矛盾,实则一体,因为高中语文要求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高中学生特定的年龄阶段和其知识积累程度,决定了他们具有更强的接受能力,这也是我们高中知识的传授和审美能力培养的前提基础。重视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重视课程的人文内涵,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是高中语文教学承担的有别于小学初中任务。
从语文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课程目标,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是我们语文老师承担的首要也是基本任务。而目前通过高考这种形式来进行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模式,恰恰强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工作。这一点,目前教育做到了且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全面的和谐发展。“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历经变迁,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高中语文课中审美元素所具有的形象生动性、个性的鲜明性、和谐共振性、内涵的丰富性、信息的综合性及情感焕发力,都是其他学科难以媲美的。
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就必然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其审美能力的任务。
三、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代教育史上,我国语文教学走过了曲折坎坷的历程。按照事物向上向前发展的一般规律,21世纪的语文应该令人走出过往的偏执,去更加关注教育的对象——人,但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在声、光、电所谓多媒体教学等花样百出的手段中,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习主体”的说法也仅仅是口号罢了。学生眼里只有老师,老师眼里只有自己。课堂节奏太快,师生们总是一路狂奔,根本来不及欣赏沿途的风景。当一节课被演绎成了教师大秀个人“才华”的舞台时,学生便成了附属物,语文就会因此变得面目可憎。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继续推进,而语文课堂也以纷繁复杂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语文课成了追求热闹的代名词,或者说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浮躁与虚无充斥着我们的课堂。
远离一切的“伪课堂”,让语文回归语文,已是刻不容缓。
四、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坚持以传授知识为基础
回归高中语文教学的本源,我认为,传授知识与审美培养是正本清源之策。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是前提。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在整个中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论是精读课文教学,还是泛读课文教学,不论是写作教学,还是各种语文训练,都贯穿着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虽然在新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学习注重“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但并不是说可以忽视中学基础知识的传授。相反,古往今来,无论什么时候,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都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首先,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对培养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有重要作用。语文基础知识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又是向语文能力转化的前提,不存在不要语文基础知识的语文能力。其次,语文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中学语文教材是文选式教材,主要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语文基础知识被分解、渗透到每个单元、每篇文章之中。教学中,将每个单元里的几篇课文甚至整本书作为一个整体去教授,注意前引后续,以此处带彼处,以一点带全体,就可以使中学生在学习中积少成多,分类合并,掌握系统的语文知识,便于能力的形成。
五、审美能力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具备的任务之一
语文学科不仅是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特殊学科。语文教育是一种美的事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美中获得知识。美的具体性、情感性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创造美,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鉴别生活中的真、善、美。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
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审美鉴赏力入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条件和丰富的图书馆馆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散文,在景物描写方面相当成功。教师可以通过文本优美的文字,在引导阅读欣赏过程中给学生展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也可以在讲述的时候,充分利用现在的多媒体条件,搜索一些相关的图片,配合教学,图文并茂,使教学更生动,让学生能更真实地体会这些美的景色。这样不仅能成功完成教学的任务,也让学生收获感官上的美感,让学生从内心中去理解这种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老师,知识传授中穿插创设情境、激发想象、鉴赏评价,这样,既启发了思维,又使学生在感性基础上得到了理性的提炼,并不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尽力捕捉新鲜而独特的情思。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获得了审美的愉悦,而语文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