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策略研究
2015-03-18楚铠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115000
□楚铠(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115000)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策略研究
□楚铠(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115000)
意志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支配自己行动,并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各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存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目的性、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等方面。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完成各种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它对人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阶段,在学生终生意志品质培养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方面首先要明确高职体育教学的培养目的,制定合理化教学目标;其次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合理化的教学情境;再次建立促进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体育教学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支配自己行动,并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各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存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目的性、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等方面。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完成各种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它对人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通过对营口职业学院2013、2014级在校生及2006-2014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高职学生的意志品质存在薄弱的问题。在校生的表现为:不能吃苦、团队意识差、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责任心差等。毕业生的表现为:具有很强的挫败感、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选择轻松的岗位从而逃避困境。分析高职院校学生意志品质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因素,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从而忽略了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其次是社会因素,物质生活的富裕、生活在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之间,缺乏社会实践等使得学生们没有经历艰苦生活和困境的机会。学生没有经受过艰苦的磨练,没有经受过挫折和考验,依赖性强,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且自尊心强,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视与好评,如果达不到期望值则容易消极懈怠,做事容易半途而废,甚至产生了“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的思想。
1、明确高职体育教学的培养目的,制定合理化教学目标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培养良好意志品质自觉性、坚毅性、果断力和自制力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一旦具有这些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他们的生活及将来的就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例如,在轮滑的体育教学中,许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女同学不愿意学习,甚至拒绝穿上轮滑鞋,害怕摔倒带来的疼痛。教师就应在讲授技术要领前使学生明白,克服恐惧心理,战胜自我也是这节课的需要大家学习的内容,这为将来同学们的导游工作树立自信心提供帮助。学生在明确了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后,他们将会积极配合体育教学,身体力行地参与体育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强化自我意志品质的培养观念,从而促进体自我在体育教学中的意志品质培养。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即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的教学目标。高职体育教学在每节课的情感教学目标设计上都应考虑到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应有不同的侧重,使得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起着促进作用。例如,在羽毛球基本动作要领的掌握中,教师应将情感目标制定为培养通过反复的挥拍练习不断强化基础动作的同时培养学生毅力与自我要求的严格性。
可以说,体育将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明确意志品质培养的教学目标,通过设置一些有难度的、富于挑战性的项目,让学生在挑战自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强自己的意志品质。例如,篮球这项体育竞技活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获得成功的动机,从而使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的极限,增强意志品质。长期艰苦的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知难而进、始终如一的意志品质。
2、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合理化的教学情境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学情境的设计还要讲求移情定律。青年学生是高职阶段教学对象的主要人群,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情境的设计,创建愉快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移情规律,调动学生情感的积极因素,多运用鼓励性的教学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使学生愿意发展自己的意志品质,以达到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动之以情地引入名人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自觉训练、乐观向上、慎独顽强的意志品质。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学情境的设计还要讲求多样性。首先,针对当代大学生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可以采用在体育教学中设置困难情境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在排球的教学比赛中要求学生分为两队,一方为4或5人,另一方为6人进行对抗。那么人数少的一方就需要每一名学生承担更大更多的进攻任务和完成更大面积的防守任务,运动量也随之增大,困难也随之增多。通过这样的人数不等的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顽强的意志、强化团结写作的责任心。让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的乐趣,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挑战自我。其次,可以设计竞争模式。竞技体育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胜心理,尤其是在通过比赛、评分等方式进行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为了更好的名次和成绩会突破自己的运动极限,超水平发挥,这些都是学生加强意志品质锻炼的过程。再次,利用不同专业学生就业后的体能需要设置教学情境。例如,建筑专业需要登高或高空作业,在对其肩带、躯干力量、上肢动力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中,我们对这一专业学生的耐力和镇定力的意志品质也要进行培养。
3、建立促进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行评价过多的采用结果性评价,衡量体育成绩的好坏倚重于体育项目的技术考试。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既不公平又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应将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效果纳入到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中。首先,将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意志品质与体育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合理化结合,将学生的意志品质标准进行量化,从而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目的。其次,应根据高职不同专业的特点,确立意志品质培养的侧重目标,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中心理健康目标与社会适应目标细化到各个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际,强化在体育教学中意志品质培养的专业特色性。再次在体育教学中评价学生意志品质的好坏应注重采取自评问卷与他评打分的方式相结合,教师在对学生意志品质评价时应将最终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总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使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和运动锻炼,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极好的场所和平台,学生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和竞争胜利的心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明确的情感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科学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进行教学评价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就业、从业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张金棒.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方法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7.
[2]何康.浅谈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功能[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11.
[3]王玉扩.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4]谭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创新探讨[J].学校体育学,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