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学习厌学现象的分析及改善

2015-03-18潘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0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教学方式

□潘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5)

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学习厌学现象的分析及改善

□潘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5)

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体育学习倦怠现象,既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影响了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终生体育意识的形成。本文从学生自身原因、体育教学环境、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师自身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学生对体育教学厌学现象原因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学习厌学

学校体育对人的现代素质的培养作用及竞争和团体意识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倡导健康第一体育理念,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是现在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但目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着十分普遍的对体育课不感兴趣、怕苦怕累的现象,既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影响了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情况更为突出。本文从实际现状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课厌学现象的原因,并给予了一些建议。

1、对体育学习“厌学”原因分析

1.1、学生自身的原因

许多学生从高中以前的教师、家长“要你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后,不能够很快掌握独立学习的基本方法,造成专业适应能力不强。有的学生经过高考后进入大学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目的,没有及时建立正确的学习观,而体育科目作为大学的基础课而更不被学生所重视。

1.2、环境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原因。

现在的就业分配不太注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用人单位现在又大部分注重学生的专业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基础课成绩,这些也都大大地挫伤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体育科目的学习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从而增长了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科目的厌学情绪。

(2)学院的体育教学环境。

众所周知,体育的项目有很多,由于学院教学资金的原因以及学院对体育教学的投入不够重视,以致体育场所不多,体育器材缺乏,导致学生有很多喜爱的体育项目因为没有场地和器材而无法进行这这些项目的活动。

(3)班级里的学习环境。

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积极向上的“人气场”和幽雅文明的环境,不仅适合学习,而且能调动人的学习积极性,易于发挥人的潜能,培养人的竞争意识。

如果一个班的学生大部分都喜欢体育运动,力争提高自己的体育课成绩,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这种积极的因素就会带动全班良好的班风、学风又使全班学生有所进步和提高,使多数人都自觉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如果一个班级有多名不求上进的学生,体育委员的作用不能很好体现,就很容易造成消极因素在班级的蔓延,形成一个毫无学习的环境,这样整班同学都会对体育失去兴趣,从而对体育课就会有抵触的情绪。

1.3、教学方式的原因

教师上课的态度、语言表达能力、心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师上课语言幽默、和蔼可亲,学生就会喜欢。学习热情就会高涨。如果教师上课口齿不清,面无表情,学生也就提不起精神,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说是在忍受时间的折磨,最终学生会讨厌教师及其课程。每个班级所能接受的教学方式也不一样,有个别教师不管什么班级都死板的按照一种教学方式,只想着完成教学工作而不顾学生是否能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这势必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教师自身的原因

总所周知,体育包含了非常多的项目,要求教师在每一个项目上都有很高的技术技能水平也是不合实际的。但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中所要教授的体育项目确实非常有限的,大部分的内容学生在中学的时候都可能已经学过,所以会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在这些项目上(如: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羽毛球等)掌握了较高的技术技能。教师在这些项目上没有较好的技术技能和理论水平,这部分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就会觉得这个课已经学不到什么更多的技术,甚至觉得自己比老师懂的还要多,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能掌握较强的技术技能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学生就会对教师有一种欣赏或者崇拜的心理,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缓解大学生体育学习倦怠对策

2.1、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观,明确学习目标

在现代生活中,体育已经不仅仅是健身强体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体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提高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同感,促进其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意识,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2、强调体育锻炼在今后工作中的作用

很多大学生觉得在大学期间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了,其它的都不重要。所以作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强调体育锻炼在今后工作的作用,要学生明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而想拥有好的身体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现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工作压力,学习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而体育锻炼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在工作中的一些不良情绪。

2.3、改善学校体育教学设施

作为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施不仅通过自身的完善程度制约和影响着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水平,而且还会以自身的外部特征给师生以不同的刺激。在高职院校里体育教学设施对体育教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好的体育教学设施将极大降低不良天气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2.4、在班级里培养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掌握不同班级学生的喜好,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明确认识身体好将终身受益;发挥班上体育委员、班长和学习委员的带头作用,因为他们理应是班上的学习积极份子,起着带头示范的作用,如果他们在上体育课时表现的怕苦、怕累,那么班上的学习氛围一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教师在上体育课时要首先跟这些班委强调他们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在上课时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2.5、改善教学方式

(1)推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以“培养习惯、终生体育”为目标,改进体育课程结构,增加体育授课科目。多开展适合大学生所追求的新兴时尚、具有娱乐性质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缓解文化课的学习压力,身心得到放松。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指标,通过课外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养成运动习惯。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一个班级里面对所要学习的体育科目每个人之前所掌握的技术技能水平肯定是参差不齐的,统一授课,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所以教师可以在上课时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三组,已经掌握一定技术技能的为一组,没有什么基础但又有学习这一体育项目兴趣的为一组,对这一学习科目没有兴趣的为一组。对有一定基础的在教学时可以加深学习内容,多通过比赛提高他们的技能,并且可以让他们扮演教师的角色协助教师指导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而对基础较差的那一组在教学时主要以掌握基本技术为主,多表扬,多鼓励。而对这一体育科目毫无兴趣的那一组可以通过体育游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上课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喜悦的激励下强化体育学习动机。

3、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3.1、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体育教师要精通专业理论和技术,掌握各运动项目的技术与战术以及相应的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具有教学、训练、竞赛、裁判以及宣传、组织等方面专业能力。当遇到自己不擅长的科目时要多看书,看相关的体育教学视频,查找教学资料,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能型的体育教师。

3.2、教师心理素养的提高

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学校激烈的竞争环境,对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的不满等等,都需要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承受力和心理素养。良好的心理素养应包括对体育工作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和优良的意志品质等。有了这些良好的心理素养才能坚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3、教师道德素养的提高

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热爱体育教育事业。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社会道德、不怕辛苦、不计较得失、作风正派、团结友爱、注重仪表等等。这样,教师才能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向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

[1]刘凤.高职学生的厌学心理分析及调整[J].药学教育,2003,19 (1).

[2]余洪权,李安.大学生体育学习倦怠现状调查与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2,(39).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体育课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