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思路探讨
2015-03-18何志辉深圳市荔园小学广东深圳518000
□何志辉(深圳市荔园小学广东深圳518000)
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思路探讨
□何志辉(深圳市荔园小学广东深圳518000)
学校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学习环境以及培养方式都会对小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特别是小学生的心智相对还不够成熟,在对其进行教育时尤其要注意要激发其学期兴趣。我国一直以来都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因此,体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做好小学体育教育工作,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代多数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分析了进行小学生兴趣培养的意义,并提出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的具体方法。
小学体育教学兴趣培养疏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这个心智尚未常熟的群体来说,兴趣是其专心参与课堂活动的主要指标。但是,现今许多小学生对体育课兴趣都不够高,有的甚至有排斥心理,这给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因此,各体育教师要想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效率就应该从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为出发点考虑制定其教学计划,在其原有授课方法与技巧上做出改进。由此可见,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其心理方面的特点探讨
1.1、小学生的生理特点
小学生的主要年龄分布为7-12岁,这是其骨骼发育最快的时间段。这一时间段学生非常好动,这就导致其课堂精力不够集中,上课非常容易走神,教师授予其的知识不能得到很好的吸收。当然,对于7到12岁的儿童来说,其各方面身体素质都处于体能发展的最佳时期,各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在对其进行教育时尤其应该考虑这些问题。除此之外,小学生的神经系统不是特别灵活,其在上课或者是平时的生活中,特别容易受到其第一信号系统的支配。
1.2、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小学课堂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可以看出,小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表现也较为多样,并且其在进行记忆时主要是以事物的表面现象为出发点进行记忆的。当然,这个阶段的学生也非常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对自己所感兴趣的失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各小学体育教师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其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其质量。
2、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方面兴趣培养的作用
2.1、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提高其身体素质
对于小学生这个正在茁壮发展的群体来说,提高其身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而进行体育锻炼是提高其身体素质的最好的方法之一,能够为其学习以及生活打好基础。因此,各体育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体能发展的最佳时期,通过提高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来帮助其提高身体素质。
2.2、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体育课堂中有许多项目都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因此,这也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实际上,现在许多小学生在上体育课时都存在抵触心理,有的学生很盲目,不知道上课该做什么,团队合作该做什么等等。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学生团队合作来提高其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增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感情。
2.3、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积极的体育观念
在许多小学生家长眼里,小学生还小,进行体育锻炼太过于浪费时间,这种错误的观念也影响了小学生,使得多数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较为淡薄。但是,我国一直以来都倡导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体育也是现今教学中多数学校容易忽略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树立终身的体育观念,各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使得他们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并逐渐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从而树立终身的体育观念,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3、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的具体方法
3.1、多与学生进行互动
小学生心理都十分单纯,老师在学生的心理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学生对老师十分敬畏。但是,这种敬畏之心往往也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不敢与老师进行日常交流。这种心理对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要想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各体育教师应该注重消除学生对其的畏惧心理,与学生交朋友,使得学生能够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感受。这对于体育教师在进行其教学计划制定以及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效率都是非常有利的,能够使得教师在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3.2、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
现今,我国多数小学体育教学形式都不容乐观,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差、效率低,其主要原因就是体育教师的教学形式不够新颖,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各体育教师应该在其传统的教学方式上做出改进,采用更为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当然,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需要杜绝的,反而应该让学生完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要想使其教学方式较为新颖,除了改变其授课方式之外,各教师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器材,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除此之外,各体育教师在进行其体育课堂教学时还可以充分考虑当地的教学特色,或者是学生的兴趣爱好,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使用最适合当地学生的教学方式。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各教师还可以在利用信息资源的同时尽可能多的使用学校提供的器材,尽可能的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3、通过语言对其进行诱导
小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其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周围人语言的影响。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师,作为其体育锻炼的指导者应该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语言诱导,使其对体育产生兴趣,从而真正参与到体育课堂中。这就需要各体育老师在平时课堂上多给学生讲述有关体育锻炼的好处,以及怎样的锻炼才是有益于其自身发展的,以此来使得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体育课堂产生兴趣。这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容易实现的方法之一。
3.4、注意对学生的鼓励
小学生体质多数都是比较弱的,因此,在体育的多数项目方面可能不够擅长,有的甚至都达不到及格线。很多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逐渐丧失了对学生的信心,从而很少对学生进行鼓励,有的甚至打击学生。但是,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会使得大多数学生逐渐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信心。作为小学的体育教师,应该在其日常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对于体育项目较为擅长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同时,也应该注意不太擅长同学的感受,要对其进行鼓励,在其取得一定的进步时进行奖励等等。这种激励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较为擅长的学生能够更加努力,不太擅长的学生逐渐找到自信。各体育教师应该在其日常生活中通过这种方法来培养和疏导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其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全面型人才。
4、小结
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思路探讨对小学体育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兴趣,帮助小学生健康发展。作为小学的体育老师,应该综合考虑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其心理条件,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其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分析了进行小学生兴趣培养的意义,并提出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的具体方法,希望对小学体育教学有所启发。
[1]仇鑫,赵凡,单颖;对体育教学方法概念和分类的再思考[J].内江科技,2010,08.
[2]童锦.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精神生命教育现状审思[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3]郭泽成,周岳峰;海南省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之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4]张德利,尹维增,陈有忠,刘玉琴;高校体育教育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模式构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