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往异化与当代大学生群居孤独感分析

2015-03-18李艳鸽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异化社交大学生

李艳鸽



交往异化与当代大学生群居孤独感分析

李艳鸽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科技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但也让我们成为各种电子产品的奴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方便,但孤独感也越来越强。大学生群居却孤独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健康、情绪状态及其行为表现。孤独感不仅仅是一种主观体验,而且是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应对孤独,需要大学生自身、学校从塑造人格、提高社交技巧、理性对待社交网络等多个方面入手。

大学生;群居孤独感;交往异化

当代社会,网络媒介尤其是社交网络极大地便捷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但也催生了人际交往的异化,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恋屏族”。社交网络的广泛使用使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交往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过度依赖、自我麻醉也带来了孤独问题。人们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交往,但网络交往受到虚拟空间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原有内涵的丧失,主体沦为客体,网络媒介变成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站在人的对立面,人成为了网络交往中的一个环节,不断被网络交往控制。

一、“恋屏族”背后的交往异化

人际交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人的社会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使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并摆脱孤独感。而网络交往淡化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简单的符号化交流,从而削弱了人的主体性。主体之间没有真正的面对面的现实交往,就无法通过对方的表情、语气、姿势、服装、配饰等非语言的符号来辨别双方真实的内心情感和状态。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没有减弱,还加深了。所以,到最后我们对孤独的恐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强烈了。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具体表现在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三个方面。

(一)自我认知的异化

网络交往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杨,人格也得到了健全发展。但网络交往角色的虚拟性和间接性使传统伦理很难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约束。这表现为大学生在网络中的盲目反传统、反正统行为;个人身份信息的有意错位;网络责任感的缺失等等。一旦网络上的一些经常性表现固定下来就会与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就会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导致人格障碍。

在网络交往中,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扮演自己的理想角色,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社交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实现”的平台。他们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状态、上传相片、发表心情,从相似的群体中寻找心理安慰,从而不断的演绎着“完美”人生,陷入了自我麻醉之中。为了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欢迎,在同龄人的比较和心理压力之下,大学生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刻意隐藏自己的喜好,而最终迷失自我。当大学生从网上走到网下,不可避免的是现实中的失落。当网上的狂欢过后就变成一群人的孤独。

(二)人际关系的异化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是基于“六度分割理论”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移植到互联网中形成人际关系网络化,帮助人们建立社会节点,编织社会结构,扩大社交范围。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网络交往可以让大学生很快交到朋友,但是社交网络并没有从实质上提高他们的交往水平和能力。交往的虚拟情境将人与人隔离开来,没有现实感。社交网络过多的消耗掉了大学生的交往时间而妨碍其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长此以往,他们会渐渐丧失对同学、老师和父母的亲近感、信任感和依赖感,会失去耐心和家人坐着聊天、吃饭。

由于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和高速度使得网络交流变得肤浅而片面。日本学者中野牧提出了“容器人”的概念。他认为在大众传媒环境下成长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而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不过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无法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容器人”的观点同样适用于今天的社交网络依赖者们。网络交往的随意性使人们不用珍惜交往机会,双方在可有可无当中无法保证长期的关系,因此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从而降低了交往的信任感。

(三)社会关系的异化

社交网络上的交流摆脱了现实世界的束缚和制约。很多大学生错误的认为网络世界是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无需负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群体,他们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成型期,具有强烈的不稳定特征。作为最活跃多变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内心冲动和表达欲望更强烈。而社交网络正好迎合了大学生的这一需求,赋予他们充分的权利。但是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良莠不齐、鱼目混杂。而受到民族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大学生网络群体容易失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导致价值观的冲突与迷失。

网络世界里的价值多元化和去中心化也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甚至部分大学生将违背现实交往规范和道德标准的行为视为正常,对于网络中的不健康信息表示无所谓。而网络媒介的虚拟性、开放性、匿名性等使大学生失去了自我辨别和控制的能力。面对一些国际关系、民族关系等重大问题以及官与民、富与贫的矛盾时,他们往往情绪化、片面化、极端化的进行非理性的评价和传播。这不仅不能有效的促进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而且滋生了仇视和抵触情绪。在这种群情激愤的情绪宣泄中,大学生肆无忌惮的表达着激烈、偏激的言辞,很容易演变成话语暴力。

二、大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危害

“孤独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绪体验。从人类需要来看,孤独感就是个体的各种社会交往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时的不愉快体验。从认知加工角度看,当个体所渴望的交往模式和实际的交往模式存在差异时,孤独感就会产生。

大学生在积淀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期望能够被社会或他人接纳与认可,渴求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友谊的滋养与爱情的抚慰,以从中获得激励、自信和归属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这些需求时常难以满足,因而与其他年龄阶段的研究被试者相比,孤独感表现得尤为强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孤独感问题逐渐关注。骆光林等人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991名大学生被试中,有146人经常感到孤独,占到了14.7%;有686人偶尔感到孤独,占到了69.2%;只有152人没有感到孤独,仅占15.3%。已有的调查结果无不显示在大学生中孤独感的覆盖面非常大,“郁闷”、“孤独”、“无聊”等词在大学生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伴随孤独而来的还有一系列消极情绪,例如沮丧、自卑、烦躁不安、无所适从、抑郁等等,这些直接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强烈的孤独感还与酒精依赖、自杀、犯罪、吸毒等不健康的行为有着相关性。

第一,孤独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孤独是一种负面、消极的情绪体验,令人不快、痛苦。短暂、偶然的孤独感对心理健康不会产生影响。但是长期、严重的孤独感可引发情绪障碍。孔维明先生等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大学生的孤独有显著相关,两者可互作预测。国外研究结果认为,在孤独项目上的得分与在害羞、自我意识、低水平自尊上的得分相关。也就是说孤独的人倾向于内向,更敏感,更易抑郁。

第二,孤独感与网络使用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国内外学者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与一般人相比,孤独的个体使用网络的时间更长;而长时间的上网又反过来加剧了个体与现实生活的脱节,社会关系及社交情况进一步的恶化,加重个体的孤独感。也许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不良的大学生为了寻求情感上的支持和满足,通过社交网络来排解回避孤独。因此孤独感越高的大学生越倾向于用消极的方式应对问题,比如幻想、逃避等。而孤独感较低的大学生倾向于用积极的方式应对问题,比如求助、解决问题等。用消极、不成熟的方式应对孤独感不仅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相反会增强孤独感。

三、大学生群居孤独症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群居孤独症”的极大困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身心健康。但每个人都有发展良好人际关系、摆脱孤独感的巨大潜能。因此,缓解大学生孤独感需要加强大学生的自身教育,还要积极推动学校管理。

(一)大学生应逐渐完善自身,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

首先,正视孤独,找出自己心理问题所在。对于孤独感本身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所以一味的关注孤独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找到孤独感的根源,先要认识自己,分辨人际关系冷暖,分清是非;面对挫折,坦然接受;积极克服情感体验的局限性,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孤独者的交往方式常常让他们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社交技巧的最好方式就是练习与他人之间交谈。但是缺乏社交技巧的人往往不知道如何发起谈话或怎样让谈话继续,因此很难有机会来发展其社交技巧。研究发现,孤独者更倾向于“被动的人际交往角色”。也就是说他们不会主动做更多努力的加入到谈话中。这就需要专门的社交技能训练,有意识的将学习到的一些社交技巧应用到实践中去。

最后,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低,不是因为本身支持少,而是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不高。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外部力量对个体施加正面影响,从而改变个人的心理状态。一个人仅仅靠自身力量来完善人格、调整心理状况效果往往不明显。所以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家人朋友学校来补充自己的力量,最终战胜困难。

(二)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学生走出孤独

学校可以尽量多的组织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提供活动和交往的机会,让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充实、丰富。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能得到充分的心理支持。

另外,学校需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普及积极心理学相关课程。通过定期的心理测试,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并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对于孤独感严重的学生需要单独辅导和咨询。学校可以专门针对孤独感进行专题教育,组织团体活动,开展社交训练,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社交网络、积极主动参与现实活动,重视现实情感和媒介素养教育。网络社交平台为“我”设计了一个“自我实现”的舞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乐于在社交网络中依赖他人的肯定来寻求自身存在的价值。这种自我麻醉虽然能暂时平衡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精神落差,但是这种大众狂欢也成为一群人的孤独。正如一首歌里唱到:“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参考文献:

[1] 上官子木. 网络交往与社会变迁[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 李林英. 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 罗杰·菲德勒. 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 明安香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 保罗·莱文森. 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 何道宽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刘加艳. 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特点关系的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3).

[6] 张晓琴,柳彩霞,梅俊华. 人格特质、网络服务对网络孤独感的影响方式[J]. 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07,(10).

[7] 师建国. 手机依赖综合征[J]. 临床精神医学,2009,(2).

Study on Communication Alienation and Gregarious Lonel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LI Yan-ge

(School of Maxism,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Technology makes life more beautiful, but also allows us to become a slave to a variety of electronic products. More conveni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but loneliness is getting stronger. Gregarious but lonely State of college students largely affect their mental health, emotional state and behavior. Loneliness is not only a subjective experience, but also a measure of mental health standards.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school must work together to cope with loneliness, for example shaping personality, enhancing social skills, rational approach to social networking, etc.

College Students; Gregarious Loneliness; Communication Alienation

G444

A

2095-414X(2015)01-0075-03

李艳鸽(1979-),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

猜你喜欢

异化社交大学生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大学生之歌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