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地方院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瓶颈及突破口
——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

2015-03-18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湖北汉语学院

祝 敏

(湖北科技学院 人文与传媒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试析地方院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瓶颈及突破口
——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

祝 敏

(湖北科技学院 人文与传媒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从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这一表象深入分析该专业进入发展瓶颈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内外因,以湖北科技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分别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和实习就业观念等三个方面寻找切实可行的突破口,力求为我国内陆地区地方院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

地方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瓶颈;专业突破口

一、发展瓶颈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炙手可热。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方面,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迅猛发展,国际上紧缺优秀汉语教师;另一方面,国内高校传统中文专业遇冷,为了拓宽专业的发展,很多高校纷纷利用现有的中文教师资源,增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作为中文专业的补充,尤其是各类地方院校。就湖北省而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院校早有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甚至硕士方向,他们的发展也较为成熟。而2007年前后一批二本院校也陆续获批设立这一专业, 2009年,湖北科技学院也获准增设这一专业。

然而,大受考生追捧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却于近年来过早地进入了发展瓶颈期,其表象为越来越多的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但就其深层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矛盾:

第一,国际优秀汉语教师奇缺与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这一矛盾看似令人费解,实则事出有因。能教汉语的教师不少,但会教汉语的优秀教师不多,尤其是能了解并适应国外生活、工作环境的优秀教师更少。因为这对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不仅专业知识要过硬、教学技巧要纯熟,还要能机智处理生活教学等各项事宜,而且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最重要的是还得对这种“不稳定”的工作性质要接纳。所以没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和高水准的教学水平,很难胜任这一工作。而国内应届本科毕业生鲜有如此多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生活阅历。所以从整体国际形势上看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业形势一片大好,但真正符合要求的本科毕业生又为数不多。

第二,报考时的热情与入校后的不知所措形成了强烈的心理落差。报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时,考生往往盲目看中“对外”二字却忽略其中心词“汉语”,于是在学习期间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的课程安排,对汉语言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到了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就会时常碰到专业知识不牢而无法应对的局面。于是在应聘过程中,往往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岗位。另外,考生报考时期待通过这一专业实现自己出国传播汉语的理想,但入学后发现就读这个专业并非是一条捷径,国内外相关机构对输送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人才的要求相当严苛。强烈的心理落差也导致该专业很多学生在校时茫然不知所措、毕业后又怨天尤人后悔当初选择这个专业。

第三,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与现有的实习资源比较匮乏的矛盾。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应用性特别强的学科,没有合适的实践平台,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就会被架空。但是湖北省地处内陆且与外界的交往联系都稍显落后于沿海省市,加之省内地方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起步较晚,所以现有的可供学生实践实习的资源就比较紧缺。省内部属重点院校还能赶上先机,已经陆续在海外设立了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而地方院校由于历史原因、办学基础等因素,鲜有与汉语国际推广接轨的实习基地。所以该专业招生数量逐年增加,但开办海内外实习基地却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好的,这一矛盾可谓是逐年加剧并且在短期内很难得到彻底改善。

二、突破口一:人才培养目标要结合实际有的放矢

认清了内陆地方院校发展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瓶颈,那么想要找到突破口首当其冲的就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就湖北科技学院而言,培养目标应该是既要满足国际上对优秀汉语教师的需求,更要切实地结合自身的条件及优势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以满足国际上的不同需要。当前湖北科技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语言、文化及跨文化交际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一定的语言教学方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熟练运用汉英双语在国内外各类学校、语言培训机构中从事教学工作,或能在政府、企业从事涉外交流和汉语传播等工作。”由此可以看出,这份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应用实践型人才。然而,我们应清醒认识到,当前形势下,受地域、经济等方面限制,湖北省内各地地方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对口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并且很难在短期内有所改善;并且目前国家汉办对于选派出国任教的志愿者也多考虑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很少有机会出国从事对口职业。鉴于此,湖北科技学院要充分利用本专业的上升空间,分流出一部分学生进行以考研为目的的专业培养,让有志长期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的学生通过考研进入北上广等一线开放性城市继续学习和寻求实践机会,其他学生还可以通过考研转换到其它专业进行学习。而另一部分不想考研的同学,本科毕业后可将进入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市场、事业管理等机构从事跨文化交流和相关工作作为就业目标。毕竟出国不是传播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唯一途径。随着对外交流的加强,涉外机构、涉外企业也越来也多,他们同样需要具有双语优势和优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据此,笔者认为应打好专业基础,分两个方面培养人才才是出路。具体而言,要尝试应用实践型人才和继续深造型人才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具体安排可以是:前两年,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以及加深对该专业的认知。第三年,进行分流,应用实践型的学生偏重学习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法、应对外媒技巧、涉猎中华才艺等,做好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心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继续深造型的学生则选取自己的兴趣方向进行备考。第四年,前者进入培训学校、外企等进行实习、应聘,后者全面应考。

所以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不能盲目攀比,追求出国率、专业对口率,而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做更细致更有特色的规划,将应用实践型人才和继续深造型人才结合起来进行培养,才能有效利用自身优势并突破客观条件所带来的限制。

三、突破口二:课程设置要勇于尝试大胆突破

就目前湖北科技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课程分布比较合理、课程内容较为丰富,不仅有专业的汉语言知识、外语、教学法,还有文化和中华才艺。但就实用性而言,还有几点需要改进:

1. 开设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二外课程。很多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已经意识到二外的重要性。国家汉办每年外派志愿者和孔院教师,其表格中都有“二外水平”一栏。当然,外语能力越强越有竞争力,但是选择二外、三外等,还得有技巧。比如,湖北科技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的二外课程是日语,那么这些学生毕业后便有一定的竞争力去日本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或者在日企从事相关工作。但是,日语的受用面毕竟小,又是传统的外语热门,竞争激烈。综合来看,在当下,西班牙语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西班牙语受用面广,除了西班牙本国外,不仅在美国而且拉美其他国家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使用西班牙语,日后的就业可选择国家比较多;另一方面,相对于同样具有受用面广的法语、德语而言,西班牙语又相对简单一些,更易于中国人学习。另外,学习英语、二外等外语的方式要转变,要更具有针对性。换言之,不能仅仅是普通要求的听说读写,还需要加强用外语教学的专业外语学习和实践,需要突出用外语教汉语的课堂用语,尤其是用外语进行汉语言学、汉文化的讲解要进行重点学习和训练。除此之外,湖北科技学院还可以针对自身对外交流的情况,选择长期合作办学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语言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外语补充。目前小语种的就业率还是相当喜人的。

2.教材编排和讲授要以实用为原则。迄今为止,全国大部分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传统的中文教材直接用来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授课,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教师甚至不加任何改动地进行讲授,“学不能致用”现象比较普遍。比如,很多学生花了一年的时间学习了《古代汉语》课程却不知该如何合理有效地将古代汉语知识应用到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英语的情况也是如此,很多英语专业的老师从来不教汉语国际教育课堂上常用的英语口语。导致有的学生能够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站在汉语国际教育讲台上时却不知道“元音”、“辅音”等常用专业术语的英语如何说,因此专业英语、专业二外急需得到加强。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所以,教材应该切合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进行改编,讲授专业理论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实践的应用。另外,鉴于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日后走上的就是双语讲台,那么他们的口语培训应该从大学课堂里开始,最好是要求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现代汉语、中外文化等相关课程开设双语课堂。

3. 实践实习、学术交流等活动要立足实际,开放思想,办出特色。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实践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地方高校虽然意识到这一问题,反应却比较迟缓。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从申请增设汉语国际教育这一专业的那一刻起,从领导到一线教师都在关注实习基地的建设问题,几年下来虽然也小有成绩,但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观念上,学校还仅仅局限于考虑如何设立海外实习基地;实际操作上,在海外设立实习基地并非易事。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考虑特色办学,将实习方式多样化。比如,一方面,湖北科技学院可将实习基地建立在省会城市的某个对外教学机构里,或者与某些部属重点院校的国际交流学院建立“手拉手”关系,将他们有经验的老师请进来给学生进行现场演示或学术讲座,同时也将我们的学生送出去到他们的课堂上观摩学习。因为国内的实习基地操作起来更具有可行性,而且也更快速。另一方面,加快与国家汉办的联系,每年协助国家汉办输送优秀汉语国际教育老师。这些老师通过在海外任教这一方式,不仅积攒教学经验,而且还能学到开设、管理孔子学院的经验,为日后建立对口的海外孔子学院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另外,跟国家汉办的紧密联系,还有利于为湖北科技学院做宣传推广,为建立孔子学院赢得更多的机遇。

四、突破口三:实习就业观念要与时俱进

就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形势而言,但凡办得好的高校除了师资力量强大以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拥有比较固定的实习基地,或者是自己学校里的国际交流部给外国留学生上汉语课,或者是在海外有自己的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这些学校因为起步早、底子厚,往往占领了先机。湖北科技学院起步晚,这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实习还处于尴尬境地,除少数学生能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实习外,大部分学生都是跟中文专业甚至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起去中小学实习。针对实习就业这一瓶颈,我们要从两方面寻找突破口。

一方面,要加紧与汉办的联系,最好是早日申办到自己的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但同时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即便成功,实习问题仍不会得到彻底改观。因为一般而言,汉办只派硕士研究生生去海外实习,本科生的机会非常少,况且每个海外孔子学院每年最多也只能解决两三个实习生的问题。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实习模式要转变,不能一味只想着去给外国人上课,而应该是多参观多学习优秀教师是如何给外国人上课的。与普通医科生、师范生一样,实习也应该是每十人一组,分到各对外汉语课堂上去听课,学习别人是如何组织如何安排课堂的。这类课堂,可以是本校国际部给留学生上汉语课的课堂,也可以是其它高校或培训学校里的课堂。学生只有先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然后自己试着上几次课,才是真正意义的实习。

另一方面,“就业难”问题其实指的是大多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不能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也就是说他们很难找到稳定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这里其实存在一个就业观念的误区。学生报考时单方面想着“对外”的工作,却忽略了既然是“对外”,所以也根本不可能是“吃皇粮”一族。在目前的中国,只有高校国际交流部的专职老师是稳定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除此之外,无论是进入中国的培训机构还是出国直接给外国人上汉语课,都不可能是传统观念中的“稳定职业”。这么看来,这一专业对口的“稳定职业”不仅提供的岗位数量十分少,而且对学历的要求相当高,基本都是硕士博士。本科生往往在进入专业学习甚至是毕业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惊呼“就业难”。但是,如果抛弃这种传统观念,就会发现实际上这个专业就业并不难,毕业生完全可以去正规的培训机构、外企工作,而且工作地点基本都是国际交流比较频繁的大城市。

所以,不能被传说中的“就业难”吓到,而是要正确分析“就业难”背后的原因。只要转变观念,认定汉语国际教育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是大有可为的专业,那么就业就一定不难。

五、结语

相对于国家重点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而言,地方院校该专业的发展瓶颈尤为突出和明显。因为后者无论是在师资力量、国家扶持还是在继续深造、实习途径等方面都不如前者,也就最应当值得重视和研究。就业率这一瓶颈如若得不到切实有效的突破,地方院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将会举步维艰,长期来看,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推广也有直接的影响。若想找到合适的突破口,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要“快、狠、准”地突破发展瓶颈,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人才。

[1]李更新. 关于汉语言专业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1997,(2):36~38.

[2]吕必松. 关于语言教学的若干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4):35~47.

[3]唐贤清,廖加丰.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19~121.

2095-4654(2015)05-0148-04

2015-02-04

湖北科技学院校级教研项目成果(2012X027C)

G648.4

A

猜你喜欢

湖北汉语学院
The rise of China-Chic
学汉语
初等教育学院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