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保健蔬菜秋葵的栽培技术
2015-03-18呼艳霞
呼艳霞
秋葵属锦葵科,又名黄秋葵、羊角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目前在非洲、欧洲、中东及东南亚等地区种植,近几年引入我国种植,主要加工出口到日本、美国、欧盟、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市场潜力大。秋葵主要以嫩果供食,既可炒食、凉拌、作汤,又可作泡制罐头,富含营养价值很高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帮助消化、增强体力、保护肝脏、强肾补虚,是风味独特、老少皆宜的保健蔬菜。秋葵叶、芽、花也可食用,叶、根、花、种子均可入药,种子可提取高级营养油。单株产量1千克—1.5千克,亩产3000千克—5000千克,每千克售价10元以上,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蔬菜和高效油料作物。种植秋葵,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应选择生长势强、高产抗病、品质好的品种,如台湾五福、东京五角、美丽五角等。
二、整地作畦
秋葵性喜温暖和强光,耐热,不耐霜冻,生长适温25—30℃。耐旱,也耐湿,但不耐涝,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值6-8的壤土为好。要施足基肥,大田种植地块要深耕细耙,亩施优质有机肥5000千克、磷肥50千克作基肥。深耕25厘米—30厘米,然后做成1.2米左右的畦。庭院宅旁种植,在挖坑时清除瓦砾灰渣等,亦应施足肥量。
三、育苗定植
露地栽培,4月上旬至6月上旬均可春夏直播。首先用25℃左右温水浸种催芽,一天即可萌发,有短芽时播于苗床或营养杯中,穴距6厘米—9厘米,出苗后2片—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每畦栽3行,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40厘米,播深3厘米左右,每亩留苗3000株—4000株。定植时间北方最好在农历谷雨节后,一般应根据当地气候适时早栽,以利早发快长多结果。
四、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秋葵植株高大、长势旺盛,结果期较长,需肥量大,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要多次追肥。缓苗后及时浇水,以后一般7—10天浇1次水。坐果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三元素复合肥(15-15-15)25—30千克,生长中后期再追肥2—3次,促使植株健壮高产。秋葵比较耐旱,水分管理应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
2、植株调整。当栽培密度较大时,生长前期及时摘除侧枝,中后期及时适当摘除老黄叶,以利通风。
3、中耕培土。每次浇水、追肥后均中耕除草1次,促使植株生长,防止土壤板结和杂草生长;封行前中耕培土,清沟理墒,防止植株倒伏和雨涝灾害。
五、病虫害防治
秋葵抗病虫害能力较强,整个生长期内很少有病虫害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防治。苗期注意防治立枯病,可在播种前或定植前用2000倍敌克松或多菌灵500倍消毒土壤或灌根。发生蚜虫时用一遍净1000倍液或菊酯类药喷雾防治。
六、采收
秋葵植株一般从7片—9片叶开始先后开花,花谢后4—5天,即可采收做菜,以果皮脆嫩,指甲划破为宜。嫩果长8—10厘米、果实内种子未老化前及时采收。若采收过迟,嫩果老化,纤维增多,品质变劣。采收时应用剪刀剪断果柄,不能用手硬拉,以防伤枝。若留种,待株高1.3—1.5米左右时打顶,促进种子成熟,要待蒴果果皮变黑、完全成熟后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