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效

2015-04-11范婧芳李聪文赵国芳方泽兴

河北农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诱剂氯虫测产

范婧芳 高 军 李聪文 赵国芳 王 静 崔 栗 方泽兴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俗名钻心虫,蛀心虫、蛀秆虫等,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水稻在分蘖期受害会造成枯鞘、枯心苗,在穗期受害会造成虫伤株和白穗,一般年份会减产3%—5%,严重时减产在3成以上。近年来发生数量呈明显上升的态势,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茭白、玉米、高粱、甘蔗、油菜、蚕豆、麦类等作物。

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发现水稻二化螟幼虫后喷洒化学农药,然而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杀灭害虫天敌、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高等环境和生态问题。随着绿色、生态农业的大力实施及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策略的推广,信息素防治害虫已成为稻螟综合治理的重要方法,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减轻对水稻品质的影响,是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的一种新手段。作为信息素的一种—二化螟性诱剂除了用于二化螟发生规律的预测预报之外,还可利用其诱杀雄虫的特点进行田间防治,具有经济、有效、安全、环保等优点。本试验利用螟虫雌性性诱剂对雄性二化螟成虫进行诱杀,使田间成虫雌雄比例失调,减少了受精卵量,降低了二化螟卵孵化率,从而达到防治二化螟幼虫的目的。试验还通过田间调查与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杀虫双水剂两种常用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为下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

1、供试药剂及使用方法

(1)供试药剂。0.55%性诱剂由宁波纽康生物有限公司统一提供,其他供试药剂为市场采购。

(2)性诱剂的使用方法。0.55%二化螟性诱芯与新型飞蛾诱捕器(PT-FMT)结合使用,诱捕器(底部)放置高度离地面约为1.0米左右,用竹竿插放在田间。

2、供试材料

水稻品种:盐丰47。

3、供试时间和地点

(1)试验时间。由于当地主要为水稻二化螟二代发生区,试验时间安排在2014年6月1日—6月30日和2014年8月1日—8月30日。

(2)试验地点。唐山市丰南区柳树圈镇老铺村稻蟹混养区。

4、试验处理

在稻蟹混养地块,设置4个处理:(1)空白对照区,清水对照。(2)性诱剂处理区,性诱剂均匀放置于田间,每亩一台,共50台。(3)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处理区,亩用量10克。(4)18%杀虫等诸多严重问题,而使用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成虫是一项较好的生物防治措施。性诱剂对二化螟雄蛾具有良好的诱杀作用,其大量捕捉二化螟雄成虫,导致田间雌雄蛾比例失调,从而大大降低了成虫自然交配率,有效减少了落卵量,使得田间总量明显降低。性诱剂的防治效果与现在水双水剂处理区,亩用量200毫升。四个处理均需间隔500米以上,田间管理水平均保持一致,每个处理设置重复。处理(3)(4)分别在6月和8月各施用农药一次。

5、调查方法和内容

(1)调查方法。各处理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1平方米。

(2)调查内容。分别从6月3日和8月3日开始,每3天调查一次诱蛾数量,定点调查,同时记录原始数据,并对二化螟幼虫的危害情况进行统计。

(3)防效计算。活虫防效(%)=[(对照区活虫数-处理区活虫数)/对照区活虫数]*100

(4)测产方法。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中规定的水稻测产方法进行测产。

二、结果与分析

1、田间数据调查结果分析

按照田间调查数据,如实记录成虫数量,数据见表1和表2。从表1和表2可以说明,无论是针对越冬代还是一代成虫,性诱剂的诱捕效果比较理想,单套每代累计诱捕成虫平均达到30头。

表1 二化螟成虫诱测原始数据记载表(越冬代)

表2 二化螟成虫诱测原始数据记载表(一代)

2、二化螟幼虫发生危害情况

如表3所示,在7月20日和9月20日的调查中,性诱剂处理区的防效分别为87.50%和84.21%,生产中常用的特效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防效分别为90.00%和86.84%,常规农药—18%杀虫双水剂的防效分别为70.00%和68.42%。经方差分析,性诱剂的的防效与氯虫苯甲酰胺的防效差异不明显,但与杀虫双的防效差异极显著。

3、测产结果

11月1日对试验地块进行了测产,测产结果见表4,性诱剂处理区增产效率可达7.69%,与目前防治二化螟普遍采用的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增产率差异不显著,但与杀虫双处理区的增产率差异极显著。

4、成本比对结果

对二化螟用药防治同性诱剂防治成本进行了实际调查并折合为亩成本,由表5可见,整个生长周期二化螟用药防治的亩成本高达30元,而性诱剂防治的亩成本仅为14元,其成本远低于施药防治的成本。

表3 二化螟幼虫发生危害田间调查表

三、小结与讨论

近年来,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害虫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杀伤害虫天敌和环境污染稻中常用的特效药剂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效果相当,明显优于杀虫双的防治效果。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且成本还远低于化学防治,有效地减少了农民在防治上的资金投入。同时该性诱剂与传统的水盆放置性诱芯相比,还具有安装简单,操作方便,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优点,在生产中更易被推广使用。性诱剂的使用对非靶标生物绝对安全,可有效地保护害虫天敌,减少农药用量,对环境无污染,在严禁使用农药的稻蟹混养区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表4 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测产调查表

表5 化学防治及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成本比照表

猜你喜欢

诱剂氯虫测产
小麦测产迎丰收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35%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
性诱剂组合诱芯对害虫具有较好诱集效果
4种引诱剂林间诱捕松墨天牛效果比较
差一点点也算失败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玉米穗期害虫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