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排球运动的发展与未来改革

2015-03-18耿帅四川民族学院四川康定62600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技战术战术排球

□ 耿帅(四川民族学院 四川 康定 626001)

排球,是一项广受青睐的体育运动,在世界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排球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学生。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世界排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排球运动也进行了深入改革,排球联赛的频频上映,更是为我国排球事业注入了新鲜活力。

1 、排球运动的起源

排球运动开始于1895年,创始人为美国马萨诸洲霍利约克城的天主教青年会体育教育督导威廉?G?摩根。最初排球运动是作为一种休闲时的娱乐性活动,比赛人数的多少,球的大小,比分的多少都是由比赛双方临时商定的。

摩根最早为这种活动形式取名为“小网子”,这种和缓、活动量适当的运动很快在基督教青年会中传播开来。1896年第一次表演赛之后,霍尔斯特博士将其改名“Volleyball(即“空中飞人”之意)”,这一提议形象地概括了排球运动的性质,并一直沿用至今。

2 、排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排球运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身为文化教育的体育,伴着帝国主义文化的侵入,美国传教士也将排球带进了我国,1905年,排球首先在广州、香港等几所中学中开展,之后通过留学生、外籍人士等以教学、游戏、表演的方式广泛传播,陆续地,排球运动在我国部分城市中的一些中学开展起来。就这样,排球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

1913年5月,菲律宾举行了第一届远东运动会。运动会原本并没有设定排球项目,增设这一项目是东道主为了拿到更多金牌在比赛之前临时决定的。运动会开幕当天,仅有菲律宾一个国家参赛,于是鼓动中国一同参加,当时,担任中国队领队的美国人勃郎?格雷同意了菲律宾的请求,从足球、田径等队中临时选人,慌忙上场,结果惨败。这就是我国参加的最早的一场国际排球赛。

1914年,中国举行了第二届全运会,男子排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21年,中国在广东举行的第八届运动会,也就是在此次运动会上,女子排球正式亮相。

1930年,在中国第四届全运会之前,经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研究,根据其球在空中被来回排击和参加者成排站位这两个特点,正式将此活动更名为 “排球”。从此,排球这一名称和运动形式在我国广泛传播,并沿用至今。

3 、排球运动的主要特征

3.1 、形式的多样性

排球运动场地设备较为简单,既可在室内亦可在室外,既可在球场上亦可在一般空地和沙滩上进行。

3.2 、广泛的群众性

排球运动参加人员可多可少,运动负荷能大能小,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的人,因此具有广泛地群众性。

3.3 、技术的全面性

1921-1928年,排球的技术动作被分为发球技术、传球技术、扣球技术和拦网技术;20世纪30年代又产生了拦网保护技术。现在在多数形式的排球比赛中,规定每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的轮换,即要求任何位置上的队员都需要参与进攻和防守。因此,每个队员必须全面地、熟练地掌握排球各项技术,以在各个位置上发挥作用。

3.4 、高度的技巧性

排球运动所独有的持球规则要求击球动作必须短促、清晰。排球运动的规则规定每一位运动员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是合法的击球点,这一点与篮球、足球运动不同。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手控球的运动项目,足球运动是以脚控球的运动项目,而排球运动的各项技术都是以拦截在空中飞行的球的方式来进行击球。在排球运动中,球不得落地、不得持球、不得连击、击球时间短、击球空间多变等规则都决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

3.5 、激烈的对抗性

在排球比赛过程中,双方攻守的转换始终是在激烈对抗中完成的,高水准比赛的对抗性主要体现在扣、拦上。获取一分通常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交锋。水准越高的比赛,对抗性越强。

3.6 、严密的集体性

排球比赛是一项集体比赛项目,除了发球之外,都是在集体配合中进行的。没有超强的集体协作能力,再精湛的个人技术也难以发挥,更不要说战术的使用了。通常,水平越高的队伍,其集体协作能力越强。

3.7 、攻防技术的两重性

一般来说,排球运动的防守界限分明,进攻就是进攻,防守就是防守。可一旦技术运用时就很难严格区分攻防之势,往往形成攻中有防、防中有攻之势。隔网攻防构成了排球比赛的基本内容和形式。“每球得分制”的实施,让全部的技术动作都能够得分,也都能够失分。因此,这就要求排球的技术动作不仅要具有攻击性,还要具有准确性。

4 、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规律与特征表现

4.1 、正确处理进攻与防守的关系

世间万物都处于矛盾之中,只有认清事物的主要矛盾,解决问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矛盾就在于进攻与防守。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力求创造一切可能进攻的机会,掌握主动权。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防守便没有进攻,一切防守技战术的目的性与进攻性都非常强。进攻和防守的对抗始终是构成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矛盾。

4.2 、技术和战术的相互补充

技术与战术之间属于辩证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技术是组织与运用战术的基础,技术决定战术,反之,战术又促进技术的发展与提升。在技术训练过程中,根据战术的设想与阵容的配备,将技术与战术有目的、有计划的结合到一起,是巩固技术水平、提升战术运用能力的关键。

4.3 、不断改进、移植与创新排球技术

伴着世界排球运动技术的不断提升与竞赛规则的不断完善,运动员的体能与技战术要求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世界男子、女子排球队在各自发展自身的优势的同时,也在不断改进、创新技战术,力求达到国际最高水准。

5 、排球运动未来发展之路

5.1 、攻守平衡成为必然

在排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攻强守弱持续了很长时间,国际联排为了扭转这样的局势,对排球规则进行了多次重大修改。排球技战术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与排球运动规则的反复修改是互为因果的。进攻技战术的提高带动了防守技战术的进步,反之,防守技战术的加强又促进了进攻技战术的发展,进而形成了今日技战术螺旋式递进的特点。

5.2 、全面、多变是技战术发展趋势

排球运动的特殊规则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能攻亦能守,在进攻时快慢、前后结合。同时,还根据运动员特长的不同,有效地组织不同战术,让战术的结合更富有个性,更能发挥整体的优势。

5.3 、排球运动趋向职业化、商业化与大众化

职业化是排球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紧张激烈的对抗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高额的奖金让比赛更加精彩,同时,还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传播媒体的介入,让排球运动的商业化趋势再度加强。排球运动竞赛形式的多样性,使得大众趋势越来越明显。

5.4 、排球教学、训练趋向科学化

随着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排球课程教学将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利用电视录像、计算机等媒体手段,将排球技战术的时空状态与连续性变化以动态的形式播放出来,从而让教学更加直观,让教学效果更显著。

5.5 、排球运动科研与实践的结合日益紧密

排球运动科学研究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科研直接为排球教学训练与比赛服务。

从方法论的角度上来说,科研人员逐渐从文献研究、思辨研究,走向实证研究,并以不同形式关注学校与课堂,注重训练实践,提升研究的实用价值。

从科研的功用的角度上来说,现在的排球科研人员已不能满足于排球教学训练抽象理论阐述,开始不断追求排球运动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以促使排球教学训练的改革更快、更好地完成。

[1]李超.谈我国排球运动发展探体育改革之路[J].科技信息,2010(13).

[2]李存福.现代排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科技信息,2011(7).

[3]白红霞.论排球运动在学校的发展出路[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3(1).

[4]黄子宜.论现代排球运动科学的发展[J].福建体育科技,2001(2).

[5]曹华烨.刍议现代排球运动科学的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2(27).

[6]孙冬青.技战术创新对排球运动发展的推动作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5).

[7]王立华,胡建华.探析影响我国排球文化发展的外部动因[J].体育世界,2010(1).

[8]孙长良.排球竞赛规则演变与技战术发展的规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技战术战术排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犬用战术头盔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
广西高校气排球和硬式排球公体课教学的价值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