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实证分析*
——概念迁移视域中学习者动名词搭配错误系列分析之二

2015-03-18

外语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二语母语英语专业

王 瑞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基于语料库的实证分析*
——概念迁移视域中学习者动名词搭配错误系列分析之二

王 瑞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概念迁移旨在从概念层次上解释语言迁移。本研究在概念迁移的理论框架中探究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语料来自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大学英语四、六级ST3 和 ST4 两个子语料库。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产生原因可以从概念层面上得以解释,在二语产出中错误地调动基于一语的概念,错误地建构共享概念,错误地建构基于二语的概念;(2)语际错误、语内错误、基于交际策略的错误是概念迁移视角中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以下教学建议: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提高对搭配重要性的认识,增加语料库在外语学习中的应用和基于“二语的概念”。

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语料库;概念迁移

1 引言

本研究选择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hinese Learner English Corpus)(以下简称为CLEC)中大学英语四、六级ST3和ST4两个子语料库不同的研究文本,结合英语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以下简称为BNC)(网址为http://corpus.byu.edu/bnc/x.asp)对比分析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和英国英语母语习得者英语作文中的高频动词和名词误用情况,并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动词、名词、介词及结构误用特征进行总结,从概念迁移的视角出发,利用复合概念表征系统假设分析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其迁移机制,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所体现出的语言迁移机制;(2)概念迁移的视角中的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产生的原因。

2 动名词搭配错误体现出的语言迁移机制

Jarvis指出,“在很大程度上,二语习得的过程是将一个崭新的语言形式系统映射到一个已经存在的(母语)心理概念系统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学习者不断地对以母语经验为基础而建立的心理概念(psychological concept)、概念范畴(categories of concepts)和隐喻映射关系(metaphorical-mapping associations)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和扩充,但却不可能完全替代或删除它们,其结果是在二语习得者的心中形成一个复合的概念表征系统。在这个复合的概念表征系统内存在3种类型的概念:基于母语(一语)的概念、共享概念和基于二语的概念”(Jarvis 1998:26)。本文将详细总结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中体现出的迁移机制:即“基于母语的概念”、“基于共享的概念”和基于“二语的概念”。

2.1 基于“母语的概念”

姜孟(2010)认为,“基于母语的概念”是只和母语形式相联系的概念。这类概念的存在是因为二语中没有与母语相同或类似的概念,因而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没有二语形式映射到这些母语概念上。当然,也有可能在学习之初有一些二语形式被“错误地”映射到某些母语概念上,但由于随后的二语经验不支持这些联系,致使这些联系在概念重组中被习失(unlearned)。在中介语词汇指称的研究中,Jarvis(1998)指出,基于一语的概念在学习者使用二语词汇指称词选择时起到重要作用。蒋楠指出概念迁移等同于语义迁移,双语使用者在语言产出过程中应当调用目标语的概念形式,但却错误地调用非目标语的概念形式(Jiang 2004)。

在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ST3、ST4两个子语料库中的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进行分析时,我们观察到,学习者倾向于将母语概念与二语的语言形式相连接,如learn/study knowledge,learn/realize society,study lessons,realize the problem等,很明显这些动词和名词搭配形式的产生是植根于学习者母语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其中文翻译为“学习知识、学习/了解社会、学习课程、意识到问题”,这些搭配具有其汉语的隐喻形式,然而在基于英语的概念中,这些隐喻形式不存在,因此基于“母语的概念”会导致学习者使用母语的方式来构建二语信息,由此导致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中的母语对应翻译。下面仅以 learn这个高频动词搭配错误为例,分析母语概念如何影响二语产出。

在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learn一词的解释为to obtain knowledge or a skill by studying from experience,from being taught,此处learn是“学习”之意,其本身语义具有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含义。因此,BNC语料库中,母语习得者选用的与learn 搭配的名词分别为learn language/English,learn skills,learn lesson和 learn way.而learn指“背熟;熟记”之意时,其释义为to study and repeat sth.in order to be able to remember it.母语习得者选用与之搭配的名词分别为learn things(熟记某事)和learn words(背熟单词)。

在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ST3、ST4两个语料库中,与learn搭配频率较高的词分别为knowledge,society,experience.究其原因,在于中国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采用learn的汉语翻译“学习”之意,因而出现learn know-ledge(学习知识)、learn society (了解社会)和learn expe-rience(学习经验)这样的错误搭配,这3种搭配形式在汉语思维方式中是习以为常的使用方式,二语学习者受其母语概念的影响,将母语概念错误的映射到二语搭配的产出中,但二语的语言规则并不支持其搭配形式,致使学习者产生以上错误的搭配形式。

很显然,learn的搭配错误的产生是植根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其搭配具有汉语的隐喻形式,然而在基于英语的概念中,这些隐喻形式不存在,因此基于“母语的概念”会导致学习者使用母语的方式构建二语信息,由此导致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中的母语对应翻译。

2.2 基于“共享的概念”

“共享的概念”是同时与母语形式和二语形式相联系的概念。这类概念的存在是由于母语的某些概念与二语的对应概念具有较大的共同性,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与母语形式和二语形式都建立联系。根据Lakoff的体验观点,“我们的概念系统的结构植根于人类的身体经验,概念系统的核心植根于人类感知、身体活动、身体体验及社会因素。相似的环境和人类共享的感知能力使人们的概念系统具有普遍性,然而这种普遍性未必会产生一致的概念及概念系统” (Lakoff 1987:56)。二语学习者往往将母语概念和二语概念完全等同,对于二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而言,尚未处于二语环境的体验之中,因此还不能构建基于二语的概念,并没有前言语信息能够直接触发二语的词语,实际上,唯一能够触发二语词语的方式是通过母语对等词语。因此,前言语信息必须符合母语的语义规范,即触发的是母语的概念形式,而当接触二语时,学习者无法摆脱母语及二语的共享概念。

在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ST3、ST4两个子语料库中的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进行分析时,我们观察到,中国学生在使用虚化动词短语时出现基于“共享的概念”的不同类型的虚化动词词组在不同语体中表现出使用不足和使用过度现象。

英语中诸如take a close look,take a decision,get a drink,have a go,have a drink,give a scream,give a speech,make a mistake,make a note这类“虚化动词+名词”结构的虚化动词词组和汉语有对应关系,汉语中的“搞调查、搞发明、搞动乱、搞改革、搞科研、搞男女关系、搞副业、搞建设、弄手段、弄饭、弄墨、弄钱、弄手脚、弄枪、弄点吃的东西”也属于同一类型结构的搭配。两种语言中的同类结构用法基本一致,体现出虚化动词语法功能,即 “虚化动词词组词义通常取决于第二个单词,其含义往往落在紧跟其后的词身上,而虚化动词对词组的含义没有多少贡献,它的基本意义已经淡化和改变” (易保树 2008)。由于二语学习者的母语和二语都接受同一个概念表征系统的服务,存在于该表征系统内的上述两种概念,不管学习者当前使用何种语言,它们对于学习者的概念运作过程都是可及性的。这个表征系统内与母语相关的概念(即基于母语的概念和共享的概念)便构成一个潜在的、对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和使用发生持续影响的源泉。

在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ST3、ST4两个子语料库中,利用索引软件AntConc3.35提取出的索引行55、173、174、580、594、74、84、597、321、524、471、210、1、518、581、501、506和379中出现的诸如make success,make law,make the fresh water shortage,made a great change,mak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make a good life,make all their energy,do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have a lesson to,have a various life,get train,take students’ suggestion,tak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give a student enough respect,give less work和give more attention to的搭配误用都分别体现出中国学习者基于“共享的概念”将虚化动词语法功能在母语概念和二语概念中完全等同,出现过于依赖紧跟虚化动词后面的名词并以此名词取义的现象。学习者认为make,do,have,get,take,give等虚化动词适合各种语境,使用虚化动词代替正确的动词搭配形式,导致过度使用虚化动词的现象。

2.3 基于“二语的概念”

“基于二语的概念”是指和二语形式相联系的概念。这类概念的产生基于两个事实,其一为学习者在大量接触二语、获得足够经验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概念。随着二语经验的增加,学习者在复合概念系统中逐渐移除错误的共享概念并产生基于二语的概念。其二,这类概念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母语没有与二语相似的现成概念(即它们是二语特有的概念)。在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ST3、ST4两个子语料库中,一些虚化动词的混淆使用正是由于错误构建基于二语的概念而产生。

英语部分虚化动词的确可以相互代替,如have/take a bath,have/take a rest,take/ have a close look ,take/make a decision等。因此,二语学习者们可能认为其它动作性名词都能和这几个虚化动词连用。在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ST3、ST4两个子语料库中,利用索引软件AntConc3.35提取出的索引行509、272、355、61、311、430、468、504、330、394、206、21、131和213中分别出现诸如make,do,have,get,take等这样的虚化动词混淆搭配错误。例如:make an unexpected score,make a full consideration,make harm to,do some achievement,do any measure to,have medicine,do more beautiful dreams,have achievement,get a feeling of,get diseases,take great progress,take adventure,take further progress,take more effort,而在BNC语料库中,本族语者只有get an unexpected score,have a full consideration,do harm to,make achievement,take measure,take medicine,have more beautiful dreams,make achievement,have a feeling of,have diseases,made great progress,have adventure,get progress,make more effort这样正确的搭配。

认知语义学认为,语言中的每种成分包括句法、形态、音系都存在相应概念对等成分,词是表达概念的典型语言形式,名词动词表达的概念指称描写事物过程的实体,而语法范畴则表达意义单位之间的关系。在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出现与形式和语法相关的错误形式。英语的语法具有明确的规约形式,但在汉语中并不存在能与此形式相契合的基于“母语的概念”,因此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只能直接构建基于二语的概念,而以上的错误则可能来源于错误地构建基于“二语的概念”,因此导致学习者言语产出形式上的错误。

综上所述,中国非英语学习者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体现出的3类语言迁移机制表明,当具体遇到词汇选择问题时,那些与母语和已经掌握的二语知识密切相关的概念便会使学习者在使用二语指称时具有明显的 “基于母语的概念”、“基于共享的概念”和“基于二语的概念”偏向性,即大多数二语词语在心理词条中都没有自己独立的意义信息,其提取都要依靠母语和已经掌握的二语对应词的意义。因此,二语习得者在使用二语词语来指称客体时,为了能成功提取到二语词语,必须将已制定的前言语信息与母语和已经掌握的二语对应词的意义一致(否则提取不到所需的二语词语),其结果必然导致学习者往往选择母语及二语知识中已经掌握的对应指称高度一致的词语来指称客体,学习者概念系统中大量存在的与母语和已经掌握的二语知识相关的概念——基于母语的概念、基于母语二语共享的概念和基于二语的概念。这些概念始终运作,使学习者制定的前言语信息具有明显的“基于母语的概念、共享概念和二语的概念”倾向性,即学习者总是倾向于制定能与母语及已经掌握的二语对应词意义契合很好的前言语信息。基于这一契合,前言语信息总是先激活二语词语在母语及已经掌握的二语的对应词语,然后再通过所激活的母语及已经掌握的二语词语去激活所对应的二语词语。

3 概念迁移的视角中动名词搭配错误原因

解释错误是对错误根源的解释,错误的原因既笼统又具体,James指出,“无知是所有错误的根源”(James 1998:176),导致错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对目标语某方面的无知或所知甚少。本节将从错误的笼统根源转入到错误的具体根源,根据James(1998)解释错误的分类方式,将错误产生原因分为以下两种类型: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本研究将围绕这两种错误类型具体解释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产生的原因。

3.1 语际错误

语际错误指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体系(母语)对目前正在进行的语言(外语)学习的影响,具体体现为母语负迁移。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发现,在高频动词错误分析和虚化动词误用分析中很大比例的错误是由母语负迁移产生。我们通过将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逆向翻译为汉语判定其是否由母语迁移引起,这与Nesselhauf(2003)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母语迁移是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的主要因素。

语际错误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为字面翻译,学习者在词语选择上体现出母语倾向性,且占较大比重;其二为母语无标志。字面翻译是指学习者把母语逐字翻译成目标语而导致的错误,在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ST3、ST4两个子语料库中出现的诸如learn knowledge(学习知识),learn society (了解社会),do beautiful dreams(做美梦),study knowledge (学习知识),study lessons (学习课程),realize ability(实现能力),realize society(领会社会),touch the society(接触社会)等动词搭配错误均说明字面翻译已成为二语学习中一个重要的错误根源。

母语无标志主要指一种语言特点在目标语中有标志而在母语中却没有。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中出现的名词单复数使用错误、介词缺失、冠词误用等,学习者丢掉目的语标识“s”,“a” 以及与不及物动词连用的必要介词,因此在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ST3、ST4两个子语料库中,利用索引软件AntConc3.35提取出的索引行46、79、184、38、178、276、424、530、385、457和490,则分别出现I believe a sentences,learn some experiences,show this mistakes,do their works,regret the careless use,adapt society,complain conditions,looked these,play a chess,do shop assistant,write a software等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因为两种语言的差异所在,母语与目标语规则相异的地方容易被学习者忽略,因而产生错误。

3.2 语内错误

语内错误主要与目的语有关,是指学习者根据已获得的外语经验对语言做出不正确的假设,体现学习语言规则的普遍特点。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词语搭配是语言内部运作机制的一种因循习惯,也就是说词语搭配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惯例性行为,其行为受语言运作机制的调节和制约,这就是词语搭配的因循性。本族语者能够准确地道使用这些因循性词语完全是多年使用的语言经验,而中国非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这种经历,因此易忽视其中的制约,违背本族语者所遵循的惯例从而产生不被本族语者接受的词语搭配。在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ST3、ST4两个子语料库中,利用索引软件AntConc3.35提取出的索引行509、394、314、499、525和77中分别出现的诸如make unexpected score,get diseases,go to interview,talk more to each other,gave a beat on Jack’s back,read more newspaper or other public media等方面的搭配误用则分别属于虚化动词之间的混淆使用、错误选择介词、错误套用动词和名词搭配句型及忽视并列结构等方面的搭配误用,以上几类误用主要是由学习者忽视英语中动词和名词搭配共现规则这一原因导致,其结果会使学习者的二语产出受到已经掌握的二语规则影响,出现语内迁移错误。因此,二语学习者学习动词和名词搭配时必须遵循这种因循性。

4 对当今外语教学的启示

本文通过对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中大学英语四、六级ST3和ST4两个子语料库中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的研究,得出一定的研究结论,为二语教学提出尝试性的教学建议。

(1)教师和二语学习者应加强搭配意识:从两个子语料库中的文本分析来看,学习者经常根据母语对应翻译,任意“创造”动词和名词搭配形式,缺乏搭配具有规约性的意识。词语搭配知识是学习者整体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向学习者提供典型的搭配实例,鼓励学习者在英文写作中使用更多的表达形式,而不仅仅重复使用单一的表达方式。重视搭配教学一方面可以扩充学习者的搭配知识,帮助学生发现母语迁移现象,使学习者掌握搭配的规约性,逐渐在言语产出中使用正确的搭配形式;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习者区别某些单词如同义词、近义词及语义较弱的词(如虚化动词)之间的不同点,增强其语言应用的精准性,培养学习者发现语言差异的能力。

(2)将学习者语料库和本族语者语料库引入课堂: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各种索引软件的快速发展,教师完全可以在真实的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学习者语料库中包含言语错误的索引行,总结二语学习者言语产出过程中具有代表性及共性的错误及其言语特点。同时,通过与本族语者语料库进行对比,显示我国二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的言语使用的差异性,借助索引软件向学生展示本族语者语料库中的大量真实的言语案例,使学习者清晰地掌握本族语者的习惯用法及特点,让二语学习者对于自身不当的表达方式更加明确,帮助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搭配形式,对二语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

(3)二语学习者应增加基于“二语的概念”:本文从概念迁移的视角出发,结合复合的概念表征系统假设分析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产生的原因,我们认为表层错误的根本原因植根于学习者概念系统的发展。“概念”发展是一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心理发展过程,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概念发展的过程,然而某些抽象的意义或更复杂的概念是经由社会文化背景及经验所熟知的东西来表达,它们构成整个情景的集合——一种与语篇中某一特定场合的主题紧密相连的词汇关系链。在这个体系中,增加二语经验、培养学习者基于“二语的概念”对习得各种类型的搭配及提高二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国英语学习者在非目的语环境下,要尽量使自身“置身于目的语环境”,多浏览国外英语网站,多听VOA、BBC等英语广播,增加地道的言语输入。在学习新单词时应理解其英文释义,减少语言输入时产生的错误理解,注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使更多的共享概念转变为基于二语的概念。

姜 孟.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J].宁夏大学学报,2010(3).

易保树.试析英汉动词虚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 .

张永欣.概念迁移视角下的动名词搭配失误分析——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James,C.ErrorsinLanguageLearningandUse:ExploringErrorAnalysis[M].London: Addison Wesley Longman.1998.

Jarvis,S.ConceptualTransferintheInterlingualLexicon[M].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Linguistics Club Publication,1998.

Jiang,N.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Learning in a Second Language[J].TheModernLanguageJournal,2004(13).

Lakoff,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7.

Nesselhauf,N.The Use of Collocations by Advanced Lear-ners of English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J].AppliedLinguistics,2003(2).

⊙判断是逻辑推理的核心范畴,却不是逻辑推理的起点。逻辑学因为把判断视为自足结构,遭遇了所谓的“真值失败”:语言中有一种名词,世界上不存在与其对应的事物(人头马与独角兽、维纳斯等),然而表示这些不存在事物的名词却具有指称关系;逻辑学不能对描述这些不存在事物的语句实施真值评价。比如,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头。尽管真值评价存在上述缺点——“真值失败”,但是逻辑学集中研究判断也存在正面效果。伯特兰·罗素率先研究的摹状语理论就是佐证。

ACorpus-basedStudyonVerb-nounCollocationErrorsbyChineseNon-EnglishMajorsfromthePerspectiveofConceptualTransfer

Wang Rui

(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Conceptual transfer is a recent notion proposed in an attempt to account for language transfer in the level of concepts.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is theory,the present study is devoted to probing into the verb-noun collocation errors in the English writings of Chinese Non-English majors extracted from two sub-corpora of CLEC ST3 and ST4.The study reveals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based on the compound conceptual system in conceptual theory,the underlying cause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level of concepts,that is,mis-mobilization of L1-based concepts in the production of L2,mis-construction of shared concepts,mis-construction of L2-based concepts;(2) conceptual transfer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interlingual errors,intralingual errors and communicative strategy errors.Finally,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s on teachings are presented as followings: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increase their awareness of collocation; corpus should be applied extensivel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 awareness of L2-based concept should be cultivated in language teaching.

verb-noun collocation error; corpus; conceptual transfer

H319.3

A

1000-0100(2015)03-0120-5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基础体裁对比修辞研究(10YJA74011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需求分析优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14YJA740028)、黑龙江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商务英语书面体裁分类研究”(12542209)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英语专业‘精读课’再造——语言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WY2014020-B)的阶段性成果。本论文的数据由张永欣同学统计,特此致谢。

10.16263/j.cnki.23-1071/h.2015.03.024

2014-12-05

【责任编辑孙 颖】

猜你喜欢

二语母语英语专业
母语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母语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