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分析与主体间性*

2015-03-18侯建波

外语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哈贝马斯认识论理性

侯建波

(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 710128)

话语分析与主体间性*

侯建波

(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 710128)

哲学认识论经历了本体认识论、理性主义的认识论以及主体间性认识论3个阶段。作为对理性主义认识论的批评,主体间性认识论主张“之间关系”是认识的本体。本文以主体间性和话语分析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下观点:(1)主体间性是话语分析的认识论基础,主体间性认识论中主体关系平等的思想在话语分析中被贯彻落实;(2)话语分析对主体间性产生反作用,话语分析不仅为主体间性提供技术操作思路,而且它是主体间性认识论的落脚点。

主体间性;话语分析;认识论

1 引言

主体间性是认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反对主体主义过度扩张理性的做法,主张从主体之间的关系出发去认识世界,因而对人文社会科学中的话语分析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人文社科的重要研究范式,话语分析是语言转向的归宿。(孙静怡 2012) 它不但关注对社会事件的语言表述,而且关注用语言表述的社会事件,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分析原则和方法。(Fairclough 1995,van Dijk 1998) 目前,很少有研究探讨话语分析的认识论,虽然有学者提出话语分析的认识论是建构主义(詹全旺 2006,廖益清 2008,刘立华 2009),但这些研究在本质上探讨语言表述和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没有以人为中心探讨话语分析的认识论基础。本文旨在探讨主体间性认识论和话语分析的关系,认为主体间性是话语分析的认识论基础,话语分析为主体间性提供分析操作规范,是主体间性认识论的落脚点。文章介绍主体间性认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论述主体间性认识论对话语分析的影响,探讨话语分析对主体间性认识论的反作用。

2 主体间性的形成历程

主体间性认识论的形成伴随着西方哲学的发展,有其比较完整的发展路径。西方哲学的认识论经历了3个阶段:本体论认识论、主体认识论以及主体间性认识论。(金惠敏 2005) 从古代希腊到笛卡尔之前,哲学家通过研究认识对象来探讨世界的本源,属于本体认识论。笛卡尔开创主体认识论,喊出“我思故我在”的口号,树立“自我”主体,“自我”主体的确立是主体认识论形成的标志(宋雅萍 2008)。主体认识论确立了主体的核心地位,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出发,探讨知识的来源。先验主体由康德提出,在胡塞尔中期的思想里被发扬光大。先验主体是超越个体的自我,它通过自明原则和普遍原则无限放大主体,悬置客体(李骅 范文芹 2007)。自我主体和先验主体遵循主客二分的原则,或以主体为核心,或以客体为核心,属于一元中心论。

主体的确立把人从对神以及自然的敬畏中解放出来,主体认识论推崇理性主义,把人的理性发展到极致。它崇拜理性主义,无限地扩张个体理性,忽视集体理性,导致单一主体的理性过度膨胀,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虎小军 张世远 2007) 主体间性哲学是对主体性哲学的反思。它反对崇拜单个主体的理性,旨在克服由于理性主义过度扩展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它关注主体共同的理性,强调不同主体共享的知识,压制脱离主体群的单个理性。因此,主体间的“他人”(即自我之外的主体),而非主体性的“自我”成为哲学的第一话题(张再林 2000)。主体间性从群体主体出发认识客观事物,抛弃单一认识主体的“自我”,主张群体性的“我们”。认识对象不再是被单一主体认识,而是被群体性的“我们”认识。

主体间性认识论大致经历4个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胡塞尔、海德格尔、布伯和哈贝马斯。在胡塞尔的后期思想中,他分析了自我的“思我”与他人的“思我”之间的关系,认为认识论的先验“我们”是通过“类比统觉”达到视域融合。但胡塞尔的先验主体概念仅仅包含主体之间的关系,忽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宋雅萍 2008) 为克服先验主义主体间性的唯我论,海德格尔从“此在”出发,以具体生活中的人为切入点探讨主体间性,其基本观点是作为“此在”的自我处于由他人构成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纽带联系起来(海德格尔 2006:171)。海德格尔主体间性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依然是先验“自我”,基本框架是主客关系,没有彻底摆脱主体主义的影子(宋雅萍 2008)。通过对“我-它”和“我-你”这两个基本范畴的探究,布伯分析了主体间性认识论,认为“我-你”范畴是平等的互惠互利关系,是人与人平等相遇的范畴,从而确定主体间关系的本体论(布伯 2002:54-56)。

哈贝马斯之前的主体间性认识论奠定了主体间性的基本框架和原则,但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主体之间如何达成相互的理解和共识?哈贝马斯提出,交往理性解释主体之间达成共识的途径(哈贝马斯 2004:94-101)。之后,哈贝马斯把交往理性的基本原则扩展为话语伦理学,其核心是程序理性。(章国锋 2004) 交往理性的前提是对主体社会行为理性的分类,旨在强调交往行为的合理性,认为认识过程是以语言为媒介相互交流的过程;交流过程以有效性原则(可理解性、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为基础,形成生活世界的理性规范。这样,哈贝马斯为主体之间共识的形成途径提供一种解释方案。对交往理性不乏有批评者,福柯认为,哈贝马斯的方案过于理想化,具有乌托邦的性质。(Foucault 1977:298) 交往理性的理论反对个体的理性,推崇集体理性。(艾四林 1995) 考虑到这一点,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为主体之间的共识形成提供一种最佳解释方案。

3 主体间性认识论的特征

为了摆脱主体主义的缺陷,主体间性从主体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主体的认识,改变传统的认识方式。主体间性认识论呈现出如下特征:第一,主体间性认识论树立“之间关系”为第一原则的思想。主体认识论以主体为核心,遵循“理性至上”的原则,认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第一性的,并且把主体的理性推崇到巅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以及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等思潮为其代表。“理性至上”原则推崇个体理性,它助长主体理性的扩张,形成话语霸权,造成人与自己、社会、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摆脱主体主义认识论的缺陷,主体间性认识论树立“之间关系为第一原则”的思想,主体之间的直接关系成为本体,主体之间不再是由认识客体的过程建立起的间接关系,对客体的认识以主体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和前提(虎小军 张世远 2007)。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原初的、直接的和第一性的,在此基础上的主客之间关系则是派生的、间接的和第二性的。“之间关系”为第一原则是主体间性的基础,它确立“之间关系”的本体论地位。主体间性不否认主体可以认识客体,认为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以主体之间的关系为前提条件。正是通过主体间性“之间关系为第一的原则”,主体间性消除单一主体认识的偏差,形成认识主体之间的共识。第二,主体间性认识论消解权威和中心,回归到事件本身。主体主义认识论采用主从原则和理性至上原则,过度推崇理性,造成理性主义膨胀,形成主体之间的中心结构,强势主体压制弱势主体。作为对主体主义“中心结构”的超越,主体间性认识论采用多元对话和交往理性替代主体主义的一元主体中心论。(宋雅萍 2008) 在主体间性中,主体之间是平等共处关系,主体以集体主体的形式存在,不同主体互为主体,具有平等地位,不存在中心和权威。认识位于主体之间,而非单个主体之内,主体间性强调群体认识的共识,消除主体认识的不平等性。主体间性不但消解主体的个性特征,而且消除主体对认识对象的曲解。须要强调的是在主体间性认识过程中主体始终存在,并且有自己的视角,但它不是主体间性认识论关注的焦点,其关注的焦点是主体认识的共性。第三,主体间性主体之间的共识通过主体之间的话语交往来实现。主体认识论强调单一主体的认识理性,忽视其它主体的理性。主体间性反对主体主义过度扩展理性,强调认识的共性,消除主体之间的压制关系。为达成主体之间的共识,群体中的主体必须遵循一定的机制。在哈贝马斯之前,主体间性的研究没有关注主体达成共识的途径,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为共识的形成提供一种解释,主体间性的“互交原则”确立主体之间互动框架,主体的行为须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约包括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来达成主体之间的共识(哈贝马斯 2004:292)。交往理性理论为主体间共识的形成提供解释。所以,有学者认为,主体间性理论就是主体之间如何形成一致的理解。(唐新发 2002)

4 作为话语分析认识论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认识论的确立是哲学语言转向的必然,它把主体间的关系视为直接的和第一性的,甚至把它视为语言的本质。(杨春时 2004) 这些观点决定话语分析的思路和原则,对话语分析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一,话语分析的目标是体现主体间性关系的原则。主体间性认识论坚持“主体之间的关系为第一性”的原则,它产生两个结果:一方面,不同主体地位平等;另一方面,主体之间通过互动达成认识共识。主体间性认识论的形成是对主体主义的超越,旨在摆脱主体主义把个体理性推向巅峰的倾向,反对主体之间的压制,认为这种异化的理性是引起冲突和矛盾的根源。主体间性否定个体的理性,推崇群体性主体的理性;它主张主体之间通过交流互动达成共识,消除主体之间的地位差异,建立主体间的平等关系。作为对主体间“之间关系”原则的体现,话语分析把对公平和理想社会的关注放在首位,旨在分析话语中社会过程的表述特征,或探寻其中的社会不平等现象(Fairclough 1995:91-111,van Dijk 1998:137-139),或分析通常其背后的社会形态。(Swales 1990:45-48,Bhatia 1993:13) 话语分析的这些思路是对主体之间关系的反映,以主体的平等关系为基点,话语分析研究不同主体之间在社会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关系。第二,话语分析中对意义的阐释深受主体间性认识论的影响。一方面,主体间性认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基本的和第一性的,而主客的关系则是从属的和第二性的。该观点对意义的影响是:强调意义不能脱离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认为话语的意义就是话语的社会行为过程。另一方面,哈贝马斯提出交往理性来解释主体之间认识形成的过程,交往理性的核心是主体按照交往理性的有效要求进行互动,3个有效要求分别为:客观真实性、规范正确性和主观真诚性。(哈贝马斯 2004:292) 对3个有效要求的遵守或违反形成对话语意义解释的基本维度。主体间性认为,世界位于认识主体之间,话语的意义形成于话语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并非由作者或读者单独完成,而是由读者和作者共同完成。第三,话语分析体现主体间性对平等思想的追求。主体间性关注主体如何取得一致认识,涉及认识主体对认知客体的认识方式;消除从单一的视角认识客体,强调认识的客观和公正性。话语分析运用“还原策略”还原事件过程,形成“参照点”,对比表述事件与还原事件的区别,并为其提供解释。通过还原事件过程本身,并以此为参考点,话语分析考察话语的社会过程(Fairclough 1992:91-107,Bhatia 1993:13),考察语言表述的差异特征以及体现出来的立场态度。(van Dijk 2002;Martin,White 2005:42-91) 以批评话语分析为代表的话语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分析话语中的不公平社会现象,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权势,旨在消除这种不平等(辛志英 黄国文 2013)。话语分析的这些特征是对主体间性平等思想的体现。

5 话语分析对主体间性的影响

主体间性仅仅停留在哲学原则的探讨上,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为话语分析与主体间性结合提供发展空间。话语分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研究范式,对主体间性认识论产生重要影响。第一,话语分析为主体间性分析提供操作方法。作为哲学认识论,主体间性的研究关注人如何客观地认识对象。目前,主体间性研究停留在哲学领域对认识方式的探讨(宋雅萍 2008,吕鸣章 姚纪纲 2009),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分析范式。话语分析克服传统语言分析重视“语言”、轻视“言语”的倾向(杨雪燕 2012),它采用二分原则,认为话语包括语言表述的社会事件以及对社会事件的语言表述两个层面,话语分析的二分原则为主体间性分析提供基本操作框架。主体间性研究不能脱离用语言表述的社会过程以及对社会过程的语言表述。如果赋予认识对象这两个基本层次,就会为主体间性研究提供较多视角。话语分析的视角、事件结构和语言特色等技术操作都可以被主体间性研究所借鉴。话语分析的方法和原则为主体间性研究提供技术性操作规范,为主体间性研究提供新思路,弥补主体间性研究缺乏技术操作的不足。第二,话语分析是主体间性认识论的归宿。话语分析和主体间性在不同层次关注同一个议题,具有相互融合与借鉴的可能性。作为认识论,主体间性认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是第一性的,并从主体间的关系出发考察认识。主体间性认识论是一种哲学认识思路,仅仅停留在理论指导层次,没有涉及主体间性的具体落实过程。主体间性研究也不能脱离话语分析,因为它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主体间性研究须要借助话语分析的操作技术。知识的形成依赖话语,话语是进入认识的世界,是人类认识的成果。话语既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也是行为方式。(代树兰 2013) 作为语言和现实的复合体,话语是存在的场所,没有话语就不会有认识的存在。正因如此,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主体间性的分析体现为话语分析,话语分析是主体间性认识论的承担者和落实者,是主体间性认识论的归宿,主体间性研究终将归结为对话语的研究。

6 结束语

主体间性认识论强调主体之间通过交往互动实现对认识客体的共同认识,它为话语分析提供认识论基础,其意义在于改变话语分析的关注焦点:由传统话语分析注重话语中社会的“异化”现象转而研究话语中人如何互动以达到和谐共处。话语分析则为主体间性认识论提供操作方法,是主体间性认识论的归宿。把主体间性和话语分析结合起来的思路必将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个体的理性最终会消亡。19世纪上帝死亡了,20世纪作者死亡了(多尔迈 1992: 155)。那么在21世纪,独白的话语(包括独白的元话语)必将消亡。

艾四林.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布 伯.我与你[M].北京:三联书店,2002.

代树兰.话语、话语分析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界定与发展[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 (3).

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

虎小军 张世远.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新范式[J].宁夏社会科学,2007(2).

金惠敏.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李 骅 范文芹.主体的历程——兼论主体的伦理意义[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廖益清.社会性别的批评话语分析述评[J].外语教学,2008(5).

刘立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话语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2).

吕鸣章 姚纪纲.论交互主体性的基本内涵[J].太原大学学报,2009(4).

宋雅萍.论主体间性[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1).

孙静怡.话语分析:语言转向的归宿[J].外语学刊,2012(2).

唐新发.“主体间性”问题综述[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辛志英 黄国文.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生态话语分析[J].外语教学,2013(3).

杨春时.论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杨雪燕.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分析[J].外语教学,2012(2).

詹全旺.话语分析的哲学基础——建构主义认识论[J].外语学刊,2006(2).

章国锋.交往理性[J].外国文学,2004(1).

张再林.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J].人文杂志,2000(4).

Bhatia,V.K.AnalyzingGenre:LanguageUseinProfessio-nalSettings[M].London: Longman,1993.

Fairclough,N.DiscourseandSocialChange[M].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2.

Fairclough,N.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TheCriticalStudyofLanguage[M].London: Longman,1995.

Foucault,M.Ethics:SubjectivityandTruth[M].New York: The New York Press,1977.

Martin,J.R.,White,P.TheLanguageofEvaluation:AppraisalinEnglish[M].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5.

Swales,J.M.GenreAnalysi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van Dijk,T.A.Ideology: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1998.

van Dijk,T.A.Discourse and Racism[A].In: Goldberg,D.,Solomos,J.(Eds.),TheBlackwellCompaniontoRacialandEthnicStudies[C].Oxford: Blackwell,2002.

DiscourseAnalysisandIntersubjectivity

Hou Jian-bo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Xi’an 710128,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epistemology has witnessed three stages: ontological stage,rationalist stage and intersubjectivity stage.As a rebel against rationalist epistemology,intersubjectivity highly upholds that the “between relation” is essential in the process of getting knowledge.With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discourse analysis and intersubjectivity,this paper maintains (1) that intersubjectivity is the epistemic basis for discourse analysis because discourse analysis pursues equality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and (2) that discourse analysis retroacts on intersubjectivity because discourse analysis not only provides operating method,but also offers a standing point for intersubjectivity.

intersubjectivity; discourse analysis; epistemology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电视新闻话语的跨学科研究”(12YJAZH030)、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论文评阅语的体裁分析”(2014J08)和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陕西高校研究生毕业论文评阅语的对比研究”(2013JK0320)的阶段性成果。

H030

A

1000-0100(2015)03-0070-4

10.16263/j.cnki.23-1071/h.2015.03.014

2014-02-03

【责任编辑王松鹤】

猜你喜欢

哈贝马斯认识论理性
如何理解现实的人——论哈贝马斯理解人的三个维度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的深层逻辑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藏传佛教认识论评析
作为交往理解的诠释学——哈贝马斯诠释学的研究对象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