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015-03-18袁玉华
□ 袁玉华
近年来因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关注,在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与居住人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不仅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消除安全隐患,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特征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几乎每个细微的施工变化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加强施工环节中的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与其他建筑施工相比要具有独特的特征,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比较多。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环境、原材料、气候变化等等都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二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波动比较大。基于建筑工程施工影响因素比较大,因此在施工中的细微变化都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发生变化,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波动性比较大,任何建筑施工案例的质量问题都是不同的;三是质量管理具有隐蔽性。建筑工程施工具有阶段性与衔接性,即下一道工序是建立在上一道工序的检测之上的,如果上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不合格,但是没有被指出,那么下一道工序就会隐蔽该问题,结果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埋下隐患。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比较多,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正是基于影响施工质量管理质量的因素较多,因此需要重点对某些环节与施工工序进行控制。
(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事前质量控制。由于建筑工程一旦实施之后就不容易拆除,因此需要加强事前施工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施工前要通过合理设计施工图纸、准备好建筑施工设备、人员以及各种施工准备工作等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事中管理。事中管理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事中质量管理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关键的质量控制环节。如果事中质量控制得好,那么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能得到70%的保障,反之则不然。一般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事中控制中,采取的手段主要是:检查建筑工程施工的工序、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进行检验以及验收、对隐蔽工程要做到及时检测,并且要采取动态性的质量施工控制措施。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事后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事后控制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完成以后,在没有经过验收之前的质量控制。建筑工程事后质量控制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判定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最重要环节。建筑施工质量的事后控制主要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对建筑工程施工完成部分的质量检验以及对整体工程竣工的验收等等。
三、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分析
为充分阐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结合某项建筑工程,对施工质量管理进行相应的阐述。该工程是一座8层多功能会议中心,建筑面积为22,000m2,能够容纳不同规模的会议、宴会以及政府发布会等服务需求。根据设计要求,本建筑的施工主体结构为钢框架支撑体系,地下室外挡墙采取钢筋混凝土墙体。各层楼板采用压型钢板作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板。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应该为:基础垫层为C15,钻孔桩护壁为C25,地下室外包混凝土为C40。钢筋的强度标准值不应小于95%的保证率,普遍采用热轧钢筋。
(一)对施工过程中人的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人的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如果关系到建筑施工的人能够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能规范从事管理活动就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一是实行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要对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负责,项目经理在管理过程中要密切与相关质检人员配合,及时根据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补救、预防措施,并且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监督,避免出现因为赶进度而不顾施工质量的现象;二是实行工程项目技术责任人的责任制。项目技术负责人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技术问题负责,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技术规范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合理、规范;三是实行工程施工班组长质量责任制。班组长是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直接责任人,无论多么完善的施工设计方案最终都需要施工人员完成,因此班组长是将设计图纸转变为现实工程的关键人,因此班组长在工作中要切实履行其职责,解决好施工的各种问题。
(二)对施工设备的管理与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设备是现代建筑施工的关键因素,建筑施工设备可以保证建筑施工处于流水线作业模式,因此采取先进的建筑工程设备可以大大促进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建筑施工设备的管理与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对设备采购过程的质量控制。在项目部进行设备采购时一定要结合本项目的实际工作需要采购相适应的设备,并且要保证采购设备的质量,尤其是在设备运输以及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内容进行,这样可以避免设备质量问题而导致施工工期的延期。同时在选购设备时一定要严格进行招标环节,通过招标不仅能够对设备的采购成本进行控制,而且还有助于对质量进行监督;二是设备进场时的质量控制。在设备进场之前一定要严格对照设备清单,对设备的性能、质量等进行验收,尤其是对设备质量的原始资料进行检验,确保设备的质量、资料等全面;三是对设备的使用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使用规范进行。
(三)对建筑工程施工方法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结合本工程的施工,对施工方法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钢结构主体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本工程主要采取箱型钢柱和型钢梁两类,因此钢柱的拼接应该采取等强度拼接,具体拼接的位置应该在钢梁面的1.3m处。对钢柱的吊装主要是沿着高度的方向进行,钢梁的吊装则是在钢柱完成以后,按照先长梁后端梁的顺序,对梁和柱进行连接。钢梁的吊装要对钢梁进行编号,然后再确定轴向、高度等,进而在进行高强度的螺栓固定;二是对高强度螺栓的施工质量控制。根据工程要求,螺栓的设计主要采取M20和M22高强度的螺栓,螺栓的选择一定要保证质量安全,不得使用质量低劣的螺栓。对螺栓摩擦面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采取电动钢丝刷的方式,保证螺栓的表面没有氧化铁皮、飞边以及表面不平等。并且在螺母进行拧的作业时,一定要掌握螺栓紧固的顺序,避免出现反复拧螺母的现象出现。
(四)对施工环境的管理与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各种外在的环境会引起建筑工程质量的变化,在常规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天气的变化而影响到刚施工的工程。比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突然遇到下雨天气,那么浇筑的混凝土的质量就没有办法得到保障,因此加强施工环境的管理与控制非常重要:一是要规范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设备,尤其是水电的安全要保证,不能在施工现场随意安装与放置水电设备,避免发生意外事件;二是在进行施工前要掌握天气变化信息。根据天气变化信息调整与安排具体的施工,避免因为天气因素而导致施工效果的降低;三是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整理,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散水作业,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影响周围环境。
[1]施赛,胡文发.工程质量管理教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2]芦杰.刘华强.浅谈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2008
[3]葛红.陈伟.三阶段原理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